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探索_教育产业化论文

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探索_教育产业化论文

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探索,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高等教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全面、有序地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产业化、社会化和现代化,是当前中国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教育学、经济学研究面临的极具挑战性和开拓性的课题之一。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机制由传统的计划配置方式向市场配置方式逐步转换的总体态势下,探索研究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基本方式和途径,对于合理调整中国高等教育结构、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实现高等教育产业化和市场化经营、促进以教育科技为核心的国民经济整体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针对当前高等教育发展存在的若干机遇、困难和障碍,着重围绕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问题、基本内容、基本方式、发展方向与途径等,进行综合性分析和探索。

一、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问题

改革开放20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取得了如下基本成就:

1.确立了邓小平教育理论。把邓小平教育理论作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真正确立了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2.高等教育的规模成倍扩张。形成了多层次、多形式的高等教育发展格局,培养了一大批专门人才,为科教兴国作出了重要贡献。3.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取得重大突破。初步形成了分级办学、分级管理的新体制,通过共建、调整、合作、合并等多种形式,初步打破了条块分割、重复建设的局面。4.对外开放的层次、范围不断扩大。已与154 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教育交流和合作关系,以开放的姿态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发展教育的先进经验,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5.高等教育法制化建设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基本形成了以《教育法》为核心,以教育专门法为骨干,内容较为完备、结构较为合理的教育法律法规体系。

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在取得了较大成就的同时,由于历史、文化和体制等诸方面的原因,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现实的问题,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角度判断,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等教育没有摆脱对国家政府的行政依附,自身的产业化发展水平低下,缺乏自我调整、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研究表明,高等教育发展最突出的问题是高等教育管理体制问题。建国以来,由于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的制约,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分为三个部门层次的管理:中央业务部门,主要由70多个中央所属的管理部门举办了350 多所高等学校;教育部直属管理的30多所高等院校;地方所属的100 多所高等院校。形成国家教委直属高校、中央部委所属高校和地方高校“三分天下”的管理格局。虽然改革开放以后,随着中央国家机关机构的多次调整与合并,中央所属部门办学的功能有所弱化,中央和地方共同管理高校的行为得到加强,但是国家政府包办高等教育的体制并没有得到彻底的改观。在强调政府作用的主导行政约束背景下,形成了国家集中计划、资源集中配置、政府直接管理的制度安排,在这种管理体制的长期运作过程中,高等院校办学的主体是国家及教育主管部门。高等院校隶属于政府,其学校的建立、办学方向、经费来源、人员任命、专业设置、招生计划、教学过程、科学研究、毕业生分配、基本建设、后勤服务等方面,都遵循国家或主管部门的计划指令,形成了一种以单一的行政配置机制为主要内容的“依附型”运行机制,这种“依附型”的高等教育运行机制直接导致高等教育办学主体单一,自身协调能力较差,缺乏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能力,缺乏办学自主权。

2.高等教育资源配置效率不高,资源浪费现象严重。行政性的资源计划配置方式是以高等院校隶属国家政府部门为前提的,资源流动和优化配置不以效率优先为首要目标,在条块分割体制下,不可避免地产生院校、专业的重复设置,高等院校普遍规模狭小、种类繁多,1977年以后,高等学校数目急剧膨胀。1983—1985年连续三年每年净增100所, 一直到1988年高达1075所后才稳住。1994年全国普通高校平均规模2591人,其中本科院校3418人,专科院校1388人。本专科学生规模低于3500人的本科院校有400所,占其总数的63.8%;低于2000 人规模的专科学校有382所,占其总数的84.3%。二者合计782所,占全国普通高校总数的72.4%。到1998年,在1057所普通高等学校中,规模在2000人以下的有579所,占总数的53.78%。高等教育系统的规模、布局、层次结构和专业结构不能随着社会需求的变化灵活调整、只服从政府部门内部的发展需要。加上普通高校和成人高校自成系统,相互封闭循环,更加剧了专业、院校的重复设置,从而导致高等院校教育资源的结构性、规模性和管理性浪费。

3.高等院校对外开放的层次较低,对内、对外全方位开放的格局远远没有形成。长期处于计划体制摇篮之中的高等教育所需要的一切发展要素来自于政府的计划调配,而无需也无权从社会其它部门、其它产业获取发展要素,受制于一套极其繁杂的规章制度,压抑了自主办学的积极性,表现为典型的“封闭循环”的特征。即使是改革开放20年后的今天,我国高等学校与国内外科研机构、企业集团、国际机构的联系与合作范围也非常狭小,知识创新、技术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化的整体水平不高,不能通过努力扩大对外科技文化交流,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才优势和科技优势形成规模效应,为高等教育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同时,高等教育利用外资、私资办学的许多现实禁区没有突破,私资、外资和企业集团、社会集团举办高等教育的政策环境偏紧。尽管近几年来,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各种社会力量以及个人捐资办学、助学的政策措施,但由于力度不大、政策不配套,私人办学的数量不多,规模较小,企业集团、社会集团、外资及私资举办高等教育的事例屈指可数。

4.高等院校自身结构调整步伐缓慢,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急剧变化。由于把高等教育作为独立产业的观点没有得到广泛的承认,高等教育自身结构的调整依然服从于国家部门的行政意志,而非市场导向。高等院校在办学形式上依然是以单一的全日制为主,较少适应市场经济需要的多形式的办学方式,其单一化的发展模式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经济社会综合化、多元化发展的趋势相脱节。在专业结构上,专业门类与科技、社会结构的联系一直未作大的调整,即使有的专业改了名称,也很少有实质性的变化。高等教育自身改革调整的缓慢不仅使中国的高等院校与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不断扩大,而且使高等学校不能站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科学技术进步的前列,培养的人才也缺少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5.高等教育供给与需求矛盾尖锐,高等教育供给短缺的状况与社会经济发展对高等教育的巨大需求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1998年,我国高等教育入学率为9%,大大低于世界平均24%的水平,更低于美国56 %的水平。据教育部的估计,2000 年我国普通高中毕业生比1997 年净增100万,年均增长13.6%,而近几年普通高校招生年增长率不到5 %, 1998年计划招生仅增长7%,高等教育供不应求的状况将进一步加剧。 高等教育的短缺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实现“软着陆”后买方市场中的独特现象,它不仅制约了高等学校加快自身改革调整的步伐,而且强化了广泛存在的中小学应试教育的倾向,对素质教育的普遍实施产生了严重的消极影响。此外,普通高等院校办学条件较差,教育发展的专业化水平不高,高等教育办社会问题严重,不少学校教职工超编,后勤机构庞大、冗员较多、管理水平较低,校办产业对高校发展的贡献率不高。

总之,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困难是由于体制的原因,使得高等学校的投入主要依靠国家财政的预算内投资,投入来源较为单一且投入不足、增长缓慢。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体制障碍,国家计划关系的单一性与市场经济所要求的横向的、多边关系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同时,20年来的改革开放使我国国民经济市场化的比重逐步提高,资源配置市场化的趋势日益显化,但从总体上考察,高等教育的计划经济特征仍然较为明显,不能自主地通过市场获取发展要素,自身结构调整的缓慢也使其难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

二、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方向:按产业方式运行

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基本概念是:在国民经济资源配置逐步市场化的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逐步摆脱对国家政府和部门的行政依附关系,遵循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规律,以人文精神为基础、市场价值为导向,按产业化方式走自主办学、自我积累、自我发展的道路。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最基本的目标是使高等教育超越传统的单一的学校教育系统,使高等教育机构成为具有独立法人地位,向全社会开放的现代化产业系统。从经济学角度看,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实质就是要把高等教育作为一个产业来办,按照投入产出原则,在扩大市场需求,满足群众教育需要的过程中讲求教育投资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以人文精神为基础。教育是按照一定阶级的目的对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施加影响,促进发展的过程,具有浓厚的人文价值理念。邓小平教育理论是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核心和灵魂。它要求把学生的政治思想素质放在首位,不断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社会主义四有新人,因此,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是一种体现高等教育、高校精神风貌及发展状况的综合特征,它包含道德精神、艺术精神、人生态度、高等教育价值取向、办学理想、办学方向等等方面,反映在学校课程、校风、学生的具体行为以及种种办学行为之中。人文精神高度重视人的本性塑造,人格的健康和人的全面发展,高度重视民族精神和民族气节的弘扬,高度重视人类共同理想在人类社会进步的各个层面中的体现。重视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是高等教育自身的价值取向、伦理取向,对真、善、美的崇尚与追求的集中表现。人文精神的发展要求高等教育的整体办学指导思想及价值指向上突出表现为对人类发展的强烈关注及对社会进步和民族兴盛的极大重视。我们之所以强调高等教育的人文精神,是因为教育活动与经济活动是两个功能不同的范畴,有各自的运行规律和特点。市场经济往往表现为同经济行为密切联系的需求与功能,市场经济不能“自然长入”精神文明境界,反而由于自身的缺陷往往导致某些经济活动与人类文明发展的逻辑方向相悖,甚至破坏某些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如利益关系的调整在人际关系和道德观念方面带来的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行为的强化等等。这些问题和行为如果不能得到有效遏制的话,就会危及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而教育既是开发人力资源的特殊性产业,培养的人才是特殊产品,又是促进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公益性事业,具有政治、文化、道德等多种功能。它不仅能够通过人力资本的投资对经济社会的发展产生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且能够直接为社会提供科研成果,以及知识创新、技术创新的成果,为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提供“智囊团”和思想库的作用。同时通过促进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为社会精神文明的发展创造条件,并在商品生产和交换过程中建立敬业精神、创业精神、契约精神以及法制精神,形成市场经济所需要的社会道德氛围和构建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价值和行为准则。此外,知识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即要求人的思想道德素质达到一个新的境界,要求知识的发展对人类社会的全面进步作出新的贡献。总之,人文价值取向是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基本要求之一,它要求高等教育真正面对21世纪人类科学技术的进步,并在知识经济的浪潮中为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人文精神所要求的法制与伦理道德的规范化也是有序的市场经济的基础。

2.以市场价值为导向。以市场价值为导向主要是指高等教育自身的发展必须在国家宏观政策的指导下,将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置身于市场经济的竞争之中,尽可能从市场获取产业发展要素,以产业的投入产出标准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基本标准,以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变化作为调整高等教育结构、规模的主要参数。同时,正确处理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过程中政府宏观管理与市场调节的关系,自动校正在资源配置市场化条件下自身行为出现的偏差,努力按照市场发展所要求的速度和规模来培养高层次的、合符市场需要的高级创新型人才,不断根据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正确处理高等教育内部的管理问题和布局问题,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最优配置,并在资源流动和市场竞争中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

3.按产业化方式运行。高等教育作为一项产业必须按照产业化方式来经营和管理,必须讲求产业化生产的投入产出,完善产业收益的核算体系和评估体系。但是,在产业化发展进程中,必须充分考虑高等教育拥有的多种社会职能,考虑其主要的社会职能是通过教学、科研活动来体现的,教学和科研活动的本质是高新科技和新知识的传递、探索、创造、积累,有其自身规律,办学必须自觉地遵循。另一方面,高等教育既要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高层次人才,又是师资、设备、资金等主要教育资源的需求者,按照产业化方式来经营高等教育,就应切实扭转传统体制下高等教育纵向依附、粗放发展、重复建设、效益低下的现象,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走内含发展、对外开放、集约经营、高素质、高水平的发展道路,这样可以大幅度的提高高等教育资源的配置效率,并通过市场竞争机制的引入使高等教育在产业化发展中,能够通过发展方向和发展规模的确定、经营管理体制水平的提高,来提高教育产业的生产效率,以最小的资源耗费取得最佳的经济效果。对一些培养人文精神有益,但于市场没有直接联系的学科和专业,以及有长远价值但缺乏近期效应的基础学科,政府应通过政策予以扶持和保护,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

4.自主办学、自我积累、自我发展。高等学校通过密切与市场、社会的关系逐步走上自我发展的道路是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基本目标。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应由政府集中控制的纵向约束转为以市场为主的横向约束,由此,高等学校将成为完全独立的利益主体,具有独立决策的能力,对其运作所依赖的社会环境的变化及自身运行结果更为关心。从10多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程来看,着力加强高等学校同社会的密切联系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改革的共同趋势。高等教育的自主化发展的关键是切实贯彻执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针,密切高等学校同生产、科研以及社会其它方面的联系,强化市场进入和社会参与,建立起高等学校适应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机制,使其能够独立地从市场获取教育发展资源和各种经济支持,独立接受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中的大量科研课题,能够独立地根据市场需要招收学生,并能够为毕业生创造就业机会,形成内在自主发展、良性循环的态势。在市场经济条件下,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在人文精神和市场价值的推动下,运用世界先进的教育发展理论和成功经验,不断提高自身的发展规模和水平,将资源合理分配于长期用途和短期用途,自觉进行积累,逐步形成自我增值,自我积累和自我发展的经济机制。要加快内部改革步伐,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加强招生和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加快高校后勤社会化步伐,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

三、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1.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形成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机制。

(1)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 形成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内在机制。

中国高等教育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困难与障碍同高度集中的高等教育行政性管理体制密切相关。虽然从1985年中共中央作出《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到1999年1月13日国务院批准《面向21 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中国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取得了重大的进步,但这一改革仍然任重道远。全面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目的是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改变、调整和理顺现行的条块分割、部门所有的格局,基本形成中央和省级政府两级管理,分工负责,以省级政府统筹为主,条块有机结合的新体制。到下世纪初,少数有代表性的重要学校,以及行业性较强,地方政府不便管理的学校,继续由中央政府有关部门管理或与地方共同管理。通过深化改革和立法,逐步形成国家统筹规划,宏观管理,学校面向社会依法自主办学的局面,使高校从对国家计划的单一纵向关系转向对市场的多边横向关系,使自身的发展能够通过市场获取产业发展要素,完全按照产业化方式经营,最终走向能够自我循环、自我调整的产业化发展道路。

在对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过程的历史起点、特殊演进方式特别是以改革开放以后高等教育的发展进行全面反思后不难看出,高度集中、部门所有的行政管理方式对于新中国高等教育体系的形成乃至整个教育体系的建立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但是这种忽视市场机制作用的部门办学方式对高等教育的自主发展带来的消极后果也是显而易见的。由于纵向的资源配置方式,除教育部直接管理的高校外,中央政府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管理高等院校形成了“条块分割”体制,产生了学校和专业重复建设、办学效益不高和专业面窄、培养的人才适应性差的弊端,严重阻滞了部委高校面向市场、面向社会的自主发展。

积极而稳定地推动中央业务部门办学管理体制改革的途径是:与中央国家机关机构改革相适应,尽可能地淡化中央业务部门直接管理高等院校的职能,可以先采取中央业务部门和地方政府联合共建、高等学校之间的联合与合并、地方政府管理、企业集团参与办学等不同方式进行改革。有条件的部委所属高等院校应强化同企业集团联合办学的力度,并逐步实现股份制办学,最终实现产业化发展。在“九·五”期间,主要通过“共建”和“联合办学”淡化和改革部委高校单一的隶属关系,扩大部委所属高校投资渠道和服务面向,加强地方统筹和条块结合,并通过中央部门所属高校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加强地方统筹,调整全国高等教育布局和结构,逐步使中央部门所办学校实行“共建共管”和“联合办学”,推动部分高校进行合并,如部分产业部门办的医药院校、师范院校等转由省级政府领导和管理,行业性强的高等专科学校可由企业集团参与办学和管理。地方院校要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联合办学,进行合理的结构、布局调整或合并,提高办学水平和效益。同时,采取种种政策措施、动员、组织社会力量发展高等教育,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通过社会力量的参与,结合高等教育的多层次、多结构的产业化发展,促进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和现代化发展。

(2)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与省级政府统筹管理的结合。

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产业化是在国家宏观管理与调节下进行的,这是因为,高等教育从来就是国家的事业,在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政府财政拨款历来是高校经费来源的主渠道,这种状况在短期内还难以有效改变。同时,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必须坚持高等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高层次人才,努力提高高等教育的质量和办学效益,并保证高等教育事业沿着正确的方向健康发展。为此,高等学校面向社会自主办学必须接受政府的宏观管理和监督。中央政府负责教育立法、统筹、协调等工作,集中精力进行全国性的教育立法,制定全国高等教育的发展规划,制定增加教育投入的法规和校长、教师的任职资格和聘任制度,制定各级各类高校的设置标准、审批程序和权限,制定基本学制、学历、学位制度及学科专业目录,以及各级各类人才培养规格和模式,对高等教育从路线、方针、政策、规划、布局和经费等方面进行宏观管理,即把对高等学校办学的直接行政管理转变为运用立法、计划、经济、评估以及必要的行政手段进行间接的宏观管理。

高等教育产业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的生产部门,必须获得国家支持。中央政府要转变以计划体制直接干预学校办学的方式,进一步减政放权,充分发挥省级政府统筹高等教育的积极性。国家应致力于促使高教办学体制从单一国有体制向公办、民办和私办等多元化体制转变,建立起与地方分权相适应的,以公立学校为骨干、民办和私立高校相结合,正规院校为主体、非正规高校为补充,学历高校为主渠道、非学历高校为辅助的一种系统复合、体制多元、层次多样的高等教育运作方式。由于高等教育体制中政府由办学的主体转变为对高等教育的宏观管理与调节,这就突破了传统的行政性高等教育管理体制的约束,这种管理体制转变的成功与否是中国高等教育独立运行机制的形成和产业化发展的关键所在。

省级政府对高等教育的管理重点是:根据国家的法律、法规并结合本地区的实际,制定本省(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规划;统筹管理本省(区)范围内隶属中央和地方的各类高等学校;根据国家学制和高校设置标准,以优化学校布局和高教资源配置为原则,审批地方高等教育特别是高等专科院校、高等职业学校及其他非学历教育的高等教育机构设置;根据国家高等教育专业目标和专业设置标准,审批地方高校的专业,根据需要和可能、数量和质量相统一的原则,确定地方高校的本、专科招生计划及研究生招生计划;组织高校入学考试和招生录取工作;指导和推进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探索人才培养规模和模式,提高教育质量;组织和开展地方高校的国际教育和学术交流工作;检查、评估本省高校的教育质量、办学效益和办学水平,开展教育研究和办学经验的交流活动等。在中央部门办学、地方政府办学和教育部办学的高校管理结构中,地方政府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地方政府举办高等教育的决策权和统筹管理权限日益扩大,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的明确,对于高等教育的产业化运作将产生十分重要的作用。

(3)形成高等教育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格局。

国际化是社会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和主要特征,大规模地扩大中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范围、层次和力度是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基本途径。

从欧美发达工业化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历史考察,其不断发展的、成功的教育模式无一不是充分利用自身的人文价值优势,不断地吸纳其它部门、产业的发展要素,从而形成自身循环系统的高层次演进。

面对信息时代和知识经济的兴起,中国高等教育必须继续扩大对外开放和交流,提高知识创新、制度创新和高层人才培养的质量,拓展信息交流的渠道,更广泛地同国际社会建立密切的联系,尽快进入世界信息网络和知识经济的循环之中,大胆开辟知识经济新领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性竞争。高等学校不仅要跟踪国际发展前沿,成为知识创新和高层次创造性人才培养基地,高度重视培养高层次创造性人才的团结、协作和奉献精神,而且要采取种种措施从国内外吸引一批能够领导本学科进入国际先进水平的优秀学术带头人。同时,广泛吸收国外的先进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管理方法和引进先进的科技成果,加快高等教育教学内容更新、知识更新,并引导学生接触当代科技前沿,把能否掌握国际知识经济发展动态作为其素质考核的基本衡量标准。政府要鼓励高等学校与国外重要大学进行学术上的密切交流与合作,按照产业扩张的原则,鼓励大学教育的进出口,一方面引进国外大学在中国设立分支机构,运用国外高等教育模式和手段推进中国学生“本土留学”进程;另一方面把中国著名的高等院校推向国外,在国外建立相应的分校或分部,扩大吸纳国外先进人文精神和科技成果的触角,在弘扬中国文化的同时,使中国文化科技得到时代的冲击和触动,并刺激高等教育办学模式向国际化转型。此外,要坚定不移地执行“支持留学、鼓励回国、来去自由”的方针,建立多种形式的留学体制,积极选送优秀人才到国外留学,鼓励各高校聘用外籍优秀教师和接受留学生,扩大来华留学生规模。通过一系列对外开放的措施,促进中国高等教育由单一、封闭系统向多元化的、开放的系统演化,并推进高等教育的社会化和现代化进程。通过以上途径,最终将使高等教育的发展走上拉动市场需求,适应市场经济发展,通过产、学、研结合,实行自我积累、自我发展,广泛吸收社会资源,优化配置,降低成本,努力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之路。

2.促进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趋势,形成多元化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产业形式。

(1)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基本要求。

从产业化的角度讲,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必须讲求教育投资的规模效益,面向社会、走向市场,通过现代化的办学手段,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需求,通过多层次,多样式的办学方式,努力实现高等教育资源的市场化配置,通过市场手段和市场机制的运行,尽可能地从市场获取教育发展要素。

(2)中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过程的基本特征。

通过对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前景的展望,从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的现实出发,我们认为,到2010年以前,中国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起步阶段,估计可以用三年左右的时间,对我国现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进行系统的改革,理顺教育关系,初步把高等教育推向市场,让市场机制在教育资源的配置中发挥更大作用。这一阶段的基本特征是新旧教育管理体制的磨合过程,高等教育的调整和重组过程。

发展阶段,估计可以再用3年左右的时间, 通过产学研一体化的教育成长机制,为高等教育的发展创造出良好的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在高等教育日益走向开放,与国际接轨的过程中,逐步发展壮大起来,形成比较完善的、科学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和创新体系。这一阶段的特征是高等教育产业的基本形成,市场机制对教育资源的配置作用十分明显,市场调节手段逐步规范化和现代化。

初具规模阶段,用3—4年的时间使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上一个新台阶,高等教育的招生、办学、发展都能以市场需求为转移,通过完全的市场调节机制的作用,把我国的高等教育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经济增长点和具有广阔前景的新兴产业。这一阶段基本的特征是高等教育规模庞大,能够最大限制地满足人民群众的教育需要,教育产业成为国民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促进经济增长,推动科技进步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3.高等教育产业的经营与管理。

(1)教育方式的集约化。

高等教育方式的集约化,使我们可以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发挥现有教育设施和教育手段的作用,走教育内含式扩大化的扩张之路,实现教育系统和教育体制内部的“两个转变”。通过集约化的教育产业发展,创造出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2)教育投资的多元化。

教育产业化必须实现投资的多元化,采取政府、企业、银行合作投资,国内外企业合作投资,国内外企业和金融机构独立投资,教育产业上市融资、发行股票、企业债券、设立开放式教育发展基金等方式,使教育投资多样化、融资渠道多重化。只有如此,才能使教育产业的潜在市场转变为现实市场,为高等教育产业化的发展创造一个广阔的现实市场和一个宽松的经营环境。

(3)教育产权的股份化。

在高等教育的产业化过程中,教育产业的企业化投资经营,必须实现教育产权的股份化。在高等教育中引入现代企业制度,由数家企业合作,甚至金融机构与企业合作进行共同投资,实行投资者之间的股份制合作,保证教育投资能力的增加,作为投资方的投资者之间的责、权、利清晰,教育产业的经营活动也符合现代产业发展的需要和要求,对于高等教育的产业化发展将会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4)教育运行的市场化。

只有把高等教育的投资和高等教育产业的运行转变成为一种市场行为,使高等教育既有投入也有产出,使投资者能够获得应有的收益,高等教育才能形成为一个产业,实现产业化的发展。目前部分企业从用人单位的狭隘思维中脱离出来,而涉足教育投资或产业化的运筹领域,就是教育产业市场化运行的一种表现。

(5)教育服务的社会化。

教育服务社会化,要求学校从部门所有制中解放出来,使其真正成为具有社会化服务功能的独立法人和市场主体,提高教育的社会化服务水平,加快教育的产业化进程。

(6)教育管理的企业化。

教育实现管理的企业化,能够使学校的效益与经营者、教育工作者的利益结合起来,有利于增强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和学校管理者的责任心,降低学校运作中的成本,提高学校运行效率、改善教育质量、提高办学效益。通过市场导向,按照教育经济发展的特有规律,实现教育内部的兼并和重组,把单纯的学校合并,变成教育优质资产的有机结合和教育结构的良性调整。

(7)教师队伍的专业化。

如果我们对教师队伍实现专业化,把教学效果、教学质量和教师的收入结合在一起,实行真正的聘任制,通过竞争必然会刺激教师自身努力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不断地充实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积累大量的知识资源存量,从而在教育产业中形成为一支专业化程度很高,具有把握世界先进科技水平,掌握世界先进知识结构的教师队伍,杜绝教育工作中不讲效率的现象。

(8)教育评估的质量化。

用教学科研成果的推广应用价值来衡量教师自身能力大小,通过完整的、科学的教育质量评估体系的建立,有利于量化教育水平的高低,加快教育产业化的发展步伐。

标签:;  ;  ;  ;  ;  ;  ;  ;  ;  ;  

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化发展探索_教育产业化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