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_政治论文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_政治论文

认真落实“三个代表”的要求为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素质论文,干部队伍论文,代表论文,制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党中央非常重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近年来,江泽民同志就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建立和完善能上能下、充满活力、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选人用人机制问题,作过一系列重要指示,特别是前不久更加明确地指出,要坚持把“三个代表”的要求落实到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中去。我们要以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五大精神为指导,按照江泽民同志关于“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总结经验,提高认识,认真落实中央下发的《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提出的各项任务,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为建设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

把握时代趋势,进一步增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正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党的干部队伍正处于整体性新老交替的重要时期。如何在世界大转折、中国大变革的历史条件下,实现党的十五大提出的跨世纪发展的宏伟目标,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如何在充满希望和挑战的新世纪里,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更加充满生机与活力,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肩负的历史使命和面临的重大课题。江泽民同志站在这样的历史高度,提出并阐述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这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是对党的性质、根本宗旨和根本任务的新概括,是对新时期党的建设的新要求,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强大思想武器。我们的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能否按照“三个代表”的要求、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需要,促进大批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进一步提高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事关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培养造就一大批适应新世纪要求的中青年领导干部和创新人才,是我们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的关键所在。人才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政党、一个国家,能不能培养出优秀的领导人才和各个方面、各个层次的专门人才、创新人才,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这个政党、这个国家的兴衰存亡。我们要缩短同世界发达国家生产力水平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有利地位,就必须建立和完善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机制和一整套办法,就必须制定和完善培养人才、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使人才充分发挥作用的政策和措施。江泽民同志最近在两院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中强调,“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时代,应该是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时代。”应当看到,这些年来,我们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上进行了努力探索,也取得了明显成绩。但是,从总体上讲,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还明显滞后于整体改革形势的发展,有些制度还没有充分体现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时代的要求,还存在一些弊端。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如何通过建立和完善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培养和造就一批忠诚于马克思主义、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善于治党治国的新一代政治家,建设一支能够担当跨世纪重任的,包括党政干部、企业经营管理干部、科学技术干部和其他战线干部组成的高素质干部队伍,为我国在未来的综合国力竞争中赢得主动地位,是干部人事工作肩负的重要任务,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面临的重要课题。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形成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机制,是经济体制改革的迫切需要。马克思主义认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上层建筑必须与经济基础相适应,同时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经过20多年的改革,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在财税、金融、外贸、计划、投资、流通、分配等领域的改革取得重大进展。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分配和就业方式等日趋多样化。这一切,都对作为上层建筑有机组成部分的干部人事制度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这些新情况和新变化,通过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克服原有制度的弊端以及市场经济带来的某些消极影响,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干部人事管理体制,是干部人事工作面临的紧迫任务和严峻挑战。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一步扩大群众在干部选任上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是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20多年来,随着政治体制改革的逐步推进,民主制度不断健全,法制建设逐步加强,人民群众的民主法制意识日益增强,干部人事工作中的群众参与程度也有了明显提高。比如,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已经成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必经程序;公开选拔领导干部、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和党政机关干部竞争上岗,已在各地各部门积极推行。这些制度上的创新,都在一定程度上扩大了民主参与,是干部人事工作发扬民主、坚持走群众路线的有效途径和重要方式。但是,干部人事制度还存在着与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不相适应的问题。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进程的加快,要求我们进一步扩大人民群众在干部选任工作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增强干部工作的公开程度和透明度。因此,如何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相适应的选人用人机制,进一步扩大民主,逐步实现干部工作的制度化和规范化,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任务,也是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实现干部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是防止和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的治本之策。应当指出,这些年,干部人事工作坚持服从和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从总体上保持了新老干部合作与交替的格局,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但是,干部人事制度和干部人事工作还存在不少问题。有些地方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禁而不止,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势。在一些地方,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封官许愿、拉帮结伙、任人唯亲的现象相当严重;跑官要官、买官卖官、造假骗官,甚至害命谋官的现象,触目惊心、发人深省。成克杰、胡长清等人从高级干部堕落为腐败分子,固然主要是他们自己放松世界观改造,经不起权力、金钱和美色的考验,但深刻反思起来,也从一个侧面暴露了干部选拔任用制度和工作上存在的突出问题。在这次“三讲”教育中,群众对这些问题,意见集中、反映强烈,要求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呼声很高。如何在加强对干部教育和管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进一步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步伐,靠建立和完善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制度,不断铲除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滋生的土壤,从根本上保证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廉政、勤政和优政,既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当务之急,也是一项长期的艰巨任务。

回顾改革历程,认真总结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经验

我们党历来重视干部工作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在这方面作过一系列重要论述。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同志从实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的战略转移出发,明确提出思想路线政治路线的实现要靠组织路线来保证,要勇于改革不合时宜的组织制度、人事制度,大力培养、发现和破格使用优秀人才,坚决同一切压制和摧残人才的现象作斗争。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从确保党和国家兴旺发达与长治久安,实现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跨世纪发展宏伟目标的战略高度,多次强调要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并明确提出了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目标、原则、内容和方法步骤。最近,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进一步强调:“要下定决心,加大力度,促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进一步展开和深化,把党管干部的原则同改进管理干部的方法结合好,努力形成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机制和一整套办法。”党的三代中央领导核心的这些重要论述和要求,高屋建瓴,内涵深刻,是我们做好新形势下干部工作和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思想武器。我们要认真学习这些重要论述,深刻领会精神实质,用于指导干部工作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特别是十四大以来,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坚持新时期干部队伍“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原则,全面推进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在许多方面取得了重大进展。一是干部工作法规建设取得重要成果,建立了干部管理的新体制。二是干部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一些地方和部门还建立了绩效评估、干部考察工作责任制等制度。三是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竞争上岗工作逐步推开。四是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得到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五是干部交流工作迈出较大步伐,一些重要岗位和重要职务实行了干部交流、回避、轮岗制度。六是干部监督工作不断加强。七是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有新的突破。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工作,经过2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摸索出了一些带有规律性的东西,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六个方面:

(一)必须坚持组织路线为政治路线服务的正确方向,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要求相适应。坚定不移地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服从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自觉把干部工作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放在国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去把握,与经济体制改革相配套,与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相一致,坚持“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二)必须坚持党管干部原则,改进党管干部方法。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是党的组织领导的重要体现,是实现党的思想领导和政治领导的重要保证,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同时,必须大胆改革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的干部人事管理制度和方法,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改进党管干部方法结合起来,积极探索新的历史条件下党管干部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干部管理水平。

(三)必须着眼于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干部队伍,创造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围绕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建立和完善一套科学合理的干部人事制度,形成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用人机制,使干部能上能下、能进能出,使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不断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

(四)必须实行分类管理,搞好配套改革。根据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的不同特点,推进和完善干部分类管理,切实做到管活、管好。加强对干部人事工作的统一领导和宏观管理,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使各项改革措施相互配套,协调发展。

(五)必须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鼓励各地各部门大胆创新。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是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点和党的群众路线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的集中体现。20多年来,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许多成功做法,如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党政机关领导干部竞争上岗、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等,都是基层创造的。要坚持继承与创新相结合,坚持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改革相结合,鼓励和支持各地各部门在坚持和发扬党的干部人事工作优良传统的同时,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勇于改革一切不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制度和做法。

(六)必须以制度建设为根本,走规范化、法制化的路子。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国家要健全法制,党也要健全党规党法,依靠制度加强党的建设,做好干部工作。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成功经验及时加以总结规范,通过健全党内法规和制度,逐步形成相互配套、约束有力的制度体系,使干部工作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勇于开拓创新,围绕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

今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江苏、浙江、上海考察工作时指出, 我们党要做到“三个代表”,关键在于建设一支能够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的高素质领导干部队伍,特别是培养和选拔好跨世纪担当重任的一大批接班人。6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 进一步强调了培养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领导人才的极端重要性,并提出培养中青年干部,一要不拘一格,二要加强磨练,三要人才辈出。在宁夏、甘肃考察工作时,他又专门强调了人才问题。我体会,总书记之所以对这个问题如此突出地加以强调,是因为只有解决好这个问题,才能确保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代代相传,确保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确保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确保我国在未来激烈的国际竞争中始终保持强盛不衰。按照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扩大民主、完善考核、推进交流、加强监督,在干部能上能下方面取得明显进展的要求和江泽民同志的讲话精神,《纲要》明确提出,到2010年,要建立起一套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相适应的干部人事制度,为建设一支符合“三个代表”要求的高素质干部队伍提供制度保证。基本目标是:建立起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有效激励、严格监督、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用人机制;完善干部人事工作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有效调控的宏观管理体系;形成符合党政机关、国有企业和事业单位不同特点的科学的分类管理体制,建立各具特色的管理制度;健全干部人事管理法规体系,努力实现干部人事工作的依法管理,有效遏制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创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实现人才资源的整体开发与合理配置。这个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是加快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步伐、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指导方针。实现这个基本目标,需要统筹协调,整体推进,重点突破。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把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着力点和突破口,下大决心,下苦功夫,切实抓好以下几个环节:

第一,以观念创新为基本前提,进一步解放思想。最近,江泽民同志号召全党全社会,要大力倡导和弘扬创新精神和科学精神,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在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形成新认识、开辟新境界的过程中,积极推进理论创新、体制创新、科技创新和其他创新。当前,干部工作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迫切需要根据客观情况的变化,从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到制度机制等方面进行创新。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没有观念创新,工作创新就迈不开步子,体制创新就会成为一句空话。现在影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影响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的思想障碍还不少。这些年来,一些地方和部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展不快,有的改革目标难以实现,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但思想守旧、观念陈旧,无疑是一条重要原因。要实现《纲要》提出的改革目标,在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上取得新的突破,必须首先破除种种思想障碍,以观念创新为前提,进行一次新的思想大解放。要善于把干部工作和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放在国际大背景和全党全国工作大局中去思考,不断研究深化改革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把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结合起来,把继承干部工作的优良传统和改革创新结合起来,把自上而下的推动和自下而上的探索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要牢固树立凡是符合“三个有利于”的标准,符合“三个代表”的要求,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干部能上能下的制度和办法,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大胆地干的创新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努力开创百舸争流、人才辈出的新局面。

第二,以扩大民主为改革方向,进一步提高干部工作的公开程度和透明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扩大民主是继续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基本方向。这些年来的改革实践证明,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是解决干部能上能下问题的重要措施,也是克服用人上的不正之风和腐败现象的有效途径。当前,扩大干部工作中的民主,应突出抓好以下几个方面。一要进一步扩大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要认真贯彻群众公认的原则,坚持走群众路线,坚持和完善民主推荐、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制度;积极试行考察工作预告制度、差额考察制度、考察结果通报制度;积极推广领导干部任前公示制,扩大公示制的范围。要加大公示制的推广力度,争取三至五年内在全国地厅级以下领导干部中普遍实行。二要积极推行公开选拔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干部竞争上岗制度。这是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扩大民主的有机结合,也是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形成的比较成熟的做法。公开选拔领导干部,体现了“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拓宽了用人视野,有利于优秀人才脱颖而出。全国各地都普遍推行了公开选拔地厅级领导干部和县处级领导干部。与此同时,竞争上岗已成为党政机关选人用人的重要方式。三要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有的地方党委讨论任免干部时,实行无记名投票表决制度。这种做法有利于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更好地贯彻民主集中制原则,防止个人说了算和用人上的不正之风,要继续总结经验,逐步完善和推广。

第三,以解决干部“能下”为工作重点,进一步加大改革攻关力度。干部能上不能下问题,是多年来困扰干部工作的一个难题。应该肯定,各地各部门在解决干部“能下”方面做了不少工作,也积累了一些经验。但是,从全国来说,解决能上不能下问题还没有取得根本性突破,还需要集中力量、下苦功夫进行攻关。解决干部“下”的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各行各业,需要统筹考虑,从干部制度、配套措施、社会舆论等方面协同配合,逐步推进,才有可能取得明显进展。具体地说,要切实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要抓紧建立健全有利于领导干部“能下”的各项制度。《纲要》就解决干部“能下”问题提出要建立必要的制度。主要是建立和实行党政领导干部任期制、任职试用期制、辞职制度及部分领导职务聘任制。建立领导干部任期制,明确干部连续任职以及担任同一职级的领导职务不得超过最高年限,可以使干部的上与下成为一种正常的社会现象,有利于解决干部不犯错误不下来的问题,使干部“能下”的问题逐步制度化。对新提拔的委任制干部实行试用期制度,有利于组织在实践中更加准确地识别和使用干部,对不称职干部早发现、早帮助、早调整。对于党政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要抓紧制定自愿辞职、责令辞职和引咎辞职的实施办法。聘任制已在企事业单位普遍实行,对党政机关部分领导职务,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领导职务,也要积极借鉴试行。二要抓紧研究建立和完善领导干部“能下”的各项配套措施。解决干部“能下”的一个突出问题是疏通出口。要研究制定相关政策,努力拓宽渠道,合理安置被调整下来的干部。要本着人尽其才、才尽其用的原则,对从领导岗位上调整下来的干部,区别不同情况,合理安排,继续发挥他们的作用。暂时安排不了工作的,可以实行待岗、转岗学习、离岗分流等多种办法妥善安置。要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党政机关工作人员养老、医疗等保险制度,为下来和出去的干部提供必要的生活保障。另外,对调整下来的干部要跟踪考察,对做出突出成绩、得到群众拥护的,还可以重新提拔使用,真正使人才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优化配置,增强干部队伍的生机与活力。三要努力营造领导干部“能下”的社会环境。要教育和说服干部,正确对待“下”的问题。要加强这方面的舆论宣传,转变传统观念,在全社会造成一种干部能上能下的良好氛围。

第四,以完善考核为关键环节,进一步健全择优汰劣机制。一是尽快研究制定一套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和评价标准。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要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建立健全党政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研究建立以工作实绩为主要内容的考核指标体系,细化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领导干部的考核评价标准,切实做到考核指标符合实际,能够准确地反映干部的品行、才能和工作绩效,既科学合理,又便于操作。二是扩大考核范围和改进考核方法。要拓宽考核渠道,扩大考核面,充实考核内容,全面考核干部的德、能、勤、绩。对群众反映的某些干部的问题,要进行专题调查,搞清事实真相,再决定是否任用。要进一步增强干部考核工作的透明度,搞好民意测验和民主评议,有条件的地方还要实行考核预告制度,接受社会各方面的监督,以保证考核工作的客观公正。三是建立健全干部考核责任制。要明确考核者的责任,规范考核工作程序,严肃考核纪律,把考核工作置于干部和群众的监督之下。对在考核工作中不坚持原则,不认真负责,甚至有意隐瞒事实真相,造成考核结果严重失真的,要追究考核者的责任。

第五,以推进交流为重要措施,进一步增强干部队伍活力。继续推进干部交流,是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需要,也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当前,进一步推进干部交流,必须认真贯彻《党政领导干部交流工作暂行规定》,切实做到:一要逐步健全干部交流的激励机制。二要建立健全干部交流的保障机制。三要严肃干部交流的工作纪律。

第六,以加强监督为根本保证,进一步完善制约制度和措施。干部选任是党委的一项重要工作,如何在干部人事工作中,建立有效的干部监督机制,形成多层次、全方位、强有力的干部监督体系,发挥各种监督渠道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制约机制,使各级党政领导干部和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置于有效的监督之下,是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课题。这里,着重强调两点:一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江泽民同志指出:“当前,监督工作特别是对高中级干部和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还是一个薄弱环节。要下决心进一步加强和健全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在这方面,已有的制度要坚决执行并继续完善,没有的要赶紧建立。这是当务之急。”我们要按照江泽民同志的指示精神,紧密结合实际,进一步建立健全行之有效的监督制度。要把领导班子特别是“一把手”在政治立场、民主决策、选人用人、廉洁自律等方面的情况,作为监督的主要内容。要加强上级组织对下级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一把手”的监督,并注意把组织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机地结合起来,用强有力的监督保证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严格执行党的方针政策,遵守党纪国法。二是加强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监督。关键是要加大对贯彻执行《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暂行条例》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对违反《条例》的行为,要严肃查处。不管涉及到什么人,都要一查到底,追究责任。要认真总结这方面的经验,尽快建立干部推荐责任制、干部考察责任制,研究制定用人失察失误追究制度,按照权责一致的原则,明确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推荐、考察、决定等各个环节的责任主体和责任内容。对失职、渎职行为,依照有关纪律和规定予以追究。要积极督促和推动有关部门加快建立有利于留住人才、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收入分配激励机制。

切实加强领导,保证各项改革措施落到实处

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革命,是干部人事工作从思想观念、工作方法到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全面创新,牵扯到方方面面,涉及到各种利益的调整,任务很重,难度很大,政策性很强,直接关系着“三个代表”的要求能否真正落实到建设一支高素质干部队伍的工作中去,事关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必须有坚强的组织领导来保证。

一要明确责任,狠抓落实。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责任在党委,关键在领导。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力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各级领导班子认识的高度和重视的程度。事实表明,哪里的党组织特别是主要领导同志思想重视、态度积极,哪里的改革力度就大,效果就好。各级党委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一定要增强责任感、使命感、时代感,把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作为事关全局的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不怕困难,排除干扰,敢为人先,把改革的紧迫感和创新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二要统筹兼顾,分类指导。加强宏观指导,是干部人事制度改革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组织部门是党委主管干部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在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负有牵头抓总、宏观指导、统筹协调的职责。要在党委的领导下,按照《纲要》要求,协同有关部门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进行统筹规划、狠抓落实。在工作指导上,要坚持“三支队伍”一起抓,使党政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相互协调,整体推进。

三要发挥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各级党委及组织部门一定要充分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围绕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中出现的各种热点、难点问题,有针对性地把思想政治工作做深、做细、做实、做好,引导广大干部从党和国家事业的大局出发,正确处理个人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关系,积极支持和参与改革,为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标签:;  ;  ;  ;  ;  

认真贯彻“三个代表”要求为高素质干部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_政治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