(甘肃省中医院风湿骨病科 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甘肃兰州 730050)
【摘要】王海东主任医师风寒湿痹的临床特点,认为其病因病机为素体亏虚,感受风寒湿邪,日久成痹;治疗时应标本兼顾,温经散寒,活血通络。王海东主任医师以虚实、痰瘀辩证治疗风寒湿痹,疗效颇佳,本次主要介绍王海东医师在治疗风寒湿痹的临床经验,以期对治疗风寒湿痹证能有所裨益。
【关键词】王海东;风寒湿痹;临床经验
【中图分类号】R25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07-0059-02
王海东是甘肃省名中医,其致力于中医风湿病治疗、教学以及科研调查等20余年,在治疗风湿病方面颇有见术,其拥有丰富的临床经验。
1.病因病机的认识
1.1 外感风寒湿邪
《素问·痹论》:“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所谓痹者,各以其时重感于风寒湿者也。”风寒湿痹是风、寒、湿三气外邪侵袭经络,风寒湿邪气与皮肉筋骨、血脉相合,气血闭阻不畅,而出现闭阻不通的表现。王师认为,风寒湿痹的病因主要是风寒湿邪对机体进行侵犯,而经络较为痹阻,气血无法顺畅运行,继而形成痹证;且与患者体内的阴阳差异性有关,其遇阳化热或遇阴化寒。
1.2 素体亏虚,复感外邪
王师认为,本病发生的内因是素体虚弱,气血不足,卫外不固,复感外邪,乘虚而入,正气而无力驱邪外出,以致外邪深入,留于经络关节脏腑,使病情缠绵难愈。外因是因风寒湿邪的侵袭;其内外合邪乃疾病发生之根本。
1.3 经络气血痹阻
王师认为,风寒湿痹的病因主要是风寒湿邪对机体进行侵犯,而经络痹阻,气血无法顺畅运行,继而形成痹证;因风寒湿邪痹阻,以及长期不愈,邪滞经络,气血瘀滞不通,不通则痛,病情迁延不愈,日久则关节变形,活动受限,终成尪痹。另外邪气日久不去,耗损正气,从而气血亏损,气虚无力推动血行,血亏则脉道不利,血流缓慢,形成血瘀,或脉络失养,不荣则痛,日久可成尪痹。若选取合理的方证可将病势及时去除,并有效控制病情发展。但若治疗不善,可引发血瘀痰阻,进而对患者的脏腑、经络以及关节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2.辩证的认识
王师指出:整体观和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的基本特点,中医强调辨证论治,只有分清证候的寒热虚实、辨别疾病的阴阳表里、因证施治,才能处方用药,药到病除。风寒湿痹属中医学“痹证”范畴,为顽痹,病程长,病变复杂,治疗棘手,治疗更应辨证论治。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不同患者在不同时期,疾病的寒热虚实有变化,邪气的夹杂有异同,正气的盛衰有差异,所以治疗应辨证论治,理解真正的病因病机,进行精确治疗,才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2.1 辨虚实
王师认为:本病多因平素营卫不和,气血不足,肝肾亏虚,易感风寒湿热等外邪。“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正虚是内因,并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和预后;风寒湿邪的侵袭是外因,是致病因素。痹证新发,外实为多见;日久则耗气伤津,损及脏腑,肝肾不足;病程缠绵,常见虚实夹杂证。外感寒邪,痛势剧烈,部位局限于关节,多为年轻患者,大多有贪凉习惯,病程较短,为实证;而反之,为虚证。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注重结合患者不同病史进行分期治疗,注重应用调补气血、滋补肝肾的药物[1]。总之对风寒湿痹患者应视其具体病情,以行适证的方药加减治疗。
2.2 辨痰瘀
痹证发病日久,风寒、湿痰、瘀血等多种因素相互交织,致使痰瘀阻滞、气血津液运行不畅,日久,瘀阻于络,津凝为痰,痰瘀痹阻,痰瘀互结致关节肿大疼痛畸形,基于以上认识,根据中医学“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整体观念,处方以化痰逐瘀为大法,以治血为主[2],痰瘀同治,寒热并调,同时注重顾护脾胃。在病理变化过程中瘀血常与寒热夹杂、痰湿交结,故临床要根据邪气的偏胜辨证用药。
3.典型案例
张某某,女,30岁。于 2014年3月10日前来就诊,主诉于2月出现双上肢关节冷痛。详述如下:患者于2月前因受凉后出现双肢关节疼痛,关节局部发凉,阴雨天气关节疼痛加重,乏力,纳眠可,二便调。外院未明确诊断,予美洛昔康、鹿瓜多肽等药物治疗,症状缓解不明显。为进一步诊治就诊于我院,查血沉、类风湿因子、抗“O”、ANA、ENA谱等均正常。查体:双手近端指间关节、肘关节疼痛,无红肿,压痛明显,活动度尚可,畏寒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弦。中医诊断:风寒湿痹,寒湿阻络证。治宜祛寒利湿,通络止痛。给予寒痹方加减,方剂:制附片10g、干姜5g、细辛3g、桂枝10g、川芎10g、防风10g、益母草30g、赤芍、羌活、独活、茯苓、白术各为15g、甘草6g。共3剂,开水煎服,于1日1剂,分3次服。同时嘱咐患者每日早晨适量活动,至微微汗出即可,避免外感,加重病情。
二诊:患者疼痛减轻,关节局部发凉,畏寒怕冷,舌质淡,苔薄白,脉弦。原方鸡血藤10g、当归10g,以通络止痛,7剂,水煎服,日一剂,分3次服。遵原方案调护。
三诊:患者疼痛明显减轻,关节局部发凉减轻,无天气变化时稍有不适,舌质淡,苔薄,脉弦。上方3剂,巩固治疗,水煎服,日一剂,分3次服;调护方案如上。3月后随诊患者诸症状均缓解。
按语
吾每遇风寒湿痹,便按虚实来辨治,然效果不佳。吾师认为风寒湿痹,多因正气不足,外邪乘虚而入,邪留经络,闭阻气血经脉,致不通则痛,病情迁延不愈,发而成痹,痹成之后又因正气不足,驱邪无力,则邪久留而不去,故治疗时应辨证论治,精确治疗,才能取得较好临床疗效。
【参考文献】
[1]田雪梅.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J].中医研究,2014,27(5):44-45.
[2]田雪梅,王智明.《武威汉代医简》之瘀方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2例[J].中医研究,2009,22(9):23-24.
论文作者:李伟青
论文发表刊物:《心理医生》2017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5/31
标签:风寒论文; 关节论文; 气血论文; 痹证论文; 患者论文; 经络论文; 虚实论文; 《心理医生》2017年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