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仓利
(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青浦分院检验科 201700)
【摘要】 目的:分析探讨血清肌红蛋白检验在AMI患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AMI治疗的患者55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时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作为对照组,检测两组血清肌红蛋白情况,比较两组的血清肌红蛋白水平。结果:试验组患者的Myo、cTnI、hs-CRP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AMI患者检测其血清肌红蛋白具有积极临床意义,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AMI;血清肌红蛋白;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3-0054-02
急性心肌梗塞是指冠状动脉急性闭塞、血流中断引起的局部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临床可表现持久的胸骨后疼痛、休克、心律失常和心力衰竭,伴有血清心肌酶增高以及心电图的改变[1],可并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症状,常危及患者生命安全。急性心肌梗塞是一种心肌缺血性坏死,因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疾病发生,近年来随着人口结构老龄化进程加剧,加之饮食习惯转变的影响,心血管患病人群逐年增多,AMI规范治疗形势更为严峻,对方案合理选择是保障预后的关键。传统诊断AMI疾病主要根据病史以及心电图,早期诊断AMI疾病多采用乳酸脱氢酶同工酶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但此两种检测方法操作复杂,利用率不高,而且不适用于急诊[2]。本文通过研究血清肌红蛋白在AMI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以期为临床诊断AMI疾病提供借鉴。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0月来我院接受AMI治疗的患者55例作为试验组,选择同时期来院体检的健康人员55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中男29例,女26例,年龄34岁~73岁,平均年龄45.8±3.6岁;试验组中男32例,女23例,年龄35岁~75岁,平均年龄46.9±2.8岁;其中31例患者的梗死部位位于前壁,24例患者的梗死部位位于下壁。两组的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检测方法
对照组于体检当天清晨空腹抽血3ml,及时分离血清;试验组患者于治疗第4h、8h、12h、24h、72h时空腹抽取2ml静脉血,抽取后及时放入离心管内,持续15min离心取500?l血清后放入带管的试管中,于-20℃的冰箱中储存。比较两组的Myo、cTnI、hs-CRP水平,采用雅培i1000化学发光仪检测Myo及cTnI水平,采用西门子BN2全自动特定蛋白分析仪检测hs-CRP水平。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1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结果
对照组患者的Myo水平为56.87±13.25L,cTnI水平为0.27±0.01L,hs-CRP水平为3.96±0.77mg/L;试验组患者的Myo水平为188.62±43.58L,cTnI水平为3.81±0.57L,hs-CRP水平为16.37±2.06mg/L;试验组患者的Myo、cTnI、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试验组患者在4h时Myo水平为169.85±38.51L,cTnI水平为3.66±0.47L,hs-CRP水平为14.59±2.03mg/L;12h时Myo水平为191.34±46.97L,cTnI水平为3.93±0.58L,hs-CRP水平为15.59±2.09mg/L;24h时Myo水平为188.98±43.59L,cTnI水平为3.81±0.55L,hs-CRP水平为16.45±2.12mg/L; 72h时Myo水平为153.46±32.75L,cTnI水平为3.72±0.47L,hs-CRP水平为13.88±1.84mg/L.急性心梗发病后,hs-CRP的浓度逐渐上升,在2h~24h时达到最大浓度,治疗3d后逐渐恢复正常。
3.讨论
AMI疾病多发生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狭窄基础上,因某些诱因导致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血液中的血小板在破裂斑块表面聚集形成血栓,突然阻塞冠状动脉官腔,导致心肌缺血坏死,心肌耗氧量剧烈增加或冠状动脉痉挛、过劳、激动、暴饮暴食、便秘等都可引起AMI。 AMI患者发病后,即可损伤心肌细胞,也影响膜的通透性以及完整性,在患者的外周血液中会检测到梗死细胞的化学物质质同,因临床血液检测中可明确检测到该类化学物质,因此又被称为心肌损伤标志物[3]。及时检测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浓度,可有助于早期诊断AMI疾病。有研究显示[4],AMI发病早期进行诊断时,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敏感性为40.3%,敏感性较低,不能作为临床检测的有效指标。本组试验中,将血清肌红蛋白作为AMI患者的临床检测指标。经临床试验显示,hs-CRP的敏感性较高,临床检测中可通过敏感检测方法检测血清中的低水平hs-CRP,hs-CRP的稳定性较高,且不受年龄、性别等因素的影响。hs-CRP的检测也较为方便,费用较低,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中。健康人的血清中hs-CRP的浓度较低,只有机体遭受创伤或发生AMI疾病时浓度才会升高。临床检测hs-CRP可通过超敏感检测方法。Myo是一种氧结合血红素蛋白,可作为AMI诊断的早期最灵敏的指标。在AMI发病时, Myo最先被释放入血液中,有研究显示,Myo在症状出现约2~3小时后,血中Myo可超出正常上限,9~12小时达到峰值,24~36小时后恢复正常,可作为临床检测AMI疾病的早期最灵敏指标,如Myo阴性可基本排除心肌梗死症状。有文献报道[7],Myo的灵敏度较高但特异性较低,临床检测时需结合其他心肌标志物进行检测。cTnI是临床经常采用的急性心梗心肌损伤标志物,广泛存在于心肌、骨骼肌内,cTnl是心肌肌钙蛋白的I亚单位,主要包括肌钙蛋白I、肌钙蛋白T以及肌钙蛋白C等3个亚基,心肌肌钙蛋白的心肌特异性较好,AMI发病后4h~6h内,心肌肌钙蛋白即可进入到血液中,在血液中逐渐累积,有研究显示,高水平的cTnl可在血液中保存6d~10d。临床检测cTnl即可检测微小的心肌损伤,对肌肉损伤的干扰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心肌的灵敏度与特异性效果较好,而且AMI疾病的发病范围与程度受cTnl的直接影响,因此cTnl可作为临床诊断AMI的特异性标志物[8-9]。本组研究中,通过对比AMI患者与正常体检人员的血清肌红蛋白指标可以看出,AMI患者的Myo、cTnI、hs-CRP水平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两组的数值比较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通过研究还可看出,AMI发病后,hs-CRP的浓度逐渐上升,在2h~24h时达到最大浓度,治疗3d后逐渐恢复正常。早期治疗中,Myo与cTnI已出现,在8h~12h内可达到最大值,因此对AMI的早期诊断具有重要意义。临床进行AMI疾病早期诊断,Myo、cTnI与hs-CRP在检测上各有优势,三种指标联合使用优势互补,可提高疾病的诊断准确性,应用价值较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刘社琴.心肌标志物对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价值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 2011(04):12-13.
[2]谢广祥.血清肌红蛋白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临床应用[J].中外医疗,2010(24):52-53.
[3]吴广明,刘伟霞,范骞.急性心肌梗死介入治疗45例[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2(24):100-102.
[4]陈玉玉,张秋桂,颜向军.血清肌红蛋白和CK-MB的联合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塞中的应用[J].南华大学学报(医学版,2009(4):46-48.
[5]李宁利.心肌肌钙蛋白Ⅰ、肌红蛋白及肌酸激酶同工酶在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32(1):162.
[6]钟文军.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超敏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诊断价值[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1,15(1):185.
[7]艾合买提·买买提.血清肌红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和超敏C反应蛋白在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价值[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0(09):46-48.
[8]王奕忠,陈永丰,杨宏生.血清肌钙蛋白T和肌红蛋白测定在急性心肌梗塞患才早期诊断中的意义[J].河北医学,2010,16(5):524-525.
[9]滕秋叶,唐召力,张治坤,等.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对急性心肌梗塞患者预后的影响[J].昆明医学院学报,2010,31(6):105-106.
论文作者:陈仓利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7/24
标签:蛋白论文; 心肌论文; 血清论文; 患者论文; 水平论文; 心肌梗死论文; 疾病论文; 《医药前沿》2015年第13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