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课由我决定_重力势能论文

我的课堂我做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课堂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新课程理念指出:在课程目标上注重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要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培养学生,为学生终身发展、应对现代社会和未来发展的挑战奠定基础。为达成新目标,新课程理念又指出: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让学生积极参与、乐于探究、勇于实验、勤于思考,提倡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培养其科学探究能力,使其逐步形成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基于新课程目标和为达成目标所倡导的新的教学方式,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贯彻新课程理念,实现传统教学观与新课程教学观、传统教学方式与新课程所倡导的现代教学方式的有机融合,改变“理念新,方法旧”“穿新鞋,走老路”的教学现状,是当前课堂教学亟待研究的课题。

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方式,应该说是传统课堂教学观与现代课堂教学观的互补与统一,即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作用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基于“为学生发展而教”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新课程背景下的课堂教学,应是在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的前提下,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问学生答”的教学方式,为新课程理念下的“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现代课堂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既放得开又收得拢,从而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观能动作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现以“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为例,探讨如何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

一、创设物理情景,营造物理氛围

(1)播放视频:荡秋千、翻滚过山车、撑竿跳高、瀑布。

师:同学们看了以上几段视频后,有什么话要说?有什么问题要讨论?

针对学生所说以及所提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展开交流互动。

(2)演示:摆钟、滚摆、弹弓弹射弹丸、翻滚过山车模拟、学生跳起摸高。

1)选派几个学生到讲台上根据器材分别演示摆钟、滚摆、弹弓弹射弹丸、翻滚过山车模拟。

2)选派一名身材高的学生在教室里跳起后触摸悬挂的吊扇。

师:同学们看了以上几个同学的演示后,又有什么话要说?又有什么问题要讨论?

针对学生的所说以及所提问题,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再一次展开交流互动。

对学生的所说、所疑、所问,要把学生引导到对情景过程的认识和概括过程的共同特征上来,对与本节课无关的问题,能解决的就当场解决,不能解决的就暂时保留,如果需要本节课学习后才能解决的问题,就暂时留有悬念。

教师引导学生对上述物理情景概括出共同特征:物体上升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少;物体下落重力势能减少,动能增加。

师:针对上述情景的共同特征,同学们产生哪些疑问?提出哪些问题?猜想出哪些问题?

学生提出疑问、问题、猜想,师生、生生之间展开讨论互动。

师生共同总结:物体的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

在上述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就是听、看、答、解、导、评,从而增加了学生的活动量。

述评:创设物理情景,使学生置身于物,感受于理;营造物理氛围,让学生在物理氛围中,触(见)物生疑,疑中思理。同时,把时间让给学生做、看、思、说,增加课堂开放度,拓宽教学生成时空,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学生活动量和教学生成量。

二、再现过程状态,激发探究欲望

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可以相互转化,这是过程特征,那么转化过程中各个状态的机械能又有何特点,必须引导学生去探究,去发现。

实验1:(激疑)钢球用细绳悬起,请一同学靠近,将钢球偏至接近同学鼻子处释放,摆动时观察该同学的反应。

(1)由这位同学谈球摆动前的心理反应和球摆动后鼻子处是否有碰触感觉。

(2)通过这个现象你会猜想些什么?(让全班同学随便谈)

实验2:如图1所示,悬挂单摆的铁架台上固定一个横杆P和一只水平放置的尺子AB。

(1)调整横杆P的高度,观察小球的摆动情况。

(2)调整水平尺子AB的高度,使小球从不同位置摆动,观察小球的摆动情况。

图1

让学生观察实验现象,通过现象回答:这个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这个实验反映了什么物理本质?

根据学生的观察、感受、体验,以及学生对问题的猜想、思考、讨论,教师应有针对性地发挥评价、导向、引路的桥梁作用,也就是搭建梯子让学生自己登高望远、猜想发现。

述评:通过以上两个实验,不但再现了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的过程,而且还突出了转化过程的状态特征;状态特征的显示激活了学生思维,激发了学生探究动能和重力势能相互转化遵循规律的心理欲望。

三、应用理论探究,导出初步结论

认知再现: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动能定理)。

理论应用:应用认知理论探究重力势能和动能相互转化过程中的动能与重力势能的定量关系。

探究一:瀑布

探究二:翻滚过山车

(1)构建物理模型(引导学生讨论,建立瀑布和翻滚过山车的物理模型)。

(2)用重力做功与重力势能变化的关系以及合力做功与动能变化的关系(动能定理),探究动能与重力势能相互转化过程中动能和重力势能之间的定量关系。

生做板演探究。

师评析探究结果。

生总结得出探究结论。

结论:在只有重力对物体做功的情况下,物体的重力势能和动能之间相互转化过程中,重力势能和动能的总量保持不变。

述评:通过学生把已掌握的理论应用到具体的实际问题中,从而得出探究的初步结论,既使学生原有知识结构进一步强化,又为新规律的发现提供了理论的支撑,进而使学生学以致用,学用结合。

四、情景拓展分析,归纳概括规律

拓展1:如图2所示,质量分别为的两个物体,通过光滑定滑轮连接,两物体从静止开始运动,试分析下列问题:

图2

(1)的受力情况。

(2)各力对的做功情况。

(3)每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各具有哪些能量?

(4)每个物体在运动过程中各种能量分别怎样变化?每个物体的机械能怎样变化?

猜想:的总机械能是否变化?如果不变,试从理论上论证。

生分析回答,理论论证。

师点拨,引导,解疑,答问,评析。

拓展2:如图3所示,竖直放置的轻弹簧下端固定在水平面上,小球在弹簧上方某高度处静止下落,在小球从静止开始至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试分析下列问题:

图3

(1)小球的受力情况。

(2)小球动能和重力势能以及机械能的变化情况。

(3)弹簧的弹力对弹簧做正功还是负功?弹簧弹性势能的变化情况。

猜想:小球从接触弹簧至下落到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和弹簧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变化?如果不变,试从理论上论证。

生分析回答,理论论证。

师点拨,引导,解疑,答问,评析。

生概括,归纳,总结,发现机械能守恒定律。

在只有重力或弹力做功的物体系统内,动能与势能可以互相转化,而总的机械能保持不变。

述评:循着由特殊到一般的思路展开问题情境,在一般情境中抽象概括情境问题的共同特征,在此基础上,总结发现物理规律。在发现和建立规律的过程中,实际问题的分析和理论的论证相结合,把以物论理、以理生理展现得淋漓尽致。

五、问题分析讨论,深化理解规律

(1)如图4所示,三面光滑的斜劈M放在水平面上,物块m沿斜劈下滑,

1)斜面固定时,机械能守恒的是

A.物块 B.物块和斜面

C.物块和地球D.物块、地球和斜面

2)斜面不固定时,机械能守恒的是

A.物块 B.物块和地球

C.斜面和地球D.物块、斜面和地球

图4

(2)物体机械能守恒时,试分析:

1)物体是否只受重力和弹力作用?如果不是,物体所受到的其他力应满足什么条件?

2)物体可能做哪些运动?举例说明。

通过问题分析讨论,启发学生在以下几方面剖析定律内容,深化规律理解。

1)定律的研究对象: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

2)定律的成立条件:只有重力和弹力(具有弹性势能)做功。

3)定律数学表达式:

(3)引导学生讨论: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时要做哪些分析?

受力分析、运动分析、各力做功分析、能量与能量变化分析。

教师对学生的理解进行分析、评价、纠正。

述评:为使学生进一步深化对机械能守恒定律的理解,从而把握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实质和精髓,这既要使学生从物理的角度去理解和认识,又要使学生从数学的角度去表达和量化,进而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灵活表达物理规律的能力和数理结合能力。

标签:;  

我的课由我决定_重力势能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