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普洱供电局 云南普洱 665000)
摘要:配电网中含有许多的小电源以及多电源配电网等复杂的结构形式,因此呈现出错综复杂的交汇模式,关于线损的计算问题备受关注,且属于相关人员的基本课题,采取何种方式积极的落实线损的计算,成为了备受瞩目的焦点。本文中将探讨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网线损的计算方法,通过详细的概述计算的依据,确保计算方法更科学、更合理。
关键词: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网;线损计算;方式
电力网电能损耗率成为了国家对电力部门进行考核的一项重要的指标,同时也能反映出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成果及具体的经营管理情况。国家的配电网在实际发展的过程中,因为历史原因的影响,不具备较为完善的发展规划,加之经济实力以及技术条件的限制作用,使得结构不合理、供电半径较长等问题频现,这对于发电燃料造成了极大的影响,使之浪费严重,大气污染程度加剧,严重的威胁到居民的正常生活,可见降低线损并节约用电成为了电网实现长远发展中的一项基本任务【1】。
一、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的重要性
线损率属于考核电力部门电能损耗水平的经济指标,同时也属于电力系统规划设计及生产运行中经济效益水平的综合体现。对于电力企业来说,积极的关注线损率的降低,能够实现经济效益的稳步提升,同时还会对电力企业的长远发展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2】。追求较低的线损率,成为了电力企业实际运营中的一项基本目标,线损率的高低可以对企业的经济效益产生极为深刻的影响。输电企业需要计算出各级电能损耗并确定合理的降损举措,借助于现有的理论计算方式,明确各种线损计算方式存在的局限性,提出更为合理的计算方案。
二、电力系统中低压配电网线损计算方法
(一)损失因数法
这种方法重点是通过损失因数,在获取最大的负荷时功率损失计算段的电能损耗值,损失因数就是线损计算时段中的平均功率损失。这种方法更适合运用至负荷曲线难以获取的情况下,通过将富有变化的负荷使用最大的负荷加以替代,运用小于1的损失因数,计算出功率的损耗值,这样可以获取平均功率的损耗,由此求得基本的线损。这种计算方式相对简易,因此此种计算方式在实际运用的时候表现出的准确度不高,更适合运用在电网的规划设计阶段【3】。
(二)均方根电流法
这种计算方法重点是通过对配电网内元件进行代表日负荷电流的实测,获取相对理想的阶梯形负荷曲线,可以将每个小时中的负荷看作不变的量,依照小时的间隔针对各个元件做出合理化的分析,由此计算出相应的线损。在配电网线损计算的过程中,应该重视沿线各个节点的负荷情况。因为配电网拥有着较多的节点数,所以负荷在不同时段呈现出的变化较大,运行过程中的数据难以全面的获取。为了适当的减少运行过程中数据的收集量,同时又不会对线损的计算的精度产生负面的影响,需要做出合理的假设。首先是各个负荷节点负荷曲线的形状以及首端保持着一致性,这样就具备着既定的条件,在对于相关的情况进行分析的时候,可以获取更为可靠地结果。其次就是各个负荷节点功率因数以及首端保持着一致性,处于相等的状态。再者就是对沿线的电压损失对能耗所产生的影响及时的忽略,负荷分配以及负荷节点装设变压器的额定容量呈现出正比的关系。综合上述的假设,借助于电流均方根计算法可以被视作一种相对普遍的计算方式,针对于局部电网或者是个别的元件电损计算有着极为明显的利用价值,若是线路的出口处仅仅是安装着电流表,在这样的前提下,应该考虑运用这种方式十分的有效。特别是在0-10kV配电网的电能损耗计算中,借助于这样的计算方式更适合获取可靠地结果,同时还能为推广和普及起到积极的影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实际运用的过程中,常常会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甚至出现各种条件的限制作用,可见这种计算方式也存在着不足之处。确定日均方根电流应该及时的对各个元件二十四小时负荷电流进行合理的实测,具有较大的工作量,同时获取到的数据信息还需要进行收集和整理,整个流程相对繁琐,若是负荷电流在等级较低的电流表中获取,那么具体的误差较大,实际运用的过程中,效果并不理想。
(三)等值功率法
这种计算方式主要是通过准确率较高的电能表进行读数,获取平均的功率,通过合理的运用这样的结果,分析负荷曲线梯形化,或者是明确负荷曲线形状系数,整个过程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节点等效功率,通过将电能损失的计算适当的转化为功率损失的计算,可以及时的把计算时段中的变化节点做出合理的判断,明确各个节点的等值功率,运用一次潮流计算确定系统中的各项损耗电量,从而呈现出更为理想的计算结果。通过将线损计算的问题及时的转变为潮流计算的问题,可以在负荷功率变化并不明显的情况下,获取更为可靠地结果。对比于均方根电流法,这种方式所依靠的数据信息重点是通过准确级别较高的电能表中及时的读取,可以适当的降低并且简化相应的数据整理及收集要求,富有较为理想的计算成果。依照均方根电流法,若是采取了均方根功率,将原有的均方根电流加以替代,可以得到电能损耗的等价。这种计算方式对比于均方根电流法来说,其具体依据的数据精准度更高。
(四)回归分析法
概率统计中常常运用到回归分析法,这种回归分析法也可运用至配电网线损的快速计算中,同时还能在分析和预测的环节将其运用起来。这种方式主要是将富有代表性的配电线线损值以及相应的特征参数值进行合理的样本分析,构建起对应的回归方程,将回归方程运用到未经过线损计算的其余配电线路中,同时也可将其运用至经过了线损计算的线路,在明确了结构参数以及运行参数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后,完成线损的快速计算【4】。这种方式主要是运用较少的原始数据,让线损的计算达到较为精准的程度。但是运用至线损计算中还是存有较为明显的局限性,任何形式的回归方程都无法精准的表示出线损以及特征参数的固有非线性关系,同时也不会对任意一种配电网加以适用。对于不同的配电网,应该采取不同形式的回归方程,但是在实际构建回归方程的时候,涉及到的工作量较大,给相关的人员造成了极大的工作压力。
(五)人工神经网络法
运用这种方式进行计算的时候,往往需要将影响到线损的相关因素充分的考虑进来,将所有的因素视为ANN的特征参数和配电网的线损ANN样本,建立起相应的模型,实现对配电线损的合理化分析和计算。人工神经网络主要是由不同的神经元共同连接而成,借助于模拟人脑行为的网络系统,使得合适的参数加以获取,用来映射出复杂的非线性关系。
三、结语
在电力系统正常运行的过程中,各个节点往往是运行至额定电压的附近,借助于相应的计算方式,可以获取较为理想的计算结果。通过本文的概述,明确了线损计算方法的运用价值,同时细致的概括了各个计算方法,在开展线损计算工作时,应该依照实际的情况,选择适宜的计算方式。
参考文献:
[1]毛艳芳,钟佩军,孙建军,王栋,季润阳,蒋亮.基于逆变电源的中低压配电网谐波阻抗测量研究[J/OL].电测与仪表:1-8
[2]陈潇一,王东,曹志,黄伟,樊平,王庆丰,汪适文,陈娟,周冬.基于智能电表和PMU混合量测的低压配电网三相状态估计[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9,35(03):14-20.
[3]怀全,候小虎,何良策,卢志刚.一种含分布式电源的中低压配电网状态估计方法研究[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8,46(21):69-77.
[4]崔岩.提高电力系统接纳分布式光伏能力的综合措施分析 访国网能源研究院新能源与统计研究所研究员黄碧斌[J].电气应用,2016,35(16):6-9.
论文作者:肖代维1,罗闯2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9年第2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3/3
标签:线损论文; 负荷论文; 方根论文; 方式论文; 配电网论文; 电流论文; 节点论文; 《电力设备》2019年第2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