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货币政策的战略选择,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货币政策论文,中国论文,战略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和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的变化,分析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大抵状况及基本特征。为实现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我国货币政策的战略选择应是松规模、紧投向、优结构。而其战略重点应是构造高储蓄与国民储蓄与国储蓄加速转化为投资的机制。
【关键词】 增长 通胀 货币 选择
加强经济的宏观调控,是保证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实践证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过程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既要保持国民经济的高速增长又要控制严重的通货膨胀,应该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呢?这是我国多年来迫切需要解决而又未能很好解决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和货币政策的实证分析,提出我国货币政策的战略选择。
一、概念与思路
经济增长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内商品量和劳动量的增加,即产出量的增加。用以衡量产出量的指标主要是国民生产总值(GNP )和人均GNP。而经济增长速度也就是经济增长率, 它是现期的国民生产总值与前期的国民生产总值的比率。从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增长的大体状况。
通货膨胀历来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视。但直到目前为止,对于通货膨胀,还没有一个被普遍接受的定义。什么叫通货膨胀?我认为应该这样表述: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条件下,货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和劳务交易对货币的客观需要量,从而引起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经济现象。毫无疑问,几年来,我国出现了严重的通货膨胀。衡量通货膨胀的高低程度是通货膨胀率。所谓通货膨胀率,是指实际的货币发行量减去客观的货币需要量与客观的货币需要量之间的比率。长期以来,我国一直把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当作通货膨胀率来看,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一)在我国的统计方法中,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并没有包含居民生活消费服务项目价格指数。(二)把物价上涨率当作通货膨胀率,很难确定物价上涨幅度与通货膨胀的内在关联度。例如,物价上涨1 %能不能算是通货膨胀呢?显然不能确定。事实上,不能说凡是物价上涨就一定是通货膨胀。因为引起物价上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例如:国家实行强制性调价;商品供求关系变动的影响;垄断组织对物价的操纵等等。但是,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的普遍上涨。因此,从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建国以来通货膨胀的基本特征。
货币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国家在管理、控制货币和信用关系时遵循的准则。货币政策是在一定的货币制度基础上起作用的。我国从建国开始直到80年代以前,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忽视商品货币关系,轻视信用关系,运用货币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实践是很少的。到1984年金融体制改革以后,中央银行与专业银行分离,人民银行作为中央银行从具体业务工作中摆脱出来,专门进行宏观调控,货币政策的地位和作用得到日益加强并超过了财政政策而成为宏观经济调控的强有力的主要手段。
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三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密不可分的内在联系,通过对我国建国以来这三者的实证分析,探讨我国货币政策的战略选择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意义。
二、我国建国以来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的实证分析
(一)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的主要表现及其特征
1.历年国民收入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
从1978年起,我国才开始对国民生产总值进行统计。要对1978年以前我国经济增长率进行分析,以国民收入增长率作为分析对象比较适宜,因为,国民收入与国民生产总值之差在于,国民收入不包括劳务部门创造的增加值及固定资产折旧和房地租,但在当时历史条件下,这几部分附加值只占很小的比重。1949—1977年国民收入增长率如表(1):
表(1) 1949-1977年我国国民收入增长率〔1〕
年份
%年份 % 年份 % 年份%
1949
358 19574.5196517.0
19738.3
1950 19.02 1958
22.0196617.0
19741.1
1951 16.69 19593.21967-7.2
19758.3
1952 22.25 1960
-1.41968-6.5
1976
-2.7
1953 14.0
1961 -29.7196919.3
19777.8
1954 5.8
1962
-6.5197023.3
1955 6.8
1963
10.71971 7.0
1956 14.1
1964
16.51972 2.9
1978年-199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如表(2)
表(2) 1978-1994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增长率〔2〕
年份 %年份
%
年份 % 年份%
1978 11.7 1982
8.8 1986 8.1
19904.1
1979 7.6 1983 10.4 198710.9
19914.7
1980 7.9 1984 14.7 198811.3
1992
12.0
1981 4.4 1985 12.8 1989 4.4
1993
11.8
从上面两个表格的资料中可以看出,我国的经济增长具有两个明显的特征:第一,虽然经历了1960—1962年3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革命”带来的破坏,但国民收入仍然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平均每年增长7.79%;1978—1994年17年间,经济增长速度明显加快, 国民生产总值平均每年增长9.32%。第二,具有明显的波动性。
2.历年全国零售物价上涨率(以下简称物价上涨率)与通货膨胀
建国以来,在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零售物价水平始终非常稳定,除1977年上涨达到2%以外,其它年份均在1%以下。1979年以后,我国的物价水平才开始出现较大的波动。下面我们来察看1978年后我国的物价上涨轨迹。请看表(3)。
表(3) 1978-1994年物价上涨率〔3〕
年份
%年份
%
年份%
年份
%
年份%
1978 0.8
1981 2.5 1984
2.8 1987 7.3 19902.1
1979 2.0
1982 2.1 1985
8.81 1988 18.5 19912.9
1980 6.0
1983 1.5 1986
6.0 1989 17.8 19925.4
1993
13.2
1994
21.7
根据上表资料,不难看出:第一,我国1979年开始出现低度通货膨胀;1985年开始出现高度通货膨胀;1988年开始出现严重的通货膨胀。第二,到目前为止,我国还没有出现恶性通货膨胀。第三,我国的通货膨胀也具有明显的波动性。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市场货币流通量增长率与货币政策
改革开放十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货币政策在对经济的宏观调控过程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从市场货币流通量增长率的变化即可看出我国货币政策的大抵轨迹。请看表(4)。
表(4) 1978-1994年市场货币流通量增长率〔4〕
年份 % 年份 %年份%年份%
1978 8.5019821.30
1986 13.19 1990
6.31
197917.751983
10.44
1987
5.25 1991
22.1
198020.951984
34.79
1988 30.89 1992
26.7
198110.0019857.56
1989
4.43 1993
31.0
32.0
表(4)的数据表明:1978年以后, 我国的市场货币流通量的增长率有很明显的波动。1984年的金融波动表现为货币投放过猛、信贷规模失控;1988年出现居民争提储蓄存款、银行存款滑坡、信贷收支失衡,致使通货膨胀上升;1993年则出现秩序混乱、资金运行越轨等问题。实际上,从这十多年所走过的路来看,我国的货币政策一直跳不出“膨胀—紧缩—再膨胀—再紧缩”的循环。这其中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这里暂不考究。
(二)我国经济增长、通货膨胀、货币政策的相互关系
我国的经济增长、通货膨胀与货币政策三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如何呢?综合上述所给的资料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我国的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大量的投资取得,是一种“数量型的经济增长”。建国40多年来,我国的经济增长率很高,除大跃进和“文革”时期,都在7%以上。从总体上看,当货币政策宽松时, 经济增长率高;当货币政策紧缩时,经济增长率低,甚至出现不增长或负增长现象。
2.货币政策宽松的年份,不仅影响当年的通货膨胀,而且还有滞后影响。1979年以后,我国的市场货币流通量一直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1979年为17.75个百分点,1980年为20.95个百分点。在1988年以后,1991年为22.1个百分点,1993年达到31个百分点。相对应的是物价上涨率逐渐提高,1979年只有2%,1980年达到6%,1985年升到8.81%,1988年达到18.5%,1994年则跃升到21.7%。 而物价上涨率的逐渐提高则说明通货膨胀日益严重。
3.我国经济的剧烈波动,大起大落,都是以超高速的经济增长为起点的,因此,要防止经济的过大波动,最重要的似乎是要确定适当的经济增长率,既保证经济的快速增长,又做到持续、稳定的增长。保持多高的经济增长率,才算是“适度”,这是十分困难的。中央确定90年代,以年均增长8—9%为适度增长,这是从实现本世纪末翻两番算出来的,是正确的。但,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目标是,在下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要实现这一战略目标,还需要我们作出更大的努力。因此,在经济增长速度问题上,确实是能快就不要慢,没有必要以某个具体增长率来约束我们的行动,但要以能够保持持续、稳定的增长为原则。
4.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既有经济增长,又有通货膨胀;货币政策一紧就死,一松就胀,这是我们的现实处境。
我们应该知道膨胀不完全由于总量上的原因。造成膨胀既有总量的原因,又有结构的原因。总量方面的原因,通过紧缩,可能把膨胀压缩一下,但结构方面的原因,绝不是通过单纯的紧缩就能够达到目的的。结构方面的问题要靠调整结构,增加供给,发展生产来解决。在增长中,可以用增加有效供给的办法来减少膨胀,可以用改变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来缓和矛盾。所以,紧缩绝不是当前中国经济摆脱困境的措施,我们决不能一看到有通货膨胀就惊慌失措。
基于以上认识,今后,我们应该采取怎样的货币政策呢?下面就来回答这个问题。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战略选择
(一)我国货币政策的战略目标
货币政策目标是中央银行组织和调节货币流通的主要依据。当今西方国家的货币政策目标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1.充分就业,一般认为失业率3%至5%为充分就业,美国公认的正常年度标准为4.5—5%。(2)物价稳定,即物价上涨率控制在人们能够容忍的程度内, 一般认为3%比较合适。这要看经济发展状况而定。一般来说, 经济增长速度和人均收入水平增长速度越快,人们所能承受的物价上涨幅度越大。3.保持一定的经济增长速度。在这里货币政策的任务是在繁荣期控制发展速度,以延长繁荣期,使之不至因增长过快导致过剩,过早进入衰退期;在衰退期刺激经济复苏,使之尽快走出谷底。4.是国际收支平衡。防止出现过大的外汇收支赤字;另一方面是保持汇率的基本稳定,为外贸创造良好的条件。
西方国家这四项货币政策目标的内容是随着商品经济发展遇到的实际问题逐渐提出来的,而且在各个时期的具体目标还各有侧重。在我国,目前对货币政策目标问题还没有得到一致的认识。我认为,我国的货币政策应该以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作为第一目标,将物价的稳定作为第二目标。我国正处于经济起飞阶段,我们将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放在第一位的原因在于其与物价的稳定相比是更带有实质性的问题。经济增长是物价稳定的前提,只有经济正常发展,物价才能稳定,才有物质基础。因此当物价的稳定与经济增长发生矛盾时,应优先考虑经济的增长。这种政策暂时看来可能会导致物价的上涨,但从长远来看,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必然为远期物价的稳定创造条件。当然,物价的稳定毫无疑问是很重要的,没有一个良好的商品货币关系市场秩序就会陷入混乱,正常的交换,对经济前景的预测,经济核算等都将发生严重障碍,甚至会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因此,我们的货币政策必须以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和物价的稳定为政策目标。
(二)我国货币政策的战略选择
货币政策目标确定之后,我们就不难看出我国货币政策的战略选择应该如何了。我认为,从现在起,我国应该采取总量规模放松,资金流向严紧的货币政策。实践证明,80年代以来,虽然我国中央银行在设计货币政策时,多次强调该紧时要紧、该松时要松、力求松紧适度,但实际执行的结果很不理想。当前,我国中央银行的促进经济增长与稳定通货的双重货币政策目标,比任何时候的兼顾难度都大,而且面临的现实矛盾也比任何时期都尖锐。因而,单纯的总量紧缩或松动、或者总量上适度松紧的政策措施,都很难实现同时兼顾的政策功效。从发展战略的角度上看,可行的选择只能是在放松总量规模控制的前提下,提高资金的管理质量,从严从紧管理贷款的投向,优化资金配置结构,以便抑制无效需求,增加有效供给,从货币与信贷调节的角度防止通货膨胀的恶化,并力争通货形势好转。
(三)我国货币政策的战略重点
到目前为止,就货币政策而言,我国传统的“大一统”金融体制已被打破,新的金融组织体制格局已经形成。因此,我国货币政策的战略重点应该是构造高储蓄与国民储蓄加速转化为投资的机制。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约束因素之一是资金约束,宏观金融调控的难点之一也是资金需求超过资金供给的金融扩张压力。一般地说,资金生成主要有以下途径,一是国民储蓄,二是利用外资,三是发行货币。其中,货币发行要忍受通货膨胀的痛苦,目前我们通货膨胀的心理压力已经很大,通过货币发行积累资金的回旋余地很小,而利用外资也是有限度的,不可能成为经济发展中资金生成的主要途径,只有提高国民储蓄率才是解决中国资金问题的根本途径。从宏观经济平衡的角度来看,利用外资与发行货币在资金形成中的比重过大,将对宏观经济调控形成巨大的压力,而通过提高国民储蓄率增加资金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宏观调控的压力,还会扩大宏观调控的活动空间。因此,从中国实际出发,我们应该制定鼓励国民储蓄的货币政策,大力发展各种类型的金融市场,创造更多的融资工具,加速国民储蓄向国民投资的转化,以便有效缓解目前宏观经济问题总量与结构平衡的压力。投资规模是否过大不能只看表面数字,一定要和国民储蓄联系起来分析,投资规模的调控也必须考虑实际的国民储蓄能力。
注释:
〔1〕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有关资料计算。
〔2〕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2年)有关资料计算。
〔3〕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有关资料计算。
〔4〕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4年)有关资料计算。
标签:货币政策论文; 国民生产总值论文; 中国统计年鉴论文; 物价水平论文; 银行存款论文; 宏观经济论文; 经济指数论文; 货币论文; 经济增长论文; 通货膨胀论文; 经济论文; 经济学论文; 央行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