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绛县人民医院骨二科 043100
【摘 要】目的: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骨折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60例脊柱骨折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常规组实施常规的保守治疗手段;实验组患者使用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对比两组患者受伤脊椎影像学指标。结果:经过4周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血流动力学指标显著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6.25%)显著高于常规组治疗总有效率(80.0%)。以上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骨折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理想性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椎体后凸成形;脊柱骨折;老年患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27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6-0867(2016)-09-037-01
老年人因为身体骨骼功能的下降,脊柱骨折是一种常发的现象,并且大多数脊柱骨折都是多发性的骨折,严重影响着老年人的生活质量以及寿命[1]。传统的治疗方式主要是以护具固定、药物止痛以及躺卧修养等为主,但是最终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极有可能使患者的病情更加严重,治疗手段本身有明显的缺陷。为了更好的治疗脊柱骨折老年患者,本文研究性分析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骨折老年患者中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2月至2016年3月我院所收治的160例脊柱骨折老年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将这160例患者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80例。实验组患者的年龄为58至79岁,平均年龄为(69.24±5.75)岁,其中男性患者41例,女性患者39例。骨折位置:腰椎骨折45例、胸椎骨折35例;常规组患者的年龄为59至81岁,平均年龄为(68.24±4.94),其中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40例。骨折位置:腰椎骨折41例、胸椎骨折39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以及病况等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均使用保守治疗,以压力阵痛、药物镇痛以及物品固定等方式进行治疗,要求患者在家卧床休息10周左右,期间尽量避免剧烈运动。
实验组患者使用椎体后凸成形术进行治疗,让患者采取俯卧位,并使用C臂机透视下开展手术,在开展局部麻醉之后对患者的骨折部位实施常规消毒,并在患者的椎弓根影外上端实施穿刺,将球囊由两侧椎弓根送入,借助C臂机透视保障双侧椎弓根形态稳定。连接注射设备,同时扩张双侧球囊,C臂机透视瞎保障骨折恢复状况并停止增加压力,取出球囊,将骨水泥注入到椎体当中,直到溢出位置。当注入的骨水泥凝固之后拔出针管以及工作套管,并对创伤口止血。对于其他部位的损伤采用同样的治疗方式。
1.3疗效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活动能力评分,各项评分满分10分,10至9分代表剧烈疼痛,6至8分代表中毒疼痛,5至3分代表轻微疼痛,0至2分代表无疼痛;生活能力评分主要是使用Barthel量表对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实行能力评定,满分为10分,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活动能力越好。
对比两组患者受伤脊椎影像学指标,主要包含后缘高度、中线高度、前缘高度以及后凸角。
1.5统计学分析
所有数据差异采用 SPSS19.0 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视觉模拟评分与生活活动能力
治疗前,实验组与常规组的视觉模拟评分以及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差异,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的视觉模拟评分与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优化常规组,两组数据差异均显著,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椎体后凸成形术是近些年所出现的一种新型脊柱微创手术,在临床治疗中对于脊柱骨折有着非常显著的临床疗效。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在理论上有着显著的止痛效果,恢复骨折脊柱,纠正畸形脊柱[2]。椎体后凸成形术的适应症以及手术方式局限性并不高,在大多数老年脊柱骨折患者中都有一定的治疗效果[3]。
相关研究显示,椎体后凸成形术不仅能够很好的缓解脊柱骨折患者的疼痛感,还能够快速回复患者被压缩、拉伸的急性椎骨,将畸形的骨折椎体恢复到正常的高度,纠正后凸畸形[4]。同时,椎体后凸成形术所引发的并发症非常少,几乎没有,是当前临床医学中用于治疗脊柱骨折的首选方式[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的视觉模拟评分与生活活动能力均显著优化常规组。这一结果充分说明椎体后凸成形术能够降低病痛折磨程度,改善记住骨折脊椎的活动指标,提升老年患者的生活能力;两组患者经过不同的治疗之后,实验组患者的后缘高度、中线高度、前缘高度以及后凸角指标均显著高于常规组。这一结果与林春阳[6]的“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对比研究”研究结果一致。这一结论充分说明椎体后凸成形术相对于常规保守治疗方式而言能够显著治疗老年脊柱骨折患者,恢复椎体高度,促使脊椎骨恢复正常,优化患者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椎体后凸成形术在脊柱骨折老年患者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显著,能够极大程度的改善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是老年脊柱骨折患者的理想性治疗方式,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张平,余灏涛,钟志宏.液压输送式椎体成形术与扩张球囊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单节段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6):1471-1475.
[2]籍剑飞,裴斐,金辉,等.椎间盘镜辅助下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1,32(12):1242-1244.
[3]董红丽.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效果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2(10):159-159.
[4]陈亮清,白龙,叶军.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多发性老年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综合临床,2014,30(9):18-18.
[5]陈亮清,白龙,于志勇,等.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多发性骨质疏松脊柱骨折的临床观察[J].泰山医学院学报,2014(7):658-659.
[6]林春阳,遇呈祥,陈亮,等.椎体后凸成形术与保守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1,25(3):303-306.
论文作者:师明辉
论文发表刊物:《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9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1/1
标签:患者论文; 脊柱论文; 实验组论文; 椎体论文; 老年论文; 成形术论文; 常规论文; 《临床医学教育》2016年9月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