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外部性问题与中央银行监管的理论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央银行论文,理论基础论文,性问题论文,金融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0.1 古典经济学对市场的分析是从完全市场角度来进行的, 其暗含着一个基本前提假设条件就是市场信息是充分的而且是完全的,包括信息成本在内的交易费用为零,交易者之间对整个市场的信息包括交易双方信息都了如指掌,通过价格信号来引导资源配置,实现供求的一般均衡和市场的出清。在这种完全信息条件下,中央银行监管是没有必要的,由于存款人、贷款人、商业银行熟知彼此的经营信息和市场信息,依靠资本收益率高低来自发调节金融市场的资金流向,实现资本的最大收益。存款人和商业银行依靠信息来实现最优的选择,资源配置达到了帕累托最优。因此,以哈耶克为首的“自由银行制度”学派甚至提出要取消中央银行制度。实际上,由于信息的不完全性,这种完全市场是不存在的。一个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就是,金融机构在自由银行业制度下,每年有大量银行破产倒闭,这其中包括许多好的、有效率的银行,出现了“市场的失灵”。这就提出了为什么需要中央银行监管的问题。本文试图从不完全信息的条件下金融的外部性角度来解释金融市场为什么需要中央银行监管的问题。
一、不完全信息条件下存款人提款行为的外部性问题与中央银行最后贷款人的职能
1.1 传统经济学认为, 银行的市场退出是由商业银行本身的财务状况(支付能力)所决定的,当商业银行有效资产小于负债,出现资不抵债时,会使得存款人挤兑存款,从而导致商业银行破产倒闭。因此,从市场退出的都是那些没有支付能力的、经营差的银行。在30年代初期爆发经济危机的初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对金融机构的倒闭问题一直无动于衷,没有发挥其最后贷款人功能,它们认为,凡是倒闭的银行都是有问题的银行(米什金,1995),导致了大量银行倒闭。1929—1932期间每年有1000—2000左右的银行倒闭,1933年倒闭银行数量达到4000家左右。事实上,在所倒闭银行中,至少有一半是我们所认为的那种好的、有最终支付能力的银行。联邦储备委员会之所以持这样观点,显然是因为其没有考虑到由于信息不对称所产生的存款人行为的外部性问题。
1.2
金融行为不同于一般企业商业行为最显著的区别在于它所具有的“公共产品”特性(崔之元,1999),一家银行破产会使成千上万的企业和居民蒙受损失,并进而对其它银行产生不利影响。因此,对银行业的退出制度不能用一般企业的退出制度来衡量,比如:美国的《破产法》就规定不适用于银行,银行只能由管制它的机构来进行关闭。在自由银行业制度下, 存款人行为具有较强的外部性。 正如波斯纳(Posner.R.A)在其著名的《法律的经济分析》所指出的那样,银行挤兑就是有害外在性的一个典型例子:每一个储户提款都将损害其它储户,但他们在决定是否提款时却不会考虑这种损害。当一些人挤兑存款时,其它一些人自然也会加入到挤兑的行列,因为银行支付准备总是有限的,大量资金通过贷款形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占用,一些人的挤兑必然会使得另一部分人从银行获得提款的能力降低。一旦被挤兑银行支付准备不足而对资产进行强制性变现时,就会使得银行资产现值大大降低,形成资不抵债缺口,最终会使一部分人的存款得不到支付保障。
问题的关键在于存款人与银行之间信息的不对称性。大多数存款人并不了解银行到底具有多大的支付能力,哪些银行是有支付能力的,哪些银行是没有支付能力的。即使信息是公开的,一般的存款人由于缺乏相应的知识,而难以从银行提供的有关数据中准确分析其支付能力,大多数小额储户则不愿意花费更多时间去分析银行的支付能力,因而存在“跟风”现象。而一旦一部分人开始挤兑,另一部分拥有银行支付能力信息的人也会参与到挤兑行列中来,因为他们知道银行的当前支付准备总是有限的,即使是最有效率的银行,其它人挤兑存款也会明显损害自己的利益,由此形成“逆向选择”。如此下去,必然会引发大面积支付危机,形成系统风险,导致金融系统的不稳定。在本世纪三十年代以前,美国等一些西方国家每隔10-20年就要发生一次金融危机。美国先后在1837年、1857年、1873年、1884年、1893年、1907年发生了六次金融危机,形成了周期性的金融危机。实际上,在自由的银行业制度下,金融危机是不可避免的。
1.3 在这种情况下,中央银行的作用是十分重要的。 中央银行通过给有最终支付能力的商业银行提供流动性贷款来使商业银行避免挤兑所形成的流动性风险,以此来解决信息不对称所造成的存款人外部性问题。因为商业银行以自己在央行的准备金存款和有效资产向中央银行进行抵押,来从中央银行获得流动性贷款,使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突破超额支付准备的限制,支付能力得以不断扩大,可因此显著降低或基本消除存款人提款行为的外部性问题。道理很简单,当银行有足够的支付准备来满足存款人的支付要求时,存款人挤兑是不合算的,在这种情况下,存款人不用担心因他人提款而影响自己存款的支取问题,外部性问题自然也就不存在了。正如格林斯潘指出的那样:中央银行的本质特点是作为“最后贷款人”来承担流动性风险,从而支持商业银行系统(格林斯潘,1989)。
1.4 我们可以对存款人的上述行为进行简单的数学分析。 存款人的这种外部性挤兑行为属于“囚徒困境”博弈模型,假定某银行有资产10800元,并假定负债全部为存款,存款户有A、B、C、D、E、F、 ……共20户,各有500元存款,合计存款10000元,银行自有资本800元, 缴纳法定准备为800元(存款额的8%),超额准备为700 元(假定为存款额的7%),其余的货币资产均为国债(1800元)。存贷比75%, 贷款额为7500元。在正常情况下,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都相等。资产的折现率为80%,存款利息率为10%。现假设A 意识到存款人的这种外部性问题后,首先从银行取出500元存款及50元的利息,当B从银行取款时,银行的支付准备只有150元,但通过动用存款准备金满足了其支付要求, 取走500元存款及50元利息,现尚剩余400元支付准备,难以满足C 的支付要求。当信息扩散后,其余存款户共同来支取存款,迫使商业银行对资产进行变现,得到7440元现金,尚有2060元的支付缺口。因此,C、D、E等其余18户存款户各自都受到了109元(近似值)的损失。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银行其实是很不稳定的,只要有少数人存在机会主义行为,都随时可能破坏银行的稳定,导致银行的挤兑。确保银行稳定的前提是要求所有的存款人之间保持合作,避免集中兑付。但由于信息不对称,存款人之间要进行合作是十分困难的,其间存在高昂的交易费用,这表明了自由的银行业制度下银行体系的脆弱性。
由中央银行充当最后贷款人角色,就可以较好地解决这种问题。再以上为例,当B提出款后, 商业银行以国债和法定存款准备金为质押向中央银行申请贷款,商业银行的流动性支付准备达到2200元,可以满足4个存款人的支付要求, 若商业银行再以所放贷款(包括商业票据)为抵押申请贷款,则从理论上分析,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可以超过100 %。在这种情况下,存款人提前支取存款是不合算的,因为可能导致利息上的损失,同时,将存款存入其它银行也会面临同样问题,因此,其最优选择显然是不支取存款。
二、不完全信息条件下金融机构间竞争行为的外部性问题
2.1 不仅存款人的挤提存款具有明显的外部性行为, 商业银行本身的市场行为也容易形成外部性行为。按照一般均衡理论来分析,在完全信息条件下,金融市场(存、贷款利率)受资本利润率和资本供求的约束,自发进行调节,形成均衡利率。当市场存款利率高于商业银行所能承受的利率水平时,商业银行会自发减少对资金的需求,从而使存款利率降低,实现资金的供求均衡。因而,在古典经济学里,商业银行的市场经营行为不存在外部性问题。
2.2 然而,在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由于信息不对称, 商业银行的经营成本是不一样的。在均衡利率水平下,一部分经营成本高于均衡利率的商业银行相应会出现亏损(以下简称亏损银行),而低于均衡利率水平的商业银行则能产生盈利(以下简称盈利银行)。当部分经营成本高于均衡利率的商业银行连续亏损时,其支付能力必然会相应降低,支付缺口加大,出现支付困难,现有的存款市场增长份额难以满足其支付要求,这时,亏损银行会面临两种策略的选择:一种策略是亏损银行继续维持现行利率政策,这样做虽然有利于降低存款成本,但长久下去,会使自身支付缺口越来越大,并最终可能使其因支付不保而倒闭。另一种策略是亏损银行以高于市场均衡利率的水平来吸收存款,这种策略虽然提高了经营成本,但可以通过这种手段来大量吸收存款,确保存款的支付,以此掩盖自身支付能力低下的矛盾,并可使其继续经营下去。显然,亏损银行最优策略应该是提高利率而不是维持现行利率。
问题是,为什么存款利率具有高弹性呢?或者说,存款人为什么对利率具有敏感性?这显然得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来考虑。一般说来,存款人对存款银行选择首先考虑的是安全性问题,但是,由于存在信息不对称性,存款人一般难以分辨哪家银行是有支付能力的,哪家是没有支付能力的,很难了解存款银行经营信息,同时,由于搜集信息要付出成本,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一般存款人往往没有对此表现出应有的热情,普遍存在着一种“搭便车”现象,这种情况下,利率高低实际上成为存款人选择存款银行最主要的标准。这种事例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西方国家都表现得十分明显,只要哪家银行提高存款利率,立即会使存款额大量上升。这样一来,往往容易产生“逆向选择”问题。因为在一般情况下,最有动力依靠提高利率来竞争存款的往往是低效率银行。
由于存款市场本身是均衡的,商业银行一般根据存款的均衡增长来对资金进行运用,当亏损银行以高利率吸收存款时,由于信息不对称和利率的高弹性,必然会使存款人从盈利银行取出存款,向亏损银行进行转移,使盈利银行的存款出现下滑,由此破坏了盈利银行的资金平衡,并因此造成支付缺口,从而形成了明显的外部性问题。长期下去,就可能危及盈利银行生存,在这种情况下,盈利银行的最优策略也就是提高利率,使其利率水平高于或等于亏损银行的利率水平,以此来实现存款回流。这样,亏损银行原先提高利率的策略就会失败,必然会使其再次提高利率,使利率水平高于盈利银行。由于盈利银行和亏损银行这种博弈实际上是以自身生存为基本目标的动态博弈,成本、利润已经成了这种博弈函数的次要约束条件,两者之间最后博弈的结果是存款利率的螺旋式上升,并最终使整体的利率水平高于均衡利率,造成两败俱伤。前些年我国各地普遍存在的依靠高额手续费来进行的“存款大战”就是一种典型的案例。
2.3 银行间外部性行为的另一种表现就是贷款市场的外部性。 在不完全信息下,信贷市场的收益和风险是不一样的,银行所选择的贷款对象往往是那些效益高、风险小的客户,由于这类客户从数量上来说总是有限的,银行大量抢占优质信贷客户的结果,相应会使得其它银行获得优质客户的能力降低,并使其信贷资产的风险加大。但是贷款市场的这种外部性与存款市场的外部性有较大的区别,主要在于贷款市场竞争面临着收益和风险的双重约束。借款人的资信状况越好,贷款风险也就越小,但借款人所能接受的贷款利率也就越低;相反,借款人所从事投资的风险越大,其所能接受的利率就越高。作为商业银行而言,既要考虑贷款风险问题,又要考虑贷款收益问题,对优质客户过度竞争往往会造成收益的降低,商业银行信贷市场竞争目标是在寻求收益和风险的均衡,因此贷款市场竞争要低于存款市场,其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也要小得多。
2.4 在对待生产者的外部性问题上, 传统的经济学有两种解决方案:一是对产生外部性行为的厂家征收税收(因为这一方案是庇古在20世纪20年代提出来的,所以又称为庇古税),通过提高该厂家的生产成本来使其放弃外部性的生产经营行为;二是内部化,通过外部性的受害者对产生外部性的生产厂家进行合并,使其成为下属的一个工厂,以此来停止外部性行为。然而,这两种方案是否能解决银行间存款市场竞争行为的外部性问题,我们尚表示怀疑。首先,在存款市场形成外部性经营行为的往往是经营亏损的低效率银行,其目标函数是生存,而不是寻求经营效益,对经营亏损银行征收税收,只可能使其支付缺口更加扩大,从而加剧其外部性行为。而由盈利银行对亏损银行进行合并更不符合客观现实,传统经济学所提出的合并理论是以市场上仅存在两个或极少数竞争者为其基本的假设条件,而金融市场的竞争者显然不是少数,是一个多元竞争性市场。同时,由于银行业的技术要求并不很高,市场进入也比较容易,即使能够对现有的有外部性行为的银行进行合并,市场上还是会源源不断形成新的竞争者,盈利银行对外部性银行合并会给所有希望合并的银行形成一种激励,因此会加剧低效率银行的外部性行为,盈利银行一般不可能选择合并策略。
科斯提出,解决外部性问题的办法是由产生外部性的企业与其它企业进行协商,签订契约,由其它受外部性之害企业付费给产生外部性的企业来解决外部性问题。但这种做法显然不能用于解决银行间的外部性问题,对亏损银行而言,提高存款利率制造外部性很容易,如果由盈利银行付费给亏损银行,反而会使亏损银行获得一种不断提高利率制造外部性的激励,这样不仅不能解决外部性问题,而且会不断加剧外部性问题。
实际上,商业银行本身无法解决其存款市场的外部性问题。解决金融机构间外部性问题的最有效办法是依靠金融监管机构,对存贷款机构的竞争行为实行适当的限制性政策,通过限制经营状况不佳金融机构的利率行为来维系均衡市场利率,防止由于低效率金融机构的机会主义行为导致的恶性竞争。
三、结论
从1825年英国发生金融危机,100多家金融机构倒闭, 导致世界上第一家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的产生,到1907年美国发生严重金融危机,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美国中央银行)成立,中央银行的产生似乎是与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治理金融危机紧密相联的。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现实社会中,信息是不完全的,这种不完全信息易于导致金融市场的外部性问题。比较典型的有两种:一种是存款人挤提存款而对其它存款人所产生的外部性问题,这种外部性导致了金融体系的不稳定和周期性的金融危机;一种是金融机构间竞争行为的外部性问题,银行提高利率是其中一种典型的外部性形式,这种外部性加大了金融机构的竞争成本,导致恶性竞争,最终也破坏了金融体系的稳定。
由于金融业所具有的“公共性”特征,不能象其它一般企业那样通过征税或实施内部化、付费来解决其外部性问题,只能依靠政府的银行——中央银行来进行解决。这两种典型的外部性问题导致了中央银行两大职能的形成:一是“最后贷款人”职能。中央银行通过给面临流动性困难的金融机构给予信贷支持,以确保商业银行的支付能力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存款人的信心稳定,避免商业银行由于变现问题所造成的支付危机,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稳定。二是监督和管理职能。制订商业银行金融机构间竞争的“游戏规则”并督促其实施避免恶性竞争,降低金融机构间的竞争成本,维护金融秩序。
标签:银行论文; 外部性论文; 央行论文; 银行监管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金融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监管条件论文; 金融机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