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论文_樊晓霞

浅谈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论文_樊晓霞

河北省武安市第十中学 056300

自主学习是指教师要放开手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学习,教师在教学中以引导者、参与者的身份出现。教师要通过对近几年的高考试题和方向进行研究,为学生的自学之路指出明确的方向,以防走弯路。教师要参与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制定工作,针对每一个学生的制定提出合理的建设性意见,以确保教材目标和考试方向保持一致。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做合作者,让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动起来,教师也要参与讨论之中,真正起到主导作用。

一、组织体现自主的学习流程

传统的教师在备课时,努力设计教案和教法,短时间内向学生头脑中输送更多的知识为最终目标。现在,教师在备课时既要备教材、备教法又要备学生和学法。教师在备学生的时候,无非是从学生的学习水平上着手,从而设计出相应的教学程序,至于学生获得知识的途径以及过程,教师一般不去注重。这样的备课方式,其实仍是教师的一厢情愿罢了。学生的自主学习,教师备课时既要备出自主学习的灵魂,还要体现形式。教师要善于转变角色,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之中,和学生打成一片,共同参与课堂学习,和学生一起讨论、学习,真正体现自主学习。

二、发展学生自主学习语文的能力

1.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整个教学的中心环节。“授之鱼不如授之渔”,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技能和方法,让学生自主阅读语文教材,自主确定学习目标,自主管理,自己选择学习方法,从而达到全面提升自主学习能力。高中语文教材从内容上分为必修课和选修课两种。必修课又分为两大部分,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要求每一篇课文都去精读,可以自主选择精读和泛读。这样的教材编写方法,给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很大的余地。具体在教学过程中,学期之初,教师指导学生把整本书的教学内容浏览一遍,教师和学生相互讨论之后,确定出精读的语文学习篇目和泛读的语文学习篇目。这样的选择方式更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欲望得到激发。当然,学生自主确立学习目标并不是根据学生的习惯和爱好来进行的,而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根据教材内容安排、教学目标要求,结合教学大纲来确定教学范围,最终筛选出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又要体现语文教学目标的文章。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确定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要相互讨论,教师要向学生提出合理化建议,例如这个学期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情感目标是什么、围绕这些我们要从哪几方面着手,从而选出符合教学要求的课文来,以防止文章的筛选游离于语文教学目标之外。

2.自主管理并不是让学生在课堂活动中放任自流、对学生的行为置之不理,而是让学生通过自主选择,对于选择的后果学生要承担责任。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具有自主学习意识,学习的目标才能得到实现。其中包括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手段和获取知识的能力上。例如,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查阅教学工具书、通过其他渠道获取教学资源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养成记笔记的习惯,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习惯,养成敢于质疑教材观点和教师观点的习惯。学生一定要注重相互协作,共同享受学习成果。这是比靠教师来管理更加高的学习管理形式,学生自主管理更能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提供帮助。

经过了小学和初中九年的学习之后,每一个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式基本上已经定型。在朗读课文的过程中,是采取朗读还是默读;做笔记的时候,是采取做批注还是留笔记;阅读课文时,是先阅读课文后解决生词,还是先解决生词后阅读;理解古诗词时,是先解读后背诵,还是先背诵后解读分析……这些学习方式的养成没有对错之分,只要相对于某一个学生来说那一种学习效率更高就为好的学习方式。教师要充分尊重他们的学习方式的养成,让学生在自己的学习方式的基础之上能够接受更好的学习方式,让他们在宽松的学习环境中主动获取知识。

三、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是实现自主性学习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要从多角度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首先,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学习个性。到了高中阶段,学生的语文基础、语文素养和语文学习习惯都有很大的差异。教师不要试图强行将学生纳入自己预设的轨道,按照自己的习惯和爱好去培养学生,而是顺应学生的学习需求,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学习习惯“自主获取”知识。要允许学生自主开发课外课程资源,获取与教师观点不一致的课文讲解,支持学生思维和思想的多元化,鼓励学生将课外的相关阅读材料带进课堂,与课本学习形成课内外的有效连接。

这种开放而多样的学习方式能激发出学生极大的学习热情,对学生的自主学习甚至终身学习都大有裨益。其次,要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这就要求教师彻底改变传统课堂上教师“独霸”课堂的状况,将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教师可以以问题引领课堂,通过设计数个问题来引导学生直接与课本“对话”,从中获取语文信息。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感受和独到的见解,允许学生对课本进行超出预设问题的探究,允许学生将探究性问题带进课堂。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自主性学习”已经成为课改的一个符号,成为落实素质教育的一个标志。实现学生的自主性学习一直以来都是语文教学的最高追求,也是语文教学的最高境界。高中语文一直都是高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高中课程改革的推进,语文学习在高中阶段的位置会越来越重要。综合各方面的要求和条件,高中语文教师应该把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作为教学的一个重点,实现由“授之以鱼”向“授之以渔”的转变。

论文作者:樊晓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3月总第18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4/28

标签:;  ;  ;  ;  ;  ;  ;  ;  

浅谈高中语文自主学习论文_樊晓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