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择期介入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论文_韦有芳

临沂市精神卫生中心 山东 临沂 276000

【摘 要】目的 探究护理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择期介入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年来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患者,采取双盲法均分两组。观察组接受心理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两组住院时间、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冠心病择期介入患者,实行心理护理干预,可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临床效果显著。

【关键词】心理护理;冠心病;焦虑抑郁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intervention psychological intervent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of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undergoing elective. Methods: In recent years, our hospital admitted 102 patients with CAD, double-blind method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psychological nursing intervention,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routine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wo groups of nursing effect. Results: The duration of hospitalization,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elf-rating scale,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 <0.05.Conclusion: Patients with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undergoing intervention, the implementation of psychological care intervention can shorten the hospital stay of patients, improve the patient's psychological anxiety, depression, mental, significant clinical effect.

Keywords: psychological car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xiety and depression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13-045-01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治疗方案,可有效的控制冠心病患者的病情。然而这种方案治疗过程中患者容易产生抑郁、焦虑等心理情绪,负性心理影响治疗效果,因此需要辅助心理护理干预,改善这一问题。本研究探究心理护理对PCI治疗冠心病患者的干预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3月~2015年6月收治的102例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均通过冠心病的诊断标准[2]。采取双盲法均分两组,观察组男、女分别为32例、19例;年龄范围60~82岁,平均(71.6±4.3)岁;病程范围6~24年,平均(15.2±0.5)年。对照组男、女各34例、17例;年龄范围63~81岁,平均(72.3±4.5)岁;病程范围5~21年,平均(13.7±0.3)年。两组性别、年龄、病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经择期介入治疗,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干预,需严格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生命体征。

1.2.2 观察组实行心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①健康教育,主要宣传的对象为患者、患者家属。帮助患者正确的看待自身病症,并树立治疗的自信。然后,告知患者焦虑心理、抑郁心理,对于病症发展、治疗效果的影响。每日实行一次健康教育,时间为60min为适宜。

②心理疏导,结合患者的心理状态,针对患者的焦虑、抑郁心理,做好相关的疏导工作。然后,告知患者需要注意的事项,给予患者心理方面的指导。根据患者的性格、心理状态、临床需求,实行心理护理干预,2次/w,每次的时间为40min。此外,还可播放一些轻音乐,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每日播放的时间为30min。

③放松肌肉,取患者平卧位,播放轻音乐。然后,指导患者保证均匀的呼吸,保持身心的轻松状态,进而降低患者的交感神经活动性能,3次/w,每次的时间为0.5h。

1.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焦虑心理、抑郁心理、住院时间。

1.4统计学处理

经SPSS13.0统计学软件实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通过“ ±s”表示,组间比较通过t检验;P<0.05,即为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住院时间的对比

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4.16±5.09)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34.33(7.38±)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情况的对比

护理后,两组焦虑自评量表评分、抑郁自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指冠状动脉血管出现动脉粥样硬化的病变所致血管腔狭窄/阻塞,进而使得患者的心肌缺血、缺氧/坏死,引发心脏病,即为冠心病[3]。当前,医疗设备、技术、水平的不断完善,使得现代医学模式经生物医学的模式——社会——心理——生物医学的模式进行转变。而患者的心理问题,也成为了越来越多医护人员所重视的内容。择期介入书进行治疗,虽然可获得一定的疗效。然而,和常规药物进行比较,还存在较大的创伤性、风险性。手术前,患者易于产生不良心理,如不安、焦虑、抑郁等[4]。本次研究,在冠心病择期介入治疗的基础上,采取心理护理干预,以便实现改善患者负性心理,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和躯体症状的效果。可见,经健康教育、心理疏导、播放轻音乐等,能保持患者的肌肉放松状态,能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

总之,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冠心病择期介入治疗中,可有效消除患者心理负面情绪,临床效果较佳,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周享玲.冠心病择期介入患者施行心理干预的价值评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2):258—259.

[2]张凤英.心理分级护理模式对择期心脏介入手术患者的作用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22):3—4.

[3]刘盈榉.神经外科择期术前焦虑患者心理护理的疗效观察[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5,21(13):1917—1919.

[4]刘小芬.个性化心理干预模式在普外科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依从性分析[J].当代医学,2016,22(13):121—122.

论文作者:韦有芳

论文发表刊物:《系统医学》2016年1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  ;  ;  ;  ;  ;  ;  ;  

护理心理干预对冠心病择期介入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论文_韦有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