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与《训世评话》的词汇差异,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评话论文,通事论文,词汇论文,差异论文,老乞大谚解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以下简称《老谚》《朴谚》,或合称“老朴”)的汉文部分①跟《训世评话》(以下简称《训世》)成书时间仅相差约十年,又同是朝鲜人所编写的汉语口语教科书,可是它们的语言却存在一些明显的差异,原因何在?本文通过一批词语的比较对这个问题试作探讨。
《老谚》和《朴谚》的汉文部分应是1480-1483年间经过中国使臣葛贵等人修改过的本子,《李朝实录》成宗十四年(公元1483年)九月庚戌条记载:“先是命迎接都监郎厅房贵和从头目葛贵校正《老乞大》《朴通事》。至是又欲质《直解小学》,贵曰:‘头目金广妒我,疑副使听谗,故我欲先还,恐难雠校。若使人谢改正《朴通事》《老乞大》之意,以回副使之心,则我亦保全矣。’”这个修改本的语言跟所谓的“旧本”“古本”已有很大的不同②,大体上反映了明代前期的北方话口语;其中或许还杂有南方方言的成分,因为上引《李朝实录》同条下文有云:“上语副使(金兴)曰:‘我国至诚事大,但语音不同,必学得字音正,然后语音亦正。今幸头目官真是好秀才,予欲令质问字韵,请大人使秀才教训。’副使曰:‘我虽不言,彼必尽心矣。’命召葛贵赐酒,谓曰:‘汝尽心教诲,予深嘉悦。’贵启曰:‘俺南方人,字韵不正,恐有差误。’”葛贵自称“俺南方人”,这话值得注意③。
《训世评话》是继《老乞大》《朴通事》之后又一种重要的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成书于1473年(朝鲜成宗四年,明成化九年)6月,作者李边死于是年十月。《李朝实录》成宗四年六月壬申条载:“领中枢府事李边,纂集古今名贤节妇事实,译以汉语,名曰《训世评话》,以进。”李边在书后的《序》中说:“……但所习者不过《直解小学》、《老乞大》、《朴通事》、前后《汉书》。然《直解小学》逐节解说,非常用汉语也。《老乞大》、《朴通事》多带蒙古之言,非纯汉语,又有商贾庸谈,学者病之。”《训世》全书近4.2万字,其中白话部分约2.1万余字,据李边的自序,这部分应该是他心目中的“纯汉语”,因此它是研究明代前期汉语的宝贵资料,成书时间只比《老谚》《朴谚》的汉文部分早约十年。
陈莉(2006)对《训世》的词汇作过比较深入的研究。文章考察了《训世》中已经或正在发生更替的八组常用词:“口—嘴”、“立—站”、“入—进”、“走—跑”、“将—拿”、“饮—吃”、“肥—胖”、“饥—饿”。作者发现:《训世》在常用词的选择上与《老谚》、《朴谚》有很大的不同,总体来说,《训世》更趋向于使用新兴的语言成分,而“老朴”在词汇的选择上则相当保守。从书中“走—跑”、“入—进”、“将—拿”这三组常用词的演变更替情况看,《训世》与当时的江淮官话区文献相当一致,而与北方官话区作品表现出很大的不同。在“立—站”、“饥—饿”这两组常用词的使用上,《训世》则要远远快于同时期的其它语料。文章还从共时和历时的角度探讨了书中的五个方言词:才子、事干、颠倒、晨早、爽利。作者发现,这五个词在同时期的北方文献中都极少或从未出现过,它们的通行地域仅限于江淮地区或南方地区。作者的结论是:《训世》是一部杂糅了北方官话、江淮官话、吴语和蒙古语、朝鲜语的汉语教科书。从常用词的使用来看,其中受江淮官话的影响相当大。因此不宜把《训世》当作一部纯北方话的语料来使用。本文在陈莉研究的基础上,对“老朴”和《训世》的词汇差异作进一步探讨。
总体而言,“老朴”跟《训世》的词汇是同中有异。比如句尾“有”字,《老谚》《朴谚》和《训世》各见1例:
1)是汉儿人。(《老谚》6b)
2)《西游记》热闹,闷时节好看。(《朴谚》17b)
3)……这般写者。(《训世》31白)
《老乞大集览上》云:“汉儿人有:元时语必于言终用‘有’字,如语助而实非语助。今俗不用。”虽然崔世珍已明确说“今俗不用”,但是三书仍有个别沿用的例子。这是“同”。三书的词汇,“同”是主要的,这里略而不论,下面只讨论它们的“异”。
三书存在差异的词数量不少,下面三个表所列的只是初步搜集到的一部分,全面的调查尚需时日。为了便于比较,《原本老乞大》(简称《原老》)也列入。下面行文中有时使用代号来指称这四种书:A=原老,B=老谚,C=朴谚,D=训世。为了保持语料的同质性,《训世》的数据仅取白话部分,不包括文言部分。另外,《训世》中有一些可能是受母语干扰而产生的不规范用词,如“妖怪”(义同“奇怪”)、“地垡(垡)”、“……道的(人/地方)”等等(汪维辉2003:58-61),本文不涉及。
四种教科书词汇差异对照表一:同义异词④
续表
所谓“同义异词”,是指表达同一个概念,所用的词存在差异,有些是用词不同,有些则是出现频次有异。比如表示“与自己有血缘或婚姻关系的人”这样一个意思,A、B用“亲眷”,C、D用“亲戚”;指“妻子”,A、B只用“媳妇”,不用“娘子”,C、D则两者都用,但是C“媳妇”多于“娘子”,D则“娘子”远多于“媳妇”。余可类推。表一所列的“同义异词”共32项,其中最后一项“元/原”属于用字差异(详下),未计入,也附列于此。
四种教科书词汇差异对照表二:同词异义
所谓“同词异义”,是指同一个词在不同的书里有不同的意思或用法。比如“日头”这个词,在A、B、C里既可指“日子”,也可指“太阳”,在D里则只指“太阳”,没有“日子”的意思。余可类推。这一类比较少,表二所列共8项。
四种教科书词汇差异对照表三:此有彼无(表中楷书小字表示该词释义)
续表
所谓“此有彼无”,就是A、B、C有而D无的(上表左半。有个别例外),或A、B、C无而D有的(上表右半),也有一些则是A、B和C、D对立的(左半“下饭”、“省的”、“是必”三词和右半“物件”以下部分)。表三所列此类差异共71项。其中左半最后四个词比较特殊:“怎的”、“这的”、“那”三个词D都只有一个孤例,而B、C用得较多;“俺”下文有讨论。
上面三个表所列的词汇差异共111项,足以说明“老朴”和《训世》的词汇是颇有不同的。其中表一和表二最能反映词汇的差异:同一个概念用不同的词表达,或同一个词用作不同的意思,都具有可比性。表三所列的词项则不能排除偶然性,可比性不如表一和表二,只能作为辅助材料。
形成上述差异的主要原因不外乎这样几个方面:(1)《老谚》《朴谚》有些词沿用《原老》《原朴》(32)而未改;(2)方言背景不同;(3)文体和内容有异(33);(4)编者个人用词习惯不同(包括李边的汉语水平有限(汪维辉2003))。当然可能还有其他因素。限于篇幅,本文不可能对所有情况作详细分析,只能着重讨论前两点。
(一)“老朴”中沿用的元代词汇
有一些词只见于A、B、C,D不用,主要原因可能是“老朴”沿用了元代的词汇。比如:身己,病疾,年时,根底,照觑,上头(表原因),那的,省的,定害,疾快,可知/可知道,等等。由于是改写,所以有些地方能不改的可能就不改了(34),这也导致在一些有新旧替换关系的词的使用频次上“老朴”跟《训世》形成了差异,比如:将—拿,饥—饿,便—就(35),(天)明—(天)亮(以上四组词可参看汪维辉2005、陈莉2006),等等。还有用字习惯上的差异,如原来、原买、原定的“原”,“老朴”均沿用元代的写法作“元”,而《训世》已经是“原”“元”并用、以“原”为主,这是入明以后的变化,不过看来这种替换当时并未彻底完成(汪维辉2010:237)。下面尝试分析几个个案。
1 身己
《原老》只有“身己”,没有“身子”,《老谚》《朴谚》两者并用(《原老》中的2例“身己”,在《老谚》中1例沿用,1例改作“身子”;《朴谚》“身己”7例,“身子”2例),《训世》则只用“身子”而无“身己”。“身己”(又作“身起”等)一词唐代始见(36),宋金元时期习用,元代的白话文献中尤其常见,如:
4)这般呵,自家身己立,得好后世的名。(贯云石《孝经直解》第十四)
5)(婆白)孩儿,我身己自觉有些不快,你可早寻个安歇处。(《小孙屠》第十二出)
6)娇滴滴一捻儿年纪,碜磕磕两下里分飞,急煎煎盼不见雕鞍,呆答孩软弱身己。(刘庭信《[双调]折桂令·忆别》)
明代以后,“身己”一词就很少见到了,《警世通言》第三十七卷《万秀娘仇报山亭儿》有“奸骗了我身己”的话,是因为这篇小说可能作于宋元时期(37),所以会用到这个词。例外的是明代戏曲,如收入《六十种曲》的《琵琶记》《香囊记》《寻亲记》《运甓记》《白兔记》《南西厢记》等,都用到此词,这也许应该看作是戏曲语言的一种习惯性沿用(38)。
2 病疾
“病疾”一词习见于元代文献,除《原老》外,元曲中多见,《通制条格》也有用例。《老谚》的3例“病疾”当属沿用《原老》而未改,《朴谚》中已经不见。检索语料库,明代以后仅见到一例:
7)道众举音乐,宣念符命,并十类孤魂《挂金索》:“……坐贾行商,僧道云游士:动岁经年,在外寻衣食。临身,旅店无依倚。客死孤魂,来受甘露味!……”(《金瓶梅词话》第六十六回)
这个《挂金索》可能是前代传下来的,所以还保留了“病疾”一词。
3 年时
义为“去年”。《老乞大集览上》:“年时:俗呼过去前年曰年时,曰上年,曰年里;通称已去之年曰往年,曰旧年。”《原老》《老谚》《朴谚》均常见,《训世》无。这也是元代的习见词,元曲中多见,《通制条格》中也有。明代以后的文献中还偶有用例,但已经很少了。《训世》中有2例“年前”似相当于“年时”:
8)我是涪令的娘子,要探见丈夫。到此亭里歇宿时,亭长杀了我。(65白)
9)四月初十日,到此亭外,日头也殁了,行人也断了,黑暗难行,就这里歇宿。(37白)
此例的“年前”,文言部分作“前年”。从下文“一年无有告处”的话来看,“年前”就是指去年,等于“年时”。
4 那的
“那的”相当于“那;那个;那里”,是元代的习用词,《原老》共5见,其中3处《老谚》沿用,另2处则改成了“这的”,《朴谚》用“那的”7例。《训世》有1例“这的”,但没有“那的”。看来“那的”的消亡比“这的”要早,明代以后就罕见了。
(二)“老朴”与《训世》的方言差异
有一批词的差异则可能反映了方言背景的不同,比如:事—事干,些个—些儿,合口—争口,立地(的)、立—站,入—进,走—跑,番—遭,才、恰才—才子(只),咱(每/们),这们(39),那们,中,敢,下饭,俺,妮(尼)子,头里,一起,赚,还有“日头”、“撞”、“爽利”的用法,等等。其中“事干”、“才子(只)”、“爽利”、“立—站”、“入—进”、“走—跑”等陈莉(2006)已有论述。下面简要讨论几个个案。
1 些个—些儿
《原老》《老谚》《朴谚》多用“些个”,“些儿”只是偶见;《训世》不用“些个”,只用“些儿”。两者形成对立,应该是方言背景不同所致。
2 立地(的)、立—站()
“站()”大约产生于唐代,但是元代以前用例罕见。《训世》的白话部分表示“站立”义全部用“站”,字写作“”,共9例。文言部分的“立”,在白话部分全部对译成“站”。可见在《训世》中,“站”已经完全替代了“立”,成为“站立”义的主导词。而在《老谚》和《朴谚》中,“站”一例未见,相应的词是“立地(的)”(40),例如:
10)到街上的其间,一个客人赶着一群羊过来。(老谚,19b)
11)大明殿前月台上,四角头的四个将军,咳!那身材!(朴谚,30b—31a)
12)这孩儿亭亭的么?恰学,腰儿软,休弄他。(朴谚,48a)
因此《训世》和“老朴”在这组词上的差异应该是方言背景不同所致(参见汪维辉、秋谷裕幸2010)。
3 咱(每/们);俺
“老朴”用“咱(每/们)”,不用“俺”;《训世》用“俺”,不用“咱(每/们)”。这应该是方言的差异。《原老》“俺”181见,《老谚》《朴谚》均改为“我”;而《训世》中却出现了3例“俺”。可见《训世》是用“俺”而不用“咱(每/们)”的一种方言,《老谚》《朴谚》则是用“咱(每/们)”而不用“俺”的一种方言。
值得特别注意的是,《朴谚》的用词有时跟《老谚》不同,却跟《训世》一致,例如:说“亲戚”不说“亲眷”,“媳妇”和“娘子”并用,说“东西”不说“物事”,“欺骗”说“哄(唝)”而不说“瞒”,“刚才”可以说“才子(才只)”,用“前面”而不用或罕用“前头”,“逢,遇”说“撞”,不用“下饭”、“是必”,等等。这是否意味着《朴谚》跟《老谚》的方言背景并不完全一致、《朴谚》也许杂有南方官话的某些成分?这是值得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根据上述分析,本文得出以下两点初步结论:(1)《老谚》《朴谚》与《训世》的方言背景不同,《训世》中存在南方官话的成分。(2)《老谚》《朴谚》使用的语言是明代前期(15世纪后期)的北方官话,其中还保留了一些元代“汉儿言语”的成分(41);《朴谚》中可能还存在少量南方官话的成分。
由此带来的一个问题是:《训世》中为什么会有南方官话(甚至吴语)的成分?李边所谓的“纯汉语”(应该就是当时的通语)究竟是一种什么性质的语言?《李朝实录》成宗十三年(公元1482年)十月甲午条记载:“御经筵,讲讫,领事李克培启曰:‘讲肄官虽学译语,而殊不如通事之能,此无他,通事则每行赴京,数与汉人接话故也。……’”这说明李边习得的是当时北京通用的口语,或者更确切地说是15世纪后期朱明皇朝上层人士所说的口语,其中的南方官话成分或许是北上的皇室集团从江淮地区带过去的,跟《老谚》《朴谚》所反映的地道的北京话相比呈现出若干不同的面貌。这也是需要进一步探究的问题。
[附记]本文初稿曾在“《老乞大》、《朴通事》的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2010.6.11-13浙江桐庐)和第十四届全国近代汉语学术研讨会(2010.11.5-8四川成都)上报告过,承遇笑容教授、谭伟博士等多位同道指正文中的不足;友生赵川兵、姚伟嘉、高玉蕾、陈练军博士也有所献替,特别是赵川兵博士提出了许多很有价值的建议,修改时多有采纳;史文磊博士帮助翻译英文摘要。在此一并致谢。文中错误概由作者负责。
注释:
①也就是崔世珍据以作《翻译老乞大》和《翻译朴通事》的文本。详参汪维辉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中的《〈老乞大谚解〉解题》和《〈朴通事谚解〉解题》,中华书局2005年版。
②《老乞大集览》和《朴通事谚解》的双行小注常常提到“旧本”(或“古本”)与“今本”的不同,《原本老乞大》被发现以后,这种差异得到了进一步证实。
③参看汪维辉编《朝鲜时代汉语教科书丛刊》中的《〈老乞大谚解〉解题》和《〈朴通事谚解〉解题》。
④表中数字表示该词出现的次数。下同。
⑤指妻子。《朴通事谚解》上“别一个官人娶娘子”句小注:“……今俗称公主、宫女,下至庶人妻,皆曰‘娘子’。”
⑥上帝感动你孝心,教我下来织布,还你少债。你的完了,不得久住。(5白)
⑦见饿的人,减了饭与他吃;见冷的人,自家的衣裳与他穿。(61白)按:此例颇可疑,依照《训世》的用词习惯,应该用“自家”,如下句。
⑧《训世》中有这样一例:他家里一只黑牛,不知一个白犊儿,便去见孔子问。(52白)从全书的用词通例看,当切分作“怎/生下”,而非“怎生”连读,下文“那黑牛又一个白犊儿”亦可证。总之,《训世》用“怎么”而不用“怎生”。
⑨在《老》《朴》中“宿”和“下”词义似有细微差别:“宿”通常指借宿一晚,“下/安下”则指较长时间地住客店。不过有时二者也可“浑言无别”。
⑩《训世》有名词“下处”,但无“下”单用作动词的例子。
(11)义为“刚刚,刚才”。“才”通作“纔”。
(12)有一例写作“纔子”。
(13)太田辰夫《〈老乞大〉的语言》一文“日头”条有详细讨论,请参看太田辰夫1953/1991:177-178。
(14)《训世》中有“每日头”和“明日头”各1例,与单用的表示“日子”的“日头”不同,故不计入。
(15)《训世》的6例都是“撞见”。
(16)将风屑去的爽利着。(40a)这两口儿夫妻好爽利。(42b)
(17)看他容彩爽利,要下手。(47白)
(18)表原因,如:饥荒的,生出歹人来。(老谚,24a-b)
(19)用于人,相当于“一帮,一群”。
(20)四下里、到处里、暗地里、猛可里的“里”。
(21)义为“行:可”,如:那的也中。(老谚,12a)
(22)副词,义为“莫非,是不是;大概,恐怕”,如:舍人敢不识好物么?(朴谚,64a)
(23)介词,义略同“往;到”,如:教一个看着,别的都这人家问去来。(老谚,35b-36a)
(24)用于句尾,表示假设,如“这们时”“这般时”。
(25)用在句首或单独成句,表示强调,相当于“当然,自然;确实,真的”。如:“里头也有顽的么?”“有顽的!”(老谚,6b)
(26)名词,义同“菜肴”,如:我五个人,打着三斤面的饼着。我自买下饭去。(老谚,18b)
(27)当初无有人物,不知,三介神人从地下涌出。(64白)
(28)天下人都受他的苦,是三纲五常都灭绝了。(20白)
(29)用在选择问句的中间,如:省的那省不的?
(30)说的是那不是?(35白)
(31)推测之词,相当于“莫非”。
(32)《原本朴通事》虽然目前尚未发现,但历史上肯定是存在的,《朴谚》的汉文部分无疑也是根据《原朴》改写而成的。
(33)“老朴”主要是会话课本,而《训世》则是文白对照的故事集。
(34)这种情况甚至一直到清代的《老乞大新释》中仍有所见。
(35)《正统临戎录》(约1450年)中“便”与“就”的出现次数是5:35,“就”已占绝对优势,可资比较。
(36)关于“身己”,可参看:朱居易(1956)《元剧俗语方言例释》“身起”条,蒋礼鸿(1982),郭在贻(1985)《唐诗与俗语词》“身自身身己己身”条,郭在贻《关于〈柳子厚墓志铭〉的一处标点》,王学奇、王静竹(2002)《宋金元明清曲辞通释》“身己”条,李福唐(2010)《元代直解作品词汇研究》“身己”“身起”“身子”诸条。
(37)《近代汉语语法资料汇编·宋代卷》收入了这篇小说,加注说:“以上六篇年代不明,暂入本卷。”
(38)有些作者本身就是由元入明的,如《琵琶记》的作者高明;有些故事由来已久,宋元时期就有戏剧搬演,如《白兔记》《西厢记》等。这些都会对语言产生影响。
(39)《老朴集览下·单字解》:“们:……今俗借用为等辈之字,而曰我们、咱们、你们;又犹言如此也——这们、那们。”
(40)《朴谚》中还有2例“立”:张大,你打馈我一个立鳖儿、一个虾蟆鳖儿和蝎虎盏儿。(29a)到鼓楼前面,朝东放着土牛,芒儿立在牛背后。(48a)
(41)太田辰夫《〈老乞大谚解〉〈朴通事谚解〉》说:“两书反映的可能是北京或华北的方言。语法、词汇可以看出元代的特征,但不一定那么统一,因为是改订本的缘故。”(《汉语史通考》中译本167页)吕叔湘(1987)也说:“这两部书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元朝和明朝初年的北方官话。”太田先生和吕先生的定性大体上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