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比较论文_郑浩

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比较

郑浩

(四川成都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610100)

【摘要】目的:对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进行探究。方法:选取2017年5月-2018年5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收治的36例心肺复苏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均分为18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徒手心肺复苏方式),观察组采取(心肺复苏机方式)进行急救,观察与比较两组患者苏醒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以及临床抢救成功率和有效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后的PaO2(96±1.35)kPa、 SaO2(97.49±8.48)%、 PaCO2(3.22±0.47)kPa,较苏醒前有所改善,则显著优于治疗组;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总成功率为16(88.88)%、心肺复苏总有效率为17(94.4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结论:较徒手心肺复苏相比较,采用心肺复苏机可在急诊科的应用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徒手心肺复苏;心肺复苏机;急诊科;疗效

[ 中图分类号 ]R2[ 文献标号 ]A[ 文章编号 ]2095-7165(2018)17-0366-02

心肺复苏是用于患者停止呼吸机心脏骤停时,采用人工呼吸以及胸外按压进行抢救的一种急救技术。导致心脏骤停的原因有很多,如心脏病、溺水、触电等所致,直接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一定威胁。临床上对于心脏骤停患者主要以心肺复苏为主要急救手段,如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据有关临床实验证实,应用心肺复苏机可恰恰避免了徒手心肺复苏所产生的局限性,同时还可为患者提供稳定的按压次数及频率,进一步提高心肺复苏的有效率[1]。为此,本文选自2017年5月-20108年5月期间在我院急诊科进行心肺复苏36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对研究对象分别采取徒手心肺复苏及心肺复苏机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入探究,该研究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于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间在我院急诊科接诊的36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排除存在肿瘤晚期以及疾病终末衰竭期患者等,均符合临床徒手心肺复苏和心肺复苏机条件。并按接诊的先后顺序分成对照组18例(徒手心肺复苏)及观察组18例(心肺复苏机),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1例,女性患者7例,年龄58-72岁,平均年龄(60.12±1.3)岁;观察组男性患者12例,女性患者6例,年龄55-68岁,平均年龄(56.23±1.5)岁;36例心肺复苏患者伴随心脏呼吸骤停的原因包括脑出血、急性中毒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情况。所有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等临床资料进行相比较,无存在明显差异,P>0.05,无具备统计学意义。

1.2心肺复苏方式

1.21对所有患者接诊后均给予气管插管以及辅助吸氧,氧气浓度以最高流量维持吸氧。对照组:对本组患者均采取徒手心肺复苏方式进行胸部按压,按压深度则为4-5cm为宜,并以每5min/次,对人员进行更换。观察组:对本组患者均采取心肺复苏机方式,首先为患者采取合适体位后,然后启动心肺复苏机,并依次设置好胸部按压深度、频率、按压与同期比例及复苏通气量,分别对两组患者给予45min胸部按压[2]。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苏醒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评分情况;分析两组患者心肺复苏的总成功率以及有效率[3]。

1.4疗效判定:两组心肺复苏患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及有效率的临床标准:患者完全苏醒,且在48h内无出现异常情况,则判定为成功;经复查,患者瞳孔缩小,且对光线产生反应,紫绀表现明显消失,则判定为有效。

1.5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分析,百分比为计数资料,卡方检验,(均数±标准差)为计量资料,t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结果发现,观察组患者苏醒后的PaO2、 SaO2、 PaCO2各个血气指标评分情况,较苏醒前有所改善,则显著优于治疗组,两组进行比较,存在差异显著,P<0.05,具备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表1比较两组患者苏醒前/后的动脉血气指标评分情况()

2.2结果得出,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总成功率、心肺复苏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相比较,差异显著,P均<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呼吸心脏骤停可直接危及患者生命,临床上多以意识丧失、瞳孔放大及生命体征消失,若给予及时有效的抢救措施,可有效提高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徒手心肺复苏可对人体伤害相对较小,出现不良反应较少,但因对患者进行心肺复苏存在一定局限性,导致影响了心肺复苏的有效率及成功率[4]。而心肺复苏及弥补了徒手心肺复苏存在的不足及漏洞,可通过设置的参数对人体胸部进行机械按压,不但促进患心脏血液循环,进而对动脉血气指标情况得以改善。本次研究结果阐明:观察组患者苏醒后的PaO2、 SaO2、 PaCO2各个个血气指标评分情况较苏醒前有所改善,则显著优于治疗组;观察组患者心肺复苏总成功率为88.88%、心肺复苏总有效率为94.44%,这与吴文思在研究报告中的结果一致。由此说明,如SaO2<90%,可显示患者存有呼吸衰竭症状;若<80%则说明患者出现严重缺氧; PaCO2可反映人体肺泡通气指标情况;而PaO2则反映人体缺氧程度。故结合以上三者的指标情况来对患者进行评估,并给予有效抢救措施。

综上所述:实施心肺复苏机可对急救科的应用提供重要作用,具有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及有效率,值得临床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王涛,秦俭,王长远,王征. 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比较[J]. 中国循环杂志,2016,31(07):673-675.

[2]李闯. 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比较[J].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128-130.

[3]刘鋆. 徒手心肺复苏与应用心肺复苏机复苏的临床效果对比观察[J].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8):72-74.

[4]吴文思. 不同心肺复苏方式在急诊科应用的临床疗效比较[J]. 中外医疗,2018,37(10):31-33.

论文作者:郑浩

论文发表刊物: 《医师在线》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1

标签:;  ;  ;  ;  ;  ;  ;  ;  

徒手心肺复苏与心肺复苏机在急诊科应用的疗效比较论文_郑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