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邓小平全球化思想的形成基础_全球化论文

论邓小平全球化思想的形成基础_全球化论文

论邓小平全球化思想的形成基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思想论文,基础论文,邓小平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球化”已成为当今世界政界、学术界分析和认识现代社会的一个基本概念和工具。作为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的邓小平,虽然没有直接提出过“全球化”这一概念和形成系统性的全球化理论,但他总是以超凡胆略,鸟瞰全球、前瞻未来,将观察视线和思维空间置于二战以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上,多次使用过与全球化意义相近的“全球性”、“世界性”等术语,明确提出过“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争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等著名论断,[1](P105)从而表明生活在全球化时代的邓小平的确不能没有全球化的思想。邓小平全球化思想主要包括全球战略问题、全球化发展趋势、建立新的世界政治、经济秩序和中国对外开放政策等,这既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他对马克思主义全球化理论的继承和发展[2]。江泽民指出,邓小平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宽广眼界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作出了新的科学判断”[3](P383-384)。本文仅就邓小平全球化思想的形成基础作一论述。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世界历史”理论是邓小平全球化思想的理论来源

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认为,自然界、人类社会虽然有着自身独特的发展规律,但又是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有机统一整体,任何事物都是统一的联系在网上的一个部分或环节,并通过它体现出联系的普遍性。“当我们深思熟虑地考察自然界或人类历史或我们自己的精神活动的时候,首先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一幅同种种联系和相互作用无穷无尽地交织起来的画面”。[4](P60)人类社会的发展是从低级到高级、从野蛮到文明、从封闭到开放、从传统到现代、从国别到国际的历史,而这一过程体现的就是人类历史全球化进程,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并由此形成了立体交叉、纵横联系的网络。

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恩格斯就以惊人的洞察力注意到资本主义经济全球化这一历史发展趋势,并以具有全球化意义的“世界性”、“世界历史”等概念进行分析,提出了“世界历史”理论。认为在资本主义前的各社会形态,由于生产力落后、分工不明显,历史只能被分割在狭隘的民族地区中缓慢发展,不可能形成各民族相互交往、相互依赖的格局,因而各国的历史不足以构成“世界历史”;只有在资本主义制度产生后,大工业开辟了世界市场,使商业、交通得到巨大发展,创造出打破限制各民族相互普遍交往的生产力和生产手段时,“世界历史”才能形成。“各个相互影响的活动范围在这个发展进程中愈来愈扩大,各民族的原始闭关自守状态则由于日益完善的生产方式、交往以及因此自发地发展起来的各民族之间的分工消灭得愈来愈彻底,历史就在愈来愈大的程度上成为全世界的历史。”[5](P88)因此,在“世界历史”时代,任何民族和国家都不可能在自给自足、闭关自守的情况下求得发展,这是马克思思格斯世界历史理论所蕴含的逻辑结论。

“世界历史”理论是全球化话语的另一种表述,它对于“摆脱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框框的社会”,[4](P335)即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马克思恩格斯强调,只有随着生产力的这种普遍发展,人们之间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这种普遍交往,一方面在一切民族中同时产生出没有财产的群众这一现象(普遍竞争),使得每一民族同其它民族的变革都有依存关系,而最后,狭义地域性的个人为世界历史性的、真正普遍的个人所代替。不这样,“(1)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现象而存在;(2)交往的力量本身就不可能发展成为一种普遍的因而是不堪忍受的力量;它们会依然处于家庭式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境地’;(3)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的共产主义。共产主义只有作为占统治地位的各民族‘突然间’同时发生的行动在经验上才是可能的,而这是以生产力的普遍发展和与此有关的世界交往的普遍发展为前提的。”[5](P86)这就是说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不可能是狭义的和地域性的,因为每一民族的变革与其它民族的变革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无产阶级只有在世界历史意义上才能存在,就像它的事业——共产主义一般只有作为‘世界历史性的’存在才有可能实现一样”[5](P87)。如果没有交往的普通发展,共产主义就只能作为一种地域性的现象存在,处于一种“落后的、家庭式的、笼罩着迷信气氛”的状态,而这样的共产主义必定会随着交往的扩大而瓦解。

邓小平针对二战后“世界历史”出现的新情况和新特点,认为世界是以和平和发展为主题的开放的整体性世界,中国的发展离不开这一开放世界,明确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是各民族在经济全球化基础上的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统一世界。今天,“世界历史”进程具有全球化的显著特征,并使世界各国、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共生性愈来愈强。一个国家和民族要发展,就不能孤立于世界之外,否则就只能走向衰败。为此,邓小平深有感触地分析了中国自清朝中后期以来衰败的原由和东邻日本趁机崛起的动因,指出19世纪中叶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已席卷全球,但清朝政府逆流而动,脱离世界发展趋势,实行了“闭关锁国”的政策;而日本则顺流而行,融入早期资本主义“世界历史”的“全球化”进程,实行了“门户开往”政策,这是导致中日两国出现不同结局的根本原因。

二、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理论是邓小平全球化思想的实践来源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追逐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要求,这种生产规模具有无限扩大的趋势,而无限扩大的生产规模和有限的国内市场之间的矛盾,必然驱使资本家打破一切地域和民族的界限,发展对外贸易,进而促进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的形成,要求经济生活国际化。第一,社会化大生产的生产效率迅速提高,产品急剧增加,使国内市场日益显得狭小,要求不断扩大国际商品交换和扩大国际市场;第二,社会化大生产使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迫使他们开拓国际市场,引进先进技术,利用外国资金和科学管理经验,增强自身的竞争能力,把自身的生产和消费置于世界性的联系之中;第三,社会化大生产推动国际间的交通运输和通讯事业的发展,方便人们的国际交往和信息传递。

而国际分工又加深了国际间的经济联系,使国际贸易的迅速增长,最终形成了世界大市场。在国际分工和世界市场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上,要求各种生产要素最有效的重新组合。“……由于机器和蒸汽机的应用,分工的规模已使大工业脱离了本国基地,完全依赖于世界市场,国际交换和国际分工。”[6](P168-169)这样,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后,世界各国乃至各经济单位之间的联系和交往,在性质和范围上都发生了根本变化:过去那种地方的民族的自给自足和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当今国际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进入到一个新的实践阶段。一是国际经济关系由一般的商品交换扩展到货币资本的借贷、技术信息的交流、劳务合作等领域。二是科学技术进步引起交通、通讯的革命,整个世界时空距离大大缩短,国际联系日趋密切。三是国际专业化分工已由以往部门之间的分工协作向部门内部的分工协作扩展,分工愈来愈细,门类越来越多。当代国际分工的新变化,使各国企业分别制造其具有比较优势的零部件,然后与其它国家生产的零部件组装成成品。这种生产和工艺过程的专业化,把相关国家的企业组成了国际生产的流水线,形成世界性的生产网络,使国别生产成为国际化大生产。国际化大生产又导致了各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增长,经济活动大大超越了民族国家的界限,经济全球化进程加速发展,金融资本、信息技术、高级人才加速流动。邓小平指出:“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就要善于学习,大量取得国际上的帮助。要引进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先进设备,作为我们发展的起点。”[1](P156)

由于资源分布的非均衡性,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垄断全球所有资源,其经济的发展必然要受到本国的自然资源、产业结构和资金技术等一个或多个条件缺失的制约。这种资源分布的相对性和条件的有限性以及投入产出规律,决定了无论哪一个国家都不可能孤立于世界发展进程之外求得经济的发展和繁荣。将自身建设置于国际经济格局中,在世界的开放和交往中最大限度地利用他国的先进成果来获得自身的发展,在今天更具有重要意义。二战后,社会化大生产的规模空前扩张,生产要素的重新配置扩展到整个世界范围,物质流、资金流、技术流、人才流在全球加速循环,世界各国的共生性进入了一个以国际经济舞台为中心的新发展阶段。邓小平认为:“现在任何国家要发达起来,闭关自守都不可能。”[1](P90)中国要实现现代化,要赶上发达国家,必须实行对外开放,获取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各种资源,利用好国内外两大市场,发挥自身的优势,确立我国在世界市场上的战略地位。

邓小平正是针对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出现的新特点,指出中国是一个大国,人口占世界1/5,是一个大市场,理应在国际经济体系中占有一席之地。今天,发达国家的绝大多数跨国企业都在中国设立了工厂,由此中国被誉为“世界工厂”,并在世界经济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不仅极大地促进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而且密切了中国与世界各国各方面的联系。现今各民族、各国家之间的交往都高度普遍化和国际化,整个世界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并通过一定的形式来利用世界的生产经验和生产成果,通过积极参与世界市场竞争,尽可能更多地占有国际市场份额,激发自身的经济活力和增强自身的经济实力。因此,新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国际分工出现的新特点是邓小平全球化思想的实践来源。

三、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全球化思想的认识根源

现有社会主义国家都不是按马克思恩格斯所设想的,通过高度发达的生产力而走向社会主义这种“普遍的历史顺序”前进的。相反这些国家都是在经济、文化落后和政治专制条件下夺取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这就决定了这些国家必须立足于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基础上,融入到全球化进程中去建设社会主义。然而,除了当时国际资本主义势力对社会主义国家进行封锁、遏制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这些国家自身的“闭关自守”,没有正确认识马克思恩格斯“世界历史理论”,使建设脱离于世界经济体系和全球化进程之外,造成这些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遇到了种种困难。

虽然列宁提出过:“当我们国家在经济上还极其薄弱的时候,怎样才能加速经济的发展呢?那就是要利用资产阶级的资本”[8](P42)又说,“社会主义共和国不同世界发生联系是不能生存的,在目前的情况下应当把自己的生产发展水平同资本主义的关系联系起来。”[9](P167)并提出要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毛泽东在建国初期也主张向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学习,利用外国资金,恢复和发展国际间的通商事业,同美国进行经济合作等。但是,从20世纪30年代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由一国发展到多国后,斯大林抛弃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等经典作家在利用世界市场、国际分工和融入全球化进程中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正确思想,提出了“两个平行”的世界市场理论,认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需要资本主义市场经济,通过社会主义阵营的计划经济也能实现现代化。中国在“文革”后到改革开放前,也将自己限于国内市场和有限的国际市场内。其直接后果是使在落后条件下取得胜利的社会主义国家无法吸收发达国家的文明成果,在同资本主义相互比较竞争过程中逐渐失去了计划经济本身具有的优势和竞争力,最终导致社会主义建设陷入了严重的危机与困境,出现了苏东剧变这样震惊世界的大事件。

改革开放后,邓小平针对中国长期脱离世界市场和国际分工的现实尖锐指出:“如果现在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被葬送。”[7](P150)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对外开放是世界各国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参与全球化进程主要的和首要的形式,“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1](P183)。邓小平还指出,战后初期中日两国面临的经济情况几乎一样,“拿中国来说,50年代在技术方面与日本差距也不是那么大。但是我们封闭了20多年,没有把国际市场竞争摆在议事日程上,而日本却在这个期间变成了经济大国。”[1](P274)这就是说在新中国成立后,我们也没有把握住“世界历史”进程在新时期出现的新特点——早期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机遇。改革开放20多年来的一个基本结论就是邓小平说的,“我们最大的经验就是不要脱离世界”,中国今天取得的成就就是我们抓住了新科技革命导致经济全球化加快所带来的机遇,在于我们融入到了全球化进程中。

参与全球化进程:可以弥补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资金缺口;可以改变我国科学技术落后的状况,提高我国的技术装备水平;可以使我国与世界各国实现资源互补,节约社会劳动;可以吸取人类一切文明成果等等。历史经验证明,“中国长期停滞和落后状态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闭关自守”[1](P78)。现在,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经济发展突飞猛进。“你不开放,再来个闭关自守,五十年接近经济发达国家水平,肯定不可能。”[1](P90)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建设必须坚定不移地实行对外开放政策,必须参与现代“世界历史”的全球化进程。另一方面,“从世界政治、世界经济的角度看,中国的发展对世界和平和经济的发展有利”,[1](P79)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中国是一个大市场,中国发展了,世界市场就扩大了,就可以缓解世界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反之,邓小平认为,如果中国经济和社会出现停滞和混乱的局面,整个亚太地区乃至世界都要为此付出代价。”[1](P360-361)因此,特别是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是邓小平全球化思想的认识根源。

总之,马克思恩格斯相关理论、当代经济全球化进程的特点和国内外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教训,是邓小平全球化思想的形成基础。他进一步指出,中国参与全球化进程的基本途径就是改革开放:对内通过改革(改革就是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通过“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边沿江——中西部”的梯度发展模式,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裕起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对外通过开放(开放就是改革),通过面向所有国家和地区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方位、多层次、高质量开放,主动参与全球化进程,融入世界历史进程,学习现代化国家的经验,利用它们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其它文明成果,实现中国式的现代化。邓小平强调,如果中国现代化得以最终实现,将对世界作出了不起的贡献,那时,社会主义才“够格”,才能吸引他国人民走向社会主义道路。

标签:;  ;  ;  ;  ;  ;  ;  ;  ;  ;  ;  ;  

论邓小平全球化思想的形成基础_全球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