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林业第二医院 (黑龙江 伊春 153100)
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近期收治的冠心病患者10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 将所选病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给予观察组心血管介入治疗;给予对照组常规综合对症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安全性等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6%。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6 d;对照组 平均住院时间为10.8 d。观察组治疗过程中有2例患者分别出现了血压降低、心律失常并发症;观察组出现8例并发症。两组比较P <0.05,统计学差异显著。结论: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冠心病疗效甚好,安全性高,有效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减轻患者痛苦,值得临 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冠心病;心血管介入治疗;临床疗效
冠心病属于临床中多发的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居心血管疾 病之首。临床住院患者中,单纯冠心病患者并不多见,往往伴有 高血压 、糖尿病、脑血栓等其他疾病共同发病,给人类生活造成 了极大的影响,严重危害着人类的健康,降低了患者及其家属的生 活质量。对于冠心病的治疗,以往以药物治疗为主,但效果往往不 令人满意,今年研究心脏的介入治疗,其内容涵盖广泛,疗效评价 较好。本次实验选择心血管介入治疗冠心病,评价其疗效,现报道 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本次实验研究对象的选择来自于我院从2015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经明确诊断具有冠心病的患者100例。纳入的兵力排除严 重的肝肾功能损害患者、糖尿病患者、血液病患者以及重大疾病、 恶性肿瘤患者、孕妇。100例冠心病患者按照疾病类型可分为心肌 梗死患者28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42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30 例;按照病理改变可分为单支病变患者50例、双支病变患者52例、 多支病变患者10例。所有患者均表现有不同程度的心脏疼痛、心 胸窒闷以及气短气促。100例患者包括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 范围在28~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1.2±4.6)岁。患者病程从1~15 年不等,平均病程为(5.6±3.8)年。将100例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 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在你年龄、性别、病情以及病程上 无统计学差异(P>0.05),可以比较。
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 对症综合治疗。本组采用冠脉宁治疗,给药 方式为口服给药,1日3次,3次/d。疗程为2周。水肿患者加用呋塞米 利尿。监测患者血压、心率。 观察组采用心血管介入治疗。首先50例患者行经皮冠状动脉 腔内成形术(PTCA)。以股动脉为起点做 穿刺,局麻患者大腿根 部,沿股 动脉开口置 入心脏导管、导丝、球囊,顺沿股 动脉、腹动 脉、髋动脉行走送达至冠状动脉开口处后,将特殊显影剂放入导 管中,准备 进行冠 状动脉造 影,从而准确定位病变部位、病灶范 围、病变程度等。对病灶具体了解后,找出冠状动脉狭窄处,在镜 下高清界面指导下植 入带球囊导管,并且充气加压,待若干分钟后,狭窄部位得到充分扩张后停止。准备好支架镶嵌在冠动脉内 膜中,以1万单位的肝素钠注射股动脉鞘管中。手术完成。注意术后 24h密切监测患者血压、心率、心电图,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绞痛、 伤口出血等症状。密切记录出血时间和凝血时间,手术时间等各项 指标以待分析。
3、疗效判断
显效:经治疗后,患者胸闷气短症状完全消失,心绞痛消失, 心脏功能评分良好。有效:经治疗以后,患者部分气促症状得到缓 解,心绞痛症状减轻,偶有发作,心脏功能评分较好。无效:治疗后 症状与治疗前相比无改善,甚至加重。 观察指标: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平均住院时间、并发症 发生情况。
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4.0统计学软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计量资料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 检验。两组比较P<0.05表示差异有统 计学意义。
二、结果
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统计学差 异显著(P<0.05);详见表1.观察组的平均住院时间为(5.6±1.3)d, 相对于对照组有明显缩短(10.8±2.2)d,两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 (P<0.05);观察组发生2例术后并发症,无不良反应发生,对照组 出现8例并发症,有1例患者出现心律失常,症状轻微,无需治疗可 自行缓解。
三、讨论
关于冠心病的心血管介入治疗近年来已经在临床上有较为广 泛的应用。这一技术的开创起始于上世纪70年代,至今已有30多 年的发展和完善,在心血管疾病治疗中也颇有成效。心血管介入治 疗的技术点包括较多,比如冠脉造影技术、经皮冠状动脉腔内成于患者术后恢复等优点。同时由于手术的操作在医生的直视下进 行,有利于分离粘连,并识别胆囊、胆囊管、胆囊动脉等;在手术 解剖、分离、止血等方面也十分方便,即使手术中胆囊出现破裂,带 线纱布也能够起到很好的保护隔离作用;再者由于机械损伤较 轻,手术的时间较短,手术中的出血量较少、术后疼痛较轻,更有利 于患者胃肠道功能的尽快恢复。小切口胆囊切除术一般使用于 在术前进行B超检查确定胆囊壁的厚度小于或者等于0.4 cm的继 发性当总管结石,而对于大于0.4 cm的患者应慎用。传统的开腹 手术切除胆囊手术切口长度平均在10 cm以上,腹部各层均需要锐 性切割,由于腹壁的创口较大,患者疼痛感强烈,患者不愿意过早 地下床活动,同时肝门的排气时间与禁食时间也要相对延长,为了 防止感染,抗生素的应用时间也要相对延长,住院时间也较长。
由本研究表1可以看出,进行小切口胆囊切除术的患者其手术 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抗生素使用时间 以及住院时间都比进行传统开腹手术的患者低,具有同统计学显 著差异,同时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患者未出现并发症,但传统开腹手 术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1例患者出现胆漏,表明小切口胆囊切除 术疗效好且并发症少,这与文献报告结果相同。
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其具有手术时间短、术中出 血量少、术后排气时间短、等优点,且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是一 种安全有效的治疗胆囊结石的方法,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刘勇.小切口胆囊切除术341例临床体会.当代医学,2009,15(18):97.
[2] 潘威,任伟,赵英,等.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慢性胆囊炎64例临床 报告[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06,6(2):156-157.
[3] 任开文,康忠.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结石性胆囊炎手术时机探 讨[J].西部医学,2009,21(9):1527-1530.
[4] 冯思栋,惠明阳.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结石临床分析.中外医学 研究,2012,10(24):106.
[5] 郭柳然,程秀前,郭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1006例临床体会[J].中国医 药科学,2011,1(5):76-78.
论文作者:于树国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2
标签:患者论文; 胆囊论文; 冠心病论文; 时间论文; 手术论文; 心血管论文; 并发症论文; 《中国研究型医院》2018年5卷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