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晶
重庆市开州区临江镇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所 4054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土木工程行业也取得了飞速发展。混凝土作为一种新型的材料结构,被广泛应用于土木工程建筑中。但在行业内部,影响混凝土结构的因素较多,混凝土在施工过程的技术也有待提高。为了有效保证土木工程建筑的质量,本文将简单介绍混凝土结构,分析行业内部混凝土结构存在的问题,进一步探讨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关键词: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1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
1.1混凝土与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简称为砼,是通过胶凝材料把收集好的材料胶结起来用于土木工程建设的复合型材料。我们常见的是将砂石和水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再经过搅拌成型的水泥混凝土。在专家任凯的《建筑地基技术》一书中明确指出:“在目前建筑市场上,混凝土结构性价比高,不仅具有良好的耐火性与耐久性,在一般环境下不容易被腐蚀,而且其可塑性较高,尚未凝结的混凝土能够依照不同的结构制造不同的形状,以满足不同工程的需求。”除此之外,与传统的砖瓦结构相比,混凝土不仅结构生产工艺简单,还具有极强抗震能力。由此可见,科学把控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对提高建筑的整体质量与使用寿命大有裨益。
1.2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常见问题
在实际施工中,混凝土结构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其中最常见的就是混凝土结构裂缝问题与混凝土自缩问题。混凝土结构裂缝是由水泥水热化、水泥中的硅酸盐掺合料以及膨化剂、温度变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按照裂缝的程度可将其分为轻微表面裂缝、深度裂缝与贯穿性裂缝。混凝土的自缩,是指混凝土硬化阶段,在恒温、与外界无水分交换的情况下混凝土宏观体积的减小。
2影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的具体因素分析
2.1水泥种类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水泥是土木工程建设中不可缺少的胶结性材料,也是影响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因素。在实际施工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水泥的水热化程度、硅酸盐掺合料、水泥自身的胶结度,选购符合质量标准的水泥。目前土木工程中常用水泥主要是早强水泥和铝酸盐水泥,其收缩相对较大。为了追求更大的经济利益,部分土木工程企业一味节省施工成本,采购存放日期过长或者不符合施工标准的水泥,导致混凝土结构不符合施工标准,进而影响工程整体质量。
2.2混凝土质量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混凝土的质量也是影响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因素之一。在运输过程中,混凝土易发生离析现象,致使自身材料不均匀;同时,在混凝土堆放过程中,由于重力负荷、温度变化以及储藏条件等因素也易引起混凝土自身质量下降;在混凝土搅拌过程中,也容易出现投放量配合不合理、内部有效成分减少等问题,进而影响混凝土质量。
2.3施工技术对混凝土结构的影响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施工技术越来越成为土木工程建筑中影响混凝土结构的重要因素。部分施工人员缺少施工经验与施工态度,不具备符合专业素养的施工技术。在混凝土堆放阶段,施工人员没有采取良好的前期养护措施,致使混凝土内部有效成分减少,严重影响后期施工的顺利进行。在混凝土搅拌阶段,混凝土的投料时间、投料量以及投料的顺序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同时,在混凝土浇筑阶段,部分施工单位缺乏科学的浇筑指导,浇筑的温度与面积过大,极易产生温度应力。另外,施工人员还要注重对混凝土后期的养护工作。但在实际施工中,部分施工单位与人员忽略了养护工作的开展,影响了混凝土结构的质量,缩减了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寿命。
3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
3.1选购符合标准的水泥与混凝土材料
符合科学标准的原材料,是保证混凝土结构的重要物质基础。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更好地保证土木工程的整体质量,一方面,国家可以颁布有关法律法规,积极监控土木工程建设,严厉打击偷工减料、不符合标准的“豆腐渣工程”;另一方面,施工方也要严格遵守相关规定,选购符合规定的原材料,严格规范施工环节,建造出真正造福人类的高质量建筑。具体来说,采购人员要杜绝采购劣质原材料,及时检测每批原材料的规格,严格控制其质量。同时,施工人员也要注重对水泥以及混凝土等原材料进行保护,尽量避免水泥受潮、混凝土内部有效成分减少等现象的发生;也要科学按照计划原材料的配合比例,科学使用原材料。
3.2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有效的降低土木工程混凝土裂缝与混凝土自缩事件发生的风险。我们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第一,可以适当减少水泥的用量。混凝土的温度应力是由于混凝土表面参数的影响,致使水泥热量无法充分释放,并集聚在混凝土内部的现象。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适当减少混凝土中水泥的含量来减少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另一方面也可以使用其他材料代替部分水泥,或者适当添加高效减水剂,减少温度应力。除此之外,施工方可以购买低热类型的水泥,降低水泥的水热现象,也必须不断提高混凝土搅拌技术,保证搅拌效果,有效释放混凝土内部的热量。
第二,要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混凝土浇筑阶段,外部环境的温度将带动混凝土内部温度发生变化,这就致使混凝土内部产生温度应力。为了有效地减少混凝土温度应力的产生,在大面积混凝土浇筑过程中,施工方要尽量避免在夏天和高温天气对混凝土进行浇筑。当然,若在夏天和高温天气情况下,必须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时,施工方必须采取科学的降温措施,冷却需要浇筑的混凝土,进而控制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第三,要实行强制性降温。施工方要及时监控混凝土的温度,及时的采取降温措施保证混凝土温度在正常范围内。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可以提前在混凝土结构内部铺设水管,一旦出现混凝土温度超标现象,要向水管注入冷水,用冷水来控制混凝土的温度应力。
3.3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土木工程建筑的常见问题,可以从以下方面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第一,可以通过添加一定数量的增强材料与添加剂,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保证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第二,要严格把控混凝土材料的比例。上文已经提到混凝土材料的配比对混凝土质量的影响,这就要求施工方提前科学计算混凝土的材料配置方案,不断优化配比方式,保证混凝土内部结构的耐久性,进一步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施工方可以适当添加金属、有机材料等、选择合适的混凝土、科学配制混凝土比例、适当掺加添加剂等都可以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3.3要注重后期养护技术
首先,要提高施工单位与施工人员的后期养护意识。同时,施工单位与施工方也要不断的提高混凝土养护技术,不断延长土木工程建筑的使用寿命。围水养护、浸水养护以及覆盖养护是土木工程建筑中常用的混凝土养护技术,如何控制养护所需要的覆盖量进而保证混凝土养护工作顺利进行亦是一个难题。相关人员要严格按照养护标准,科学计算养护所需覆盖量的厚度、喷水频率与养护时间。按照《地基养护标准》,混凝土养护的时间不应少于14天,同时也要根据不同的气温,适当地调整养护方案。
4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与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土木工程行业内部对建筑质量的要求也应该与时俱进。混凝土结构作为土木工程的重要影响因子,在提高土木工程建筑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估量的作用。这就要求施工方与施工人员既要统筹全局、科学规划,不断提高混凝土施工经验,还要注重细节,严格规范每一施工环节,及时发现、解决混凝土施工问题。
参考文献:
[1]徐万鹏.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 山东工业技术,2016,(22):82+80.
[2]成守涛. 基于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 四川水泥,2016,(04):204.
[3]段富振. 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 河南科技,2016,(11):59-60.
论文作者:桂晶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31
标签:混凝土论文; 土木工程论文; 混凝土结构论文; 水泥论文; 建筑论文; 温度论文; 施工方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