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高血压;针灸推拿;血压水平;
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的习惯也在不断变化,呈现出越来越不健康的趋势,导致了高血压的患病人群正在逐年增多,而且高血压患病人群的年龄也越来越年轻化[1]。高血压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慢性疾病,很容易引发各种心脑血管疾病,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目前临床上针对高血压疾病无直接根治的药物,一旦患上高血压疾病,很有可能需要终身服药,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临床发现采用针灸推拿手段治疗高血压病效果良好,为进一步研究,将我院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比研究针灸推拿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现详细报告如下[2]。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8月—2017年8月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共80例。入选标准:(1)均经过临床诊断,确诊为高血压患者;(2)患者、家属均知情同意此次试验;排除标准:(1)合并其他严重血系统疾病患者;(2)用药有禁忌、过敏等情况。
随机方法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男女患者比例22:18,年龄介于35—72岁之间,平均年龄(45.2±3.5)岁。实验组:男女患者比例24:16,年龄介于36—73岁之间,平均年龄(46.7±3.2)岁。两组患者病程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西药为左旋氨氯地平,一次服用5mg,每日1次。
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进行针灸推拿联合治疗。患者取仰卧位,采用华佗牌¢0.3×50㎜一次性无菌不锈钢针对患者百会,内关,曲池,足三里,太冲等穴位进行针刺,行平补平泻法,对肝肾阴虚患者针刺太溪穴用补法。针刺得气后留针30min每15min行针一次。每日治疗一次,28d为一个治疗周期。与此同时,对患者印堂、太阳、头维、风池等穴采用揉法、点按法、扫散法,拿法进行推拿。往返3―5遍频率100次/min每日治疗一次。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分析经针灸推拿治疗后患者的血压变化和临床治疗效果,并对其进行评估,记录期间发生的不良反应,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40*100%。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显效标准:临床症状明显改善,血压平稳在合理数值范围内;
有效标准:临床症状有所缓解,血压数值下降,向合理数值靠拢;
无效标准:临床症状无改变,血压数值前后无明显差异。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参与对比研究的组间数据经SPSS17.0软件进行分析,计量指标使用t检验,计数指标使用卡方检验,当p<0.05时,表示数据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分析组间患者的血压变化
经过治疗后,对比组间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治疗后对照组患者舒张压为(110.21±5.65)mmHg,收缩压为(136.36±3.61)mmHg;实验组患者舒张压为(89.31±4.25)mmHg,收缩压为(129.14±4.24)mmHg;组间数据经分析计算,卡方为18.6963,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2对比组间治疗总有效率
对照组中,显效例数25;有效例数7;无效例数8;治疗总有效率80%;实验组中显效例数34;有效例数4;无效例数2;治疗总有效率95%,组间X2=4.1143,P=0.042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高血压疾病现在已经成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了,患者长期血管处于扩张的状态,导致血管壁越来越薄,极易引发脑出血或脑血栓类等致命疾病[4]。常规的药物治疗不但具有副作用,而且治标不治本。从中医治疗的角度分析,针灸推拿可以帮助患者调整气血不畅和阴阳失调的情况。这种治疗方法主要对曲池、太冲、凤池、足三里等穴位进行针灸,调整机体的内皮素平衡,改善患者的血液循环情况。推拿治疗作为一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式,通过对患者不同穴位进行推拿按摩,能够促进患者的血液循环,同时安全性非常高,不会发生任何不良反应,对患者的印堂、太阳、头维,风池穴进行推拿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
本次对比治疗研究中,相关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经针灸推拿治疗后,患者的血压水平更为平稳,基本控制在血压合理数值范围内,同时治疗总有效率(95%)明显优于对照组(80%),同时患者在治疗中无不良反应情况发生,与传统的西药治疗相比,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高,有助于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有效控制病情[5]。
综上所述,针灸推拿治疗高血压病的临床效果比较理想,在控制血压水平的同时,有效提升了治疗质量,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佚名. 针灸推拿治疗在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慢性病学杂志, 2018, 19(10):87-88.
[2]冯建国. 针灸、天麻钩藤饮联合治疗高血压(肝阳上亢型)疗效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6, 4(30):152-153.
[3]佚名. 针灸治疗高血压病的研究进展[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9, 36(2):215-218.
[4]胡明娴, 胡光蔚. 穴位按摩联合针灸对高血压脑出血后偏瘫临床观察[J]. 陕西中医, 2017, 38(6):808-809.
[5]王洁, 厉三明, 程俊,等. 针灸在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 内蒙古中医药, 2017(3):129-130.
论文作者:俞文江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6
标签:患者论文; 针灸论文; 实验组论文; 血压论文; 高血压论文; 例数论文; 对照组论文; 《医师在线》2019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