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治疗的胆结石患者128例,其中64例接受常规胆囊切除术,为对照组;另外64例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为观察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44.79±6.82)ml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69%),分别低于对照组(81.58±8.64)ml,(17.19%),其手术时间(30.05±5.18)min和住院时间(5.16±1.54)d,分别短于对照组(59.92±8.36)min,(8.24±2.6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进行治疗能够减少手术创伤,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缩短术后康复时间。
【关键词】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结石;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8-0077-01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节奏加快,胆结石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其会导致患者腹部疼痛、胆绞痛等症状,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1]。目前,胆囊切除术是治疗胆结石的常用外科疗法,其虽然能够有效清除结石,避免复发,但手术创伤较大,患者术后极易发生胆漏、感染等并发症,对其预后造成不良影响[2]。为此,本文以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128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治疗效果,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在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期间收治的胆结石患者中抽取128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4例。所有患者经影像学检查,均被确诊为胆结石。对照组男40例,女24例;年龄为30~76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6.42±6.88)岁。观察组男38例,女26例;年龄为31~78岁不等,平均年龄为(57.12±6.59)岁。所有患者皆已知情同意,排除手术禁忌症、凝血机制异常、严重心肝肾功能疾病、临床资料不完整、精神疾病、妊娠以及哺乳期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数据相比,差异具有同质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患者取仰卧位,采用气管插管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后,于右侧缘处行长为10cm左右的切口,分离腹壁各层使胆囊充分显示出来,然后对胆囊管和胆囊动脉进行结扎后切除胆囊,最后对切口处进行常规止血缝合和抗感染处理。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手术体位和麻醉方式同对照组,常规消毒铺巾后,于肚脐下缘处行1cm左右的切口,制造人工气腹并置入腹腔镜器械,然后采用四孔法进行操作,通过腹腔镜对腹腔内环境进行观察并找出胆囊,先将胆囊动脉分离,挑出胆总管,使用钛夹夹闭其近端,再剥离胆囊,引流出胆囊组织和胆结石,最后对切口处进行电凝止血,冲洗腹腔并缝合切口。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有关数据,并加以比较分析。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128例胆结石患者的临床数据以SPSS20.0软件处理,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x-±s)表示,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n(%)的形式表示,用χ2检验。P<0.05的情况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皆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见表。
表 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对比情况(x-±s)
2.3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对照组有11例发生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4例,腹痛腹胀4例,胆漏3例,总发生率为17.19%;观察组有3例发生并发症,其中腹痛腹胀2例,胆漏1例,总发生率为4.69%,通过检验分析,组间差异显著(χ2=3.929,P=0.047<0.05)。
3.讨论
胆结石是指胆道系统发生结石的一种疾病,结石会刺激胆囊黏膜,引起感染和急性炎症,导致患者出现上腹隐痛、胆绞痛等症状,对其日常生活造成严重影响。临床上,手术疗法是根除病灶的有效方式,其应用较为广泛,但常规开腹胆囊切除术对机体造成创伤较大,术后需要较长时间的休养,且易发生并发症[3]。腹腔镜手术是一种微创术式,在胆囊切除术中,采用腹腔镜能够减小手术切口,只需要作较小的观察孔和操作即可进行手术,且其在腹腔镜的辅助下,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在临床上具有很大的实用性。
在本研究中,对观察组胆结石患者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由于腹腔镜能够显示出患者腹腔内病变情况,无需作大切口分裂腹部组织层就能充分观察到胆囊病变并进行手术操作,相比于常规开腹手术,其切口较小,操作简单,有利于提高手术效率,因此,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对照组短,且出血量较低,组间差异显著(P<0.05)。由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机体造成的创伤较小,减少了术后感染风险,从而促进了术后康复,所以,在本研究结果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住院时间较短,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在胆结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良好。
综上所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患者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能够有效提高手术的安全性,在临床上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任学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比较[J].河南医学研究,2016,15(3):106-108.
[2]吴雨田.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效果比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28):127-128.
[3]吴晓,夏灏,吴健,等.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开腹手术治疗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6(15):121-122.
论文作者:李冬华,刘喜松(通讯作者)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16
标签:胆囊论文; 胆结石论文; 患者论文; 手术论文; 腹腔镜论文; 术后论文; 切除术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