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通过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的研究分析,来全面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的质量。方法: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研究结果显示,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可以总结为三点,分别为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因素及医院管理因素。将防范措施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后,研究组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及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医院护理质量。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
就针对于心血管内科所收治的患者而言,其所患疾病通常都具有明显的多变性、突发性等特点。心血管内科疾病所具有的上述特点,使得该科室成为医院中医疗风险最高的科室,也对临床护理提出了更高要求。相关临床数据调查结果显示,近年来,我国心血管内科护理纠纷事件发生率不断升高,严重影响医院的形象和声誉。为提高心血管内科护理质量,我院本次研究对心血管内科护理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防范措施,现报答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5年1月——2016年9月到我院接受治疗的106例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6例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均为53例。研究组中,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8例,年龄43~73岁,平均年龄为(53.6±1.6)岁。对照组中,男性患者26例,女性患者27例,年龄41~76岁,平均年龄为(54.2±1.7)岁。两组研究对象在心血管疾病类型、年龄、性别比例等一般资料上存在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本次研究成立研究小组,该小组中包括1名护士长和4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小组成员共同对早期在我院心血管内科接受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心血管内科临床护理中存在的护理不安全因素,并制定具有针对性的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纳入两组研究对象后,均对两组研究对象实施心血管内科常规护理,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将制定的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应用于研究组患者的临床护理。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护理过程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和护理满意度。护理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得,调查问卷由我院自制,包括十分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项内容,计算方法为:护理满意度=(十分满意例数×1+满意例数×0.9+不满意例数×0.5)/总例数×100%。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7.0 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以P<0.05 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共3例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其中1例患者坠床,1例患者给药错误,1例患者私自外出,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5.7%。对照组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共10例患者发生护理风险事件,其中2例患者摔倒,3例患者坠床,2例患者管路脱出,1例患者给药错误,2例患者与护理人员发生纠纷,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为18.9%。两组患者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本次研究106例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均有效回收,统计结果得出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3.2%,与对照组患者的86.2%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详细统计数据见表1。
3.讨论
3.1 不安全因素分析
3.1.1 患者自身因素:
①患者自身所患疾病具有不可控制性,心血管内科疾病发病急、病情进展快,随时可能对生命健康造成威胁,疾病本身的治疗和护理即存在较大的风险性[1]。②患者缺乏对所患疾病治疗方法、护理方法、保健方法的掌握,不能正确配合临床治疗和护理,故临床护理过程中较易发生风险事件。③患者及其家属对临床治疗和护理的期望过高,当患者的疾病未能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效果时,易发生医疗纠纷。加之患者患病后机体痛苦严重,情绪波动较大,易与护理人员或其家属发生冲突。④患者及其家属对疾病重视不足,临床治疗过程中不能严格遵医嘱进行活动,如私自外出,随意调整静脉滴注速度等,这些行为均会增加护理风险。
3.1.2 护理人员因素
①护理人员职业技能水平低,护理操作失误,增加护理风险。②护理人员工作量大,休息不足,难以保证护理质量,且会对护理服务态度产生影响,增加护患纠纷的发生率。③护理人员临床护理过程中,缺乏与患者的有效沟通,导致信息传递失败,影响临床护理效果。
3.1.3 医院管理因素
①护理人力资源利用不合理。②缺乏完善的护理质量管理制度。
3.2 安全防范策略
3.2.1 加强人员培训
医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并进行考核,考核通过的护理人员才可上岗,考核未通过的护理人员继续学习,直至通过为止[2]。
3.2.2 组织健康教育
医院加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的健康教育,定期组织健康教育讲座,为患者发放健康教育手册,加强患者对疾病治疗和护理知识的掌握,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对疾病的重视。
3.2.3 合理安排人员
医院管理人员合理安排心血管内科护理人力资源,做到弹性排班,确保护理人员有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劳累护理[3]。
3.2.4 加强心理护理
护理人员掌握与患者沟通的技巧,临床治疗过程中,善于观察患者的心理情绪,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避免发生护患纠纷。
综合分析上述研究结果,我院认为对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进行分析,及时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可有效降低心血管内科患者临床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事件发生率,提高医院护理质量。与此同时本次研究结果也表明,我院制定的上述心血管内科护理不安全因素防范措施值得其他医疗单位参考借鉴。
【参考文献】
[1]郭敏.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问题与对策研究[J]. 大家健康(学术版),,:.
[2]李燕燕.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及防范措施[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71:.
[3]陶莉,赵岩,吴丽香,王芸. 心血管内科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分析[J]. 中外医疗,2013,34:169-170.
论文作者:谢雪峰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2
标签:患者论文; 心血管论文; 内科论文; 风险论文; 不安全因素论文; 发生率论文; 护理人员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上第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