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分析论文_张亚洲

(身份证号码:32132219900307XXXX 江苏南京 210000)

摘要:智能电网在发展中,电力系统愈加稳定,作为其中的关键技术,继电保护新技术以其独特的优势广泛应用,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提供坚实保障。随着我国电力行业的技术水平不断提高,当今智能电网已经成为了电力领域重点的发展方向,智能电网的应用不仅能够提高电力供给的质量和效益,也保证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需要不断进行研发和发展。在智能电网建设当中,继电保护是十分重要的工作内容,直接关乎着整个电网的稳定性。基于此,探究了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

关键词:智能电网;智能变电站;继电保护;电力设备

引言

继电保护是保护电网安全运行的重要一环,与变电站能否正常运行有着直接关系。对于继电保护技术而言,随着智能电网的多年发展,继电保护技术也变得更加完善,对保证智能电网安全、平稳运行有着重要意义。为了能够进一步发挥智能电网的作用与价值,需要电力部门进一步强化继电保护技术,以继电保护技术来确保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实现电力事业的再次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为社会发展提供电力支持。

1、继电保护技术特点

1.1继电保护作用

继电保护是维持电网正常供电的重要保障,在遇到设备故障时,可以自动、快速且有选择的切除系统内故障设备,确保不会对其他设备与系统产生破坏,避免大范围停电事故的发生。如果供电系统处于异常状态,继电保护装置还可以想值班人员发送告警信息,通知其及时采取对应措施处理,提高供电可靠性。传统电力系统电源处潮流流向为单向,而继电保护设备输入的为本侧电气量,包括三相电流Ia、Ib与Ic,以及单相电压Ua、Ub、Uc,保护装置对上述电气量进行判别,完成相应保护动作要求。而如果面对的为复杂度更高的线路光线差动保护,输入量则为被保护线路对侧电流。

1.2继电保护原理

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想要实现对系统设备的全面监控,需要通过传感器对发电、配电、供电以及输电各环节信息的全面收集以及整合分析,完成整套电网系统运行状况的实时监控与保护。继电保护技术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除了可以有效保护系统传感器信息外,还可以对其他设备信息进行保护。这样在共享信息时,就需要仔细核对各项信息,保证信息时效性与准确性。另外,如果系统内保护装置出现故障,继电保护可以通过自身及时恢复的功能,将故障影响范围最小化,来保证智能电网运行的稳定性。如图1所示。

图1:继电保护原理

2、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

2.1广域保护技术方面

广域继电保护牵扯到2个部分:①安全自动控制;②继电保护。前者,很多情况下是面向电网本身的故障处理而言,是为故障的“自行解决”提供多元化的处理技术和方法。而后者提到的继电保护技术,其宗旨在于保证继电保护配合多元化的故障问题,使其根本性地处理,切实地提升继电保护总体的自适应能力。智能电网在持续创新,对于继电保护也提出了新的要求。继电保护除了要有很好的自适应能力外,同时也应当适应智能电网总体的运行方式、结构变化在不同阶段的变化。

2.2保护系统的自身重构技术方面

智能电网的创新,对于继电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继电保护除了要有很好的自适应能力外,同时也应当适应智能电网总体的运行方式、结构变化在不同阶段的变化。自适应能力上,新继电保护同时也要支持重构。如:在继电保护元件严重失灵的条件下,智能电网就能够自动地找到替换元件,从而恢复继电保护。至此,从前的继电保护系统也会丧失适应智能电网的基本能力。此时,我们要考虑重建继电保护系统,这是预期效果的基本需求。

2.3智能设备以及新型电子传感器的应用

智能电网,最为突出的特征在于:高智能化,通过自动、智能化来监测设备真实的运行状态。其中,有个智能化水平较高的控制设备。该设备能够对智能系统内部的不同元件作出有效控制。而电压传感器,实际上是智能感应技术的绝佳体现。智能电网在日常的建设活动中,要在智能设备上来对智能传感器进行安装。如此,才能对数据信息作出精准地收集,对智能电网实际的运行状态作出综合评估。如此,为故障维修提供可靠的数据参考,从而提升了继电保护系统自身的性能。

3、智能电网继电保护建设策略

3.1构建信息平台

建立稳定、可靠的信息平台,结合智能电网的基本特征,准确地搜集状态数据,从而为智能电网评估提供精准的信息支撑。智能电网下,建立继电保护平台,应当要以电网实际的运行状态为前提,确保继电设备的长效发展。信息平台支持下,继电保护可以精准地获取电网信息,从而完成同步监控。

3.2强化信息传输

电力系统变革,在于建设新的智能电网。很显然,智能电网成为电力系统今后的发展方向。当电网技术在持续地推进,智能电网的基本理论也将进入新的阶段。为保证继电保护的功能,我们需改善信息传输的总体质量。总体上,利用技术创新、扩大投入来提供和谐的传输环境,促进电网分级和分层保护,为电网传输提供优质的保护,从而对继电保护提供专项的信息共享,适应智能电网的变化需求。

3.3完善继电保护系统建设

对于电网继电保护系统暴露的问题,利用智能传感器可以获得精准、可靠的运行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当作继电保护最重要的参考条件,提升设备切除故障的总体效率。实践中,由于自然环境的限制,振动传感器也会将自然振动认定为故障。故而,构建和完善继电保护系统,健全人工智能分析系统。在故障判断中考虑周围湿度、温度两大因素,将其视为故障判断的条件,作出精准地判断。

4、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发展趋势

4.1二次网络化传输方面

智能电网能够实现状态检修功能,其中最为重要的是继电保护技术。虽然状态检修在电力行业中已经提出已久,但使用范围依然局限,并没有进一步扩大。随着电网智能化的发展,继电保护装置也逐渐变化为二次设备网络化传输形式,可以把二次设备运行状态通过数字化形式展现出来,之后在采用合并单元进行模拟量采集,终端控制系统根据采集量自动开关。二次网络化传输实现了数据全程采集、全程监控,让继电保护实现状态检修也不再是一种理念。

4.2基于IEC61850建设统一模块

传统变电站中需要设备进行二次连接、通线,而智能变电站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结合IEC61850的标准与要求,构建统一智能变电站系统模块,加强“三层”间联系。同时,继电保护也可以让SCD、CID文件配置一一对应,在模型中文件配置实现二次接线,这样即可最大程度上减少二次接线问题出现。保证智能变电站正常运行必须要有相应的文件匹配,需要及时更新文件配置,让文件功能可以相互对应,确保整个智能电网的正常运行。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面对社会不断增长的电力需求,智能电网呈现良好的发展前景,为了确保智能电网可以安全稳定运行,应该充分发挥继电保护技术优势,大力推行智能传感技术、特高压交直流混输技术和可再生清洁能源并网技术的应用,实现对电网的实时监控,一旦发现问题可以及时解决,推动智能电网健康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温捷.智能电网中继电保护技术与应用[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7(23):219.

[2]毛德超,张磊,郭惠敏.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74-75.

[3]郭志端,李迪,陈军伟.基于智能电网的继电保护技术分析[J].通讯世界,2017(21):197-198.

[4]潘青艺.智能电网环境下继电保护技术的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7(21):26-27.

[5]刘桂红.试论智能电网环境下的继电保护[J].低碳世界,2016(23):38-39

论文作者:张亚洲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6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15

标签:;  ;  ;  ;  ;  ;  ;  ;  

智能电网继电保护技术分析论文_张亚洲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