郴州市中医医院内二科 湖南郴州 423000
【摘 要】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8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结肠炎方内服加灌肠I号100ml+地塞米松针10mg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嘧啶片口服加2%甲硝唑注射液100ml+地塞米松针10mg保留灌肠治疗。结果:治疗组第1、2疗程及远期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起效快,疗效好、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中西医结合治疗;结肠炎方;灌肠I号
溃疡性结肠炎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病因不明的直肠和结肠慢性炎性疾病。主要表现是腹泻粘液脓血便、腹痛和里急后重。多反复发作。笔者采用结肠炎方内服加灌肠I号100ml+地塞米松针10mg保留灌肠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我院2010年1月—2014年1月82例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案不同将其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其中男24例,女18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38.6岁,病程为3个月-26年;对照组40例,其中男26例,女14例,年龄中23-67岁,平均年龄37.9岁,病程为4个月-27年。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病程及症状、体征、大便常规及结肠镜检查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溃疡性结肠炎诊断标准【1】:1.临床表现 有持续或反复发作的腹泻、粘液脓血便伴腹痛、里急后重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病程多在4—6周以上(强调了时间)。可有关节、皮肤、眼、口及肝、胆等肠外表现。2.结肠镜检查 病变多从直肠开始,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表现为:①.粘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充血、水肿、易脆、出血及脓性分泌物附着,亦常见黏膜粗糙,呈细颗粒状;②.病变明显处可见弥漫性多发糜烂或溃疡;③.慢性病变者可见结肠袋囊变浅、变钝或消失,假息肉及桥形黏膜等;3.钡剂灌肠检查 主要改变:①黏膜粗乱及(或)颗粒样改变;②.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样,肠壁有多发性小充盈缺损;③.肠管短缩,袋囊消失呈铅管样。
1.3.治疗方法:治疗组采用结肠炎方内服加灌肠I号100ml+地塞米松针10mg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嘧啶片口服加2%甲硝唑注射液100ml+地塞米松针10mg保留灌肠治疗。①治疗组药物:结肠炎方,苍白术各15g、茯苓20g、黄连15g、黄柏15g、马齿苋30g、白头翁20g、香附15g、赤白芍各15g、诃子肉15g、赤石脂15g、伏龙肝15g、葛根30g、甘草10g、三七粉(冲)3g。加减运用:大便次数多者加罂粟壳10g,腹胀痛或遇情志刺激加重者加郁金10g、川楝子10g、元胡15g,里急后重者加木香6g、槟榔10g,畏寒肢冷者加肉桂6g、干姜10g,食少纳呆者加砂仁6g、鸡内金15g。水煎服、日一剂、分两次服。灌肠I号,白头翁10g、黃柏15g、黄连10g、党参15g、秦艽10g、白及20g、地榆10g、青黛6g,上药用浓煎至100ml,加地塞米松针10mg每晚保留灌肠治疗。对照组采用柳氮磺胺嘧啶片1.0 口服 每日3次 连服10天,改为0.5 口服 每日4次 连服20天,配合2%甲硝唑注射液100ml+地塞米松针10mg每晚保留灌肠治疗。30天为1疗程。治疗期禁食生冷、辛辣、油腻、不洁之品,避免寒冷及精神刺激。治疗观察2疗程。
1.5.疗效判定标准【2】:1.临床痊愈:临床症状消失,大便常规正常,结肠镜检查基本恢复正常;2.显效:症状基本消失,大便常规正常,结肠镜检查较治疗前明显好转;3.有效:症状减轻,大便常规及结肠镜检查较治疗前好转;4.无效:症状、大便常规及结肠镜检查较治疗前无明显变化,甚至加重;
2.结果
2.1.治疗组第1、2疗程的疗效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总有效率与同期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注: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不良反应:治疗组未发现不良反应,对照组有7例出现恶心、胃脘不适,但可耐受,未予特殊处理。
2.3远期疗效随访:我们对两组痊愈患者均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每月一次电话随访。询问是否有腹胀腹痛;大便是否有粘液、脓血便、次数增多、里急后重等。治疗组有1例复发,复发率为2.38%,但症状轻微,再治疗1疗程后均痊愈;而对照组有6例复发,复发率为15.00%,再治疗2疗程后,2例痊愈,1例显效,2例有效,1例无效。远期疗效治疗组亦明显优于对照组。
3.讨论
3.1、溃疡性结肠炎是以腹痛、腹泻、粘液脓血便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肠道疾病。基本病变为结肠粘膜充血、水肿、溃疡及糜烂。临床特点是病程长,复发率高。目前西医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主要用阿托品、抗生素、水杨酸柳氮磺胺类药物及肾上腺激素等治疗,但都存在一定副作用,同时停药后容易复发。溃疡性结肠炎属祖国医学“肠壁” “泄泻” “久痢” “脏毒” “滞下”等范畴【3】。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劳倦过度、湿邪浸淫、精神抑郁等因素,导致脾胃损伤,脾胃伤则运化失常,清气不升,浊阴不降,水湿不化,郁而化热,肠中湿热毒郁滞,下注大肠,致脏气不通,气血壅滞,化腐成脓而下脓血,腹泻日久,正气损伤,脾肾两虚。治当以黄连、黃柏清热解毒化湿,白头翁、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止痢,地榆凉血止痢,香附疏肝理气止痛,川楝子疏肝理气、活血止痛,葛根升宣清阳、逆流挽舟,赤白芍、甘草活血和营、缓急止痛,三七粉活血祛瘀、止血止痛,茯苓、苍白术健脾利湿,伏龙肝温中燥湿、止血止泻,诃子肉、赤石脂温肾暖脾、补涩固脱。全方寒温并用、攻补兼施,渐收良效。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的方法,使药直达病所,促进溃疡愈合。灌肠I号方以清热燥湿药为主,同时利用白及、地榆、青黛等的止血、吸附、保护溃疡面的作用促使肠粘膜溃疡愈。现代药理研究证明黄柏、黄连有广谱抗菌能力,能明显抑制炎症渗出,防止局部炎症扩散,从而增强机体的防御能力【4】。
3.2、地塞米松磷酸钠有调节免疫功能、消炎、抗过敏、减少渗出作用【5】。主要用于过敏性与自身免疫性炎症性疾病。多用于结缔组织病、活动性风湿病、类风湿性关节炎、红斑狼疮、严重支气管哮喘、严重皮炎、溃疡性结肠炎、急性白血病等。本品还降低免疫复合物通过基底膜,并能减少补体成分及免疫球蛋白的浓度【6】。
经临床验证,笔者认为采用结肠炎方内服加灌肠I号100ml+地塞米松针10mg保留灌肠治疗慢性溃疡性结肠炎起效快,疗效高、复发率低,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欧阳钦,胡品津,钱家鸣,郑家驹,胡仁伟,对我国炎症性肠病诊断治疗规范的共识意见(2007,济南)【J】.中华消化杂志,2007,8:545-550
[2] 王志文,喇万英,自拟清肠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24
[3] 王志文,喇万英,自拟清肠饮治疗溃疡性结肠炎62例临床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25
[4] 颜正华.中药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1991:164
[5] 孙立,结肠炎散保留灌肠治疗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11例疗效观察【J】.临床荟萃,1994,15:697-698
[6]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国家药典委员会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年版,一部,p842。
论文作者:张小芝,尤飞,李海英
论文发表刊物:《航空军医》2015年11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5/12/28
标签:溃疡性论文; 灌肠论文; 结肠炎论文; 疗效论文; 对照组论文; 脓血论文; 甲硝唑论文; 《航空军医》2015年11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