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大学 青海省人民医院;青海西宁810000)
【摘要】 妊娠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可能与可溶性血管粘附因子、肿瘤坏死因子的异常表达有关,本文主要阐述两种因子与妊高症的关系。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疾病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因子 肿瘤坏死因子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PIH)是妊娠期特有的疾病,多见于妊娠20周后,对母婴有着极大危害。由于其发病机制尚不明确,至今仍是围产医学研究的重点。可溶性血管粘附因子(VCAM-1)、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异常表达,可能参与了妊高症的发生和发展。
1 VCAM-1与妊高症
可溶性血管细胞粘附分子属于免疫球蛋白超家族中的一员,静息状态下不表达, 主要表达在细胞因子活化的血管内皮细胞表面。VCAM-1分子高表达使白细胞黏附于血管内壁引起炎性反应,造成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白细胞的黏附和迁移,参与炎性反应和免疫过程,损伤的血管内皮上的sVCAM-1脱落进入血循环,进一步损伤血管内皮细胞,最终导致血管内皮损伤甚至功能障碍[1]。洪小苹[2]研究发现PIH患者胎盘组织中VCAM-1水平比健康对照组明显升高,且其水平随患者病情加重而升高,胎盘组织血管壁增厚、管腔狭窄、滋养细胞对血管浸润少,随病情加重螺旋小动脉病理改变越明显,考虑VCAM-1可能是内皮细胞损伤的主要标志,并在PIH发生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牟华平等[3]用免疫组化法分析了相同孕周的正常及妊高症孕妇组妊娠晚期胎盘组织绒毛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及滋养细胞内VCAM-1的表达,结果VCAM-1在胎盘绒毛血管内皮细胞内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且随着病情加重,阳性表达率呈现出逐步升高的趋势,表明VCAM-1在妊高症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高岚[4]认为,VCAM-1在妊高症产妇的血清及胎盘组织中表达上调,可作为产妇内皮细胞功能激活的标记物,证明了PIH 的发病机制, 不仅通过细胞黏附分子活化引起内皮细胞的损伤, 同时还存在胎盘滋养层细胞分化浸润受阻, 不能浸润蜕膜、肌层及螺旋小动脉, 造成胎盘着床表浅, 引起胎盘缺血、缺氧, 进一步证明了血管细胞粘附分子VCAM-1 与PIH 发病有密切关系。
2 TNF-α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妊娠高血压疾病患者胎盘组织、血浆、羊水中TNF-α浓度水平显著升高, 可引起滋养细胞和内皮细胞功能损伤。TNF-α主要由活化的单核、巨噬细胞分泌,其生物学作用广泛,有抗感染、抗肿瘤和损伤血管内皮细胞的作用,母体产生的TNF-α能穿透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循环。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王茜等研究发现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TNF-α水平的明显升高,认为TNF-α参与了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的发生[5]。郝殿晋[6]等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ELISA) 检测114 例妊高征患者( 其中轻度子痫前期39例、重度子痫前期75例) 和93例正常晚期妊娠妇女血清TNF-α水平,结果妊高征组TNF-α明显高于正常晚期妊娠组(P均<0.001),重度子痫前期组TNF-α明显高于轻度子痫前期组。邹洁宁[7]发现孕晚期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孕妇TNF-α水平较对照组明显升高,认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TNF-α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为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时存在胎盘缺氧, 缺氧刺激TNF-α的产生, 妊高症时TNF-α水平升高, 胎盘滋养细胞凋亡亦增加, 二者之间存在相关性。PIH时胎盘合成和分泌大量的TNF-α,引起胎盘滋养细胞凋亡增加,使其侵入子宫蜕膜和螺旋动脉的能力受损和胎盘浅着床,造成子宫螺旋小动脉结构重铸,导致胎盘缺血、缺氧,胎盘代谢障碍,表现为胎盘源性血浆细胞毒性物质如内皮素、低密度脂肪酸及促凝物质等增加,从而使血管内皮损伤,全身小动脉痉挛,最终引发PIH[8]。
VCAM-1与TNF-α关系密切,VCAM-1与白细胞表面的VLA-4结合可促进TNF-α的分泌;而TNF-α可诱导内皮细胞分泌VCAM-1,二者相互促进在PIH发病过程造成恶性循环,而发挥重要作用。
妊高症确切的病因及发病机理, 目前仍在探索阶段。如果能在孕早期通过测定此两种因子而加强对该病的监测和病情的预测,则对妊娠并发症的减少和母婴死亡率的降低有重要临床意义。
参考文献
[1] 祝峰,周宁,刘金波,等. 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妊娠血浆相关蛋白-A和白细胞介素6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中的作用[J]. 武警医学,2014,25(9):886-888.
[2] 洪小苹. PIH患者血清和胎盘组织中VCAM-1、PAPP-A表达及其相关性[J]. 中国医学工程,2015,(06):12-13+15.
[3] 牟华平,袁志平,陈佳莲,等.核因子kB 56及黏附分子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胎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17):66-69.
[4] 高岚,陈颖,梁红,等,VCAM-1和PAPP-A在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中的表达及其相关性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5):377.
[5] 王茜,袁晓洁,赵丽,等. IL-1β、NO、TNF-α、瘦素对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临床研究[J].中国优生与遗传杂志,2012,20(5):35-36.
[6] 郝殿晋,李亚卓,孙鑫,等. 不同细胞因子和蛋白与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相关性的临床研究[J].检验医学,2014,29(8):822-825.
[7] 潘国华.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患者血清IL 2、IL 10、TNF α和Th1/Th2的水平[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3,1(19):33-34.
[8] 邹洁宁,熊丽,周金桃. 妊高症患者外周血和胎盘组织内细胞因子及NO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 海南医学院学报,2015,(08):1085-1087.
论文作者:邓灵燕 郭红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14
标签:胎盘论文; 高血压论文; 内皮论文; 细胞论文; 血管论文; 综合征论文; 因子论文; 《医师在线》2017年2月下第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