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影响论文_李文君

(广西河池市第三人民医院 547000)

摘要:目的 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86例年急性脑梗死患者按是否合并有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平均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Hcy水平、血尿酸、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并采用神经反射检查技术,检测神经功能,测量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性功能系统等神经功能评分。结果 研究组的收缩压163±10、舒张压92±6、TC 5.3±0.6、TG0.6±0.2、UA 402±70、LDL-C 2.8±0.9、IMT0.9±0.2、Hcy10.2±0.7明显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颈动脉硬化情况明显比对照组低,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线性回归分析法中,颈动脉主要硬化的程度和Hcy水平呈正相关(P<0.05)。结论 高血压患者中,Hcy水平与颈动脉粥样硬化密切相关。

关键词: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老年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缺损;预后;影响

急性脑梗死患者通常会在并发后24~72h内发生组织水肿,坏死,而通过CT图像检测后,才能够确定急性梗死病灶,而若再梗死发生24h以内,则无法明确造出病灶病变情况,从而导致更为极端的临床疾病发生。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作为老年急性脑梗死独立重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原发性高血压中有可能合并的疾病。关于脑卒中的研究报告显示,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是脑卒中引发的高位因素之一。本研究基于急性脑梗死患者中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的关系,特选取我院86例老年急性脑梗死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对我院2016年6月-2016年12月我院收治的86例高血压患者,按是否合并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符合《实用医学》的诊断标准。对照组43例,其中男患者30例,女患者13例,年龄55-70,平均年龄(62±1.65);研究组43例患者,其中男患者25例,女患者18例,年龄56-72,平均年龄(63±2.25)。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检测血清Hcy水平、血尿酸、甘油三脂、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并采用神经反射检查技术,检测神经功能,测量患者呼吸系统、循环系统和性功能系统等神经功能评分。

1.3生化检查

血常规检查取样,以第二日早上空腹抽血为准,应用Hay检测仪对采集的血清样本进行采集;另外对患者的血脂分项进行检测,检测头天9点以后禁食禁水,以确保甘油三脂、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的检测结果准确;此外,应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血尿酸水平进行检测分析。

1.4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20.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以数字表示,以X2检验,观察指标应用其他指标均采用(x±s)表示,用t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比较

研究组Hcy整体水平明显由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1所示:

研究报告显示,闭塞性血管病的发生,是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颈动脉的刺激作用加速了动脉氧化和硬化的速率,削弱了神经细胞对细胞功能的保护作用[8-9]。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对血管的毒性作用加速了神经功能缺损步伐,氧自由基对内皮细胞的功能性损伤和破坏[,对其凝血因子和凝血活性带来了极大损伤,同时对血小板的粘附激活,使得患者机体凝血加剧血管内膜的增厚,使得正常Hcy平滑肌细胞的进一步分裂。从脑细胞整体水平来看,造成了血管神经运行障碍[15]。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治疗可以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同时使用降同型半胱氨酸药物,更能减少心脑血管疾病合并症对患者的伤害,同时也可有效控制患者梗阻部位,提高患者的预后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急性脑梗死患者中,Hcy水平与神经功能缺损和预后密切相关。

参考文献

[1]王晶,刘家丰,郭兆慧等.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与老年急性脑梗死预后的关系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3,15(6):599-601

[2]尚玲,朱爱琴.西宁地区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同型半胱氨酸、血脂、血糖及血尿酸的相关性研究[J].高原医学杂志,2012,22(3):25-27

[3]陶恩学.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Hcy水平变化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4,(8):2227-2228

[4]张学祥,顾杉明,李书红等.老年ACI患者治疗前后血浆leptin和血清Hcy、hs-CRP、IL-6检测的临床意义[J].放射免疫学杂志,2012,25(4):414-416.

[5]王秀萍,马建华,王昆祥等.血浆同型半胱氨酸与急性脑梗死后认知障碍的临床相关性研究[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7,40(2):92-94.

[6]王小强,吴君仓,张继等.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相关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4(4):386-389

[7]Goldstein LB,Bushnell CD,Adams RJ,et al.Guidelines for the primary premary prevention of stroke:a guideline for health care professionals from the Association/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J].Storke,2011,42(2):517-584.

[8]Sacco RL,Adams R,Albera G,ital.Guidelines for prevention of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or trans lent ischemic attuck:a statement for talebearer professionalism from the H cart Association/ American Stroke Association Council on Stroke:co-sponsored by the Council on Cardiovascular Radiology and the value of this guideline[J].Circulation,2012,110:e399-409.

[9]Faraei FM,Lents SR.Hyperbomocystcincmia,oxidative stress,and cerebral vascular dysfunction[J].Stroke,2012,65(1):315-317.

[10]贺曦,张敏,杨柳等.脑卒中后抑郁患者血清同型半胱氨酸水平与抑郁的相关性研究[J].重庆医学,2016,45(26):3711-3713

论文作者:李文君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8年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8/6

标签:;  ;  ;  ;  ;  ;  ;  ;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对老年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预后的影响论文_李文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