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观察脑卒中偏瘫患者应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4例,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干预组给予连续康复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运功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对比治疗期间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相近,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能力评分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脑卒中偏瘫患者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后,可改善其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减少并发症,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连续康复护理干预;脑卒中;偏瘫
临床中,脑卒中的发病率比较高,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脑卒中患者发病后,最为常见的功能障碍类型即为偏瘫,脑卒中偏瘫患者治疗期间,需要给予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功能障碍情况。本院在护理脑卒中偏瘫患者时,采用连续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干预效果良好,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5年4月~2016年4月接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124例,男67例,女57例;年龄42~81岁,平均(60.2±3.1)岁;脑梗死83例,脑出血37例,脑梗死合并脑出血4例;右侧偏瘫77例,左侧偏瘫45例,双侧偏瘫2例。纳入及排除标准:(1)符合脑卒中诊断标准;(2)病程超过2周,生命体征稳定;(3)伴有肢体功能障碍;(4)Glasgow评分在8分以上;(5)排除伴有严重认知障碍、语言障碍、既往痴呆史或精神病史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神经内科护理措施。干预组给予连续康复护理,措施如下:
1.2.1确定干预次数及方法
首次护理干预于患者住院第2d时进行,将科室设计的护理手册发放给患者,同时,集中示范、讲解护理手册中的基本内容,便于患者及家属更好的理解;随后,调查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手册中内容的掌握情况,依据调查结果,有针对性的进行第2次护理干预,个别指导一直持续到患者出院;第3次护理干预于患者出院后进行,结合患者个体情况,制定护理记录本,内容包含饮食方案、服药方法等,患者出院时发放给患者,患者出院后,利用电话随访患者的情况,2个月后,患者回医院就诊,观察具体的护理情况。
1.2.2具体护理干预措施
(1)认知干预:将脑卒中的相关知识讲解给患者,讲解时,可采取口头宣教、播放视频等多种方式,提升宣教效果,增加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促使患者树立正确的认知,提升患者治疗依从性[1]。(2)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多与患者沟通,沟通时采取恰当的技巧,并充分利用非语言的作用,干预患者的不良心理状况,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必要时,可向患者介绍康复成功的病友,增强患者配合康复护理的信心,提升康复治疗的效果。(3)用药指导:向患者介绍按时服药的重要性,提升患者用药的配合程度,嘱咐患者严格遵医嘱不要,不可随意更改,同时,将药物服用后常见的不良反应告知患者,指导患者密切监督患者用药后的情况,发生不良反应时及时处理[2]。(4)饮食干预:严格控制患者的饮食,减少饮食中的盐分、胆固醇摄入量,多食用维生素、纤维素、微量元素含量丰富的食物,少食多餐,鼓励患者多饮水。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护理前、护理后利用FMA评价患者的运功能力,利用Barthel指数评价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均为分数越高能力越好。观察两组患者护理期间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及计数资料分别利用t和 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前后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护理前,两组患者FMA、Barthel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FMA、Barthe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干预组和对照组护理前后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 ±s)
注:与干预组相比,*P<0.05。
2.2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干预组62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4例,发生率为6.5%,其中,肩痛2例,肩手综合征1例,肩关节半脱位1例;对照组62例患者中,发生并发症12例,发生率19.4%,其中,肩痛7例,肩手综合征3例,肩关节半脱位2例。干预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康复护理领域中,早期重点关注的问题之一即为如何通过护理工作将患者功能障碍情况减少,以促进其生活质量的提升,并促使其回归到家庭,甚至是社会岗位中[3]。偏瘫是脑卒中患者发病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脑卒中患者偏瘫后,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受到严重影响,治疗时,主要给予患者康复治疗,同时施以相应的护理干预,以改善患者的偏瘫状况,促进肢体功能的恢复。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期间,给予患者连续康复护理干预后,通过连续性非常强的康复护理措施,提升护理质量的同时,改善患者的肢体功能障碍情况,逐渐的提升患者的肢体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自立能力,并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4]。
综上,脑卒中偏瘫患者护理中应用连续性康复护理干预后,可提高患者的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减轻肢体障碍程度,促使患者康复,提升其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永枝,彭秀丽.心理护理干预与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作用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4,12(14):119-121.
[2]赵贵娟.护理干预对提高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训练依从性效果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6,32(10):85-88.
[3]熊慧琴.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效果观察[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05):507-508.
[4]刘慧娟,周敏,陈轩.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康复的作用[J].中国当代医药,2014,15(35):125-127.
论文作者:赵晶,王向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6
标签:患者论文; 能力论文; 脑卒中论文; 并发症论文; 日常生活论文; 统计学论文; 对照组论文; 《健康世界》2016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