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工程桥梁施工质量问题探讨论文_任雪萍,冯德全

市政工程桥梁施工质量问题探讨论文_任雪萍,冯德全

摘要: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如果方法和手段运用的不当,则会导致施工中一些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的存在,对道路桥梁工程的质量造成较大的影响,所以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科学施工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道路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对策

随着我们国家在城市道路建设方面的不断进步以及城市道路通车里程的不断增加,城市道路桥梁的数量也变得越来越多。我们知道,城市道路桥梁的施工以及管理过程,有利于维护城市的形象,对于城市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严谨、有序、节能、低耗、劳资双方相互和谐的桥梁施工环境对于我们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1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现状

目前,市政道路桥梁建设的施工中有两大难题:材料控制和施工人员素质。

材料控制方面,主要是对材料质量的控制不严格,导致不符合要求的材料进入施工现场。目前,我国经济建设步伐大幅度加快,人民生活水平一直在逐渐提高,交通需求也持续增长,道路桥梁工程越来越多,对施工速度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工期越来越短。经济利益的驱使下,部分建筑施工企业偷工减料,不惜以牺牲工程质量为代价,换取更多的经济收益,导致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施工存在了大量质量隐患,特别是建筑难度大、技术结构复杂的工程,因偷工减料、材料不达要求而引发的质量问题尤为严重。

施工人员素质方面,主要表现在施工技术人员的缺乏。目前,建筑行业,人工费用大幅度增加,许多建筑施工企业往往只雇佣少量施工技术人员,施工操作雇佣的大多是临时组建的农民工等闲散人员,普遍施工技术水平低,导致工程施工质量难以实现有效控制。

2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

2.1桥梁裂缝

桥梁裂缝影响桥梁美观,更影响桥梁的正常使用,降低桥梁使用的安全性。我国桥梁中混凝土结构居多,其裂缝问题十分常见,混凝土的施工中采用质量不合格的材料或施工工序没有严格按规范操作,或混凝土浇筑中温度控制不当,都将导致混凝土裂缝的形成。

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中桥梁裂缝的成因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温度应力不适宜。混凝土浇筑初期,水泥的水化热积聚在内部,不能自行散去,导致内部温度相对比较高。拆模后温度突降,温度变化导致内外温差,内外热胀冷缩程度因此不同,在混凝土表面容易形成膨胀应力。

二是,混凝土振捣不足。腹板内部的预应力管道比较密集,腹板浇筑混凝土时,局部特别是预应力管道下方位置,容易出现混凝土振捣不足的现象,导致欠振或漏振等。

三是,有效预应力不够。预应力管道施工中,不精确的放线易导致预应力管道局部微段发生弯折,或圆润度不够等,造成预应力筋实际位置和设计位置发生偏差,导致该处径向预应力突变。

2.2局部气泡、蜂窝及麻面现象

混凝土结构如果密实性不达标,气泡、蜂窝及麻面将会存在,降低桥梁承受能力,同时可能会形成腐蚀,造成局部损伤,降低工程的耐受度、承载力。其成因主要有以下三个。

一是,施工中,不遵守标准要求的配比原则,没有按照程序操作,施工工艺不达标。

二是,浇筑混凝土后,振捣不规范、不均衡,局部振捣严重不足,结构不密实,撤膜后,易发生局部气泡、蜂窝及麻面。若振捣过多,骨料下沉,混凝土浆易泌干于表面。

三是,混凝土模板的加工精度不够,或周转次数太多,接缝密封不够,导致漏浆,骨料间隙无浆,干硬后产生稀疏状蜂窝,形成局部漏洞。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3钢筋锈蚀

钢筋是桥梁工程的重要构件,一旦锈蚀,严重影响其使用寿命,危及桥梁安全。所以在桥梁工程中,要对影响到钢筋产生锈蚀的因素进行具体分析,然后进行采取措施进行治理。钢筋锈蚀的原因较多,一般是受原材料(钢筋、水泥、拌合用水和外加剂等)、环境(酸雨、海水、除冰剂和尾气等)、施工要素(水泥用量控制、水灰比控制、混凝土质量等)、钢筋应力状态等因素的不利影响。

3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预防措施

市政道路与桥梁工程的施工质量问题需要格外重视,应充分做好预防,问题一旦发生应立即进行有效补救。在施工过程中,应进行全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可采取预测控制方法、线性归分析方法、自适应控制方法等做好施工控制管理工作,切实保证实际的施工过程与预想的施工状态实现吻合,减少施工质量问题。

3.1设计上减少误差

关于市政道路与桥梁的施工设计方案,应充分结合实际的结构参数,控制其准确程度,因为结构参数的准确度直接关系到最终分析的结果的精确与否。通常,实际的结构参数和设计的预定值之间势必会有所偏差,难以实现完全的一致,因此,在现场实际操作中,应把这些误差都考虑进去,在计算时不可对此有所遗漏。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构件难以保证完全无误的精准,总会出现一定的误差,其它方面的误差与构件的误差综合在一起,将对桥梁的内力作用形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基于此,为了实现实际的参数值与设计参数不存在偏差,应充分考虑施工器件本身的自重,并对现场材料做好实时采样并进行数据监管,以切实保证实际建设的施工质量。

3.2合理选择材料

通常,矿料的合成比例,决定矿质混合料的合成级配等级。选择材料时,应按照规范确定所选用的混合料是粗型(G型)还是细型(F型)。对于不同的路段,应选用不同的材料。比如,那些车流量非常大、重载车辆比较多,或夏天出现持续高温的路段,建议选择使用粗型密级配沥青的混合料,同时选择骨架密实型的结构和比较高的设计空隙率。那些车流量相对较小、重载车辆比较少或是冬天出现持续低温的路段,建议选择使用细型密级配沥青的混合料,并设计一个比较低的空隙率。由于桥梁施工过程中,所选用的混凝土属于非均质的脆性材料,是由水、水泥及其它外加材料混合而成,混凝土本身容易发生变形等问题。同时,硬化的混凝土中存在某些肉眼无法看到的不规则、不连贯的小裂缝,外界环境温差和荷载等影响会让这些小裂缝慢慢变大,逐渐发展成可肉眼观测到的大裂缝,将对钢筋形成腐蚀作用,减弱材料的抗压能力,降低其承受能力,由此对桥梁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对于施工材料的选用,应特别慎重。应严格保证检测仪器设备的精准度,按照规范控制误差在合理范围内;同时,应定期检查设备,对施工流程确保有力的监控和管理;对材料内部的潜在问题,应有清醒的掌握,并做出准确估计。

3.3加强施工监管

施工阶段,容易产生许多质量问题,同时许多质量问题完全可以在施工中通过加强监控和管理,进行预防和有效处理。在市政道路与桥梁的施工工程中,应首先确定施工流程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合理性,杜绝不科学施工,减少因违反流程规定而引发的质量问题。对施工阶段应采取实时监管的方法,严格治理偷工减料、敷衍建工的问题,保证施工工作的高效进行和高质完成。同时,应加大施工安全保障,避免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降低工期延误风险,保证工程的安全完成。

4结束语

当前,我国大力推进城市建设,市政的道路与桥梁工程日益增多,其施工质量直接影响我国经济发展,它代表了城市形象,关系到人们的便利和人身安全,因此,需高度重视市政道路与桥梁建设的施工细节,把好施工质量关,保证市政道路桥梁的工程质量,实现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唐晓波 试论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质量问题分析与监控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0年第15期

[2]段建民 市政桥梁工程质量问题及施工管理对策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2年第16期

[3]汤继银 道路桥梁施工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及防治措施中国城市经济 -2010年第9期

[4]蓝少洪 如何加强城市市政路桥工程施工质量管理建材与装饰:中旬-2011年第7期

论文作者:任雪萍,冯德全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1

标签:;  ;  ;  ;  ;  ;  ;  ;  

市政工程桥梁施工质量问题探讨论文_任雪萍,冯德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