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铁等行业产能利用评价_产能过剩论文

钢铁等行业产能利用评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产能论文,等行业论文,钢铁论文,评价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随着近几年投资持续快速增长,去年以来部分行业产能过剩问题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着眼点,2006年3月份《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产能过剩行业结构调整的通知》(国发[2006]11号)文件的颁布,则对钢铁等10个行业的产能过剩问题明确了政策导向。然而,对于什么是产能过剩,判断产能过剩的标准是什么,目前各方面并没有明确的说法和依据。

一、产能过剩的衡量方法

目前我国反映产能的统计指标为主要产品的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对于什么是产能过剩,我们综合了目前国内政策调控部门和学者的看法,普遍认为指的是实际生产能力远远超过社会需求。一种观点是指现有生产能力利用率低于合理水平,处于70%以下;另一种观点是指现有存量能力加上在建和拟建的增量能力大大超过潜在需求,产能会出现过剩。

欧美等国以及我国香港地区一般用产能利用率或设备利用率指标衡量是否存在产能过剩以及过剩程度。该指标等于实际产出与潜在产能(潜在产能指经济中已经形成的产出能力,不包括我们通常所说的在建和拟建产能)之比,正常值一般应在79%~83%区间内。美联储认为,如果产能利用率达到85%,就可以认为实现了产能充分利用。超过90%,则可以认为产能不足,有可能引起通货膨胀。如果明显低于79%~83%区间,则说明可能存在产能过剩,即开工不足,可能出现通货紧缩。1972~2004年的32年间,美国的产能利用率平均为81%。

我们认为,市场经济环境下有一定的产能储备和冗余是正常的,有利于促进优胜劣汰,产业结构升级和调整,提高产业集中度。参照国际通常惯例,应以长期均衡产能利用率作为判断产能利用状况的合理依据,其市场意义是过度偏离长期均衡水平时,市场内在机制会产生回归均衡水平的动力。

二、钢铁行业产能利用评价

钢铁行业的产能扩张由于近几年社会用钢需求的急剧增加而明显加快。1996年我国粗钢产量首次突破1亿吨,直到2000年“九五”末期,粗钢产量才缓慢增长到1.28亿吨。但“十五”期间粗钢产量出现跳跃式增长,2001~2005年,粗钢产量分别达到1.52亿吨、1.82亿吨、2.22亿吨、2.83亿吨、3.53亿吨。在社会用钢需求的刺激下,钢铁行业投资明显加快,粗钢产能扶摇直上,1995~ 2005年,我国粗钢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如表1①。

尽管粗钢生产能力在1996~2000年增长得并不快,但能力利用率却连续5年走低。2001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了改观,2001~2005年,除2004年外,粗钢能力利用率均在80%以上,特别是2002年超过90%,是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也正是在这几年中,钢材价格出现了持续大幅度上涨的行情。“十五”期间粗钢能力利用率平均为 84.34%,比“九五”期间提高了7.84个百分点。从1995~2002年,粗钢生产能力每年大约增加 1000万吨,2003~2005年,粗钢生产能力则分别增加6300万吨、1亿吨和7800万吨。即使这样,粗钢能力利用率也高于“九五”期间的水平,社会对钢铁需求之旺盛可见一斑。

表1 粗钢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

图1 粗钢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

如果按照欧美等国产能利用率正常值79%~ 83%区间衡量,1995~2005年,我国的粗钢能力利用率平均为80.43%,基本上处于正常值区间内。但在“九五”期间,我国的粗钢能力利用率均处于正常值以下,“十五”期间则明显上升,均高于正常值区间的下限,2003年可以认为实现了产能充分利用,2002年则可以认为产能不足。值得指出的是,欧美等发达国家已进入后工业化时期,钢铁等传统产业早已过了发展的巅峰期,产能利用率主要用于反映经济的景气状况。与欧美等国超稳念结构不同,我国处于新兴加转轨的高速发展时期,随着需求的不断增长,每年都新增大量的生产能力。在这种情况下,用年末生产能力计算的能力利用率有低估之嫌,国际上通常将新增生产能力减半计算,即用年初和年末生产能力平均计算能力利用率,这可能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按这种方法调整后,1995~2005年,我国粗钢能力利用率如表2,能力利用率平均为85.56%,比调整前提高了5.13个百分点。

表2 粗钢能力利用率调整前后比较

表2提示了四个重要的信息,一是调整后的粗钢能力利用率比调整前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二是调整后的能力利用率与正常值比较,只有 1999年和2000年低于正常值区间的下限,而调整前有5年低于这一水平;三是调整后粗钢能力利用率最高的并非是2002年而是2003年,达到 98.2%,比调整前提高了11.91个百分点,而调整后提高幅度最大的则是2004年,能力利用率提高了12.89个百分点;四是调整前后粗钢能力利用率曲线形成了明显的剪刀差(图2),而剪刀差最大的2003~2005年正是粗钢产能增长最快的时期。

图2 粗钢能力利用率调整前后比较

调整后的1995~2005年粗钢平均能力利用率85.56%与1994~2004年主要钢铁生产国平均产能利用率比较,高于美国的84.04%,低于韩国的89.99%、德国的86.43%②。这种情况表明,总体上看,我国钢铁行业的产能利用率处于正常值区间的下沿,主要是“九五”期间偏低,“十五”期间则与国外水平相当,可认为是正常区间。1994~ 1999年,国内钢材价格连续6年下降,2002~2004年则连续3年上涨,也基本上与上述判断相吻合。

进一步研究表明,2004年占全国总产量30%的前十大钢厂粗钢能力利用率平均为 101.83%③,处于超能力发挥状念。其中,四家钢厂粗钢能力利用率超过100%,最低的也达到 88.77%,远高于整个钢铁行业79.07%④的能力利用率水平。主要钢厂超能力发挥的情况说明,对整个钢铁行业起主导作用的前十大钢厂产销衔接良好,产能利用充分,基本不存在产能过剩问题,反而有不同程度地产能不足。拉低整个钢铁行业能力利用率的主要是游离于主流钢厂之外的中小钢厂,这些钢厂中的一部分不仅产能过剩严重,而且存在着技术含量较低、能耗较高和污染严重等诸多问题。这种先进产能不足与落后产能过剩并存的结构性问题,被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掩盖了,这正是我国以钢铁行业为代表的诸多行业存在的集中度较低、行业调控困难、盲目投资、低水平扩张的普遍现象。

评价产能过剩问题还应该用动态和发展的眼光客观看待能力利用率。“九五”期间钢材价格持续走低,粗钢能力利用率普遍低于正常水平,可认为是存在产能过剩。但粗钢生产能力从1995年的1.18亿吨到2000年的1.75亿吨,5年时间只增加了近5700万吨,还不到2003年或2004年一年的新增产能。2000年年末生产能力则不到 2004年的一半。这说明相对于目前来说,当时的产能过剩是低水平过剩。因此,基于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国情,以新增和在建产能来分析产能过剩问题应更多地着眼于未来的需求。

近几年料钢产能增加较快,但需求同样快速增长。“九五”期间,粗钢产量年均增长6.1%,产能年均增长8.2%,产能增长速度高于产量增长速度2.1个百分点。“十五”期间,粗钢产量年均增长22.4%,产能年均增长20%,产能增长速度反而低于产量增长速度2.4个百分点。2001年和 2002年在粗钢产量(表观需求)增速大幅提高后,粗钢产能增速仍在低位徘徊,直到2003年和2004年粗钢产量增速继续上升后,产能增速才明显超过产量增速,并且在宏观调控后出现迅速的回落(图3)。这说明由于需求上升企业为满足需求而扩大投资最终形成产能有一个滞后期,这种粗钢产能上升的滞后和补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图3 粗钢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比较

三、煤炭行业产能利用评价

1995~2005年,我国原煤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如表3⑤。

表3 原煤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

原煤生产能力在2003年以前每年增长较为均衡和缓慢,2003年以后增长迅猛,但能力利用率在1997~2000年持续下降,2000年达到最低点,2001年以后持续上升,2004年和2005年的93.22%和92.78%达到了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这说明原煤需求的增长比生产能力增长得更快,这从2003~2005年煤炭价格持续大幅度上涨、煤炭行业利润水平明显上升得到证实。

图4 原煤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

“九五”期间,由于经济增长减速和原煤社会库存较大等原因,我国原煤产量连续四年下降。尽管原煤生产能力年均仅增长2.1%,但能力利用率仍持续下降,平均为72.12%,最低的2000年仅为56.73%。“十五”期间,随着我国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主的新一轮增长周期,电力、钢铁、化工、建材等行业对煤炭需求急剧上升,原煤产量持续以两位数增长,年均增长达17.23%,而产能增长却相对滞后。“十五”期间,原煤产能年均增长 6.04%,低于同期产量增幅11.19个百分点,其中,有四年产能增长低于产量增速,一年基本持平(图5)。虽然2004年和2005年原煤产能增长有所加快,实际新增生产能力每年达2.36亿吨⑥(图6),但并未超过原煤产量和需求的增长速度。在这种情况下,原煤能力利用率持续上升,从 2001年的64.91%持续上升2004年93.22%和 2005年的92.78%,“十五”期间原煤能力利用率平均为83.13%,高于“九五”期间11.01个百分点。按2004年和2005年原煤能力利用率水平,可以认为实现了产能充分利用,并且存在着一定的产能不足。

图5 原煤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比较

图6 原煤实际新增生产能力

从重点企业情况看,2004年占全国总产量 15%的前十大煤炭企业原煤能力利用率平均为 105.27%⑦,处于超能力发挥状态。其中,有六家煤炭企业能力利用率超过100%,最高的达 153.47%,最低的也达到88.42%。相当一段时间内,煤炭呈供不应求念势,不少中小煤矿也存在超能力开采现象。

2003年以后,原煤价格持续上涨,煤炭行业效益持续上升,库存水平则持续下降。1995~ 1998年,煤炭企业库存均在1亿吨以上,此后持续下降,到2003~2005年,煤炭企业库存已下降到4000万吨以下⑧,反映煤炭库存水平的库存比(库存/产量)下降幅度更大,1999年以前,原煤库存比一直徘徊在9%左右的高位,2000年和2001年分别下降到6.32%和3.59%,2002~2003年下降到3%以下,2004年和2005年进一步下降到 1.7%和1.73%(图7)。

图7 原煤库存变化

四、水泥行业产能利用评价

1995~2005年,我国水泥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如表4⑨。

表4 水泥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

水泥生产能力在“九五”期间和“十五”初期增长缓慢,且每年增长比较均衡,1996~2003年每年增加约6000万吨。2004年增加近2亿吨,增长较猛,但2005年迅速回落到5000万吨以下⑩。能力利用率在“九五”期间和“十五”头两年一直在 70%以下,2003~2005年则上升到70%以上,2004年因为产能上升较猛能力利用率一度有所回落,但2005年又迅速上升,且达到了1995年以来的最高水平。水泥价格和水泥行业利润水平也出现回升。

图8 水泥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

水泥能力利用率“九五”期间均低于70%,平均为64.9%;“十五”期间平均为71.35%,高于“九五”期间6.45个百分点。特别是2003~2005年水泥能力利用率均超过70%,明显好于“九五”期间的水平。从产能、产量的增长速度看,1995~ 2005年,水泥产量年均增长8.61%,生产能力年均增长7.89%,均低于同期GDP和投资的平均增长速度,且水泥产能增速低于同期产量的增速(图9)。从总量上看,水泥生产能力的扩张基本上与GDP和投资的增长相适应,并没有明显超出需求的增长水平。

图9 水泥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比较

五、电解铝行业产能利用评价

1995~2005年,我国电解铝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如表5(11)。

表5 电解铝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

电解铝过去长期是我国较为短缺的有色金属资源产品,社会需求一直呈稳定增长趋势,近十年来,除2000年外,电解铝产量均保持两位数增长。在电力紧张的20世纪90年代,作为高耗电的电解铝行业发展受到限制,电解铝产能的增长也相对比较理性。“九五”末期国家为消化富裕电力出台鼓励高耗能产业发展的政策精神后,电解铝产能扩张进入快车道,能力利用率开始迅速下降。“九五”期间电解铝能力利用率平均为95.25%,其中1999年达到101.77%,“十五”期间能力利用率平均为77.77%,比“九五”期间下降了17.48个百分点。

图10 电解铝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

与钢铁和水泥行业不同的是,电解铝能力利用率“十五”期间明显低于“九五”期间的水平,“九五”期间各年能力利用率均在90%以上,1999年还超过100%,可认为是产能不足。但“十五”开局之年的2001年尽管能力利用率90.53%低于“九五”期间任何一年,仍成为“十五”期间的高点,此后便一路走低,2003~2005年能力利用率已急剧下降到70%略多一点的水平,远低于1995~ 2005年86.52%的平均能力利用率。.

从重点企业情况看,2004年占全国总产量 30%的前十大电解铝企业电解铝能力利用率平均为83%(12),与钢铁、水泥等行业前十大企业相比明显偏低,与电解铝行业自身相比也不高,且前十大电解铝企业中能力利用率最低的仅为43.24%。

电解铝生产能力的增长在1999年以前相对较为平稳(图11),2000~2003年伴随着我国高耗能产业的急剧扩张,电解铝生产能力分别增长了 15.22%、24.21%、36.46%、54.73%,不仅能力扩张加速上升,而且均明显高于产量的增长速度。电解铝实际新增生产能力从1999年的17万吨直线上升到2000年的42万吨、2001年的77万吨、 2002年的144万吨、2003年的295万吨(13),几乎以每年翻一番的速度递增(图12)。

电解铝生产能力的快速增长导致上游氧化铝原料价格的暴涨,并引发电力供应严重紧张和电价上调,而产能过剩又使得铝材出厂价格低位徘徊,电解铝行业效益空前滑坡,全行业一度有 80%的独立电解铝生产企业亏损,多家企业停产。 2004年和2005年实际新增生产能力虽从2003年的高峰有所回落,但仍达110万吨和116万吨的较高水平。因此,电解铝行业整体上存在产能过剩,且产能过剩问题较为严重。

图11 电解铝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比较

图12 电解铝实际新增生产能力

六、汽车行业产能利用评价

1995~2005年,我国汽车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如表6(14)。

表6 汽车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

2000年以前,汽车生产能力一直徘徊在400万辆以下,2002年汽车市场出现爆发性增长,汽车产能增长开始加快。2005年汽车生产能力比2000年增加636万辆,增长1.6倍,而2000年比 1995年仅增加64万辆,增长19.5%。但由于需求增长迅猛,能力利用率反而有所上升。“十五”期间汽车能力利用率平均为64.44%,比“九五”期间提高了17.94个百分点,但2003~2005年汽车能力利用率有走低的趋势。

图13 汽车生产能力和能力利用率

我国汽车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与汽车产量的增长速度呈较高的正相关(图14),但2002年以前,汽车产能增速基本上低于汽车产量增速,而 2003年以后又高于汽车产量增速,表现出一定的滞后性,但增长趋势基本上是一致的。因此,2002年以后汽车生产能力上升较快,主要是我国加入 WTO以后汽车市场需求发生重大变化引发的,新上产能具有合理的市场预期。1995~2005年,汽车能力利用率平均为53.54%,明显低于钢铁、水泥、电解铝、煤炭等行业,主要原因是汽车企业国家实行目录管理,新建企业控制较严,行业壁垒较高。这本来有利于汽车能力利用率的提高,但许多已在市场竞争中落伍的汽车企业由于牌照的价值所在而不愿退出市场,从而抑制了汽车能力利用率的提高。即使是非常火爆的2002年,汽车能力利用率也仅为71%。如果与自身相比,“十五”期间,汽车平均能力利用率64.44%明显高于“九五”期间46.5%的水平。汽车能力利用率在1999年以后持续走高,2002年达到71%的近年来最高点,2003年以后,随着我国汽车市场需求急剧升温,国外跨国公司看好中国的机会而纷纷进入我国,新上项目/产能逐渐超过了短期的需求增长,导致汽车能力利用率再度走低,存在一定的产能过剩。

图14 汽车生产能力和产量增长比较

七、结论

1.1995~2005年我国原煤、粗钢、水泥、电解铝、汽车的长期均衡能力利用率分别为77.94%、 80.43%、68.33%、86.52%、53.54%。这表明我国原煤、粗钢、水泥、电解铝、汽车的长期均衡能力利用率差异很大,应具体行业具体分析,不能用一个统一的能力利用率水平来判断各个行业的产能过剩状况。

2.2005年原煤、粗钢、水泥、电解铝、汽车的能力利用率分别为92.78%、80.93%、77.26%、 73.46%、55.46%。与长期均衡水平比较,原煤能力利用率明显高于、电解铝明显低于长期均衡水平,水泥能力利用率高于长期均衡水平,粗钢和汽车则与长期均衡能力利用率基本持平。

3.与以往不同的是,当前的产能过剩发生在经济持续较快增长和市场调节程度提高的背景下,过剩生产能力的消化转换能力明显提高,退出通道逐步建立,投资责任越来越明确,不良资产由谁买单的问题正在逐步得到解决,社会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在这一大背景下,生产能力过剩更多的表现为支持竞争、促进结构优化升级的积极作用,而带来的不良资产、失业等方面的消极影响明显减少。

4.当前的产能过剩更多地表现为结构性问题,即大型企业、优势企业产能利用率较高,中小企业产能利用率偏低;满足市场需求的产能利用充分,落后产能严重过剩。这种先进产能不足与落后产能过剩并存的结构性问题,被整个行业的平均水平掩盖了。如2002年汽车市场出现爆发性增长,多数品牌汽车供不应求,价格少有下降甚至加价提车,但汽车能力利用率也仅为71%,主要是一些边缘企业产能与市场需求严重脱节。

注释:

①1995年和2004年生产能力根据普查数据调整,2003年为全面调查数据,2005年根据年报数据调整,其他年份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普查数据推算。

②冶金经济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资料。

③根据经济普查数据测算。

④根据经济普查数据测算,系调整前数据。

⑤1995年和2004年生产能力根据普查数据调整,2003年为全面调查数据,2005年根据年报数据调整,其他年份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普查数据推算。

⑥根据普查、年报数据测算。

⑦根据经济普查数据测算。

⑧历年工业企业产销存季报—国家统计局工交司。

⑨1995年和2004年生产能力根据普查数据调整,2003年为全面调查数据,2005年根据年报数据调整,其他年份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普查数据推算。

⑩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普查、年报数据推算。

(11)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数据。

(12)根据经济普查数据测算。

(13)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数据测算。

(14)1995年和2004年生产能力为普查数据,2005年为年报数据,其他年份根据《中国统计年鉴》和普查数据推算。

标签:;  ;  ;  ;  ;  ;  ;  ;  

钢铁等行业产能利用评价_产能过剩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