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王兰云,刘慧芬

探究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王兰云,刘慧芬

内蒙古自治区地质环境监测院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 010020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水平有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作为服务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水工环地质工作也出现了一些重要变化。随着高污染、高耗能产业的不断膨胀,对水工环地质的破坏与日俱增,长此下去,会对人类的生存发展带来严峻挑战。针对水工环地质的现实状况,切实改进工作方法,积极作为,努力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将是未来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水工环地质工作;现状;发展趋势

当前水工环地质的发展过于迅速,影响了我国生态环境、地质地貌等,情况严重时,会引发自然灾害,进而危及到人类安全。因此加强对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1.水工环地质现状分析

为了改变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贫穷落后的局面,重点发展重工业,使得煤矿、铁矿等矿产资源开发达到了前所未有高度。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三产业在整个国民经济占据的比重不断增大。工业化背景下的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究其根本是不合理的开采方法所致。我国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并不乐观。经过调查和研究发现,主要表现在以下个方面:

(1)矿产资源逐渐匮乏。煤矿、铁矿等自然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且形成时间非常长,由于缺少明确开采规划,片面追求数量,过度开采、无序开采问题十分普遍。加之我国机械化水平相对落后,采矿设备、工艺等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使得我国现有矿产资源越来越少,且对当地人民生产和生活造成了极大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经济健康发展。

(2)生态环境每况愈下.同世界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矿产资源的开发上落后很多。首先是起步较晚,其次是开发初期国民环保意识较低,存在大量的过度开采、不能合理使用、依靠破坏环境来推动经济发展的现象,种种情形导致的结果近些年均通过环境的日益恶化显现出来:越来越多的水域遭到污染、频发的泥石流、土地荒漠化等等。

(3)地质人才梯队建设有待提升。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党和国家重视水工环地质工作,且设置了专门机构及人员开展该项工作,为水工环地质工作提供了指导和支持。但地方却缺少地质人才,主要是相关工作较为艰苦,且对人才专业性要求较高,最终导致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非常不利于我国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的深入开展。

(4)缺少科学技术创新。在经济亟待发展的阶段,科学技术的创新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经济发展的速度和成果。

2.新形势下水工环地质的发展趋势

2.1提高思想认识,科学谋划水工环地质工作。伴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总结以往的经验教训,在以后的水工环地质工作中,必须要提高思想认识,改革方式方法,广泛吸收意见建议,探索在新形势下做好水工环地质工作的新思路、新举措。要增强超前谋划意识,结合国家的大政方针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谋划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在统一思想、提高认识的基础上,要着眼于国家长久的发展目标,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水工环地质调查工作,使之兼顾国家需求和人民群众的需要。要加强环境保护意识,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要具有长远意识,水工环地质工作未动,环保先行。不能以破坏环境为代价来实现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因此,要改变以往的传统观念,在水工环地质工作中,提前开展生态环境与地质调查工作的调研,协调做好水工环地质与生态环境的保护问题,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2重视人才队伍建设,抓好工作的落实力度。要下大力气培养适应新时期水工环地质工作需要的专业人才,多层次、多方面的吸纳优秀人才,重视人才梯队建设,注重对优秀中青年人才的培养力度,提高各方面的待遇水平,能够真正的吸引人才、留住人才,这是提升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水平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同时,要强化工作落实力度,抓紧制定新时期水工环地质工作的发展战略和长期规划。健全完善各项工作制度,提高制度的执行力,用制度管权,按制度办事,靠制度管人,建立健全切实可行的工作机制。要注重调查研究,认真收集地质现场的实际情况,争取上级领导的支持和帮助,在吸收和借鉴其他国家水工地质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科学合理的做好水工环地质工作的规划和发展战略,并以此为根本依据,抓好后续项目的跟踪和落实,一步一个脚印,从而推动我国水工地质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3.总结

水工环地质工作作为一项复杂的、综合性工程,与人们生活、国民经济发展密切相关。但受到技术水平落后等因素的影响,我国水工环地质工作存在很多问题,不利于该项工作持续发展,且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了消极影响。针对水工环地质存在的问题,应从存在的问题入手,革新传统思想,加强技术研究,促使高新技术能够尽快转化为生产力,提高资源开采和利用,减少资源浪费,避免环境污染问题,同时重视对人才梯队建设,打造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为水工环地质工作持续开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从而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建设发展。

参考文献

[1] 佟其伟.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J].资源信息与工程,2016,(04):191-192.

[2] 林立弘.探究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J].城市地理,2015,(06):88.

[3] 刘爱昌.探究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J].低碳世界,2014,(07):84-85.

[4] 刘睿.论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7):88.

论文作者:王兰云,刘慧芬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学研究前沿》2017年第2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1

标签:;  ;  ;  ;  ;  ;  ;  ;  

探究当代水工环地质现状及发展趋势论文_王兰云,刘慧芬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