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子通信工程不断进步和发展,确保了电子设备的有效运行,其中设备的接地安全性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正确、有效的接地方法是电子通信设备运行的基础,通信工程技术人员和操作人员要对接地方式和技能进行有效的设计和实际应用,保证整个通信工程设备的共组效率和工作性能的可靠性、稳定性,为广大电子设备使用用户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体验。
关键词: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
1、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概述
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在正常运行时,接地方式和技术对设备安全运行十分关键,只有设备的地线没有电压的存在情况时,才可以实现安全状态。设备实际正常运行时,信号源需要借助地线回流,这就可以使地线因为阻抗而产生了电位的差异,一旦接地的方式出现了问题,就可能造成地线出现电位差,进而对整个电路正常的工作和运行产生很大影响。因此,电子通信工程内的设备,需要使用一些抗干扰的接地手段,以便使电位成为等电位,确保整个工程内设备的正常安全运行。电子通信工程的系统相对比较复杂,产生干扰的因素也非常多,提高设备抗干扰的接地质量,需要按照一定原则进行,比如,对测量信号装置进行连接时,信号源的地面需要注意规范与合理,并与实际的要求相符合,以便使整个系统抗干扰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还要注意电气的绝缘问题,负载的地线以及噪音地线需要和其他的地线相分离,并保持合适距离,此外,还要对数字和模拟信号地线分别进行设置,不同地线需要把它们一点接地,然后和公共地线进行合理连接。
2、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原则
2.1合理布线的原则
当前,电子通信工程领域的发展速度较快,伴随着其较快的发展速度,电子通信工程设备的种类也是不断增加,对于实际生活的用处也是会有所不同。所以,在进行抗干扰接地处理的过程中,首先是需要区别划分噪声地线,不仅如此还需要对于驱动电机以及继电器等相关设备的接地线路进行明确的划分。由于电子通信工程中的线路系统内容较多,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增加了其复杂性,所以需要在抗干扰接地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守合理布线的原则。
2.2分开接线的原则
在抗干扰接线中,需要遵守分开接线的原则,主要的原因是在电子通信工程中,一些数字信号的存在会对模拟信号产生较多的感染,这种干扰的存在会对于整个电子通信设备功能的使用产生一定的影响,甚至会影响到电子通信设备功能的正常实现,在这样的情况下,分开接线就能够保证各个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之间不会相互影响,之后在对来年各个信号的接地进行并联处理。
3、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要点分析
3.1有效减少地线阻抗
在电子通信系统当中,地线阻抗对地线各点的点位会带来明显的影响,从而就会影响线路的正常运行。通常情况下来讲,地线阻抗主要包含电感与电阻两个部分。在高频电路当中,电感的作用是非常大的,而且地线的长度与电感阻抗之间呈现正比例的关系,需要在整个电路系统当中,有效应用多点接地的措施,从而使得每一个接地点都可以通过地线这一介质实现与相邻地面的衔接,从而缩短电路当中的导线长度。与此同时,技术人员开展相关工作的过程中应该有效利用铜片地线,从而达到降低电感数值、减少地线阻抗的目的。但是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技术人员需要集中注意的是,一定要使得导线之间的相互连接留有一定的间距。而在低频电路当中,电阻的重要性极大,电阻值变小的情况下,阻抗也会逐渐缩小,通过电阻值的计算可知,能够利用截面面积比较大、相对较短的地线去减少地线阻抗。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有效减少地环路的干扰
这一方法对于高频电路和脉冲电路都是比较适用的,虽然这一接地方式可以有效减少地线阻抗,进而提升通信工程系统的整体抗干扰能力,但是在具体工作当中如果应用这一措施依旧会出现一些衍生环路,这就使得电流在通过电容的时候,地线将会产生一定的电压,从而使得环路运行的过程中容易受到电磁感应等相关干扰因素的影响。但是,如果磁场电压处于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回路的面积也会不断加大,感应电压就会随之变大,最终就会使得电路和整个设备通信系统的运行受到影响,严重的时候将会引发设备损坏的情况,电子通信工程的设备系统将会难以安全稳定运行。若想在实际工作中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应该对地线环路进行及时有效的切断,也就是需要利用共模扼流圈的方法在电缆接线的时候,有效利用这一原理强化地环路的阻抗,这样就会使得既定电压的作用之下,地环路的电流将会逐步减小。同时,技术人员也可以有效利用光耦隔离器这一技术手段,使得光信号得到有效传输,最终解决环路干扰的问题。另外,浮地式结构也是非常有效的技术措施,应用这一技术可以将地面与信号源之间相互隔离,预防地环路的产生,这样一来就不会生成电位差等相关影响因素,从而那些通信设备干扰情况就不会出现。但是由于没有相关导体连接,这一方式很容易产生静电,此时就需要在信号地与机壳地的上面安装泄放电阻。
3.3进一步提升布线的精准程度
相比于其它电子设备接地方式,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方式存在自身的特点,总体上来讲电子通信设备的接地方式要求更加精准和细致,技术性极强、标准极高,同时对于接地的位置要求十分精密。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子通信工程的抗干扰性能,实现电子通信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技术人员在开展布线工作的过程中,需要对接地位置进行反复多次的测量与计算,从而使得接地位置不会受到相关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规避各类不必要的干扰问题。在电子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的过程中,如果接地位置出现选择性的错误,布线的整体精准程度将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就会影响电子通信系统的安全运行。所以相关技术人员在布线的过程中,应该将地面作为零势点,切实保证接地的位置不会对信号源的回流带来影响。而接线点的位置以及所处的环境等都需要认真仔细的考虑,有效控制接线的密度,最终达到提高布线精准度、保证电子通信工程安全稳定运行。
3.4科学设置屏蔽线接地
要想确保通信工程设备抗干扰接地设计质量,在进行地线设计过程中,应该科学设置屏蔽线接地,保证其质量。通信设备接地系统种类繁多,设计过程中需要关注和实际需求之间的充分连接,确保设备接线合理及施工测量质量。设备屏蔽线基地应该做好对应的保护工作,通信工程设备高频设备和屏蔽线充分结合,通过电缆屏蔽层接地方式加以保护。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将会发生接地线路高于信号波长的状况,因此,在选择接地线路的过程中,应该保障长度不可高于波长奇数倍的25%,极大限度地降低给设备带来的影响。接地设备过程中,不可把地下水管及暖气管等当作接电线路进行应用,防止出现干扰状况。在实际设计过程中,设备检测作为核心环境,需要给予高度重视,对其加以多次检测,掌握设计规律,及时找出存在问题并处理,保证操作的合理性和规范性。
结束语
随着无线通信技术的广泛应用,周围电磁环境愈发复杂,只有应用无线通信的抗干扰技术,才可推动无线通信更好发展。无线通信在未来的发展中,要强化各类技术的整合,注重典型技术与核心技术之间的结合,推动无线通信更好发展。同时,在抗干扰技术的选取中,也需要注意技术的性能、技术的复杂程度等,择优选取,以此将无线通信的作用全面发挥出来。
参考文献:
[1]谭政.电子通信工程中的设备抗干扰措施研究[J].电子世界,2018.
[2]徐习俊.浅析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方法[J].电脑迷,2018.
[3]班冰冰,王雪莲.对电子通信工程中设备抗干扰接地的有效设计探讨[J].中国高校科技,2017.
论文作者:郑国鑫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29
标签:地线论文; 通信工程论文; 抗干扰论文; 设备论文; 电子论文; 过程中论文; 阻抗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