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论文_1李淑静,2李忠治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论文_1李淑静,2李忠治

1.37242119871015xxxx 2.37142119890512xxxx

摘要:建筑产业是一个专业按照建筑的施工装修、管理设计而负责的产业,主要是建筑产业所用道的装修和装饰等。在中国,建筑行业是非常关键的产业,从事建筑行业的人员也非常多,主要就是那些负责体力劳动的建筑人员,他们绝大多数是没有经历过专业的学习教育,在建筑初期也没有非常丰富的经验,自我保护的安全能力不高,而且建筑负责安全的人员对他们没有很强烈的保护意识,产业的安全制度也不够完善,自我保护的安全举措也没有非常的到位,在日常生活中使得建筑过程中频繁发生安全问题,不但会给建筑人员造成了生命安全和经济上的财产损失,同样也妨碍了近代建筑产业的进步。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实施的重要作用

近年来,我国的建筑行业突飞猛进,成果令人瞩目,整个行业在众行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的地位,企业必须在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方面加大力度,从而降低项目进行的风险,继而提高安全管理的能力。展开施工安全管理的工作,可以有效保护劳动者的切身利益。要想提高安全管理水平,提升整个项目的执行力,关键在于投入大量的人力资源。如果施工安全得到了保障,无形中还能促进国家和社会的安宁和和谐,不幸发生了安全事故,受伤害的还是每个家庭,所以,应该把安全理念宣传到位,渗入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把安全管理工作进行科学有效的把控,最大程度地降低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这对维护国家和社会的安宁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实行安全管理工作,还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然而对于施工企业来说,管理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获得经济上的利益,把有限的资源合理利用,实现价值和利益的最大化,这就需要对劳动者的安全进行科学的保障。用这种方式可以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进而防止不必要的损失,保障整个施工项目的有序性和稳定性,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有深远的意义。

2 建筑安全生产中的常见问题

2.1管理意识淡薄

建筑工程的施工人员非常的多,而这些人员大多数没有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在施工的过程中不按照规范操作,使得施工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管理意识淡薄也是施工管理的一个难题,表现在施工人员不服从管理,对于管理人员的要求采取的是不抵抗不执行的态度,这些因素使得管理制度不能够有效的执行,施工的安全问题得不到有效的控制,这些都会对建筑施工的质量造成影响。

2.2法律、法规方面

社会的不断发展,使得在以前看来比较完善的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也有了一些缺陷与问题。我国虽然已经制定了一系列的与安全生产管理有关的法律法规,如《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安全生产法》等,但与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安全生产管理法律法规体系还不够完善,可操作性也不够强,还有一些法律法规之间存在着重复和交叉的关系;另外还有一些法律法规颁布时间过长,已经不符合当今的建筑安全生产形势和要求。

2.3政府监督与管理方面

政府对建筑行业安全生产行为的监督管理仍较薄弱,基本上还停留在召开会议、下发文件、突击性安全生产大检查等的模式上。领导号召,群众运动,事前通知再检查等问题依然存在,治标不治本式的管理缺少日常有效的监督管理和相应措施,监管体系不完善。

2.4施工管理的宣传不到位

正常情况下,在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都要对员工进行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的培训,这样不但能够让施工人员熟悉施工的流程和施工工艺,还能提高施工人员的责任意识,让他们能够按照安全技术施工的要求进行规范施工,可是在实际的建筑企业中很少在施工之前去做这些准备的工作,一方面是施工单位高层对管理和安全控制在思想上不重视,看重的是最终的利益;另外一方面对管理的资金投入非常的少,这就使得管理人员不能把培训在实际中去贯彻和落实,为建筑工程施工埋下了很大的安全隐患,这也是建筑施工中安全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

3 提高建筑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方法

3.1 建立完善的安全监管机制

新的时代,要想提升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在开展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是,必须要建立完善的监管机制,利用这种机制对施工的各个环节的安全性进行有效的监管,合理分配各个监管职权,对施工的安全进行科学的保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具体方法如下:首先,施工方必须建立一个安全管理的团队,这样才能对项目管理的安全问题进行针对性的监管,必须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形成一个安全管理的体系,这对提高安全监管的水平有着很重要的价值和作用。其次,建立健全的分包管理体系,从众多优秀的企业中筛选出质量高的、技术先进的、讲诚信的企业来管理分包,需要与分包方签订合同,严格要求分包方做好项目施工安全的监管工作,从而实现安全施工的科学管理。

3.2建立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制

安全生产目标就是实施建筑工程施工行业安全管理所要达到得指标。一旦安全目标确定下来,管理就会变的十分清楚,危险就会大大降低,工人的安全就有了保证。确定一个科学的、清晰的安全目标,然后把安全目标逐层分解,并分配到各个专业和岗位,各司其职,严格监管每位工作人员担负个人的安全责任,还可以实行考核,对于不达标的工人处于一定的惩罚,这样就能让工作人员自主加强对安全生产的认识。安全目标的具体内容需要十分详细、准确,具有很好的可操作性。推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体制的方法不但能优化企业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还可以加强安全管理,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素质。

3.3加强对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的管理

施工材料和施工设备占去了建筑施工成本投入的很大一部分,所以要加强施工材料的管理,在施工前要加强对施工材料的监管,保证施工的材料可以达到相关的标准,施工中要安排专人保管材料,材料的领取要进行签字,使用情况要进行核实,这样就能避免材料的浪费,提高材料的利用率。现代施工会用到大量的设备,很多的设备需要一些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所以管理人员要制定设备使用的规章制度,这样就能避免非专业人员随意操作造成设备的损毁,保证了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人员还要对设备进行资源优化配置,让每台设备都能够发挥最大的价值。对材料和设备的有效管理,不但可以保证施工的质量,还能减少施工成本的投入,提高建筑企业的经济效益。

3.4强调对施工者的安全教育

为了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在施工前对人员进行安全教育,了解到施工过程中有哪些安全要素,并对施工过程中碰到的安全问题进行处理,培训他们的处理安全问题的能力,防止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危险。对这个问题,施工方需要积极采取措施,来接受安全教育培训,提升自己的处理风险的能力。所以,上岗之前,一定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唤醒和基本的技能培训以及考核,务必保证各个技术都能合格,要从分了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知识,考察他们的上岗证和安全生产考核证是否达标,还能从中筛选出优秀的施工人员。另外,为了强调安全教育的重要性,企业需要加大资金投入,这样才能提升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资金的投入过程也是技能的提升过程,所以及时优化安全教育工作,能避免安全风险的产生,同时,做好安全交底也能让施工人员规范开展施工活动,杜绝产生“经验主义”。

4项目质量的监管执行步骤

建筑项目质量监管执行的任务步骤是:主要建筑负责的部门会在距离建设的一个月之前,到达就近的监督站进行监督手续的办理,并且还会上交审查设计材料等相关的主要文件。监督站会在获得相关文件材料后大约两个周的时间内,找到负责这个项目的主要监督员,然后告知各个不同的施工部门,与此同时完成项目建设负责的相关文件。项目建设过程开工之前,监督员需要对相应的项目进行设计审查任务,并且需要了解施工部门的从业资质的等级和施工营业范围,但凡事那些和规定要求不相符的不可以开始建设,而且项目的监督员还对施工图纸里的工程构造、工程项目的安全、项目防火等内容采取审查,让那些符合有关规定要求的项目开工建设。在项目建设过程中,监督员会按照监督审核的要求对项目建设的质量采取有目的的抽查。地基基础、建筑主体的构造和建筑自身的安全能力是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会进行重点检测的关键部分,和上述工程不同的项目的检测重点会根据项目的本身而进行确定。在项目建设完成之后,监督站会在建设部门检验核对的基础之上对项目本身的质量等级采取关键性的审核。还有一方面就是对建筑物零部件的质量进行审核排查,关键是查看部件生产厂家是否具有国家规定的相关证明,还需要检查企业是否具有检测部件质量的方式。建筑项目质量需要根据已经发布的国家规定和行业规定的标准采取检验和判定,已经发布的工程项目的质量标准分为三种,主要是优、合格、不合格,先根据建设部门进行自我评定质量等级,然后再交给监督站进行质量的审核。

结语

本文通过分析建筑行业安全生产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探讨了各种问题的解决方法。想要彻底解决这些问题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需要长期艰苦的奋斗。企业应加强对安全管理的投入,使工作人员团结一致,共同创建一个安全无危险的工作环境。

参考文献:

[1]王素红,刘凯南. 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安全控制方面[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6(11).

[2]吴敬东.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与管理[J]. 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11):

论文作者:1李淑静,2李忠治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7

标签:;  ;  ;  ;  ;  ;  ;  ;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的办法论文_1李淑静,2李忠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