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项目综合性评价为依据优化电网规划的思考论文_韩永红,张永勤

以项目综合性评价为依据优化电网规划的思考论文_韩永红,张永勤

(国网宁夏电力公司固原供电公司 宁夏省固原市 756000)

摘要:利用各类技术经济指标对历年电网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进而选择科学经济的电网规划方案,对实现电网规划质量、速度和效益的统一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文章从技术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对区域电网2011~2015年建设项目进行了分析论证和综合评价,提出优化电网规划的对策和思路,为后续规划项目的科学决策和顺利实施提供有力的依据和经验。

关键词:电网建设项目;评价;规划;对策

引言

近年来,我国能源和电力需求保持较快增速。加强电网建设项目的综合评价研究,不仅可作为电力能源可持续发展规划的基本依据,更有助于电力行业在国民经济的长远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十三五”电网规划进入全面实施阶段。为应对不断变化的社会经济发展形势和环境,每年都要因地制宜开展电网滚动规划。构建科学有效的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体系,对“十二五”建设项目进行综合性评价,对优化电网规划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将有效保障电网建设运行的科学性、经济性和持续性。

1 综合性评价工作内容及技术方法

针对固原电网2011~2015年规划项目,重点开展项目综合评价及技术经济效益分析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1.1项目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选取。从安全性、经济性、适应性三方面选取能够满足项目评价工作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1.2开展技术经济评价指标计算和综合评价。利用所选取指标的计算方法,以层次分析法的基本原理为指导,设定指标权重及评价依据,从技术性指标和结果性指标进行项目分析论证,开展电网规划建设方案的技术评价,得到技术评价指标和综合评价结论。

2 电网建设项目技术性指标评价

2.1技术性指标评价体系

从网架合理性、供电能力、装备水平三方面确定23项技术性指标。

网架合理性:包含110kV变电站结构水平、35kV变电站结构水平、110kV线路结构水平、35kV线路结构水平、110kV主变及线路N-1通过率、35kV主变及线路N-1通过率6个二级指标共12个具体指标。

供电能力:包含容载比、负载能力2个二级指标共6个具体指标。

装备水平:包含线路、变压器、断路器3个二级指标共5个具体指标。

应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指标权重值,结合专家意见设定各个分数区间上所对应的指标值,根据分数与指标值的对应关系进行曲线拟合,得出最终评价判据的函数。

2.2技术性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对指标值的计算分析,综合评价电网规划建设效果。

2.2.1网架结构进一步优化。线路结构水平逐年提升,2015年110kV、35kV线路联络率均达100%,10kV架空线路分段率逐渐趋于合理;电网转供能力逐年提升,相比2011年,2015年110kV线路N-1通过率提升6.11个百分点,35kV线路N-1通过率提升14.23个百分点,110kV母线N-1通过率提升8.33个百分点。

2.2.2供电能力进一步提高。2015年,110kV高压配电网容载比2.03,110kV、35kV电力供需基本平衡且电力供给尚有一定裕度;主变重载率由2011年的23.21%降至2015年的3.09%,线路重载率由2011年的25%降至2015年的1.04%。

2.2.3装备水平进一步提升。2015年35kV及以上线路供电半径偏长率达到0.82%;110kV、35kV变压器运行年限在20年以下的分别为89.19%、95.35%,110kV、35kV断路器运行年限在15年以下的均达100%;城市电缆化率上升至20.96%。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011~2015年技术性指标综合评分依次为:74.59分,82.31分,86.33分,88.66分,91.93分。评分逐年提高,说明“十二五”规划项目的实施在满足负荷增长需要的同时,对电网网架结构完善、供电能力提高、装备水平提升产生了积极影响,对整体电网升级促进作用明显。

3 电网建设项目结果性指标评价

3.1结果性指标评价体系

确定供电可靠性、综合电压合格率、综合线损率、10kV供电半径、10kV线路绝缘化率、城网(含县城网)10kV线路电缆化率六方面结果性评价指标。

3.2结果性指标综合评价结果

通过对指标的计算分析,“十二五”规划投资项目对电网网架结构、供电能力、装备水平均产生了积极影响,电网供电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相比2011年,2015年供电可靠率提升0.088个百分点,用户平均停电时间缩短7.71h/户,综合电压合格率提升1.16个百分点,综合线损率下降1.79百分点,10kV公网线路平均供电半径降低4.67km,10kV公用架空线路绝缘化率上升36.65个百分点,城网(含县城网)10kV线路电缆化率上升3.48个百分点。

4 优化电网规划的对策和思路

根据综合性评价结果,固原电网通过“十二五”的规划、投资及建设,网架已趋于合理。“十三五”是固原市实现脱贫致富、与全区同步小康的决胜期,固原电网规划投资51亿元进行电网建设改造。在电网滚动规划及项目投资中,应汲取“十二五”规划建设的经验成果,统筹优化、精准施策,全面推动各级电网协调发展。

4.1针对电网薄弱点找准投资侧重点

4.1.1继续加强110kV、35kV网架建设,满足城际铁路牵引变等重点项目负荷接入,增加变电站布点;加大10kV电网资金投入,缩短线路供电半径,持续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

4.1.2加强35kV、10kV线路间的联络,提高线路环网化率,进而提高变电站全停通过率。根据需求加强电缆线路建设,提高全市电缆化水平。

4.1.3配合政府开展相关基础设施、园区配套设施、新农村、设施农业、旧城改造、旅游发展等建设,做细配套供电方案。做好移民搬迁情况摸底和调查,注重人员与农业聚集区的变压器合理布点。

4.1.4优先规划影响程度大、必要性明显的项目,保证资金投入的合理性和投资效益。

4.2及时开展电网滚动规划修编

电网建设项目存在点多、面广、投资大等特点,要加强立项工作深度和计划决策的可操作性,建立并管理好项目库。全面考虑、论证项目必要性、可行性和影响因素,提出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避免项目建设过程中出现立项调整、项目变更等情况。重视对工程造价的原始数据积累,加强项目投资统计分析,以利于地区造价水平和投资控制。

4.3规划适度超前保证区域经济发展

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对电网安全性、可靠性和美观性的要求不断提高,在网架结构、供电能力、装备水平、变电站址、线路走廊、电缆沟道等方面要远近结合,留有足够裕度。要以保证安全为基础、提高效益为目标,积极采用运行可靠、技术先进、自动化程度高、占地少、维护少的新型设备和先进装置,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动力和空间。

4.4将电网规划纳入城市总体规划

将电网规划纳入市县级能源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地方城乡发展规划,做到电网规划与城市发展相协调。努力做到输配、配政协调发展,即输电与配电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发挥电网整体效益;配电与市政规划有效衔接,输电走廊、变电站址、地下通道的气、热、水、通信等要统筹考虑、统一规划。

4.5加快调度自动化和配网自动化建设进度

将配网自动化系统的规划纳入到配网项目规划,为实现配网自动化创造条件。建设配网运行信息管理系统,利用现代计算机及网络在线数据和离线数据、配电网数据和用户数据进行信息集成,使整个配电系统处于最优的运行及管理状态。

结语

通过科学有效的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将更好地确定综合评价规划方法,更好地处理影响电网的因素之间的关系。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体系的建立是一个持续不断的更新过程,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趋势不断改善和优化。

参考文献:

[1]王丹,太原城市配电网建设项目综合评价研究[J],华北电力大学,2016

论文作者:韩永红,张永勤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7年第3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3/8

标签:;  ;  ;  ;  ;  ;  ;  ;  

以项目综合性评价为依据优化电网规划的思考论文_韩永红,张永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