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21世纪初的中国戏剧_戏剧论文

论21世纪初的中国戏剧_戏剧论文

漫议21世纪初华文戏剧,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戏剧论文,世纪论文,漫议论文,华文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通过一些资料我们看到,即将到来的21世纪,科学技术将有长足的发展,电脑、激光的飞跃,信息技术的突破,医学科学的发达,克隆技术的出现,对人类的进步将起到极大的作用。那么面临着这样美好的新世纪,戏剧文化将会是怎样的呢?它能和医学、科学的发展成正比吗?将是怎样的一种局面呢?

我觉得,下一世纪的华文戏剧将会更加开放,会更大胆的吸收、借鉴、运用西方和其他国家的戏剧成果和经验。因为西方戏剧文化中的科学性、民主性及观念上和艺术上的创意,都会对我们有所启迪,可以促进华文戏剧的发展。但一切借鉴于外国的都要与本国本土的实情相结合,为当地的观众所接受。因此发展的道路都不会是平坦的,还可能遇到种种曲折和反复。与此同时,富有民族气派反映当代现实生活,并与高科技紧密结合的中国话剧将会得到蓬勃的发展,我们华文戏剧的自身交流研讨也将促进华夏戏剧的繁荣。

21世纪的华文戏剧会有强烈的自我表现的色彩。它不是非此即彼的戏剧,绝对的权威已不复存在,为了争取自我表现,各种样式的求新,五光十色,无奇不有,来也匆匆,去也匆匆,追求者为了过把瘾,呈现在舞台上的演出往往是瞬间的,泡沫式的耀眼,昙花一现的迷人……乃至自生自灭。酷爱戏剧的人们从中进入,从中走出,从中感悟,又从中创新,探索,循环往复,一代又一代;最后,直到最后,我们华文戏剧的天才者将会出现,那是苍穹中的星星,夜空里的明月,又如黎明时的朝阳,冉冉升起,照耀在大地上,照耀在华文戏剧舞台上。我们知道闪烁的繁星很多很多,皎洁的月亮和火红的太阳则只有一个。

与日月同辉的戏剧文化巨人曹禺和黄佐临,都在近年内相继离我们而去。他们走了,但曹老创作的戏剧巨著将永世长存,导演大师黄佐临的富有民族气派的写意的假定性的戏剧导演学派将一代一代地流传下去。我思念,思念剧作家、人民艺术家曹禺老先生;我思念,思念导演艺术家、戏剧大师黄佐临老先生。难道这仅仅是一种怀旧的情感?是我不愿迈步向前的心态?不,我想不是。罗丹在他的遗嘱中曾写道:“生在你们以前的大师,你们应虔诚地爱他们。”我们今天在艺术上的探索求新不是在半空中进行的,也不是从零开始的。以他们为代表的前辈大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创作财富,乃是我们今天戏剧文化发展的基础。

目前大陆的戏剧色彩斑斓,景象可喜,同时尚存在某些令人思虑和担忧之处。我个人认为,话剧至今仍未完全走出低谷。虽然举办过各种各样的评奖大会,在北京上演的戏也不算少,可是在观众心中能留下的又有几出?他们能记住剧中哪几句台词或哪几个人物?又有什么样的表演或场面令人激动不已?没有,几乎没有。总之没有在观众心中留下什么印迹。而且有时还会出现种种令人尴尬的情景。记得是去年吧,北京某电视台的一个栏目为了纪念话剧90周年,曾邀请了两位老艺术家,两位中年艺术家和两位有名的青年演员,请他们谈谈对当今话剧的看法。我有幸被邀参加了此会。座谈开始前节目主持人先播放了一段在某剧院演出现场采访观众的录像。该剧院正在上演一台新创作的新潮话剧。那天正好我也去看了这台戏。被采访的一位男士坐在我后面,看完戏后他热情鼓掌。记者手持话筒问他:“喜欢这个戏吗?”男士回答:“喜欢”。记者问:请您谈谈,您喜欢这台戏的什么?男士此时收敛了笑容,他在努力思考着,重复着记者问他的那句话:“喜欢什么?”在记者的催问下,最后男士回答:“我自己也不知道。”记者又问:“这个戏表现的内容是什么呢?”男士回答:“内容?不知道说的什么……”

这位观众,看他的座位,好像是花了80元买票和女朋友一同来看戏。他的女友因他回答不出记者的提问,正不好意思地低着头,这对青年男女观众显得颇为尴尬。

记者自语地说:“你没看懂,好,谢谢。”此时,离场的观众正向大门口走去,记者又快步向一位小姐走去。这位小姐见他向自己走来,话筒已伸在她的面前,没等记者发问,便急忙边跑边回头向记者大声地说:“别问我,我没看懂!”

我看像她这样没看懂的观众,是大有人在。听说某某教授也没看懂,某些专家内行摇头,也没看懂。

你看,奇怪不奇怪,在媒体广告的宣传下,观众花钱买了票,他们也“笑”了,也拍了掌,可是没有看懂。看来一台戏质量如何,不能只看剧场里的笑声和掌声。与此同时,也曾出现一种论调,说:“现在没看懂,将来就看懂了。”“没看懂,是由于你的文化修养太低。”看来,大多数的内行专家、教授没看懂,却是一个客观存在的事实。还听说,某台戏的组织者,本人也没看懂自己策划的戏是什么意思。当有人问起时,此人一面嘲笑被询问的专家水平太低,一面自己也说不出个子午卯酉,因为连他自己也未看懂。说起来,这种事也真可构成一出荒诞剧的题材了。一台戏经过广告的宣传,媒体报刊的炒作、引导,可以把这种可悲的荒诞,剧场中的观众的笑声、掌声、议论声,都当作是剧作演出的“成功”,戏剧的“繁荣”。此时我脑海中不由得浮现出克雷洛夫寓言中的“博物馆”。记得它大体内容是……走进了壮丽、堂皇的博物馆,通过透明的玻璃罩,看见了一只小小的蚂蚁在爬动,围着观看的人们赞不绝口地赞美它,美呀,真美。说什么这不是一只蚂蚁,而是一头大象。他们谈到另外一只昆虫时也说,这是一只威武的大老虎。我好像觉得寓言就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大象”,“老虎”;“老虎”,“大象”。一台戏经过广告的宣传,媒体报刊的炒作,观众们买票,看戏时发出笑声、掌声、赞扬声。可是走出剧场的大门口时,观众的反应则是:“这戏说的是什么呀?”,“挺逗,但是这是什么意思呀?”,“真累!”,“还不如在家看电视呢!”……看来,剧场里的观众的笑声、掌声、座无虚席乃至一时的爆满,未必就能说明一出戏的好坏和它的真正价值。

使人忧虑的是进入21世纪只有1年了, 难道就让这些所谓的富有荒诞色彩的当代戏剧,通过媒体,以及被其误导的观众带入21世纪?本文一开头就提到与我们同步进入21世纪的科技,电脑、激光、医学正在日新月异地向前发展,相形之下,我们戏剧文化的现状,真令人不安。

我想,我们自身在进入21世纪前的今天,似应有所准备、感悟、反思,需要认真澄清一下,哪些东西应该带入下个世纪,哪些东西就让它留在20世纪的博物馆里。一个勇于创新的艺术家,应以博大的胸怀,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地探索自己前进的道路。

当然,一切事物的发展不会只有一种模式。文化艺术的发展也是如此。漫议21世纪的华文戏剧,她应是五彩缤纷,争妍斗艳,在自我表现和相互竞争之中,优胜劣汰,经过风风雨雨的考验,依然婷婷玉立的花卉,其中自然会茁壮生长出艳丽的花朵。21世纪初的华文戏剧,我想可能有如下几种走向。

1、荒诞派戏剧在世界上已过时,不时髦了, 但它还会吸引我们一些中青年剧作家、导演、演员、舞美,因为它的魅力就在于“反叛戏剧”。从它的观念到形式具有一种反叛戏剧精神。它的主要主要特点是背离传统,标新立异,荒诞离奇。它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社会精神危机的产物。那时苦闷、孤独、彷徨的情绪漫风行于五十、六十年代欧洲各国。荒诞派戏剧代表人物贝克特的代表作《等待戈多》,就是对资本主义社会中人的无望的寻求和期待所进行的思考。此外还有尤内斯库,其代表作是《秃头歌女》,《椅子》,《犀牛》等。荒诞派戏剧在表现荒谬怪诞的人生和世态时,带有伤感,无奈,悲观的色彩,这种戏剧游离情节,游离人物个性,贬低文学语言,轻视戏剧动作,而强调幻觉和隐喻,由此而带来视觉形象的变形、异样,以引起人们的思索。

我经常读到德国大使馆按期寄给我的刊物《德国》,在这本综合性杂志的1998年8月号上, 载有一篇关于中国女艺术家在波恩妇女博物馆举办展览的报导:“波恩妇女博物馆院子里的树上挂着几百双筷子”。这是北京人张蕾系上去的,用这个深入浅出的法子引导观众。德国人都知道筷子,虽然有的只是在中国饭店里使用过它们。然而,筷子用在艺术中却带来了疑问……乍一看令人惊愕的筷子和树木的组合,采用的是现代艺术中的一种惯用的风格手法:“让互不相干的东西撞击在一起”。“还有林天苗的那棵白树,它从天花板上往下长,树下是一堆鸡毛。”“同样,沈远则将红色的冰条,叉在刀上挂在墙壁,融化时水就滴入痰孟,创造出一种陌生的情调。”至于尹秀珍的“油灰鞋”,就更离奇了,她展出的是各式各样穿过的旧鞋子,每只鞋子都在后跟上穿有一根绳子。鞋子吊起来,排成一行,足有二三十双,其中有懒汉鞋、小孩绣花虎头鞋、男士皮鞋、女高跟皮鞋等等。这些是当今在德国展出的中国“先锋派”的作品,报导中也指出:“在波恩,中国艺术给人留下一连串疑问。”

我想,女艺术家们的以上作品,是她们心灵深处个人感情的流露,只属于她们自己,不易被人理解,也无需观赏者看明白。这样就达到了一种自我表现、自我迷恋和自我渲泄的目的。这也许正是当今美术界、戏剧界先锋派或荒诞派艺术家们所共同追求的吧。

美国戏剧理论家吉尔曼于1978年3 月在《纽约时报》上发表题为《荒诞派过时,新自然主义流行》的文章,他说:“不论荒诞是什么,它决不是一种戏剧,只不过是一种形形色色、无法加以控制的、自发的,脱离传统戏剧形式的运动。”(注:转引自1985年11月西安《社会科学评论》,南京大学教授陈瘦竹的《谈荒诞戏剧的衰落及其在我国的影响》)。

我想进入21世纪初华文戏剧在其发展、探索和演变过程中,作为一种流派,荒诞派戏剧仍会以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出现。因为这一流派在我国起步比西欧晚得多,本世纪末在西方早已经衰落,在我国不过才刚刚兴起。

2、主旋律题材,紧密反映现实生活、 歌颂英雄业绩的话剧将挺胸阔步地迈向21世纪。

江泽民主席在谈到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时曾提出:“弘扬主旋律,就是要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导下,大力倡导有利于发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大力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争取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这四个大力倡导正是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重要标志。

在创作,演出主旋律题材的戏剧中,首先必须注意克服普遍存在的浮躁心态,如急于配合生活中涌现的英雄业绩,在短短的时间里突击访问,突击创作,写事不写人,生活和技巧均跟不上,所写出的作品大多肤浅、粗糙,缺乏感染力,缺乏生活气息和艺术想像力。在艺术表现手法上显得单一、平庸。这样写出来的作品必然苍白无力,演出即便得了奖,广大观众和专家并不承认,演不了几场也就草草收兵,起不到推动戏剧艺术创作的作用。这个问题不利于戏剧的发展,望能引起有关方面的重视。

3、进入21世纪,对祖国大陆来说, 那种单一的国营华文戏剧团体一统天下的局面必将进一步打破,将会有多种不同的组织形式出现。一种为个人挂牌立传,组织人员排演,用自己写的本子,自己投资制作的戏剧会越来越多。但由于剧场使用剧院的演出执照及演职人员等方面的困难较多,这种个人投资制作的演出往往采取和戏剧团合作的形式。在20世纪末已逐渐兴起的这种做法,到了21世纪初估计会更充分地展现。这种自由组合的做法,有利于活跃和繁荣演出市场,也有利于发展我国的话剧艺术,是值得提倡的。我国是个泱泱大国,人才济济,能有好的演出,又能为个人树名立传,是好事。当然,至于那种一心只想出名,想当作家、艺术家,但并不具备戏剧文化素养,或者一心想借演戏赚钱发财的人,不但达不到目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既出不了名,又发不了财。这条路是走不通的。

艺术产品一旦进入市场,就具备了商品的属性。所以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并存的,那种既不讲社会效益,也不讲经济效益,一味闭门造车,追求“自我探索”、“自我陶醉”的作品或演出,在无情的市场经济中将会四处碰壁。只有面对现实,深入生活才可能创作出受观众喜爱的戏剧。

4、世界将进入老龄化,中国也将进入老龄化。老年人的增多, 一方面将使政府的开支增加,另一方面也会有某些企业利用老年人发财,满足老年人的需要,如为视力减退、手脚不太灵活的人设计机动车驾驶系统,如出版公司推出更多字体较大的出版物或录音、电脑形式的书籍,以及满足老年人对戏剧的需求,特别是帮助文化层次较高的老知识分子,满足他们对高水平的高雅艺术的需求。为此,老一代艺术家也将推迟离开戏剧舞台,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多动动脑子,既可为中、老年观众服务,又可避免老年痴呆症的过早出现。最近,77岁高龄的美国宇航员格伦,在《发现》号太空船里,非常敬业地进行着老年医学的太空活体实验,这无疑将给人类带来福音。

近年来已经组织起来的各种老年合唱团、老年戏剧团,也有待组织策划。这样,老艺术家们可以自编自导,也可能将有一大批老年人仍在戏剧舞台和影视中尽显风流。

在20世纪末期,我们的著名电影导演八十多岁的凌子风和年近八旬的谢晋还在创作新的影片,我们著名的电影演员陈强也近八十了,至今还活跃在摄影棚中。不久前逝世的日本著名导演黑泽明在90年代初拍摄了《梦》、《八月狂想曲》。他以八十多岁的高龄导演以表现老年人心境为主体的影片,似乎在静静地抒发生命的情趣。

老一代的艺术家们只要活到老学到老,不是固步自封,他们的艺术生命将永远长青。

5、进入21世纪,华文戏剧会在更大程度上表现出多样化、 通俗化、大众化。由于亚洲经济的衰退,话剧将不免在清贫中挣扎与拼搏,但创造力会更强,生命力会更旺,会更加贴近观众的心声,赢得他们的喜爱和赏识。去年年底,在中央戏剧学院表演系95班教学实习演出杨利民的佳作《地质师》,导演是学院的梁伯龙、颜罔教授。他们没有钱去包装这台戏,没有专门制景,因为经费不到1万块钱。 于是就用教学上使用的白豆包布做成挡片,摆上简朴的桌椅,灯光照明也比较简单。但是他们的演出却富有极大的魅力。这台戏从始至终吸引着我,学生的表演非常投入。我被感动了,流泪了。我想凡是看过这台戏的人,不仅是我在想,你在想,他在想,不仅是年轻的朋友们在想、上年纪人也在想,在思索着一个人的崇高和生命的真正价值。我发自心底深处祝他们演出取得成功。

这是一台写石油工作者的戏,写他们的友情、亲情与爱情,是一部充满人生体验的作品。可贵的是剧作家写了人,人的性格,人的心灵,写出了活生生的有血有肉的人。表演系三年级年轻的学生们把每一个角色从18岁演到60岁,是那么淳朴自然,真实可信。我看了这样一台朴素无华、内容丰富的好戏,在感谢导演教师梁伯龙、颜罔培育了这台好的青年演员的同时,也使我深深地感谢剧作家杨利民给我们创作了这样一台好戏。我好像好久好久没有看到这样引人入胜的话剧了。此剧在1997年荣获了文化部的文华大奖。

杨利民先生长期生活在大庆油田,他有丰厚的生活积累和深刻的切身体验。他是一位勤奋的多产作家,拥有丰富的创作经验和纯熟的写作技巧。他写出《地质师》这样的好戏决不是偶然的。

我相信在迈向21世纪之际,我国的戏剧家将用自己的脚步更坚实地踏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排除各种浮躁的心态和急于求成的心理,写出更多更好的剧本。

6、21世纪华文戏剧的另一个特点, 是中外古今一切优秀的经典戏剧将更多地呈现在话剧舞台上。由于对当今平庸剧作充斥演出阵地感到不满和厌烦,观众渴望真正的戏剧艺术精品,主创人员则将在经典戏剧中注入自己新的观念,新的阐释,并进行新的创造。比如莎士比亚的《罗米欧与朱丽叶》,20世纪已有若干不同解释、不同形式的演出;进入21世纪之后,相信将有各式各样不同版本,不同风格样式的《罗》剧出现,那将是琳琅满目、丰富多彩的精彩演出,也可以成为久演不衰的的保留剧目。写到这里,我想起了世界闻名的莫斯科艺术剧院,50年代我在那里学习时,星期日早场他们演的是《青鸟》。1987年,我去前苏联导戏,去该院看戏,早场还是《青鸟》。到了1990年,我去参加国际戏剧节,想看莫斯科艺术剧院的节目,星期日早场演的还是《青鸟》。好像是每星期五的晚场是《安娜·卡列尼娜》。这剧院有一批固定的保留剧目和两三个演出场所,世界各地有人想看这里的戏,都可以事先订票。

前年我去美国拉斯韦加斯时也是预先订票才能看上著名的《朱比列》大歌舞,临时想去买票看演出是不可能的。白丽斯大饭店为它的剧院投资2700万美元,上演的这台大歌舞,已连续演出达15年,至今仍场场满座。逢星期六都演出两场,星期日休息。一次性投资一台大歌舞吃一辈子。这个集中了好莱坞百老汇丰富的舞台艺术经验和大批优秀演员的杰作已成为他们永远的保留剧目,(他们的保留剧目是连续演,不像我们有的保留剧目,演一段就停下来,若干时日后再演时,又需重新排练。)

希望我们跨入21世纪的华文戏剧,无论北京的著名剧院或个体、集体经营的戏剧团体都能积累起自己的经典剧目,长期保留,永远演出,这也将是话剧艺术振兴的一个标志。

7、古今中外无数事实证明,文学艺术的发展与繁荣, 离不开正确的文艺批评。进入21世纪的华文戏剧要想达到繁荣,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需要绿色评论的园地。绿色就是保护环境,净化污染的空气和我们的海洋,使江河湖海的生物得以生长繁衍,让鱼儿活泼地穿梭,虾儿自由地玩耍,苍鹰翱翔蓝天,海鸥欢声歌唱,不再遭浊水的侵害,呈现出一派生气勃勃的气象。然而,当我们看到美丽的海鸥掠过被污染的海面,寻觅不得清洁的食物,已被弄脏的白色翅膀难以伸展飞翔而苦痛不堪时,不禁因她丧失搏击力量和求索精神而为之惋惜。绿色环境被破坏了,空气、河流、大海被污染侵蚀了,这同文化、戏剧领域中种种不健康的因素,特别是评论中常常可以看到的溢美不实之词和媒体的误导颇为相似。因为他们也在污染着文学艺术创作的良好气氛和环境。

同时我也非常钦佩这样的评论家,他们虽然很年轻,甚至有些瘦弱,但他们手中的那支坚实的笔,对每一台戏的评论都表达出审美的准确和良知的声音。他们对一台戏在赞美中有批评,在批评中又有中肯的提问和建议。希望我们的评论家们在跨入21世纪时,能保护好绿色评论园地,写出真正推动戏剧前进,实事求是、对艺术对观众负责的好文章,它的灵魂是真、善、美。

标签:;  ;  ;  ;  ;  ;  

论21世纪初的中国戏剧_戏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