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解流动性过剩的一个现实选择——以优化金融功能为目标进行商业银行战略转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商业银行论文,流动性论文,现实论文,目标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特征:摩擦型过剩
利用前述的流动性判断体系,根据现有的数据及资料,从人民币资金来看,当前我国的流动性状况基本上可概括为以初级形态流动性——货币(现金及存款)层面流动性过剩下存在结构性不足,长期流动性过剩下存在暂时性不足,即是一种“有着一定持续性的货币层面摩擦型流动性过剩”。判断依据如下:
(一)货币资金层面表现为总体流动性过剩
我国人民币资金层面总体流动性过剩主要体现为货币数量和资产价格两方面。从货币数量上来看,第一,货币存量高速增长,货币持续超额供给。1993年以来,M[,1]和M[,2]分别以年均16.4%和21.1%的速度高速增长;衡量M[,2]占GDP比重的金融相关率指标为165%,远远高于同期美国的46%①;1996~2006年以来M[,1]和M[,2]的超额货币变化率②持续为正值,平均分别为5.7%和6.6%,2006年底分别达5.3%和4.7%。第二,从金融业来看,银行业存贷差加大,超额储备率持续增加。目前银行业仍是我国金融主体产业,截至2006年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43.95万亿元,约占金融业资产规模的74%③,其流动性状况具有代表性。1994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存贷差变为正数,尤其是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机构存贷差以年均34.75%的速度快速攀升。到2006年底,金融机构存贷差已超过11万亿,存贷比为67.16%。此外,金融机构一度较高的超额储备率(2006年底达到4.78%)及短期债券比例也是金融业流动性过剩的具体表现。从价格看,过剩的货币流动性推升了资产价格。首先,过剩的货币流动性最初滞留在银行体系,在实现了利率市场化的银行间市场中,过剩的流动性表现为市场交易产品较低的收益率。我们选取银行间市场交易量较大、较具代表性的债券品种——1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价格与1年期存款利率的利差作为考察对象。从图1可见,这一利差从2004年9月22日达到高点1.5932%后即持续回落,尤其在2005年3月到2006年5月一直为负值,存在长期的利率倒挂现象,意味着银行间市场面临着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其次,2005年末以来股市的快速攀升(到2006年底指数约上涨1倍),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资金的充裕。实体经济领域,2003年来房价的快速上涨,以及2006年底以来消费物价指数的拉升,可以看到过剩流动性由金融领域向实体经济的渗透和蔓延。
图1 1年期央行票据的发行价格与同期存款利率的利差走势
资料来源:北方之星。
(二)结构上表现为摩擦型流动性过剩
尽管我们可以从以上指标判断我国出现了货币层面的流动性过剩,但是,目前我国的资金剩余与发达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2006年我国人均GDP为2040美元,人均金融资产仅约2512.55美元(见表1),被世界银行划为中低收入国家,我国的要素禀赋特征仍是资本稀缺型,当前的流动性过剩不是商品供不应求下的流动性过剩,也不是发达国家各层次金融资产总体流动性过剩的概念,更不是资本过剩的概念,而是在当前的要素配置状况下局部资金供给超过需求,与之相伴的是众多领域的资金供给不足,是一种“摩擦型流动性过剩”,这是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特殊性所在。具体表现如下:
资料来源:www.pbc.gov.cn,www.chinafund.cn,www.circ.gov.cn,www.csrc.gov.cn,www.stats.gov.cn,www.federalreserve.gov。
我国过剩的流动性在初期主要滞留在金融领域,并主要以银行存款的形式存在(参见前述判断总体流动性过剩的指标)。就金融领域内部来看:银行间市场相对于其他市场(如股市)资金富裕(2006年年中以来的存款由银行向股市的搬家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种不平衡),四大行相对于中小股份制商业银行资金充裕。与金融领域充裕资金形成对比的是,房地产外的一般消费领域最初并未表现出过热的迹象(2003~2006年CPI分别为1.2%、3.8%、1.8%、1.5%)。这里有CPI统计范围的因素(如未包含房产、教育),也有流动性在金融领域尤其是在银行存款账户的“滞存”因素。而2007年年初以来,CPI的渐行渐高则体现出过剩流动性向消费领域的渗透效应。
从不同的投资领域来看,我国流动性配置的摩擦性特征就更为明显。城市,特别是大型城市资金充裕,而广大农村,特别是偏远地区的农村资金缺乏;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资金充裕,而东北、中西部地区及边远省份资金不足;能源、基建相关产业、纺织等与GDP指标联系紧密的产业重复投资,医疗教育部门投资不足;从不同规模的企业来看,大企业的资金过剩,而中小企业流动资金不足。截至2006年底,我国中小企业提供城镇就业岗位占到总数的75%。中小企业创造的最终产品和服务价值相当于国内生产总值的60%左右,上缴税收为国家税收总额的50%左右。此外,中小企业也是技术创新的生力军。我国65%的发明专利、80%以上的新产品开发,都是由中小企业完成。而目前,我国近80%的中小企业仍以自身的资金积累为主,外部金融支持不足。从股权融资来看,民营企业仅占上市公司的9%,从债权融资来看,占全国企业总数99%的中小企业占有的贷款不超过贷款总额的20%,与其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极不相称。
大量的资金流入金融体系,进而流向部分投资领域。金融资源的不平衡配置使得国内现有的金融资产仅对应着少量的实体资产(贷款、股票)。这必然一方面导致部分金融资产价格虚高(如较低的实际贷款利率、债券收益率和虚高的股票价格),或是出现资金剩余。另一方面又造成众多领域资金短缺。资金资本化不充分将进一步影响产业升级的速度,影响经济增长的持续性。因此,这种金融资源配置的“摩擦性”是当前我国流动性过剩问题的又一重要特征。
(三)流动性过剩具有一定长期性
从后文将阐述的产生我国流动性过剩的深层次根源及其转变来看,流动性过剩的状况还会有一定的持续性。此外,收益率曲线持续保持平坦,倾斜度变小,也体现了市场对流动性过剩长期持续性的一种共识。
(四)不能排除暂时性流动性不足
由于目前我国银行间市场主体成员——商业银行业务结构具有一定的趋同性,使得各金融机构的资金波动趋同,市场容量有限,品种较为单一,难以为其成员提供足够的流动性缓冲,在存在货币政策调整、资金的季节性波动和其他不确定性因素的情况下,即便整体上呈流动性过剩状态,仍无法排除银行间市场会出现暂时性的流动性不足。就央行货币政策而言,在非均衡的市场上,小幅的价格变动影响的主要是市场的预期和资金成本,而对供求本身的影响并不显著,因此利率等价格手段在达到一定的临界值前作用不大,而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数量手段以及定向的窗口指导还是可以直接影响短期的资金供求,预计将成为央行短期内可能采用的主要紧缩货币政策手段。就季节性波动而言,影响流动性的因素包括年终企业结算及消费资金用款,节假日备款等。此外,一些其他不确定性因素,如大型企业上市,在目前的发行方式下,会冻结数倍于发行规模的资金,并且各商业银行为了预防相应的流动性波动,会多留部分备付金,这种暂时的实际需求和预期的扩大效应都会促使市场状况出现大幅波动。
二、摩擦型流动性过剩的成因分析
大量的实证研究表明,金融与实体经济发展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总体来说是实体经济发展催生了金融发展,而金融发展又反作用于实体经济发展。流动性过剩作为一种金融现象,欲探求其产生根源,就离不开从实体经济角度和金融与经济的联系角度挖掘其原因。总体来看,我国当前的流动性过剩是实体经济非均衡和金融体系功能不能满足实体经济发展需要的集中表现,过剩的流动性源于实体经济的非均衡,而金融体系资源配置功能的不完备不仅无助于缓解甚至加剧了这种矛盾。以下我们将对这一观点展开详细的论述。
(一)实体经济的非均衡
产生当前流动性过剩的实体经济原因可概括为我国内外部经济的非均衡——内需不足而严重地依赖外部需求。
1.内部经济的非均衡——内需不足。体制改革解放了生产力,改革开放以来,我国GDP持续高速增长。1994年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确立以来,我国经济整体上基本摆脱了供不应求的状态。然而,此后我们的经济开始向另一端——供过于求的状态推进,这是形成我国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深刻的内部经济原因。其中的逻辑我们将主要分别从国内消费和国内投资两个角度来考察:
(1)收入分配不平衡与不确定导致个人消费不足。我国总体上存在消费不足,尤其是个人消费。从统计值来看,个人消费占GDP总量的比重由1998年底的44%下降到2006年底的38%。当然,由于对房产、汽车和服务方面消费的统计不足,当前的统计有可能低估了我国的消费占比,但比起世界平均水平(2003年全球个人消费占GDP的总量为62%),我国的个人消费占比总体上是偏低的。而我国个人消费1994~2003年的平均增速为7.8%,高于大多数国家,但远低于期间平均14.7%的GDP增长速度。2006年储蓄占GDP总量的51%,超过了消费。
我国个人消费不足很大程度上源于收入分配的不平衡与不确定。从要素收入分配来看,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尚有大量富余劳动力,劳动力市场总体供大于求,劳动力收入水平比其他要素收入水平低。从国民收入分配来看,从1994年实行重大财政改革之后,在经济高增长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分配体系中,政府财政收入和国有企业收入的比重不断上升,而个人收入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90年的48.4%下降到2004年的45.9%。在赶超战略的主导思想下,政府支出更多地用于基建投资而不是社会福利方面的转移支付,国有企业利润更多地用于投资而较少地用于分配,而更多的投资形成的是更高的产能④,从而进一步加大消费需求与生产供给间的差距,最终体现为消费占GDP比重的下降。并且,土地矿产甚至金融资源等要素的垄断性配置也加剧了国民收入分配的不合理。从个人收入内部分配来看,城乡收入差距过大,一定程度上抑制了消费。目前得到社会各界基本认同的基尼系数(城乡合计)测算结果大概在0.45左右,已超过了0.4的警戒线,而单就城市或农村内部的基尼系数而言都处于合理范围内,因此,可以推测当前的基尼系数不合理的主要来源是城乡间的收入差距过大。并且,受制于金融体系的功能障碍等因素,我国居民投资途径有限,同样影响个人的财富积累,最终影响消费。此外,市场经济初级阶段的波动性、社会保障体系的不健全以及金融体系风险管理功能的不完善增加了居民收入的不确定性,是居民消费倾向偏低的主要原因。
高储蓄率、低消费率会带来大量富余资金,直接增加流动性。同时,较低的消费能力又会制约进口,助推贸易逆差,造成外汇储备的持续增加,通过央行对冲外汇投放基础货币,增加国内流动性供给。
(2)投资领域存在结构性不平衡。与高储蓄率相对应,我国近年来投资增速持续高涨,2003~2006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速约26.6%。但如前面描述流动性过剩的摩擦性特征表现时所述,从不同规模企业、行业和地区来看,却是冰火两重天,存在着投资结构上的不平衡,实际上是资源配置的不平衡。这种投资结构上的失衡不仅会使部分资金闲置起来形成过剩,而且还会形成部分领域的投资过热,造成结构性的产能过剩,并导致这些领域的供给大于内部需求,产生更大的出口冲动,增加顺差的形成,进一步增加国内的流动性供给。并且,投资结构的失衡还会进一步加大收入分配的不平衡,抑制消费,增加流动性剩余。
2.外部经济的非均衡———严重依赖外需。良好的政策环境、低廉的要素生产条件以及人民币的升值预期,不仅使我国的出口产品具有竞争力,也使包括直接投资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国际资金有了涌入的动机。卢峰(2006)认为现有贸易格局和投资格局是国际分工向基于资源禀赋的产品内分工的纵深发展在我国的体现,因而具有一定的微观经济合理性和持续性。与此同时,内需不足,对外投资受限,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制和国内资本项目管制下,形成了经常项下和资本项下双顺差(反过来又助推人民币升值),1994~2006年经常账户顺差累计6632亿美元,资本账户顺差累计4409亿美元。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下,央行为了稳定汇率对冲外汇占款,大量增持外汇储备,尤其在2001~2006年间,外汇储备年平均增速达到36.62%,2006年底超过1万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一大外汇储备国。同时,央行投放大量基础货币,导致货币形态的流动性过剩。而过剩本身带来的资产价格膨胀预期又进一步引致热钱流入。如此循环,形成了我国整体上流动性过剩的局面。
(二)金融发展与实体经济发展不匹配——金融功能的供求不均衡
实体经济的非均衡是产生我国过剩流动性的深刻的经济根源,这是实体经济对金融决定作用的一种表现。而从金融体系对实体经济的反作用来看,现有金融体系功能缺陷无疑在加剧着经济的非均衡,也是产生货币形态摩擦型流动性过剩的更为直接的根源。
结合现代金融实践,对现有金融功能研究成果(Goldsmith,1969;Merton,1995;Levine,1997)进行总结,我们认为:金融体系终极目标应是通过在不同经济主体、不同地点和不同时间上调剂资金余缺,优化资金配置,带动相应的资源优化配置,以促进经济的持续性增长。要实现金融体系的终极目标,有赖于金融基本功能的发挥。金融体系基本功能包括节约交易成本、降低信息的非对称性和管理风险。而金融制度、金融市场、金融机构和金融产品契约等则是这些功能的载体。金融产品是金融功能的最直接载体,金融体系能否提供足够功能的产品则受制于金融市场信息处理功能的完善和金融主体的风险控制能力和创新能力,而金融主体与金融市场的功能更是相辅相成,并同时受到金融制度框架的约束,反过来,市场及主体的能力状况又是制定金融制度的约束条件。金融结构(金融相对总量和从机构及产品等角度划分的金融结构)的重要性就体现在一定的制度约束下(如分业或混业经营)其对金融体系功能发挥的影响。一般来说,如果一个金融体系可以以最小的成本为资金供给者和需求者提供信息服务,解决信息不对称问题,管理和控制风险,同时以最高的效率为社会提供调剂资金余缺的服务功能,那么这个金融体系的功能就是最优的。而金融体系的功能发挥受经济发展制约,随经济发展而变化。具有最优金融功能的金融体系应是与特定经济发展最相适应的,最优金融功能实际上应为最适金融功能。
实体经济发展需要金融体系提供全方位、专业化、多样化、风险收益配比合理的投融资和风险管理服务。而我国当前的金融体系由于一定程度上不能及时捕捉和关注资金的余缺信息,或是即使获得了相关需求信息,亦不能依靠自身的信息处理技术,设计出成本收益合理的金融产品,存在众多服务盲点,影响了资金调剂功能的实现,无法充分满足经济发展需要,这是产生当前流动性过剩的更为直接的原因。具体表现为:
1.投资服务滞后,高级金融资产供给不足: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财富的高速增长,而发展中的市场经济使微观经济个体所面临的不确定性增加,要求金融体系提供更为丰富有效的投资理财途径和风险管理服务。而我国目前的金融体系所提供的风险收益配比合理的投资途径多样性及数量均十分有限(袁志刚、冯俊,2005),影响了微观经济个体投资意愿,也影响了储蓄向投资的转化,从而使得存款成为投资者金融资产的主要存在形式,造成货币形态流动性过剩。从表1可见,2006年底我国居民存款占其总金融资产的64.68%,远远高于同期美国的12.87%。同期,我国居民所持基金(包括社保基金)占名义GDP的比例仅为8.1%,远低于美国的168.2%。这就使得货币形态流动性供给过剩,而高级金融资产形态的流动性供给不足,影响了资金的使用效率,阻碍了国民财富的进一步积累。
2.融资服务滞后,存在众多服务盲点,且服务手段单一:第三产业、非公有经济、中小企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提高,而现有信用数据的缺乏和风险控制技术的低下影响了金融体系相应融资服务功能的提供。国民财富的快速增加推动要素禀赋结构变化,产业结构升级需求增加。由于新产业发展存在着较大的不确定性,同时金融体系风险管理能力较弱,新产业的发展很难获得相应金融支持。我国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增长缓慢、农民贫困,三农问题日益突出,影响着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甚至危及社会和谐,而农村金融服务更是相对滞后。受制于风险管理功能的不足,我国当前金融体系所提供的融资服务,主要是锦上添花式的,而非雪中送炭式。现代企业发展,需要在时间空间上合理调配资源,需要金融体系提供更为多样化的融资途径。而我国金融体系提供的融资渠道也十分单一,仍主要以银行贷款为主。截至2006年底,银行贷款占总融资额的82.79%。市场化融资比重小,债券占总融资额的12.42%,且主要为政府债券,企业债券仅占债券总额的13.95%,A股、B股融资额仅占总融资额的4.79%,且融资门槛高,灵活性低。金融体系融资服务滞后,使得存在大量富裕资金的同时,尚有众多资金缺乏领域,从而形成流动性过剩的摩擦型特征。
3.国际投融资功能及人民币的国际货币功能的发展滞后于实体经济的国际化。2006年我国进出口总额达到1.7万亿美元,居世界第四位。中国的采购销售全球化步伐较快,而投资尚未全球化,这加剧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形成。并且,当前外汇储备的激增部分源于人民币国际货币功能的缺失。当前美元本位仍是国际货币体系的主要特征,在这样的体系下,国际贸易、投资、储备大多以美元标价,顺差国大量持有美元资产,承受美元汇率波动的损失。如果人民币具有国际货币的功能,我国就不必刻意储备大量美元,并且,通过投资、贸易甚至作为别国储备货币实现人民币的全球流通,都会缓解当前流动性在国内金融市场的过度积聚,缓解我国所面临的汇率风险甚至获得一定的铸币税利益。而从日本等国家曾在经济起飞后,在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进行本币国际化的经验教训来看,本币的国际化需要在本国金融体系功能健全的条件下进行,否则将带来多年的经济衰退。目前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还有待完善,并且,目前我国金融机构的国际化进程刚刚起步,主体上仍是本土性企业,这些都对人民币的国际化造成一定的障碍。
三、我国摩擦型流动性过剩的一个现实解决途径——实行商业银行战略转型,优化金融功能
从前文对我国目前流动性特征及其成因的分析可见,当前我国的流动性过剩的主要特征是货币形态的摩擦型过剩,实质上折射出了国内外商品供求的非均衡,要素收入分配的不平衡,以及更为根本的要素配置的不平衡与错位,尤其是资本要素配置的错位与低效。而多年的经济高增长在积累了众多结构性问题的同时,也为深层次结构问题、效率问题、和谐发展问题的解决创造了条件。要素禀赋、国际生产分工、贸易金融合作等国际契约的改变难度较大,时间周期长,这客观上决定了我国流动性过剩的长期性。解决流动性问题,需要综合治理,既要逐步化解实体经济领域的非均衡,也可采取更有针对性地措施,从金融体系功能优化着手,消除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不适性,疏导过剩的流动性。
各国金融体系依中介和市场的作用和份额不同,可分为市场主导型(如英国和美国)和中介主导型(如日本和德国等)。无论是市场主导还是中介主导,关键是能否通过外部市场或金融企业内部的契约设计,节约交易成本,发挥金融体系的整体功能。不同金融模式的建立成本还要受到一定的路径依赖的影响。对于我国,要完善金融功能有两个可选择方案:一是基于现有的分业格局,调整金融体系的构成,培育发展金融市场,尤其是资本市场的金融功能,推动满足经济发展的多层次金融体系建设,提供多样化金融产品;二是顺应现代金融竞争及自由化发展趋势,尤其是混业经营趋势,积极推动金融技术创新,在原有的金融中介主体基础上丰富并完善其金融功能,以满足经济发展的要求。两条路径并不排斥,甚至相辅相成,无论是金融体系结构的宏观调整还是金融主体内部的业务构成的微观调整都服从于完善金融功能,满足实体经济需要这一目标。
我国金融体系建立时间短,最先建立起来的银行体系,其商业化进程也仅仅20年,资本市场的历史则仅短短十余年。观察我国金融业发展的历史可见,虽然资本市场已经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银行业仍是我国金融体系的主体构成。截至2006年底,全国银行业金融机构资产规模已经达到43.95万亿元,约占同期金融业资产规模的74%。然而,即便是发展历史最长、规模占比最大的商业银行,目前也还存在着风险偏好较低,创新能力不足,国际化程度低的问题。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由于自身存在预算软约束、公司治理结构不健全、自生能力低下等原因,受政府意志偏好影响大,风险管理能力低下,造成大量的呆坏账,资本金和拨备严重不足。经过财务重组(包括不良资产剥离、政府资产注入、战略投资者引入等)、股份制改革以及IPO上市等一系列改革,并在对外开放进程加快、同业竞争加剧的推动下,商业银行逐步建立起现代企业制度。然而,站在新起点的中国商业银行,由于受分业经营、资本项下管制、国际金融市场参与受限等制度因素,社会信用制度建设、金融市场欠发达等环境因素,以及自身业务结构单一、管理技术水平及市场经验欠缺等因素的影响,风险控制能力低,金融创新能力不足,主要业务仍局限于传统的低风险低收益领域。在我国间接金融占绝对比重的现阶段,这必然使整个金融体系所提供的金融服务品种单一,存在众多的服务盲区,形成货币形态的摩擦型流动性过剩。因此,在考虑到路径依赖的情况下,进行商业银行自身的战略转型,完善并发展商业银行的金融功能,对于疏导我国过剩的流动性,推动实现金融及经济领域的均衡,应该是一个现实而有针对性的选择。
解决结构性问题,实现可持续发展,由规模发展转为注重效率效益的集约发展,更为深入地融入国际经济体系,构建和谐社会,是我国未来经济发展的大方向,也是未来金融改革,银行转型的大方向。以优化金融功能、提高资金运用效率、疏导过剩流动性,在满足经济发展需求的过程中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为目标,进行商业银行的战略转型,目前可考虑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一)继续深化股份制改革,转变经营理念,从注重规模增长的模式转变为注重效益的集约化增长模式
摩擦型流动性过剩集中表现为商业银行存款资金的低效运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商业银行资金配置效率的低下,这与传统的注重规模增长的粗放式经营模式不无关系。随着主要商业银行先后上市,我国银行业整体上进入了后IPO时代,作为股份制上市公司,应进一步明确核心经营目标就是实现长期股东价值最大化。只有进一步深化股份制改革,不仅是形式上,更是从经营理念和实践上改变商业银行的经营机制,才能使商业银行拥有通过精细化管理,提高资金运作效率,实现以规模扩张为主向以质量效益为主的转变的内在动力。
(二)转变服务营销重心,从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
与关注质量效益的经营理念相适应,我国商业银行营销理念也需由“交易驱动”转变为“关系驱动”,营销的重点也应由以前的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随着我国经济金融的发展,客户需求日益多样化,要求商业银行为其提供全方位复合型产品,过去以产品为中心的营销及服务理念已经越来越不能适应这种需求变化。商业银行只有以客户关系管理(Custormer Relationship Management,CRM)作为经营和营销重点,细分客户,从客户需求出发进行创新,提高提供个性化服务的能力,才能提高资金配置效率,在提供日益多样化复合式的金融功能的同时提高自身效益。
(三)借助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流程再造,实现向“流程银行”的彻底转变
与重视质量效益,以客户为中心的理念相适应,商业银行需要借助现代信息技术对原有的业务流程以及内外部组织结构进行彻底的变革,实现从职能管理到面向业务流程管理,实现整体流程全局最优。借助现代信息技术,以业务为主线,根据不同的客户群、不同风险程度设计不同的流程。通过“流程再造”将商业银行转变为以客户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强调内部主要业务条线的系统营销、管理和核算的“流程银行”,从而改善商业银行的服务质量,降低成本,加强风险控制的有效性,实现金融功能的优化。
(四)转变业务结构,推进综合化经营,使商业银行以非信用参与方式提供更为全面的融通资金的服务功能
在经营结构上,实现从以资产负债业务为主的经营结构向资产负债业务与中间业务并重的综合化经营结构转变。为满足日益多样化的金融需求,商业银行一方面可以通过积极开展金融创新,发展中间业务,尤其是各种理财业务和投资银行业务,分流储蓄,疏导过剩流动性,并使商业银行在不受或较少受资本金约束的情况下以非信用参与方式提供更为全面的金融服务功能,优化自身收入结构和抗风险能力。另一方面,随着监管水平的提高,金融管制的放松,商业银行还可以通过更为灵活的资本运作,如收购兼并、金融控股公司等形式,更为快速地实现业务结构转型,进一步通过集团内部的业务合作,如投资银行业务与传统银行业务的融合互动,实现更深层次的经营综合化,优化金融服务功能。
(五)利用价格机制和外部市场,在传统的资产负债业务领域变被动为主动
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进程的推进,目前银行间市场利率已实现市场化,商业银行存贷款利率仅规定了存款上限和贷款下限,商业银行可以通过更为灵活的定价机制主动控制存款规模和贷款风险收益配比结构。随着银行间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可以更为主动地利用市场获取资金拆入拆出利差收入、债券价差收入,进行资产证券化,推动信贷二级市场、大额存单市场建设,更为灵活地调整资产负债结构,管理流动性风险,提高资金配置效率。
(六)加强产业和经济区域分析,适时调整产业和区域金融服务发展战略,弥补服务盲点,调剂资金余缺
顺应产业和经济区域发展趋势,从实体经济需求出发,开辟新的贷款业务领域,弥补服务盲点,更有效地实现资源的配置。在继续向发达地区与高速增长产业提供融资的同时,积极拓展农村金融市场,关注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等新的区域经济增长点。增加非公有制经济的贷款比例,适当开展消费信贷和对中小企业的融资服务。
(七)实行全面风险管理,提升产品定价能力
风险管理是商业银行作为中介组织的核心功能,风险管理以及产品定价能力也是商业银行的技术核心。市场经济中,产品的一切相关信息体现在其价格上。创新产品,除了服务流程、产品结构的设计,关键一环就是通过量本利分析,制定合理的市场价格。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之所以存在众多的服务盲区,资金配置效率低下,从很大程度上是受定价能力,尤其是风险定价能力所限。实行全面风险管理,积累风险定价基础数据,精确产品定价,是提升商业银行金融功能的一个关键。
(八)推行商业银行的国际化发展战略,促进人民币国际化
多年来我国一直强调外资的引入,在外汇储备实现了高积累的现阶段,引导内部资金在具有比较优势的领域走出去,获得更高收益,成为我国经济当前的一项迫切需求。中国银行业通过在海外市场开展业务、与海外金融机构合作、设立海外分支机构、兼并收购等方式,将有助于我国银行业打开国际市场,增加收入来源,学习先进的管理经验,提供更优质的跨国金融服务,在全球范围内优化组合,分散金融风险。就外部性而言,这将有助于拓展企业居民跨国投资途径,推动人民币业务的国际化,增强人民币的国际认同度,进而实现人民币的国际化,化解中国的过剩流动性。
总体来看,这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与监管体系、信用体系、法制体系、市场管理运行机制、国际合作等的互相配合。随着我国金融体系抵御、管理风险的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增强,利率和汇率管制、分业经营、资本项下管制、国际金融市场参与等方面的监管限制将逐步减弱,这又将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发展与金融功能优化,进而推动当前流动性过剩问题的解决。
注释:
①为与中国M[,2]指标内涵一致,这里的数值为去除美国的M[,2]中所含的零售货币基金后与GDP比重。基础数据来源:人民银行网站及Federal reserve:Money Stock Measures。
②超额货币变化率=货币供应量增长率-经济增长率-通货膨胀率
③数据来源: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网站。
④据世界银行2006年的统计,我国投资增长资金来源的60%来自企业自筹。
标签:流动性过剩论文; 金融论文; 银行论文; 投资论文; 商业银行论文; 货币流动性论文; 投资结构论文; 金融结构论文; 供给和需求论文; 货币市场论文; 流动性资产论文; 货币职能论文; 货币国际化论文; 消费投资论文; 均衡生产论文; 金融体系论文; 实体经济论文; 市场均衡论文; 要素市场论文; 市场功能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