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微论文_刘士伟,王成涛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微论文_刘士伟,王成涛

摘要:建筑工程作为城市建设重要项目,近年来建设数量不断增多,且施工技术也在不断更新,对促进建筑行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并且建筑工程与人们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其施工效果一直都是人们关注要点,不仅要保证施工质量,同时还要具有良好的美观效果。其中后浇带施工可以有效减少施工时产生的混凝土裂缝,且可以提高建筑结构的丰富性与多样性,是建筑工程施工要点。本文基于建筑后浇带施工要点,对其施工技术要点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建筑施工;后浇带;技术

1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概述

建筑施工后浇带设计时,需要基于其应用作用进行分析,确定释放应力为主,结合抵抗应力为目的。一般在设计时,基础结构、裙房结构以及整个高层建筑工程连接为一个整体,但是因为建筑工程在后期运营阶段,受重力影响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沉降问题,这样为避免因为工程沉降造成结构裂缝,就需要设置后浇带。对后浇带进行设计前,需要精确计算和核对整个裙房结构与基础结构两部分的强度,保证结构内部应力计算结果的精确性。通过设置后浇带的方式,将工程裙房结构和基础结构分开,即便后期工程地基出现沉降问题,也不会造成结构产生裂缝。常用后浇带主要包括三种:第一,后浇沉降带,多被设置于高层主楼与低层裙楼,缓解工程结构因不均匀沉降出现的裂缝问题。第二,后浇收缩带,多被用于钢筋混凝土收缩变形情况的控制,避免结构产生裂缝。第三,后浇带温度带,多用于降低或消除因温度收缩产生的影响。

2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作用

2.1消除温差产生的结构裂缝

对于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来说,如果外界环境温度发生变化,将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结构性能产生影响,而出现裂缝病害,降低工程结构安全性与稳定性。即便选择相同材料和技术施工的建筑工程,在处于不同环境中,因为施工环境条件不同,对施工效果产生的影响也就不同。环境温度过低时,将会造成混凝土建筑结构出现明显的收缩膨胀变化;环境温度升高时,混凝土结构便会因为内部应力大于结构最大承受限度而产生裂缝。温差是造成建筑结构产生裂缝的主要因素,一直都是施工关注要点,一方面可以将温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另一方面可以设置后浇带,提前预留裂缝的出现,减少裂缝的发生,提高工程结构综合性能。

2.2裙房与基础沉降差裂缝

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所具有作用不断被重视,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应用方式,做好技术控制,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功能。建筑工程施工基础结构需要承受上部结构全部荷载,且在后期持续运营阶段还需要承受重力影响,导致结构稳定性降低,出现沉降问题,使得高层建筑主体结构与裙房结构间出现沉降差而产生裂缝。利用后浇带技术可以有效改善此类问题,提前计算出低级沉降数据与后浇带施工所需时间,确定裙房相关数据与强度,按照要求设置后浇带,并选择适当技术工艺施工,充分发挥其所具有的作用,提高建筑工程基础结构稳定性与安全性。面对不同情况所对应的后浇带技术不同,且设计与施工复杂性高,因此需要基于实际情况,综合分析施工要求,做好每个细节作业管理,充分发挥后浇带所具有的功能。

3后浇带施工在建筑工程技术中的应用方法

3.1混凝土材料选择

后浇带施工应尽量选择用收缩性小的混凝土材料,且可以在混合料内适当的加入减水剂,进行均匀配置和振捣,确保后浇带强度达到要求。混凝土配置时,需要严格控制各项原材料的性能与质量,且按照专业标准设计配比,同时采取措施避免形成新旧混凝土界面裂缝。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混凝土浇筑时需要严格按照设计方案来进行,保证每个细节实施的规范性,重点控制好模板侧向压力,且在不破坏模板钢丝网的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充分振捣。在振捣过程中,为避免出现混凝土水泥浆流失问题,需要严格控制好模板与振捣器间距,按照快插慢拔原则充分振捣,避免出现麻面、蜂窝等质量问题。

3.2后浇带设置技术

3.2.1断面形式。后浇带断面形式的选择,应尽量保证与工程混凝土结构相同断面形式,常见的有阶梯缝、平直缝、企口缝等,其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为平直缝。对于工程墙体与板结构厚度超过60cm时,应选择用企口缝断面形式;厚度小于30cm时,应选择用平直缝断面形式;厚度为30~60cm的结构,则应选择用阶梯缝断面形式。对于选择垂直缝断面形式浇筑的作业,待混凝土初凝后,需要应用压力水进行冲洗,直到出现骨料方可停止,且要保证钢丝网干净无杂物。

3.2.2浇筑位置。在确定后浇带浇筑位置时,应尽量选择受力最小的构件部位,且要避免选在剪力墙中间位置,一般多设置在梁、板反弯点周围位置,能够最大程度上避免剪力或弯矩太大而增大构件自身所需要承受的压力。

3.2.3间距大小。很多建筑工程在结构设计时未在施工图上设置后浇带,针对此类情况,可以结合实际施工状态,遵循后浇带施工规范来确定设置方法。设置时要重点做好预留间隙的控制,不一定完全按照设计方案来操作,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适当调整。一般情况下,应将后浇带间距控制在40cm以内,并综合分析工程所在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特征,确定最小间距,基本上不应小于30cm。

3.3后浇带浇筑技术

3.3.1浇筑时间。后浇带混凝土施工需要严格控制浇筑时间,一般可以在后浇带周围混凝土结构完成施工两个月后进行,而沉降后浇带施工则需要在建筑主体结构顶板混凝土浇筑施工完成两周后进行。在浇筑施工过程中,要将工程结构实际沉降值控制在专业标准范围内,同时做好施工缝隙的处理,利用单层钢板网对后浇带两侧进行隔断处理。且对于接缝的处理,需要将存在浮浆和松散混凝土全部清除干净,对钢筋进行加固处理,提高工程结构整体强度。

3.3.2浇筑温度。工程所处环境不同,施工前需要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特征,提前标注出施工图中需要延后的后浇带浇筑项目。后浇带混凝土浇筑时,为保证新老混凝土良好结合效果,需要严格控制浇筑温度,一般为10℃,为混凝土结构收缩和膨胀最佳结合点。

结束语:

对于建筑工程来说,后浇带施工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保证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提升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技术进行分析,需要结合后浇带所具有的特点,确定施工技术要点,提前编制合理的施工方案,对每个节点进行控制,降低各项因素的影响,提高工程施工质量,从而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顺利进行,并实现工程施工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同提升。

参考文献:

[1]温振,孙茂祥.探讨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6,(09):206.

[2]冯金龙.建筑施工中后浇带的施工技术探究[J].住宅与房地产,2016,(30):138.

[3]许谦.浅谈民用住宅房屋建筑工程施工中后浇带技术的应用[J].山东工业技术,2015(3).

[4]齐亮.建筑施工中后浇带功能作用及施工技术[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5).

[5]谢涛. 关于后浇带施工技术在房建施工中的应用[J]. 建材与装饰,2016( 30) : 36 - 37.

论文作者:刘士伟,王成涛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科技》2017年第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8/28

标签:;  ;  ;  ;  ;  ;  ;  ;  

建筑施工中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探微论文_刘士伟,王成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