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腹腔感染常见的几种病原菌,接着分析了抗生素的使用方法,最后对抗生素治疗中的观察和调整作了简要的分析。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腹腔感染;抗生素;选用【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5)15-0228-021
引言腹腔感染在狭义上指的是腹腔脓肿以及腹膜炎,而在广义上与腹部有关的感染性的外科疾病也包含在内。在一般情况下,腹腔内感染是一种内源性的感染,大部分是因为很多类型的细菌所导致的混合感染,基本要进行外科处理,而采取抗菌药物治疗的手段也是必不可少的。
2 腹腔感染常见的几种病原菌
2.1 继发性腹膜炎大部分是因为空腔脏器发生破裂或者穿孔导致的。对于上消化道来说,最主要的细菌是肠道杆菌科细菌,其次就是不动杆菌以及铜绿假单胞菌;而一般来说,厌氧菌是比较少见的。下消化道发生破裂或者穿孔,细菌的污染程度就更加的厉害,很容易发生混合感染,感染的类型是以脆弱类杆菌为主的有厌氧菌。全身脓毒症状以及急性炎症是由需氧菌所导致的病症;而厌氧菌主要在最后的阶段形成脓肿。
2.2 第三型腹膜炎所谓第三型腹膜炎,指的是那些脏器的功能已经有障碍或者存在着免疫抑制的情况、身体素质状态很差的病人,对于以继发性腹膜炎为主的腹膜炎,在经过包含抗菌药物方面的治疗以及手术的治疗之后,仍然无法得到充分的缓解,或者在缓解之后出现反反复复发作的情况,也就是临床上所说的顽固性腹腔感染者,腹部发生范围不确定的多发脓肿以及蜂窝织炎是其经常发生的状况。一般来说,致病菌是耐药菌。经常交替培养出很多类型的细菌,其中包含了在腹腔感染的时候不经常的细菌,例如葡萄球菌以及白色念珠菌等。
2.3 自发性细菌性腹膜炎(“原发性”腹膜炎)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大家都有着这样的看法:最主要的致病菌是革兰阳性球菌(脑膜炎球菌以及肺炎链球菌)。如今已经明确地表示,革兰阴性杆菌仍是最常见的病原菌,而其中超过60%的是以肠杆菌、克雷伯菌以及大肠杆菌属为主的肠道杆菌科细菌;接下来就是占15%左右的肺炎链球菌;而厌氧菌是最不常见的一种细菌。
2.4 腹膜透析所致腹膜炎在一般情况下,感染都是属于外源性的。最常见的是葡萄球菌,革兰阴性肠道杆菌所占的比例较低,大约只有10%,铜绿假单胞菌所占的比例大概在6%到8%之间。大概有20%左右的病例培养呈现的阴性。
3 抗生素的使用方法3.1 根据经验指导用药结合病人自身的一些状况(主要包含了以前抗生素使用的情况、病症的类型、严重的程)、根据病人所在地的细菌耐药方面的情况进行治疗方案的决定。与此同时还需要将和费用有关的问题考虑进去。
3.2 根据药动学和药效学研究结果确定用药方法有研究表明, β-内酞胺类抗生素所产生的抗菌作用主要和最低的抑菌浓度(MICs)所持续的时间,并不是峰浓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在临床需要的时候应该将用药的次数增加,并不是增加单次的用药量。而氨基糖贰类抗生素与之相反,其依靠的主要是高药浓杀灭细菌与其所特有的抗菌后效应。应该一次性地将一整天所需要的量(5mg/kg wt) 给病人。如果分成几次不但在杀菌方面的效果得不到增强,而且可能会带来副作用。
3.3 感染严重程度是选择治疗方案的重要依据病原菌的类型以及耐药情况决定了感染的程度, 所以对选择抗生素的治疗方案有着直接的影响。
3.3.1 治疗轻中度感染对社区获得性感染程度较轻的情况,比较适合采用窄谱抗生素,与此同时,有关药物的选择方面,应该坚持价格较低这一原则。因此,能够采用的方案有头孢呋辛联合甲硝唑、替卡西林-克拉维酸或者厄他培南等。在之前的三十年当中,氨基糖甙类曾经是革兰阴性杆菌感染治疗的主要抗生素, 现在已经不再用于社区获得性感染程度较轻的情况。这种类型的抗生素虽然具备了相对窄谱抗菌活性, 但是很容易发生耳毒以及肾毒性反应, 所以现在β-内酰胺类药物因为比较安全而且具备的疗效相似已经取代了氨基糖甙类抗生素。
3.3.2 治疗严重感染如果病人的感染程度比较严重,其在感染控制方面的免疫能力会遭到破坏, 所以应该加强抗菌谱治疗。虽然目前还没有严格的标准来界定这种类型的病人, 但是一般情况下都有着这样的看法:罹患心血管方面的疾病、缺乏营养、有着比较高的APACHEⅡ积分的病人;由于炎性疾病、肿瘤或者进行器官移植等一些原因而进行免疫药物的治疗;还有就是患有其他自身免疫疾病的患者应该属于这种类型,应该对革兰阴性菌抗菌谱进行扩大。能够进行选择的方案主要有第四代或者第三代头孢菌素联合甲硝唑,环丙沙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西司他丁联合甲硝唑,美罗培南。因为和氨基糖苷类比较而言,这种类型的治疗方案可能有着更好的疗效, 所以现在腹腔内感染治疗的金标准已经不是氨基糖苷类抗生素。
4 抗生素治疗中的观察和调整在一般情况下,对于治疗方案的采用,应该在为期三天的观察之后再判断其效果。在这之前不可以进行反复的修改。如果出现病情在短时间好转之后又出现恶化或者治疗的反应情况不佳,应该调整原来的方案。
4.1 药物未能充分覆盖主要病原菌应该多花点心思在药物敏感以及细菌培养的实验上,试图把真正的病原菌给找出来。在这之前,可以选择使用抗菌谱范围更加广泛的抗生素。
4.2 抗菌治疗力度不够如果之前采用的是比较单一的β-内酰胺类,可增加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使用。如果之前这两种类型的抗生素就已经联合使用的,可将β-内酰胺类药物的次数增加(不是将单次的用药量增加),或将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总量增加,(注意要按照病人自身的身体情况尤其是肾功能允许的情况下)。如果之前上面所提到的两种药物的剂已足够大或者已经联合使用的时候,应该将原来的方案舍弃,重新选择其他的方案,例如使用碳青霉烯类抗生素或者氟喹诺酮类抗生素。
4.3 出现特殊病原微生物病症较为严重的病人如果出现了真菌感染迹象的时候,要采取抗真菌经验的治疗。如果是支原体或者是军团菌肺部感染,应该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
参考文献:[1] 汪复, 张婴元.实用抗感染治疗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4:535-540.[2] 杨雪英,陈华, 郑慧琼, 等.148 例腹部手术切口感染调查及对策[J]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5, 15(8):886 -887.[3] 蒋伟,常东,黄志红,等.304 医院l 临床检出细菌的耐药现状分析.感染、炎症、修复,2001,2:49—52.[4] 李家泰,Weinstein AJ,杨敏.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研究.中华医学杂志,2001,81:8—10.[5] 黎沾良.外科感染防治~合理应用抗感染化疗药物.中华普通外科杂志,2001,16:248—249.
论文作者:黄招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5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1/3
标签:抗生素论文; 细菌论文; 腹腔论文; 杆菌论文; 病原菌论文; 氨基论文; 类型论文; 《医师在线》2015年8月第15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