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从环境监测的概念和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入手,详细探讨了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作用,并对当前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解决对策做了探讨。
关键词:环境监测;环境影响评价;监督;方案;技术
一、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环境影响评价是20世纪70年代开始的为环境保护而兴起的一门学科,主要是对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分析,预测和评价项目对环境的影响,并进行跟踪改变的各项目措施和方法。环境影响评价主要分为3个层次:
(一)环境现状的影响评价
对环境影响评价的相关部门进行评价,首先要对环境检测部门对环境的现实状况以及环境相关项目的具体实施细节进行准确而规范的预测及评价,同时制定进一步的方案。其次,当项目稳定的实施一阶段后,在对这些项目所产生的危害环境的物质基础进行检测,并以此为依据对项目继续运行对环境产生的深层次的影响进行评价,看其是否在承受的范围之内。
(二)对环境进行预测与评估
是一项对人们活动以及城市建设环境保护相关方案的制定的研究,对指定的项目进行预测,各种污染源对环境造成的影响,进行研究。
(三)跟踪评估
在项目建成后,对它所产生的环境影响进行评价,如果评价结果与预测结果有很大程度的不同时,就要对评价的规范制度进行完善,以保证评价结果更为准确,更符合实际。这也是目前环境管理的主要方法。
二、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重要作用
(一)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上的支持
环境影响评价是建立在环境监测所获得的数据的基础之上。要对一个建设项目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时,那么要首先了解和熟悉该项目建设地周围的环境要素,确定和判断项目拟建地是否真的具有环境的容量和环境的可承受力,即确定项目拟建地的大气环境、土壤环境、生态环境、噪声环境和水环境等各方面的综合因素,预测分析万一项目建成之后是否给当地的环境带来新的变化和影响,因此,要解决这些问题就必须进行环境监测,对环境作出定量的分析,以环境监测所获取的精确数据来证明项目建设给环境带来的影响和变化,进而判断和确定该项目在当地是否具有可行性。
所以,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上强有力的支持,为环境质量的管理提供科学的理论支撑。
(二)环境监测可以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监督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一种监督的有效方法是进行环境监测,当完成项目建设且投入使用之后,环境监测能够有效地判断项目对环境质量的影响和环境影响评价的结果是否相同,同时表明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是否在环境的可承载范围内。项目建设能否满足地区发展的需要,在环境保护方面是否具有可行性,必须需要环境监测所获得的数据作为衡量的标准。
比如,项目建设对周边环境质量的影响包括噪声影响、水环境影响、大气环境的影响等是否符合该地环境的承受能力都要根据环境监测的数据来说明,为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有效地监督和判断。
(三)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体系中
项目方委托环境评价后,评价单位必须先委托对项目拟建地进行环境本底监测,对本底监测数据评价,在环境本底可行的情况下进行项目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同时叠加环境本底后具有环境可行性。在项目建成后并试运行3个月后对项目进行验收,也是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最主要的环境要素预测评价和监督,建成后对环境影响是否超越了预测结果,必须进行环境监测。通过对废气污染源达标排放、厂区下风向污染物监测、环境大气敏感区监测,说明大气环境未改变环境现状;产生的废水达标排放,不改变原有水环境功能;噪声环境达标等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持。在项目运行一段时间后,进行回顾性评价时还需要监测数据来说明建设项目建成后未改变环境现状,具有环境可行性。
环境影响评价中的评价初期、建设期、运行期及后评价期,均由环境监测数据来支撑结果,因此,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影响评价体系之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三、当前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存在的问题
1、环境监测的方案规范性差
环境监测工作的开展面临较大的困难,首先表现在监测的方案不规范,监测方案的重点内容突出性较差、并且缺乏合理与科学性。同时,部分环评单位为减少监测的费用开支,监测的方案中环境监测的点位较少、频次也较低;在分析项目环境时,没有考虑到条件的不同而盲目采取相同的分析方法。此外,部分监测工作者对环境监测的分析方法不熟悉、对环境监测的知识不理解,缺乏全面、科学、认真的工作态度,导致进行环境监测方案的编制时,监测与分析的方法不正确,导致环境监测数据错误,影响了环境影响与评价的结果。
2、技术方法不规范统一
环境评价涉及到很多领域的知识,环境问题复杂多变,存在较多不确定因素,加之理论发展条件的制约,这些都给相关技术规范的制定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目前的非污染生态评价导则,很多环评工作者都感觉其可操作性差,理论水平深,距离实际太远。大多数技术导则、方法的出台是建立在一定理论和实践检验基础上的,但在实践中仍会不断的发现问题,也需要不断的完善修订。目前的环境监测技术主要有以下几种:
(1)物化监测技术方法的应用
遥感技术在大气污染监测、水体污染监测以及植物生态调查等和容量分析、质量分析、光化学分析、电化学分析及色谱分析等物化监测技术在当前项目建设的环境监测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项目建设环境中污染物样品的物理化学性能的分析,多采用物化监测技术方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2)生物监测技术方法的应用
对于项目建设过程中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生物监测技术可根据指示植物在大气污染环境中生存的伤害症状做出环境影响定性定量的分析和判断。对于水体污染物的生物监测技术亦可以根据水体生物在水体污染环境中生存的伤害症状做出环境影响定性定量的分析和判断。
3、现行环评公众参与的制度不完善
公众参与是环评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它是让公众享有知情权的唯一手段,也是让社会公众对项目建设充分发挥环境监督作用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体现在信息披露的有效性,组织形式单一、面不广、深度不够等方面。
编制机关、项目建设单位和环评机构,是否重视公众参与、能否尊重相关的法律法规,都不容乐观。目前开展的环评公众参与大多是以网上或报刊发布信息、发放调查表的方式,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时间仓促等原因,使得公众参与对于真正起到对环评报告书的补充、完善作用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二)解决的对策
1、进一步规范环境监测方案
环境的监测工作者应规范环境监测的方案,提高环监人员对环境监测工作对环境影响评价的作用与意义;对环境的监测内容进行分析归纳,对重点问题与内容应做好记录,提高方案的规范性。对不同的监测环境进行统计时,应考虑到其的受限条件,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分析;有效规范环境的影响与评价报告,健全编制的制度,根据统一规范准确描述环境信息。
2、推广使用新技术
技术的运用可以为环境监测提供更为便捷的手段,新技术可以提高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在生态监测方面可以尝试 RS,GIS 等技术,这些都可以为监测结果提供准确的监测数据,不仅节省了监测时间也提高了监测效率。
3、完善环境监测过程中的责任制度
在对环境监测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时要求环境监测专家的参与,这样可以保证监测结果的科学性,同时也有利于对监测责任的分配,使监测单位提高对环境监测的重视程度。
结语
综上,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倡导世界环保主题刻不容缓。对于我国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构建,作为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技术基础而且具有对环境影响评价体系的监督功能,环境监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要充分认识到项目建设环境监测的重要性,落实环境保护制度,将环境监测工作落到实处。
参考文献:
[1]彭筱峻,袁文芳,朱艳芳.生态环境监测的现状及发展趋势[J].江西化工,2009.2.
[2]张伟涛,王龙胜.环境监测在环境影响评价中的分析[J].价值工程,2011.3.
[3]李琪.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现状监测管理[J].内蒙古环境科学,2009.5.
[4]蒋飞.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监测的重要性[J].伤情,2011.6.
作者简介:
马立朋,身份证号码:13012619820928xxxx
论文作者:马立朋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13
标签:环境监测论文; 环境论文; 评价论文; 项目论文; 项目建设论文; 数据论文; 方法论文; 《基层建设》2017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