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瘤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论文_黎少山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普外科 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回顾分析胰岛素瘤的病例资料,总结胰岛素瘤的诊断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0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胰岛素瘤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基本资料,总结其临床特点,对不同方法诊断胰岛素瘤的阳性率进行统计,并观察患者的治疗方法、治疗效果等。结果:所有1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低血糖症状均消失,1例患者术后并发胰瘘,经局部引流处理后好转。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结论:胰岛素瘤的诊断治疗过程中,要综合其临床特点及各项检查结果,提高诊断准确率,并选择最合适的术式。

关键词:胰岛素瘤;病例资料;回顾分析

胰岛素瘤属于胰岛细胞瘤的一种,在所有胰岛细胞瘤中,可以占到70%-80%,以单发性为主,占90%以上[1]。患者发病时会因胰岛素分泌过多而引起低血糖症的反复发作,还会伴发神经系统损害,由于其在临床上十分罕见,年发病率仅在百万分之三到百万分之四之间[2],患者在就诊时很容易发生误诊,被认为是神经精神疾病。胰岛素瘤的诊断、治疗都有一定的特殊性,而且相关报道比较少。把握胰岛素瘤的临床特点,做好针对性临床诊治措施对于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都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我院2000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胰岛素瘤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回顾分析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对其临床诊治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0年1月到2014年12月间收治的胰岛素瘤患者1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中,男4例,女6例;其年龄在15岁到68岁之间,平均(41.5±3.1)岁;患者的病程在3个月到2年不等,平均病程为(0.6±1.1)年。

患者均以自发的神经性低血糖为主要临床表现,部分患者还会表现出低血糖诱发的儿茶酚胺释放症:在无明显诱因或者运动后、饥饿时出现心悸、心慌、面色苍白、大量出汗、血糖剧烈降低(<2.8mmol/L)、焦虑、复视,甚至昏迷或者癫痫发作的情况,部分患者还会伴发人格改变。其中2例患者因精神症状被误诊为癫痫或其他精神疾病。

1.2方法

1.2.1 检查方法

实验室检查方法:患者经空腹血糖检测,可见其FPG在0.75mmol/L到2.80mmol/L之间,平均(1.92±0.34)mmol/L,均低于正常水平。低血糖发作时,其血清中的胰岛素水平在31.33pmol/L到95.30pmol/L之间,平均(38.10±0.23)pmol/L。患者经75g糖耐量试验,可见,9例患者均表现为平坦型耐糖曲线,无血糖高峰,且短时间内患者的血糖可以恢复到接近空腹血糖值的水平。患者的血胰岛素与血糖比值(IRI/G)在10.12到52.15之间,平均值为(16.38±0.69),均>0.3。患者行饥饿试验,结果均呈阳性。

影像学检查方法:所有患者均在入院后接受腹部超声、超声内镜检查、腹部多层螺旋CT扫描、MRI扫描。经腹部超声共发现7例胰腺肿块,经超声内镜检查发现发现7例异常胰腺肿块;经CT扫描发现异常8例胰腺肿块,经MRI 扫描发现9例胰腺处存在稍高信号影,且经增强扫描,有明显强化。不同方法诊断胰岛素瘤的检出阳性率统计如表1。

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经手术病理诊断,所有患者均为良性肿瘤,无一例恶性。其中,9例患者为单发,1例患者多发,肿瘤总数为11个,肿瘤的位置位于胰头、胰颈、胰体尾的分别有3个、1个和7个,分别占27.27%、9.09%、63.64%。肿瘤直径在0.6-3.4cm之间,平均(1.3±0.2)cm,其中,9个肿瘤直径在1-2cm之间,占81.82%。经免疫组化分析,胰岛素标记染色阳性率为100.0%。

1.2.2 治疗方法

10例胰岛素瘤患者中,8例肿瘤位置较浅,行肿瘤剜除术,占72.73%;2例体积较大,行胰体尾切除术,占18.18%,其中1例为多发,行胰体尾联合脾切除术;1例肿瘤位于胰头,行胰头切除术,占9.09%。手术过程中,注意防止多发病灶的遗漏,术中术严格监测患者的血糖变化,并对其进行随访,观察是否存在复发的情况。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12.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

2结果

所有10例患者经手术治疗后,低血糖症状均消失,1例患者术后并发胰瘘,经局部引流处理后好转。随访期间,无一例患者出现复发的情况。

3讨论

胰岛素瘤具有临床表现复杂、进展缓慢的特点,考虑胰腺的解剖位置比较特殊,诊断中容易受到腹腔脏器的影响,导致诊断准确度不高的情况[3]。加上,患者出现低血糖综合征时还容易伴发神经症状,容易误诊,甚至有文献报道,有患者被误诊为癫痫10年。把握患者的临床特点,结合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多种手段进行分析。一般超声内镜检查对胰头和胰体的检出率较高;腹部超声可以对位置浅的病灶进行有效探查,但容易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可以结合术中扪诊实现准确定位,提高诊断准确率[4];CT检查可以避免腹腔软组织及胃肠道气体的影响,诊断效果较好,MRI检查对软组织分辨力高,可以实现多角度成像,但检查费用相对昂贵。具体诊断时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在治疗上,手术切除是最有效的方法,早期手术治疗可以避免神经系统发生不可逆损伤,手术方式的选择则需要结合诊断结果,根据其位置、性质等选择合适的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对于胰岛素瘤瘤体致密且与周围组织结构界限清楚的情况下,为了避免发生局部复发,应将包膜一同切除;而在肿瘤分离过程中,要仔细操作,避免对正常结构组织造成损伤,导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5-6]。

参考文献:

[1]张学文,杨永生,张璐,等.功能性胰岛素瘤的诊治(附12例)[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0,4(3):167-169.

[2]蒋雨平,沈力行,陈忠清,等.经病理证实胰岛素瘤累及神经系统损害16例患者临床资料分析[J].中国临床神经科学,2014,21(3):276-278.

[3] Bae,H.-D.,Lee,K..On employing a translationally controlled tumor protein-derived protein transduction domain analog for transmucosal delivery of drugs[J].Journal of Controlled Release:Official Journal of the Controlled Release Society,2013,170(3):358-364.

[4]李娟,李培志,龚建平,等.8例胰岛素瘤诊断与治疗及临床护理[J].重庆医学,2014,43(16):2063-2065.

[5] Vakili,H.,Jin,Y.,Cattini,P.A. et al.Negative regulation of human growth hormone gene expression by insulin is dependent on hypoxia-inducible factor binding in primary non-tumor pituitary cells[J].The Journal of biological chemistry,2012,287(40):33282-33292.

[6]高志强,俞亚红,申铭,等.胰岛素瘤诊治经验(附61例临床分析)[J].临床外科杂志,2012,20(2):97-99.

论文作者:黎少山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6/13

标签:;  ;  ;  ;  ;  ;  ;  ;  

胰岛素瘤临床病例资料回顾性分析论文_黎少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