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623.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1-2982(2019)09-092-02
一、研究背景
(一)新课标要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规定中学生的课外阅读量:“七至九年级学生每学年阅读名著两三部,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60万字。”
(二)统编本教材要求
温儒敏教授主编的统编本教材已全部投入使用,其中出现许多变化,包括名著阅读课程化:
1.“1+X”模式,即一本必读名著+两本推荐名著。
2.“教读-自读-课外阅读”“三位一体”教学阅读模式。
3.每部必读名著导读部分都有方法指导,强调名著阅读在教材中的重要地位。
(三)我校学生阅读现状
我校名著阅读始终处于一个尴尬境地:1.学生对名著阅读持抵触、忽略心态。由于学习任务繁重、科目众多、难度提升,学生学习时间和精力几乎都放在完成学业上。对于名著阅读,仅是泛泛了解相关章节,记背与考试相关的部分内容;2.教师对名著阅读不够重视。阅读是一项厚积薄发的工作,需要经过长期的学习和积累才能够看到教学成果,加之学校重视教学成绩,尤其中考成绩。因此教师们不愿花过多时间和精力在名著阅读上。于是,在繁重的学业任务下,形成以下怪相:“生读”=“师解”、“阅读”=“做题”。
此背景下,我校名著阅读教学模式亟需改变。
二、研究过程
(一)内容“重构”的意义与价值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阅读教学提出明确要求:“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基于现实要求,我们必须要在应试教育的环境下实现让学生大量阅读的目的,让学生“连滚带爬”地读。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目前名著阅读教学模式进行改变和创新,内容重构即是最佳选择。
(二)何谓“重构”
“重构”,即处理、加工、改编乃至增删、更换。内容重构既包括对课程内容的执行,也包括课程实施中教师对课程内容的创生。名著教学内容重构就是对教学内容分析、加工、确定的一个过程,更是名著知识除旧布新的过程。
(三)名著阅读内容重构的总原则
1.筛选整合,学习概括,促进提升。
2.专题活动,以点带面,读整本书。
3.知识生成,探讨交流,培养思维。
(四)实践“重构”
众所周知,《简?爱》是19世纪英国女作家夏洛蒂?勃朗特的一部具有自传色彩的经典之作。作品中人物众多、情节曲折、悬念迭生。且不说学生对当时的写作背景、书中纷繁复杂的故事情节、深奥的主题思想难以把握,就是那些人物名称都很难记住。所以,不加选择、毫无目标、一股脑儿的阅读整本书也不可取。
为此,本人以“一书一得”为教学目标,整合阅读内容,制定阅读计划,明确阅读任务。同时,在阅读中一方面以“简?爱的成长历程”为线索,在时间、地点的转换中引导学生梳理情节;一方面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带领学生品读经典语录,探寻人物性格变化,最终达到理解作品主题的目的;另一方面还采取不同形式的专题活动来支持、配合内容重构研究,以此证明内容重构是否正确可行、是否符合学生需要等。主要的专题活动有手抄报、思维导图、课前分享、摘抄批注、读后感、人物评传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以下是《简?爱》读后分享课教学设计:
她的倔强,也很美
——《简?爱》读后分享课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品读经典语句,赏析人物性格;
2.梳理故事情节,体验作品主题。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品读人物经典语句,从中感受人物性格变化。
2.难点:在情节梳理、背景分析中,感悟作品主题、作者写作意图。
(三)教学形式:
研讨、交流、分享
(四)教学时数:一课时
(五)课前准备:
1.学生整理读书笔记,梳理人物关系;
2.学生用思维导图(思维绳、思维泡)画出简?爱的成长历程。小组交流,评选出最佳思维导图,进行展示。
3.观看电影《简?爱》,比较与原著的不同,并为简?爱写一篇人物评传小组交流,选出精彩评传交流分享。
(六)教学过程:
导入:引出作者与作品
说一说:走进作者
连一连:人物关系
(利用希沃白板5的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兴趣,理清人物关系)
活动过程:
活动一、品语言、析形象(通过学生个体朗读、齐读、老师范读等形式有感情地品读以下句段,分析简?爱是在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的语言表达,可以看出简?爱怎样的性格特点,以此检测学生对典型情节的把握,并感受人物性格、情感的变化)
1.“我是不骗人的;我要是骗人,我就该说我爱你了,可是我声明,我不爱你;除掉约翰?里德以外,世界上我最恨的人就是你;这本写撒谎者的书,你可以拿去给你的女儿乔治亚娜,撒谎的是她,不是我。”
2.“当我们无缘无故挨打的时候,我们应该狠狠的回击;我肯定我们应该回击——狠狠地回击,教训教训打我们的那个人,叫他永远不敢再这样打人。”
……
小结1:简?爱就是这样一位倔强的女子,但是,她很美!
活动二、理情节、研主题(再次整理典型情节,再次感受简?爱的倔强)
小结2:简?爱就是这样一位倔强的女子,但是她很美!
思考:
朱维之评:“《简?爱》描写了一个谦虚、坚强而有独立精神的女性形象,在英国文学妇女画廊中独树一帜。”
为什么这样评价?作品的主题是什么?请联系写作背景来谈。
1.学生分小组讨论。
2.小结主题。
小结3:简?爱就是这样一位倔强的女子,但是她很美!
写一写:人物评传
结合阅读作品和观看电影《简?爱》的感受,以“我眼中的简?爱”为题,为简?爱写一段人物评传,200字以上。
教师示例:(略)
学生人物评传展示:(略)
拓展:
阅读《呼啸山庄》,尝试分析《简?爱》与《呼啸山庄》在塑造女性形象上手法的异同。
学生分小组交流分享。
三、效果与反思
《简?爱》读后分享课是一节内容重构后的名著课。学生课前紧紧围绕“简?爱的成长历程”阅读整本书、摘抄批注;课上围绕“简?爱的成长历程”品读赏析、感悟体验;课后围绕“简?爱的成长历程”比较阅读、拓展思维。从学生的思维导图、人物评传、小组分享等活动成果来看,内容重构具有针对性、目标性的特点,是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一种阅读方法,更是生成新知识、巩固旧知识的一种阅读能力。
但是,每部名著因为体裁、主题、时代、国家等不同……在内容重构时还需考虑众多因素。所以,这就需要老师先去阅读,并且真正读懂、读透;同时,还需要在阅读过程中根据学生阅读进展适时调整内容、方法。这些,对老师的阅读能力、教学能力无疑都是一种考验。
论文作者:黄爱涛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19
标签:名著论文; 重构论文; 学生论文; 评传论文; 人物论文; 内容论文; 思维论文; 《中小学教育》2019年9月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