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市场的顺序与收益——以中国开放服务市场为案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市场论文,发展中国家论文,中国论文,顺序论文,收益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市场的顺序
在现阶段完全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特别是金融服务市场),对于发展中国家是不现实的自由化理想,至少对于本国经济安全来说是危险的,特别是那些经济规模较小的发展中国家。但是,如果完全封闭本国服务市场,这一方面难以有效做到,另一方面即使做到了也将严重损害本国厂商的经济竞争力。因此,发展中国家既难以选择传统的保护战略,又不能选择一步到位的完全自由化战略。这样,混合型逐步自由化的服务贸易发展战略就被发展中国家政府纳入备选方案。由此问题转化为,发展中国家应制定什么样的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商业政策?
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商业政策应包括两项基本内容,一是开放的基本步骤和顺序,二是每个基本步骤和顺序中涉及哪些服务部门或哪些服务领域,它们对于开放服务市场的影响如何。按照这种思路,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可以按照以下五个步骤进行。
(一)逐步放松国内服务市场的管制
对于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来说,放松对本国服务市场的管制是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第一个必不可少的步骤。在该阶段中,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主要商业政策问题,是如何在放松管制与允许外国服务厂商进入之间做出有利于提高本国信息福利的选择。
(二)逐步开放本国货物贸易市场,降低货物关税水平
开放本国货物贸易市场是开放服务市场的充要条件,或者说,只有先逐步在本国货物贸易市场实现贸易自由化,才谈得上服务贸易市场自由化问题,至少服务贸易市场自由化的步伐不能快于货物贸易市场自由化的进程。理由在于,如果本国货物贸易被关税扭曲的话,允许本国服务贸易自由化将比封闭情形下的经济损失更大。
以信息服务贸易为例。信息服务贸易是服务贸易的核心领域,主导着服务贸易发展潮流。因此,信息服务贸易自由化更应当与信息产品贸易自由化相互适应,只有首先实现信息产品的自由贸易,才有可能谈得上实现信息服务的自由贸易,至少信息服务自由贸易的发展不能领先于信息产品自由贸易的进程。目前,发达国家已经大幅度削减它们在信息产品领域的关税水平,而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也对信息产品贸易采取低关税政策,从而为这些国家和地区推行信息服务贸易自由化提供了前提条件。然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在信息产品领域的关税水平依然较高,如果要求这些发展中国家象发达国家或部分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那样开放本国信息服务市场,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将是灾难性的。
(三)逐步开放服务产品市场,减少服务产品领域非关税壁垒
逐步开放本国运输、建筑和旅游等服务产品市场,减少服务产品非关税壁垒,是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第一个充要条件。虽然 R.W.Jones和F.Ruane(1990)的研究表明, 一国开放服务产品市场与开放服务要素市场的先后顺序将给国家带来不同的福利影响,不同顺序的政策选择带来的收益又因不同环境限制而可能不同。但是,在服务贸易领域,由于服务对于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将之放在服务产品市场的开放之后是合适的和稳重的政策选择。
(四)逐步开放其他服务贸易要素市场,减少有形服务贸易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
逐步开放技术、资本和管理等服务要素市场,减少有形服务贸易品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是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的第二个充要条件。一旦发展中国家开放本国服务要素市场,就离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的目标不远了,因为开放服务要素市场意味着国内服务竞争力的加强。然而,目前即使发达国家也基本上没有完全放开对本国服务要素市场的管制,限制服务劳动力跨国提供服务的措施依然大量存在,特别是在欧盟成员国中。
逐步减少或拆除有形服务贸易领域的关税和非关税壁垒,也构成发展中国家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的一项重要内容。由于有形服务贸易品的跨国贸易一般接受海关监管,因而各国可以较好地控制外国有形服务贸易品的输入规模和频率,以保护本国文化遗产。
(五)服务贸易自由化
实现服务贸易自由化在理论上是可行的,对于世界福利是最优的,但在现实中难以实现,至少难以被多数国家接受。现实中的所谓服务贸易自由化必然是有约束条件的服务贸易自由化,这个约束条件必然是存在一定的政府干预和限制,如在政府有限管制条件下的服务市场特别是金融服务市场的自由化等。考虑到国家经济安全和文化保护因素,这是服务贸易自由化现实的必然结果。
总之,服务贸易自由化需要逐步进行,发展中国家在此进程中享有较大的政策操作空间。只要这些政策措施得当,发展中国家就有可能在服务贸易自由化中使获取的收益超过损失。发展中国家在政策选择的具体操作中,可以同时推行上述五个步骤中的两个步骤,即将两个步骤合并在一个发展阶段中进行,以加速服务贸易自由化进程,在一个不太长的时期内稳步提高国家竞争力。例如,将第二步降低货物关税和服务产品关税,与第三步逐步开放本国服务产品市场纳入服务贸易自由化的同一发展阶段,或者将第三步与第四步合并在同一发展阶段中,这主要根据各国政策选择时的价值判断、经济环境和竞争力水平来决定。
二、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部门的政策选择
(一)总体开放承诺情况
(1)发展中国家开放的服务部门最主要集中在旅游及相关服务、保险等金融服务领域
宾馆与饭店(包括饭菜供应)服务是发展中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的服务项目,其次是旅行社及旅游经营者提供的服务。此外,导游服务的开放程度也较高。
在金融服务中,再保险与再再保险服务是发展中国家开放程度最高的服务项目,其次是人寿、事故及健康保险服务,非人寿保险服务,附属于保险的服务、大众存储服务和各类贷款(包括消费信贷、抵押信贷、商业交易代理融通及融资等)。
此外,咨询性及其他辅助性金融服务,参与各类证券的发行,各种支付与货币传送服务,担保与承兑服务,外汇和资产管理等服务也属于开放较多的服务项目。
(2 )发展中国家开放的服务部门最广泛地出现在专业技术服务,建筑及部分运输服务领域
包括财会、审计与薄记,工程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管理咨询,有线资料信息检索,建筑物一般建筑工程,土木工程的一般建筑工程和海洋货运服务等领域。
(3)发展中国家最不愿意开放的服务部门或项目
燃料管道运输服务,太空运输服务,内河运输服务,成人教育服务,无线电与电视服务,调查与治安服务,与能源分销有关的服务,社会服务和新闻社服务。
(4)发展中国家较少开放的服务部门或项目
兽医、助产、护士、理疗及护理服务,房地产服务,印刷与出版,包装服务,邮政服务,无线电与电视传输服务,录音服务,其他视听服务,代理机构的服务,教育服务,空中客运服务,铁路运输服务,商业性车辆出租和公路运输的支持性服务。
(5)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愿意开放的服务部分或项目
包括财会、审计与薄记,工程服务,计算机及相关服务,管理咨询,多数金融服务,旅游及相关服务。
(6)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都不愿意开放的服务部分或项目
燃料管道运输服务,公路运输的支持性服务,铁路运输的大部分服务,太空运输服务,空中客运服务,内河运输中除船舶及全体船员租用项目外的其他所有项目,视听服务中除电影与录像带制作与分销服务(发展中国家开放较发达国家多)项目外的其他项目,邮政服务,与能源分销有关的服务。
(二)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市场的规律
将竞争与提高竞争力相结合的开放政策,成为发展中国家普遍推行的服务市场开放政策。在开放服务市场的过程中,培养本国服务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最为普遍的手段是将国有服务企业转变为民营企业,即将服务企业私有化。政府从非敏感的服务企业的经营中退出来,但保持对敏感服务企业或产业的主导管理功能,成为服务市场的唯一的监督者和管理者。
完成这个过程后,就可以较大规模地开放国内服务市场,通过外资进入形成的强大竞争压力迫使国有服务企业提高效率,本质上,就是通过引进外资形成的外在压力达到国内制度难以对国有企业发挥的刺激和促进作用。这是发展中国家,特别是转型经济国家中普遍存在的市场自由化过程。
三、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市场的政策选择:以中国为案例
(一)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政策
中国采取的是渐进的开放国内服务市场的政策,一方面,在沿海某些发达城市,如上海开展服务贸易开放的试点;另一方面, 在加入WTO谈判上,不断做出让步而开放国内服务市场。
中国服务市场的开放政策,一方面与中国改革开放政策紧密相联,另一方面与中国加入WTO的努力保持密切关系。总体上, 中国首先开放了公共服务市场、旅游服务、零售服务、部分保险服务和金融服务市场,以及有选择地开放了运输、电信、医疗、教育和其他专业服务市场。其次,结合中国加入WTO的谈判, 在这些部门开放的基础上加大了开放力度。
(二)中国开放服务市场影响程度的总体评估
由于中国经济中的主要服务行业仍然由政府控制下的国有企业垄断经营,开放服务市场主要影响到国有企业的发展。不过,这对刺激国有企业改革,提高它们的效率将有促进作用。
象对经济增长的统计不甚准确那样,中国三次产业结构的统计数据也不准确,对第三产业的统计尤其不准确。因为中国工业企业及多数农业生产部门、事业机关内部存在着大量的隐性第三产业,如企业办社会、事业单位办社会等现象使中国第三产业的实际产值和就业人口比统计报表上的数据要大,粗略估计要超过5—10个百分点左右,如1997 年中国第三产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统计年鉴为26.4%,实际数值估计约33%上下。理论上,全国各地区的隐性第三产业比例会不相同,经济发达地区和私营企业比例高的地区第三产业的隐性比例较小,国有企业集中、经济不发达地区的隐性第三产业的比例较大。
此外,中国各级政府机关现有行政制度使许多社会服务内部化,如各级政府机关内部设置了各种咨询机构(如发展研究中心等)等。这种做法有三个弊端,一是限制了社会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社会咨询机构无法与这些机构公平竞争政府咨询课题;二是效益低下,不利于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附属咨询机构难以起到独立咨询作用;三是不利于政府机构的改革和提高政府效率,不利于“大市场、小政府”模式的发展。
(三)中国渐进开放的顺序及时间表
首先,一旦加入WTO,在对外宣传上将大力鼓励开放。 但可以在实际运作上,将金融、证券、保险和电信服务的开放比其他服务部门的开放滞后一步,如滞后1—2年,让这些核心服务部门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开放市场的准备。旅游、运输、建筑、医疗、教育、零售、批发和其他专业技术服务市场的开放可以先行一步。
其次,在2—3年内,逐渐加大、加快电信、金融服务部门的开放力度,迫使这些部门在过渡期内迅速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服务质量,降低管理成本。
再次,在5—6年之内,政府有目的地对服务部门的销售服务体系进行倾斜式扶持,帮助国内服务企业形成尽可能大的服务规模,特别是建立起有效的服务销售网络。国内规模的服务销售网络是保护民族服务企业抵御外资竞争压力的有效武器之一。
最后,在5—6年内,政府借助行业协会、商业总会等形式,有效地加强对行业企业的统一协调,让行业协会和商会等民间形式的组织发挥政府以往的管理和协调职能。服务企业的行业协议对于民族服务业的发展,比工业企业行业协会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
(四)总体战略
尽管中国政府在几年前就发布了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的号召,但是,在实际操作和政策扶持上并没有真正重视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尽管中国第三产业在近年来有所发展,但这种发展多数是基于第三产业自身发展的结果。1993年以来,第三产业GDP的增长速度略有下降, 但总体基本维持不变;1997年第三产业占GDP的比重与1992年大体持平, 比重没有增加反而略有降低;1993—1997年,第三产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有所增长,但环比增长速度在逐渐下降,从1993年的7.07%下降到1997年的1.53%。这种状况不仅影响到第三产业吸纳国有企业下岗职工、社会失业人口的就业能力,而且直接影响到中国开放服务市场后抵御外国服务企业竞争压力的基础和能力。
中国开放服务市场的核心对策是进一步加快发展第三产业,并且按照国际规范和标准发展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统计口径上,应尽快将建筑业从工业中分离出来,使建筑业能够按照国际标准列入服务业范畴,规范建筑服务业的发展,培养建筑服务业的劳动生产率,提高其竞争能力。此外,做好服务贸易统计、第三产业统计,也是中国开放服务市场的必备基本功之一。
总之,加快第三产业的发展,大力培育新兴的第三产业部门,尽快制定和出台相应的鼓励发展措施和政策,应成为中国开放服务市场最重要的措施之一。
四、发展中国家开放服务市场的收益:以广州为案例
按照国际服务贸易理论,一国是否能够从开放本国服务市场中获得利益,在相当程度上取决于外国服务企业对东道国服务业形成互补效应还是替代效应。如果是形成互补效应,东道国则能够从开放服务市场中获得利益。如果是形成替代效应,东道国开放服务市场则会得不偿失。
然而,实际的状况并没有如此简单。在外国服务提供者进入服务市场对东道国形成的替代效应中,也有深度替代、中度替代和低度替代之分,如果是低度替代,东道国依然可以从开放服务市场中获得利益,中度替代则取决于东道国政府和企业的行为,东道国既可能获得收益,也可能承受损失,深度替代则不利于东道国。一般说,所有的互补效应都会或多或少地有利于东道国,但只有形成深度的互补效应,东道国才会从中获得最大利益。东道国开放服务市场的收益,在中度互补效应和低度互补效应中依次降低。
现以上述观点为出发点,以广州为案例分析中国加入WTO 对中国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影响。
(一)中国加入WTO对广州发展服务业的影响
1997年,广州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占当年GDP 的比重分别为5.21%、46.54%和48.25 %, 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重分别为21.77%、38.04%和40.19%。与深圳相比, 双方在产业结构上各有优势。1997年深圳市农业、工业和服务业增加值分别占当年GDP的1.4%、49.3%和49.3%,就业人口分别占总就业人口的1.65%、61.60%和 36.75%。可以认为,广州已经步入了服务化社会的初级阶段, 无论是增加值还是就业人口,广州服务业在三大产业中都已经上升为第一位。
就此基础而言,中国加入WTO 对广州服务业的促进作用将大大超过其抑制作用。改革开放20年,使广州积累了抵御外国服务企业进入国内服务市场的较为强大的物质基础、管理经验、人力资源和技术储备,为服务化社会的来临提供支持作用的服务基础设施日益牢固。例如,根据广州市城市调查队的抽样调查统计,1997年广州市每百户居民家庭拥有移动电话7.6台、彩色电视机134.4台、影碟机40台、录放像机52.8台、个人电脑22.6台,居全国十大城市之首。1998年完成的广州市首次万户居民调查显示,截止1998年7月,广州市电话普及率达到88.4%, 其中,移动电话每百户达到24台,比1994年增长了47倍,而1990年该数值仅为0.5台。这说明经过90年代以来的经济高速发展, 广州市信息化水平空前提高。
由于拥有这样的物质基础,中国加入WTO后电信业、金融业、 零售业、旅游业、运输业和信息服务业的逐步开放,将不会对广州市服务业形成深度替代效应,最多只会是形成中度替代效应。相反,在电信业、金融业和信息服务业,一般只会形成低度替代效应。 因此, 中国加入WTO基本不会对广州的支柱服务部门形成强大的竞争压力, 反而会极大地促进广州服务业的发展,特别是促进广州服务企业的服务技能的优化和服务质量的提高,因为无论外国服务企业如何强大,在它们进入中国服务市场时都需要依靠广州目前已经建立起来的电信网、金融服务网、交通运输网和零售商业网进行各种扩展市场的活动,它们难以在短期内甚至难以在中长期内建立自己独立的商业网络。
(二)中国加入WTO对广州发展服务贸易的影响
与服务业发展的情形有些不同的是,中国加入WTO 对于广州扩大服务贸易出口基本上没有多少好处。届时,广州服务贸易进口量将会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在咨询服务、工业设计等专业技术服务、旅游服务、运输服务、娱乐服务和其他消费性服务领域的进口将急剧扩大,甚至可能在相当程度上影响到广州对外贸易的平衡。这是应当注意的动向。
但是,我们又不能因为服务进口剧增而过于担心,更没有必要为了简单地平衡对外贸易而对服务进口采取过于严格的管制措施。如果广州大量进口互补性的服务产品,将会对广州产业结构的调整、产品优化和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形成许多难以预料到的好处。例如,目前广州自身的工业设计服务落后,如果能够大量引进外国服务企业的工业设计服务而形成互补效应,则能够使广州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这对于广州工业设计服务“干中学”和逐步形成自主知识产权是有益的。
在服务出口上,目前,广州在小家电制造、玩具、服装设计、造船、及汽车维修服务等领域有部分比较优势,可以通过境外加工贸易、劳务合作等形式做小规模的服务出口尝试,从试点中总结经验后再大力推广。
(三)对策建议
一旦中国加入WTO,逐步开放电信、金融、 会计法律等专业技术服务、信息服务、旅游和零售等服务部门,广州有关部门应对广州现有服务部门及服务市场的发展状况做出客观评估,大力推动具有一定基础、外国服务企业只能形成低度或中度替代效应的服务部门的发展,对于外国企业将形成深度替代效应的国家战略性服务部门,事先提供各种隐蔽性保护措施进行保护。另一方面,大力推动和吸引对广州服务业和服务贸易的发展具有互补效应的外国服务企业前来广州投资,并给它们提供优惠的投资条件和良好的软环境。
在服务出口中,目前广州服务贸易的出口优势较弱,难以在短期内获得明显提高,因为广州服务贸易的出口优势取决于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而企业产品和服务的竞争优势取决于企业技术创新和设备改造的优势。只有充分利用高新技术,特别是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才能够从根本上提高广州服务出口的竞争力。
当前迫切需要考虑的一件工作是,广州市政府应联合计委、经委和外经贸委,及高校研究部门,创办广州服务贸易试点部门和试点企业,从中摸索和总结开放服务市场、促进服务出口的经验和规律,作为广州参与国际分工、增创新优势的方式之一。
根据服务贸易理论模型的研究成果,外国服务提供商对东道国企业构成最大竞争压力出现在外资进入东道国市场的第3—5年期间。中国国内贸易部和外经贸部的个案调研材料也说明,外资对中国民族企业形成最大竞争压力的时期也是在外资进入后的3—5年左右。因此,市政府可以制定一旦中国加入WTO后3—5 年期间对服务企业研究与开发活动的直接与间接补贴计划,将最大的补贴额放在中国加入WTO后的3—5 年期间,然后逐年减少,直至最后取消。其他拟保护的行业也可采取类似的对策。
总之,发展中国家开发服务市场将强化本国的经济制度,提高全社会服务生产率的制度收益。通过“干中学”,在承受了外资进入东道国后3—5年的最大压制期后,东道国服务企业将形成对外资企业的新的竞争力。因此,东道国政府开放本国服务市场后,最重要的政策之一是帮助本国企业在3—5年的最大压制期内生存下来。只要生存下来,就能形成对外资企业的竞争压力。
五、小结
面对经济全球化的挑战,发展中国家重要的是选择适合本国服务业发展特征和要求的开放顺序和政策措施,避免将引进外国服务企业和开放本国服务市场看成是单纯的外资“抢市场”和“引入竞争”,还应将开放服务市场与提高本国经济制度的效率和满足本国国民不断增长的服务需求和生活质量联系起来。通过开放服务市场,大力引进互补性外国服务企业和对本国服务企业行为有低替代效应和中替代效应的外资企业,使之更好地为提高本国经济制度的效率服务。我们认为,中国有基础和有能力承受加入WTO后渐进开放服务市场的压力,并且相信, 通过“干中学”和在本土上展开与外资服务企业的竞争,中国服务企业将会在中国加入WTO后获得更大的发展空间和发展规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