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JIABAODAO 独家报道 香港主权的沦丧与回归——从南京签字画押说起,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画押论文,独家报道论文,南京论文,香港论文,主权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最近,港台一些新闻媒体,相继来到南京,寻觅与香港问题有关的史迹和史料,引起人们的关注。那么,南京与香港之间存在怎样的渊源关系呢?请看来自本刊记者的报道
随着从1997年7月1日零时起,中国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这一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时刻来临,香港成为亿万人民关注的焦点。或许有人要问:英国是采取何种卑劣手段强占、强租香港的呢?南京与香港之间又存在怎样的密切关系呢?
一、1842年之前的香港
香港是今天的香港地区的通称,它是由清政府于1842年被迫割让给英国的香港岛,1860年割让的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以及1898年租借的新界陆地和邻近岛屿组成,总面积1074平方公里。
地下考古发掘出土材料表明,早在新石器时代,香港已有原始人类生存繁衍。香港发掘出土的青铜时代遗物也与广东乃至华南地区的青铜文化极为相似。
中国的文献材料很早就有关于香港的记载。秦时香港地区属南海郡番禺县(一说博罗县)管辖,汉、晋、隋、唐、五代、宋以及明,这一地区曾先后隶属东莞郡宝安县、广州府宝安县、广州府东莞县、增城县及广州府新安县管辖。文献材料中最早出现的香港地名是《新唐书》所记载的“屯门”。唐代屯门由于地理位置优越,成为广州对外交通的重要外港。唐宋两代都曾在香港地区驻兵,保护往来商舶。宋代在香港设置官富司、元时设有屯门巡检司,对这一地区加强管理。
明朝时期,由于倭寇对沿海地区的侵扰,明政府对海防极为重视。
1394年,明太祖下诏设立广东海道,由副使1员、都指挥1员、卫指挥使1员负责守护广东海防,今日的香港地区当时驻有官兵防备倭冠。 同年,明朝政府在东莞县设立了守御千户所, 又于东莞县城东南约200公里处设置了大鹏守御千户所,这两个千户所驻军最多时总数达2200人,负责广东东莞沿海陆上和水域的防卫,当时香港因隶属于东莞县,自然而然地成为广东沿海防倭守御系统中的前哨阵地。
清朝时期,在英国人占领香港地区之前,在香港岛,清政府在岛上派有千总、把总等统率的绿营兵驻守,港岛的地方事务也多由当地长老按照清朝法律和乡约处理。在九龙半岛,自康熙时期便设有九龙墩台(后改名九龙汛),派兵防守。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又兴建九龙城寨,次年完工。整个城寨设有以下几种军事建筑:石城一座, 周围180丈,高连垛墙1.8丈,内东西南三面城墙厚1.4丈,北面城墙厚0.7丈。 后山建粗石围墙一道,长170丈,高0.8丈,厚0.3丈。武帝庙1所,副将、巡检衙署各1所,演武厅1所,军装局1所,火药局1所,兵房14间,驻有重兵防守。在新界,从康熙时期起,设有墩台;雍正以后增设汛营和炮台;嘉庆以后增建汛房,以增强这一地区的防御力量;道光十二年(1832年)又加筑围墙,扩建为东涌所寨城。从清初到1898年英国强租新界之前,新界及附近岛屿都属于新安县管辖。
二、香港的沦丧
清朝时期,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只允许广州一地对外通商。为了打开中国的国门,英国从18世纪下半叶开始便进行了罪恶的鸦片走私贸易,东印度公司充当了非法鸦片贸易的急先锋。
据英国东印度公司的报告,嘉庆二十五年(1800年)输入中国鸦片为4570箱,道光十年(1830年)为19956箱,道光十五年为30202箱,道光十八年增加到40200箱。
鸦片的大量输入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严重地损害了中国人民的身体健康,据道光十五年(1835年)统计,吸食人数已逾200 万人;同时,还造成中国大量的白银外流,财源枯竭,商业停滞,物价飞涨。
面对这一严重状况,清朝道光皇帝于1838年底委派林则徐为钦差大臣,赴广东查禁鸦片。
1839年6月3日到25日,林则徐在两广总督、南京籍人邓廷桢的协助下,在虎门销毁了英、美等国商人上缴的鸦片22083箱, 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
中英《南京条约》与香港岛的割让
近代英国素称海上之王,它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力量,在世界各地进行侵略和掠夺。尤其是在向东方扩张的过程中,不断地侵占别国的半岛和岛屿,诸如直布罗陀、马耳他、斯里兰卡、槟榔屿、新加坡等,作为军事基地和通商据点,因此,有人把英国形象地比喻为“海岛和半岛收藏家”。
英国很早便有占领香港岛作为通商据点的野心。1834年8月21日, 英国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Lord
Napier)致函英国外交大臣格雷(Earl Grey),要求从印度调几艘军舰来华, “占领珠江东部入口处的香港岛,它令人赞叹地适合于各种用途”。律劳卑是目前所知第一个竭力主张用武力占领香港岛的英国官员。
1839年9月,林则徐禁烟的消息传到伦敦后, 英国资产阶级舆论大哗。为了维护英国的在华利益和非法的鸦片贸易,英国议会曾运用“民主”的手段,在发动战争前夕进行过三天精彩的辩论。尽管当时某些富有正义感的议员指出:“我不知道而且也没有读到过,在起因上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不义的战争,还有比这场战争更加想使我国蒙受永久耻辱的战争。站在对面的这位尊敬的先生竟然谈起在广州上空迎风招展的英国国旗来。那面国旗的升起是为了保护臭名远扬的走私贸易。”然而身为外交大臣的巴麦尊(Lord Palmerston)竟然狂妄地叫嚣:对付中国的唯一办法“就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于是,这届国会便以271票对262票通过对华作战案。1840年2 月20 日, 巴麦尊任命义律(Charles Elliot)和懿律(George Elliot)为侵华全权代表, 率领由40余艘舰船和4000名士兵组成的远征军发动对中国的侵略战争。
6月,英国远征军到达中国,宣布封锁珠江口,随即北上, 攻占舟山群岛的主要城市定海。8月1日,舰队进抵天津白河口,投递了巴麦尊致清政府的照会——《巴麦尊子爵致中国皇帝钦命宰相书》,要求对禁烟一事进行昭雪和赔偿,并要求割让岛屿,否则便诉诸武力。当时的清政府吏治腐败,财政支绌,军备废弛,国势衰微,因此,对定海的沦陷和英军北上,极为震恐,急忙派遣懦弱无能的直隶总督琦善为钦差大臣,负责与英军交涉。随即将林则徐、邓廷桢革职发配到新疆伊犁以讨好英国人。同年11月,琦善来到广州,这时懿律因病离职,义律成为英方唯一的全权代表,提出要求赔偿烟价7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 定海对英贸易,并首次提出割占香港岛的要求。
就在谈判进行的过程中,英舰“琉璜”号(Sulphur)的官兵于当月25 日登上香港岛。
对此,该舰舰长爱德华·贝尔彻(EdwardBelcher)回忆道:“我们在1841年1月25日(星期一)上午8时15 分登上陆地。作为真正的首批占领者,我们在占领峰上为女王陛下的健康三次干杯。舰队于26日到达,海军陆战队登陆,在我们的驻地升起英国国旗。司令官伯麦爵士在舰队其他军官陪同下,在陆战队施放的礼炮和各军舰的隆隆礼炮声中,正式占领该岛。”义律随即发布告示和宣言,声称琦善已将香港岛割让给英国,进而推行殖民统治。
义律为了使武力吞并香港岛的强盗行径合法化,继续与琦善谈判,并于1月27日提出条约草案,其中一条就是割让香港岛, 这就是所谓的“川鼻条约”草案。
当义律于2月13日将“川鼻条约”草案送呈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 意在邀功请赏时,巴麦尊认为义律的做法未能达到英国的预期目的,遂下令将义律撤职。义律作为侵华英军头目,其命运与因擅自同意割让香港岛而被道光皇帝“革职锁拿,解京审讯”的钦差大臣琦善相差无几,这是历史的一大讽刺。
英国内阁于1841年4月30日作出停止广东谈判、 扩大侵略战争的决议,改派富于殖民侵略经验的老手璞鼎查(Henry Pottinger)接替义律的驻华全权使臣兼商务监督。
璞鼎查来华后一面继续盘踞香港岛,加强建立并巩固殖民统治,将商务监督署由澳门迁到香港岛,一面继续扩大侵略战争,企图逼签不平等条约,使英国对香港岛的非法强占合法化。
1842年6月,英军进犯长江,6月16日攻占吴淞,19日攻占上海,21日攻占镇江。8月10日,英舰80余艘进逼南京江面。11日, 英军从燕子矶登陆,扬言进攻南京城。道光帝急谕钦差大臣耆英,授予“便宜行事,不为遥制”的议和全权。从8月12日起, 中英双方在南京下关的静海寺等处议和,清政府和谈代表妥协退让,被迫接受城下之盟。
1842年8月29日,耆英、伊里布、 牛鉴代表清政府同英国全权代表璞鼎查在南京下关江面的英舰“康沃利斯”号(Cornwallis,又译作汗华丽、康华丽、皋华丽等)签订了近代中国与外国之间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
《南京条约》共十三款,其中第三款关于割让香港岛的文字写道:“因大英商船远路涉洋,往往有损坏须修补者,自应给予沿海一处,以便修船及存守所用物料。今大皇帝准将香港一岛给予大英国君主暨嗣后世袭主位者常远据守主掌,任使立法治理。”1843年6月, 耆英自广州前往香港。6月26日,中英双方交换批准了《南京条约》。从此, 面积达90.97平方公里的香港岛正式沦为英国的殖民地, 成为英国进一步侵略中国及远东各地的军事基地。
中英《北京条约》与九龙半岛南端的割让
欲壑难填的英国殖民者在攫取香港岛之后并未以此为满足,它又觊觎隔海相望的九龙半岛了。
1856年10月8日, 中国水师在一艘停泊在广州海珠炮台附近的中国走私船上逮捕海盗。英国驻广州代理领事巴夏礼(H·S·Parkes)借口该船曾在香港政府注册登记(登记证已于9月27日到期), 硬说“亚罗”号是英国船而进行干涉,并联合法国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7年末,英法联军攻占广州后,一些英国军界人物狂热地建议立即割占九龙半岛。
1859年6月,英法联军在天津大沽口遭到清军重创后, 为了扩大侵略利益,英法两国从本土增派军队,并将九龙半岛南部作为援军的主要宿营地。
1860年3月21日, 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迫使两广总督劳崇光签订租约,将九龙半岛南部和昂船洲“永租”给英国, 每年租金是白银500两。
在取得对九龙半岛南端和昂船洲的永租权后,英国政府得寸进尺,密令驻华全权代表额尔金完成这一地区的割占任务。
1860年9月,英法联军攻占北京,咸丰皇帝仓皇逃往热河。 由其弟恭亲王奕出面与侵略者谈判。在英军大炮的阴影笼罩之下,10月24日,奕在北京礼部大堂与英国代表额尔金签署了屈辱的中英《北京条约》。
《北京条约》第六款规定:“前据本年二月二十八日(1860年3 月20日),大清两广总督劳崇光,将粤东九龙司地方一区,交与大英驻扎粤省暂充英、法总局正使功赐三等宝星巴夏礼,代国立批永租在案。兹大清大皇帝定即将该地界,付与大英大君主并历后嗣,并归英属香港界内,以期该港埠面管辖所及,庶保无事。其批作为废纸外,其有该地华民自称业户,应由彼此两国,各派委员会勘查明,果为该户本业,嗣后倘遇势必令迁别地,大英国无不公当赔补。”据此,我国新安县九龙司的一部分领土,即九龙半岛今界限街以南的部分,包括昂船洲在内,便被英国强行割占,总面积达7.93平方公里。
1861年1月19日,英国全权特使额尔金离华归国前,在巴夏礼、 香港总督罗便臣(Hercules Robinson)夫妇和代理按察司亚当斯(W ·K·Adams)陪同下,于九龙半岛南端举行了盛大的“授土仪式”, 新安县令、大鹏协副将、九龙司巡检和九龙城一名低级军官共四名清朝官员被迫出席。巴夏礼将一个装满九龙泥土的纸袋塞给一名清朝官员,然后强令交给英国全权特使额尔金,以此象征领土的移交,侵略者极尽侮辱之能事。
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与强租新界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后,日本帝国主义强迫腐朽没落的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随后,俄、德、法等国接踵而至,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当年有位爱国志士描绘了这样一幅《时势图》:一头大熊践踏着中国北方领土,这是沙俄的形象;一条傲然踞坐的狗,坐在长江流域,表明英国已把大江南北划入自己的势力范围;一段肥肠似的怪物,缠绕山东,说明山东已落入德国的魔掌;一只畸蛙,匍匐越南,前肢伸入中国云南和广西,那是法国企图攫取西南的写照;从日本引出一根黑线,系紧台湾,延伸到福建,这是日本占领台湾后,又觊觎福建的真实反映;还有一只巨大的黑鹰,振翅欲飞,从菲律宾扑向中国,这是美国的象征。
在这场列强瓜分中国的激烈角逐中,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借口法国租借广州湾,威胁香港的安全,于1898年4月2日正式向清政府提出展拓香港界址的要求,清政府畏英如虎,不敢抗拒,全盘接受英国拟定的方案。1898年6月9日,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在北京正式签字。代表清政府签字的是李鸿章和许应骙,代表英国签字的是英国驻华公使窦纳乐。《专条》写道:“溯查多年以来,素悉香港一处非展拓界址不足以资保卫。今中、英两国政府议定大略,按照粘附地图,展拓英界,作为新租之地。其所定详细界线,应俟两国派员勘明后,再行画定,以九十九年为期限。又议定:所有现在九龙城内驻扎之中国官员,仍可在城内各司其事,惟不得与保卫香港之武备有所妨碍。其余新租之地,专归英国管辖。……”
根据签定的《专条》,英国将沙头角海到深圳湾之间最短距离直线以南,英国九龙割占地界限街以北的广大地区以及附近岛屿和大鹏、深圳两湾水域强行租借99年。租借地面积975.1平方公里, 比原来的香港岛陆地面积扩大了将近11倍,水域面积扩大了约四五十倍,这些以“保卫香港”而强行展拓的地界,后来称为新界。新界的租借期从1898 年7月1日零时起,至1997年7月1日零时止。
三、香港的回归
发端于1840年至1842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把中国的历史进程推入到近代。作为战争结果的《南京条约》开辟了中国近代史上不平等条约的先河,从这一条约中,直接或间接地引出一连串的不平等条约,中国成了众多资本主义国家蚕食鲸吞的对象,从而由鸦片战争前的闭关锁国的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从1842年中国与英国签订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开始,到1949年新中国建立时为止,一百多年间,先后有英、美、法、瑞典·挪威、俄、普鲁士、丹麦、荷兰、西班牙、比利时、意大利、奥地利、秘鲁、巴西、葡萄牙、日本、墨西哥、 瑞士等18 个国家与中国签订了近400个不平等条约,也就是说,平均每年便有2至3项不平等条约出笼。 不平等条约给近代中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害——山河破碎、主权丧失、人民遭殃,中国成为一个名符其实的半殖民地。
那么,当时中国政府面对一系列掠夺性的不平等条约为何要签字画押、任人宰割呢?这是因为近代中国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国家,政治腐败,经济停滞,国势衰颓,根本无力与列强抗争,在列强的坚船利炮面前,唯有俯首称臣,任其蹂躏,香港的沦丧便是近代中国蒙羞含辱的真实写照。
民国时期,曾经一度出现收回香港的大好时机,终因国民政府软弱而失之交臂。
今天的中国已不再是昔日任人宰割、奴役的羔羊,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已把中国建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独立自主的新中国象巨人一般屹立在世界的东方。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一再表明对香港问题的一贯立场是:香港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中国将在条件成熟的时候,恢复对整个香港地区行使主权。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随着中国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政策的贯彻落实,中国的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腾飞,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香港回归祖国的时机渐趋成熟。
1984年12月19日,中英双方在北京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确定英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将香港交还给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政府则于同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
时隔约6年后的1990年4月4日, 中国政府又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这个旨在保持香港长期稳定和繁荣的基本法,受到了香港各届人士的一致好评。
如今,香港回归祖国怀抱已进入倒计时状态,据香港《南华早报》最近披露,英国官员已提名由英国皇室成员之一的安妮公主主持1997年6月30日的英方降旗仪式。届时, 飘扬在香港地区上空达一个半世纪之久的英国米字旗将颓然降下,代之而升起的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五星红旗。
香港的回归,标志着中国人民彻底洗清了帝国主义国家长期以来积淀在中国人民心灵上的一大历史耻辱。我们期盼着这一举世瞩目的庄严时刻早日来临!
标签:中国近代史论文; 香港论文; 清代论文; 清朝论文; 历史论文; 南京条约论文; 北京条约论文; 九龙论文; 清朝历史论文; 鸦片战争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