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回族武术考略
崔北坤,陈 威,王 舜
(淮北师范大学,安徽淮北 235000)
摘 要: 尚武是回族自古以来的民族圣行,凡回族聚集之地,必定习武成风,安徽蚌埠作为回族聚居地之一,也是如此。回族特有拳种查拳、心意拳自民国时期传入蚌埠,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文章通过追溯蚌埠回族武术的历史渊源,详述查拳、心意拳的传入、发展及分化,力求完整地展现蚌埠回族武术的历史,并辨其真伪,引起关心回族武术的学者关注,进而共同探求回族武术事业的发展路径。
关键词: 回族;武术;蚌埠;查拳;心意拳
引言
在中国武术的发展历史进程中,回族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有籍可考,传承至今的回族武术就有开平枪法、八极拳、回回十八肘、心意拳、查拳、通臂拳等。尤其是近代著名的武术家马良、马凤图、王子平等人,对中国近代的武术事业都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随着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体育项目的重视,也逐渐引起了教育界相关学者对回族武术的关注,如马明达、马廉祯等学者,他们对某一区域的回族武术及其发展史、特有拳种的源流、武术家进行了阐释,但是针对安徽蚌埠回族武术的研究却寥寥无几。本研究通过追溯蚌埠回族武术的历史,在查找文献资料的基础上,详述查拳、心意拳的发展及分化,力求引起关心回族武术的学者关注,促进回族武术事业进一步发展。
一 蚌埠回族武术的历史渊源
回族自古以来就具有强健勇武的民族性格,清高宗年间,清乾隆曾赞誉“中土回人,性多拳勇”[1]。因此,凡回族聚居之地,大都有习武成风之盛行,并且回族民众一直以来都把尚武自卫奉为“圣行”而加以提倡,很多回族自小习武强身自卫,安徽蚌埠也是如此,如著名武术大家“开平枪法”的常遇春(安徽蚌埠怀远人)[2]。在回族聚居的地方,往往因其信奉而聚集,以借聚集之地,开展具有回族特色的武术活动。
安徽蚌埠以千里淮河第一大港而闻名,不仅是津浦铁路和淮河航运的交汇点,也是回族民众的聚集地之一。如“宋朝时期自南阳南迁于蚌埠”常氏一族,孕育了武术大家常遇春,①以及早期蚌埠七户半之一的李氏一族。清末太平天国运动时期,蚌埠总户数有500余户,人口约4000余人,以李、朱、席、王、蒋、高、施等七大姓氏为本地家族,简称为七户半。[3]而七大本地家族中的李姓一族,正是蚌埠东区马村清真寺信徒及其李氏穆民,这通过蚌埠马村回族墓地的墓志也得到了印证,《蚌埠马村李氏始祖国学公》碑文曰:“……溯我李氏一族,今日居蚌者不下数百户,于大明洪武中,由山西平阳地迁居来蚌,以打造刀剑箭马掌和贩马革丝绸香料等为业,……。”②因此,常、李等两族也被称为蚌埠早期的原有土著回族。同许多北方较为著名的回族聚居区一样,蚌埠地区的原有土著回族也是习武成风。每逢重要的节日,这些原有土著回族也会经常举办一些小型的武术表演,以此来庆贺节日。虽然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发现早期蚌埠就有原有土著回族在此地传播回族武术,可是由于早期回族武术的门禁,导致早期回族武术在蚌埠的传播,仅以小范围传播。
在1912年蚌埠开埠通航之后,蚌埠也逐渐发展成为皖北商贸重镇,随之大批来自淮河沿线等地区的破产农民以及商人涌入蚌埠,其中包括来自山东、河南、江苏等各地回族民众。随着外来人口的涌入,也给蚌埠带来了不同地区文化和风俗,致使蚌埠成为了一个多元文化共存的城市。据《市志》记载,蚌埠在那一时期宗教文化盛行,有史可考的宗教社团有30多个,其中较为有名的回教寺就有3个,宗教社会团体成员更是发展到12689人。[3]而且在这些宗教社会团成员中有一些拳师或者闯江湖的镖师,其中较为著名的回汉拳师,如尚学礼(河南籍)、回族马忠岐(河南籍)、回族尚青奎(河南籍)、宋国宾(河南籍)及其弟宋国喜(定居蚌埠)等。[4]还有后期回族卢嵩高(河南籍,定居上海)传张培元、徐淑贞(定居合肥)等人,随着这些拳师定居或者途径蚌埠,也将回族武术传入蚌埠。通过这些拳师在蚌埠收徒授拳,随即加快了回族武术在皖北地区乃至全国的传播,对促进民族文化繁荣与民族团结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总而言之,体育教师必须正确认知中长跑活动对学生的培养积极作用,正视学生对中长跑体育活动产生抵触情绪的原因,以在创新、突破、探究、实践四合一下寻找到有效中长跑教学的新对策,帮助学生克服抵触情绪,爱上中长跑运动。
二 回族武术在蚌埠的发展
民国初期,越来越多的流民涌入蚌埠码头,蚌埠地区打码头文化也随之兴起。[5]回族马忠岐将查拳从河南沈丘淮店集传入蚌埠,紧接着宋国宾将心意拳从袁凤仪大师传入蚌埠。一时间回族特有的拳种查拳、心意拳在蚌埠蓬勃发展,以至于抗日战争前期形成了蚌埠回门查拳以及蚌埠宋门心意拳。可是在20世纪70年代以后,查拳、心意拳在蚌埠的发展呈现缓慢衰落趋势,直至20世纪90年代后期,随着蚌埠回族武术的嫡传之争、传统文化热,致使回族武术因门户分化而再次兴盛。回族武术在近代以来经历了两次发展高峰期:第一个发展高峰期是20世纪30年代初“打码头”的兴起至1938年蚌埠沦陷前期,这一阶段是回族武术在蚌埠发展的较为鼎盛时期。而且这期间也是回族特有拳种查拳,在蚌埠成为名噪一时的蚌埠回门查拳的关键时刻。第二次是建国初期至1966年的一段时期,促使心意拳在蚌埠掀起热潮。
纵观回族特有拳种查拳、心意拳的传入,不仅仅是某一武术拳种的传入,更多的是各民族之间的文化交融与碰撞,极大地推动了各民族相互团结,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进一步繁荣,而且回族武术在蚌埠的发展历程中,都与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值得进一步深究。
据蚌埠心意六合拳的传承谱系记载,安徽蚌埠心意拳是由袁凤仪的高徒卢嵩高、宋国宾传入蚌埠。但是关于心意拳为何传入蚌埠的问题,学界说法不一。第一种说法:民国年间,河南周口回汉两族曾发生一场械斗,为躲避官府追责,宋国斌、卢嵩高、尚学礼等人纷纷出走到外地,后为了谋求生计周口十三杰大多流浪外地发展。[6]当时的尚学礼在河南漯河教拳,后辗转上海,卢嵩高被人请到上海,在上海广收门徒,后辗转到蚌埠代师传艺于宋国宾,买金奎在武汉传艺,其他人各奔各地,有的甚至杳无音信,心意拳经过“周口十三杰”的发展壮大而传播全国各地,并在这一时期传入蚌埠。第二种说法:“宋国宾在一九一四年任教蚌埠消防队教官,后辞去武术教官,离开蚌埠以武会友,在上海结识卢嵩高大师,在卢嵩高的推荐下,拜入武术大师袁凤仪门下,后因在“河南周口打擂台比武,失手打死了军阀袁世凯的侄子,为躲避官方的抓捕而逃窜到蚌埠。但他到蚌埠之后,并没有当时就将心意拳传授于徒弟”③⑤,而是在抗日战争结束,卢嵩高来到蚌埠探望宋国宾之时,授意宋国宾开放回族心意拳门禁,宋国宾才开始在蚌埠传授心意拳[7]。综合两种说法,发现第二种说法明显是上述械斗的另一种说法。
(一)查拳的传入
蚌埠回族武术的保护与传承,不仅是对回族武术的尊重,也是新时代背景下文化自信的需要。因此,第一,有关部门需要严格把控地方或城镇武术组织的成立标准,借助城乡战略化背景,推动地方或城镇武术组织协调发展,力争精益求精,实现群龙聚首的共识,促使地方或城镇武术组织优化管理体系,改善回族武术的传承与发展模式。第二,全方位、深层次的挖掘与整理回汉文化融合的特色,打造蚌埠回族武术文化特色城市,以文促武,以文化搭台,回族武术唱戏,加快二者协同发展,实现蚌埠回族武术的可持续发展与传承。第三,相关部门需要进一步加大对回族武术的重视,携手基层武术组织、现代传承人成立专业武校,并以此为回族武术的宣传基地,申办“武术之乡”称号,提高蚌埠回族武术的知名度,营造良好的武术环境。
(二)心意拳的传入
对于本科实验教学,一个实验项目开设的实验课时最多为4课时,而对于某些材料制备或性能表征实验项目的探究、操作时间较长,为了不影响教学进度,就被教师设计好了实验方案,让学生直接按步骤完成;对于探究过程比较复杂的实验,往往由教师代替学生来演示操作探究的过程,或者通过教师讲实验,学生听实验,然后做与之对应的实验试题来巩固消化的方式来完成,对于实验的真正操作过程只能做到纸上谈兵。
但是在深究宋国宾何时在蚌埠公开传授心意拳的问题上,却发现心意拳为何传入蚌埠似乎另有隐情。因为,心意拳早期有着“不传外教”的门规,对民族性、血缘性、门派性的要求极其严格,袁凤仪大师在收宋国宾为徒时,也曾告诫他“此拳只许你一人练不准教人”。在访谈中得知,宋师虽然很早就回到蚌埠,心意拳却是卢嵩高收解兴邦等一批汉族徒弟之后,宋师才开始在蚌埠传授心意拳。由此可知,心意拳传入蚌埠的真正原因,应该是回族武术大师卢嵩高开放了回族武术的门禁,才促使了心意拳传入蚌埠。
(三)回族武术第一个发展高峰期的形成
据有关史料记载:“20世纪30年代初,军阀混战结束,给蚌埠码头货运的繁荣提供了短暂的契机,在随着蚌埠三大码头的扩建,一些码头老板发现蚌埠码头有机可乘,有利可图,各方势力不断在码头上兴风作浪,他们一边利用帮会封建势力欺骗工人,另一边雇佣拳师恫吓威逼工人。”⑥并把蚌埠划分几块,各自霸占一方,为了争地盘、抢货源,码头老板之间时常发生冲突,时不时就刀棍相见,几乎每天都要发生流血事件,而且每次码头械斗必定会出现死亡或伤残。导致蚌埠码头成为一个充斥暴力、弱肉强食的是非之地,而当时拳头成为解决一切问题,最直接、有效的方式。
这些码头老板为了扩大地盘,加强自身的统治势力,纷纷邀请拳师,在码头上教授搬运工人武术。因为拳师当时是码头地盘争斗的主导力量,一个码头班如果没有拳师,就很难在码头上立足。在实地访谈中,回门第二代传承人马岱(回族)讲到,“当时查拳名家马忠岐就被码头老板邀请到二号回族码头,在二号回族码头的搬运班、盐班、票班、烟业班等传授码头工人拳术与兵器,包括查拳五形、查拳二十四式、峨眉刺、滚堂刀、春秋大刀等。”⑦当时马忠岐主要的拳场设在太平街回族区清真寺附近的一个院子里,即如今安徽省蚌埠市太平街南山路一带,其中还有二号码头、三号码头的空地、仓库等也是习武的场所。正如访谈中老一辈所说,搬运工人们天天都会提着刀、扛着棍到码头赶工,下班之后各班工人便一同过去练习武术,有时候马忠岐为了展现一下势力,也会带上徒弟到别的码头去走走场子,而且查拳在码头传播的过程中,随着查拳练习弟子的不断增多,马忠岐门下弟子又有了门内、门外之说。门内弟子,是给马忠岐投贴焚香、行过三跪九叩的徒弟;门外弟子,是光交学费,没行过拜师礼的徒弟,但也算是回门中人,如是有人问起师门,则自称回门。据《砸烂反动拳教门》记载:“回门为了获得更多码头控制权,扩大在码头的势力,仅在码头上收徒一百余人。”其练习回族查拳的达到一千余人,促使回门查拳在当时的蚌埠码头上名噪一时。
建国初期,蚌埠码头由政府统一管辖,废除了旧式“打码头”,但是码头习武风气并没有衰落。在1952年,毛主席提出“发展体育运动,增强人民体质”,成为建国初期至“文革”时期推动体育事业的最高指令,不仅促使全国体育事业得到了快速发展,也为回族心意拳在安徽蚌埠的发展带来了契机。据《蚌埠市志》记载:“解放以后,回族心意拳在蚌埠开始公开传授,拜入宋门心意拳门下的徒弟2500余人。”[3]促使那一时期蚌埠形成了千上万的工人争相练习心意拳的场景,而且在随着1960年宋国宾的逝世之后,蚌埠心意拳第一代回汉弟子也相继将心意拳传播到徐州、南京、江苏等地区。在1961年大跃进结束,国家经济开始复苏,蚌埠体委根据蚌埠武术开展情况,批准蚌埠心意拳李可俭等回汉第一代弟子创办“武术学习班”,其中仅蚌埠市以及周遭县区学习心意拳人数达到四至五千余人。而其他众多的蚌埠心意拳一代弟子奔走各市县,所教授的徒弟更是不计其数。随着1966年“文革”开始,蚌埠心意拳在这段时间也进入发展高峰时期,不仅成为蚌埠地区家喻户晓得武术拳种,也成为了见证回汉文化融合的载体。
当金叶榆嫁接到白榆砧木上,砧木的萌芽比金叶榆发芽早,若不及时抹芽,则影响金叶榆芽的萌发。嫁接15d后进行第一次抹芽,第一次抹芽后20d进行第二次抹芽。两次抹芽后,金叶榆会萌发3~5个分枝。第二次抹芽后20 d,解除嫁接时包扎在砧木上的塑料带,防止嫁接部位变粗后,包扎的塑料带勒断嫁接成活的金叶榆。
(四)回族武术第二个发展高峰期的形成
AGPS全称:辅助卫星定位系统。AGPS是在接收 GPS信号的基础上,通过手机定位服务器作为辅助服务器来协助GPS接收器完成测距和定位服务。AGPS定位的优点是定位精度高,在正常的GPS工作环境下可达10m,并且首次捕获GPS信号较短,只需几秒。
直至1937年7月卢沟桥事变,日本掀起全面侵华战争,而蚌埠作为华北地区水陆交通的枢纽,成为首要侵占的对象。同年8月份,日军对驻蚌的国民党军队展开猛烈轰炸,紧接着次年2月,蚌埠沦陷。同一时间,蚌埠也开始出现“跑反”现象,马忠岐也在这一时期离开了蚌埠。随着马忠岐的离开,回门查拳第一代弟子也相继离开蚌埠,到阜阳、亳州、淮北等地区设馆授拳,但是该段时期也成为回族特有拳种查拳发展历程中的高峰时期。
三 蚌埠回族武术的分化
在20世纪70年代,安徽蚌埠回族武术呈现缓慢衰落的趋势,究其根源,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由于一些习武青年好勇斗狠的性格,参与打架斗殴以及后期诸多因素,如蚌埠的“拳教门”事件,而导致20世纪70年代中期蚌埠无数的拳场消声灭迹,青壮年不再习武,老一辈拳师对于武术只字不提。以及20世纪70年代后期,蚌埠市各县受到比邻的凤阳县小岗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及改革开放的影响,在随着老拳师的逐渐凋零,无法继续教学,一些青壮年练武者作为家庭的主要劳动力,而放弃练习回族特有拳种查拳、心意拳,更多投身于务农或者外出经商,导致这一时期回族武术却呈现缓慢衰落的趋势。虽然在1982年全国开展大规模的武术挖掘与整理运动,在蚌埠体委的邀请下,回门查拳、宋门心意拳的第一、二代弟子参与挖掘整理工作,使回族特有拳种查拳、心意拳首次广泛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但是回族武术在蚌埠的发展并不明显。
直至进入20世纪90年代,随着回族武术第一代传承人的离世,第二代与第三代传承人之间发生了嫡传之争,出现回门查拳、宋门心意拳的门户分化,一些人开始自立门户,而极大地促使了回族武术的快速发展与传播。据裔湾蒋安波心意拳武馆馆主安详军讲到:“自回门查拳、宋门心意拳发生门户分化之后,时至今日在蚌埠关于传承、研究回族武术的武术协会与武馆30个有余。”⑤但是在实地调查中,发现蚌埠传承与研究回族武术的武馆、协会总计29个,其中:查拳的武馆、协会总计10个,占34.48%;心意拳的武馆、协会总计19个,占65.52%。在排除在实地调查中有可能未统计到的武馆、武术协会,表1所显示的数据与上述说法基本相符,而且在随着这些武术协会与武馆的不断发展,也促使了蚌埠回族武术的发展,目前保守估计蚌埠回族武术练习人数已达到数万人。
表1 蚌埠回族武术传承与传播的武术协会、武馆统计表
从整体上看,蚌埠回族武术的分化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回族特有拳种查拳、心意拳的发展,也挽救了查拳、心意拳的衰败之势,但是蚌埠回族武术仍面临着诸多问题。
第一,蚌埠回族武术的基层武术组织较为混乱,部分地方或城镇武术协会管理制度不够健全,基层武术组织的运行机制基本上处于半瘫痪状态,导致传承与发展受到局限。
第三,由于蚌埠缺少一个专业武校作为蚌埠回族武术的实践基地,使蚌埠至今未得到“武术之乡”的称号,导致蚌埠回族武术在宣传效果方面相对较差。
第二,蚌埠回族武术是蚌埠回汉文化融合的载体,但是二者之间缺乏互动,蚌埠回族武术与蚌埠地区的回汉文化难以同步发展,致使未形成具有自身独有的武术文化特色。
结语
安徽蚌埠回族武术不仅是民族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蚌埠回汉文化融合的活态载体。在其独特的地域文化中,蚌埠回族武术经历了时代的锤炼而经久不衰,传承至今。这充分证明回族武术是民族传统武学之精髓,而且回族特有拳种查拳、心意拳的传播与发展对蚌埠乃至安徽省回汉文化融合以及民族传统体育事业的发展都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因此,传播与发展回族武术对于推动各民族文化共同繁荣,促进民族团结都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意义。
西门子MP277触摸屏采用WinCC flexible软件组态操作界面,用以监视变频器的参数与状态信息、显示重要参数的历史趋势、给出故障处理建议、计算节能等功能。PLC将用户的控制指令通过RS-485通讯发送给指定变频器,变频器做出对应的应答信息。系统主从设备之间严格的控制与应答请求,确保了整个控制系统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1912年津浦铁路通车之后正式开埠,蚌埠码头货运行业也随之迅速繁荣,很多中原地区的回族以及原有土著回族也相继迁居蚌埠,外来回族多数源自于河南商丘和山东曹县一带,以马、郭、沙、韩等四大姓为主。外籍回族来蚌埠后,把蚌埠二号码头向西南的太平街一带作为落脚点,在太平街修建太平街清真寺和回族居住区,以餐饮与码头搬运为生,而且在这些外来回族民众中,也有很多回族拳师,其中较为有名的拳师就有回族查拳名家马忠岐、关东拳名家郭九新。“马忠岐生于河南沈丘淮店集的一个查拳世家,一生喜欢浪迹天涯,在河南、皖北各地以及上海遍设拳场,以教授查拳为业。”③据蚌埠李氏查拳武馆馆主李恩波儿媳妇蒋敬伦(回族)叙述,“马忠岐来到蚌埠之后,在回族居住区与蚌埠二号回族码头教拳,马忠岐收徒授拳要求及其严格,每当在回族民工闲暇与齐聚礼拜之时,马忠岐就会在太平街清真寺举行收徒仪式与教授武术,并教出李恩波等徒弟。而且在这些徒弟中就著名的“原新华社社长穆青、原安徽省伊斯兰教协会主任李少初。”④这说法在宁震的《蚌埠武术流派探源》也得到了印证,宁震曾云:“1928年,回族查拳名家马忠岐来到蚌埠……现任新华社社长穆青和省伊斯兰教协会会长、蚌埠政协副主席李少初在小学时代都跟马老师学过查拳……”③而且由于马忠岐待人真诚,又加上在蚌埠回族码头的时候,经常帮助回族工人,马忠岐的名声也日益响亮,很多回族青年也慕名而来拜他为师,学习查拳。以至于后期马忠岐在蚌埠回族圈所传授的查拳,逐渐形成了蚌埠四大门之一的回门查拳流派。
注释:
蚌埠沦陷之后,蚌埠消防队也随之解散,在消防队传拳的宋国宾等拳师迫于日军的压迫,也无法跟往常一样正常授拳,为了生计很多拳师纷纷迁到蚌埠码头。因为,那一时期日军虽然对蚌埠的管制严格,对蚌埠码头的管制却相对较松。在随着宋国宾等拳师进入蚌埠码头设馆授拳,也为后期回族心意拳在蚌埠的传播保留下火种。
在后续的新疆托克逊工程位于新疆吐鲁番地区,每年的11月到第2年3月均需要采暖,平均气温介于-7.5~3.2 ℃,历年极端最低温度-21.8 ℃,送风机入口暖风器的进风温度按历年极端最低温度-21.8 ℃设计。经咨询电厂运行情况,暖风器出口风温能满足要求,暖风器的调节性能良好。
有幸能够较为系统就地拜观画家客岁金秋在西德首都波恩以及名城科隆几处展出的大批作品,如行山阴道中,目不暇接,眼福委实匪浅。尽管我对画家相当熟悉,却从未一次观赏过如此全面而又自成体系之作,心情之激动可想而知,无怪对素有艺术修养的德国人民,为此掀起一股热潮,当属意料中事。
①怀远县人物志。
②2018年8月19日,实地考察蚌埠马村李氏回族墓地的碑文记录。
③宁震,张西京。蚌埠武术流派探源,参见蚌埠市志资料2,第182—184页。
④2018年8月20—24日以及10月1—5日访谈蚌埠李氏查拳馆主蒋敬伦记录。
⑤2018年8月20—24日访谈蚌埠裔湾蒋安波心意六合拳武馆馆主安详军记录。
传统的安全监督管理,存在检查面广,依赖于检查人的经验和能力、检出问题整改跟踪难等问题,导致实施检查工作成本高,效果差异大等难题。
⑥马祖培,蚌埠码头班,参见蚌埠市志资料2,第60—61页。
⑦根据蚌埠市志资料2,蚌埠武术流派探源、蚌埠码头大翻身及2018年8月20—24日访谈记录整理。
参考文献:
[1]范景鹏.“中土回人,性多拳勇”——查拳门[D].兰州:兰州大学,2009.
[2]刘海超,吴永存,张振东.从回族武术门禁的开放看回汉文化的流动与融合——以“武术之乡”安徽亳州回族晰扬掌为例[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5(06):90-94.
[3]蚌埠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蚌埠市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1995:98.
[4]安徽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安徽省志·体育志[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1990.
[5]赵融深.蚌埠码头大翻身[M].北京:工人出版社,1950.
[6]时小武.周口心意拳史[D].郑州:河南大学体育科学学院,2010.
[7]吴秀峰,孙石轩.形意拳发展史略[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8.
A Brief Study of Hui Martial Art in Bengbu,Anhui Province
CUI Bei-kun,CHEN Wei,WANG Shun
(Huaibei Normal University,Huaibei 235000,China)
Abstract: Martial art is the true spirit of Hui people since ancient times.Where Hui people gather,there becomes a custom to practice martial art.As a Hui ethnic group gathering place,Bengbu of Anhui Province is the same.The unique Hui boxing,such as Cha Quan boxing and Xinyiquan boxing were introduced to Bengbu in the Republic of China.It has a history of more than one hundred years up to now.This study traces back to the historical origin of Bengbu Hui martial art,elaborates the introduction,development and differentiation of Cha Quan boxing and Xinyiquan boxing,strives to fully display the history of Bengbu Hui martial art and distinguish its authenticity,arouses the attention of scholars concerned about Hui martial art,and then jointly explores the development path of Hui martial art cause.
Key words: Hui people;Martial art;Bengbu;Cha Quan boxing;Xinyi quan boxing
中图分类号: G85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9128(2019)05-0036-04
DOI: 10.13963/j.cnki.hhuxb.2019.05.009
收稿日期: 2019-02-14
基金项目: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城镇化背景中日常生活批判理论视角下皖北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传承研究 (AHSKY2015D89)
第一作者: 崔北坤(1993—),男,安徽蚌埠人,硕士生,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
通讯作者: 陈威(1973—),男,河南罗山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武术文化传承,武术教学理论与实践,民族传统体育现代化。
[责任编辑 龙倮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