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期刊公开同行评议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发展趋势论文,现状及论文,学术期刊论文,同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修回日期:2015-01-13 DOI:10.11946/cjstp.201411101087 同行评议(peer review)一直被认为是学术期刊保障其学术质量的关键,同行评议制度的作用毋庸置疑,但是其缺陷也越来越受到关注。因为,完全公正的同行评议在现实中是很难达到的,尤其是交叉学科或新兴领域的研究,某些思想的重要性和先进性也许一开始无法得到同行的认可。并且,同行评议人通常趋向于让那些支持其过往研究的观点得到发表,造就某些学术领域内的“马太效应”,不利于年轻学者以及主流研究之外的学者获得学术出版的机会[1]。因此,国内外众多学术期刊和编辑出版协会等都在积极探讨如何改进审稿机制,消除评审中的各类偏倚,提高同行评议的质量以及发现审稿人的不端行为。2013年9月在美国芝加哥举行的第七届国际同行评议和生物医学出版大会对同行评议中各类偏倚的消除以及同行评议新模式等议题都进行了探讨[2]。其中公开的同行评议是目前非常受关注也是最有代表性的一种尝试。根据出版研究协会(Publishing Research Consortium,PRC)2008年进行的一项调研结果表明,85%的作者经历过单盲审稿(single-blind peer review),45%的作者经历过双盲审稿(double-blind peer review),而经历过公开同行评议的作者只有30%(包含公开审稿和发表后评审)[3]。而Nature出版集团早在2006年就进行了一项历时4个月的试验,他们计划将论文在网上公开,并邀请读者进行自由评论。但对参与这一试验的回复寥寥,只有5%的作者同意参加网络公开评审,而71篇公开展示的论文也只有一半得到了自由的评论[4]。针对目前备受关注的公开同行评议模式,本文通过总结几种主要形式的优势和不足,指出目前公开同行评议面临的问题,并参考四本代表性期刊的评审模式,提出网络同行评议流程建立需考量的标准。 1 学术期刊公开同行评议的主要形式 笔者认为目前的学术期刊公开同行评议的形式可以主要概括为以下四种:署名审稿(即作者收到审稿意见时知道审稿人的身份);发表前记录公开(即原稿、审稿人的意见及作者回复、各版修改稿等资料公开);网络公开审稿(即稿件内容和作者信息对公众开放,发表评审及评论意见不设限制,在完全透明的审稿过程中,公众能够看到专家审稿意见、作者对审稿意见的回复以及公众对稿件的评价情况);发表后公开评议(通过初步同行评议之后的稿件在网上发布,在网上由同行专家、作者和科学共同体成员共同参加交互式讨论,在此期间作者可以不断修改和完善原稿。如果通过交互式讨论仍被接受,论文即可最终发表在特定刊物上)。 1.1 署名审稿 署名审稿是将作者和审稿人的背景互相公开,作者一般比较欢迎这种方式,感觉自己和审稿人地位平等,审稿人也可能会更有责任意识。事实上,这种模式并不是让作者与审稿人直接联系,整个评审过程也必须经过期刊编辑部。因此未必能消除匿名同行评议中的一些偏倚,同时它还不能保证审稿人不受作者个人信息的影响,因为在科学共同体中科研人员会身兼作者和审稿人等多重身份,对于会受到报复性的不公正评议的担心是在所难免的。虽然《英国医学杂志》(BMJ)从1999年就开始采用署名审稿模式,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也有同行专家表示,如果公开其身份,他们将不参与评审[5]。 1.2 发表前记录公开 发表前记录公开较署名审稿的透明程度更进一层,但作者和审稿人对于这种评议模式的接受度似乎也不高。如果不是强制公开,一部分的作者会选择不将发表前记录公开。因为作者要将自己稿件的原始状态(通常是自己充分认可的成果)、审稿人对其的评价(常常包含对研究不足之处的苛刻意见)以及作者根据评议意见的修改完善或是对审稿人意见的争议等完全展现给公众,这是需要勇气和自信的。同时,审稿人对学术论文进行准确判断也需要深厚的专业知识和对相关领域的充分了解,如果不是敷衍了事,写一份高质量的审稿意见,是极其耗费时间和精力的。此外,无论作者还是审稿人,考虑到自己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存在一些错误,都不希望它们成为永久的公开纪录[6]。 但是选择这种评议模式的办刊人考量则不同,他们认为这样一来可以增强审稿人的责任感,减少审稿人作出一些无实质性内容的评价意见的概率(如“研究内容缺乏新意”等);二来是希望使论文的发表真正成为一个作者、审者、编者、读者互动的过程。采用这种公开评议模式的期刊或出版集团也不在少数,如英国生物医学中心(BioMed Central,BMC)的医学系列期刊发表的每一篇文章上都有发表前记录的链接,随同发表的文章一起在网上登载。读者可以针对论文、审稿意见和作者的修改情况发表意见,指出问题与不足,作者也可以随时修改完善自己发表的论文[7]。 发表前的过程其实蕴含了许多的科学研究的经验和技巧,很多是教科书上根本看不到的。如果在审稿过程结束后将这些资料封存,其实是极大的浪费。期刊的读者特别是年轻学者通过学习相关论文的发表前记录,对自身的科研设计水平和论文书写水平提高也很有帮助。 1.3 网络公开审稿 网络公开审稿可以说是对传统匿名同行评议的一种革命性变化,它为作者、审者、读者和编者提供了一个自由的学术交流网络平台,这种交互不仅仅是地区性的,而是具有协同评审功能的,是面向世界的交互平台。它消除了“评审”和“评论”的界线。一般认为“评论”是属于非正式的同行评审,而“评审”是具有权威性和指导性的正式的评价和审查。基于网络的公开审稿,综合了专家的“评审”和一般读者的“评论”,改善了传统模式单纯依赖审稿人的质量控制机制[8]。 网络公开审稿模式的通常做法是作者将想优先发布的论文提交至预印本数据库,获得一个永久固定唯一的编号,并被正式地长期保存。此后,作者将获得来自预印本数据库用户的各种反馈,进而修改原稿中的问题,当作者认为论文可以正式提交后,再进行公开同行评审,进而修改至最终发表。而这整个过程中的所有资料也被全部保存并且对公众开放。 1.4 发表后公开评议 发表后公开评议的最具代表性的期刊就是PLOS ONE。其操作模式是不考虑研究论文的重要性,只要在技术上能自圆其说,研究的重要性交给发表后的读者来评判。 目前认为网络公开审稿与发表后公开评议的主要区别是:网络公开审稿的对象通常是不经同行评议的作者自行上传的预印本论文,因而一般不将这些论文看成正式出版物;而发表后公开评议针对的是通过初步同行评议后实现数字出版的研究论文,数字出版的最初版论文、修改版本以及最终发表的版本都有固定编号(如doi号),都被永久保存并都能被引用。但笔者认为这两种模式在本质上区别不大。因为虽然目前预印本数据库的上传不受限制,但是论文上传后同样分配有永久固定的唯一标示符,且记录可查可引,也可以归为电子出版物。通过预印本服务平台,作者可以建立他们的优先权,寻求广泛的意见反馈,在正式发表前就能传播其研究成果,以及在提交给正式同行评审前完善论文。这和发表后公开评议模式的实现途径以及最终目的都是大同小异的。 列举了目前学术期刊公开同行评议的几种形式,可以发现这些形式其实并非完全独立的,许多期刊就同时采用其中几种形式。而笔者认为真正能够体现网络平台实时互动交流作用的主要是网络公开审稿和发表后公开评议。这是传统纸质印刷版期刊无法实现的。公开同行评议的益处可谓显而易见,比如为学术交流提供互动平台,可增强审稿人的责任感,一定程度上提高论文的质量,维护学术的公正性等[9]。但是目前公开同行评议在同行评议系统中所占比例不高,说明其发展还面临着诸多问题。 2 公开同行评议面临的问题 2.1 各方对公开同行评议的支持率和参与度不足 出版研究协会(PRC)2008年进行的一项调研中发现倾向于公开评议的作者远少于倾向于单盲或双盲审稿的作者,大约只有13%。而47%的审稿人表示署名审稿会降低他们为期刊审稿的意愿,同时49%的审稿人不愿将他们的身份透露给作者[3]。而目前完全进行网络公开同行评议的学术期刊非常少,屈指可数的几种基本都是近年创刊的数字出版开放获取期刊。2008年Ahmad J和Shiratuddin N[10]对马来西亚的13种医学学术期刊开展公开同行审稿的调查表明,这13种期刊目前均未开展公开同行评审,但84.6%的办刊人表示有意愿将审稿方式从双盲审查转向开放同行评议过程。但笔者对这一比例存有疑问,转变审稿方式对期刊来说不是简单的调整,应该说是从期刊定位以及期刊运营上的重大转变,一般成熟的学术期刊未必会轻易尝试。如何减少作者对公开同行评议的不信任感,保护审稿人在身份公开时发表负面评审意见而不受到来自各方面的影响,以及如何能够提高作者、审稿人的支持率和参与度是计划进行公开同行评议的期刊出版人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 2.2 公开同行评议能否真正弥补传统审稿的不足 提议公开同行评议的初衷是为了消除传统匿名审稿中的一些偏倚,然而在实行之后发现,某些传统匿名审稿中存在的问题在公开同行评议中依然存在。例如评审过程不及时,审稿人拒绝署名审稿或者网络公开审稿得不到足够的评论等,都同样可能延迟出版。事实上,笔者调研了已有的几种公开同行评议期刊,许多论文都没有得到来自公众的自由评论。而对于某些竞争激烈的研究领域,研究成果提前在网上公开,如何防止研究论文的数据结果或者新想法被剽窃,似乎更需要进行深入考量[11]。再者,公开同行评议意见的综合不是简单的加减乘除,如何根据评议意见和各种网络评论来判定稿件的命运需要认真地领会、反复地对比、提炼,乃至咨询、调研[12]。这对期刊编辑提出了比传统审稿模式下更高的要求。在目前的一些公开同行评议过程中,由于存在一定的客观制约因素,其公正性还有待考察。 2.3 期刊的数字化建设能否适应公开同行评议 现有的公开同行评议期刊均有优秀的数字化出版流程的支持,譬如可提供预印本数据服务,有完备的优先数字发表平台,以及便捷的作者、审稿人、读者实时沟通渠道等。这对期刊的数字化建设提出了非常高的要求,也需要人员和经费的支持。总之,实行公开同行评议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且初期运行未必会顺畅,要被学术期刊的全体参与者接受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3 建立公开同行评议的标准流程和质控指标 3.1 现有公开同行评议期刊的流程示范 Peer J是由Peter Binfield(曾在PLOS ONE任职)和Jason Hoyt(曾为 Mendeley的首席科学家)于2012年6月正式创立的开放获取的生物医学类数字期刊,其出版流程的设想源于PLOS ONE。作者在投稿Peer J前先注册免费账号,然后根据个人的发表计划选择投稿至Peer J(同行评议期刊)或Peer J Preprints(Peer J预印本服务),并支付相应的出版费用。Peer J 的出版费用不是按篇收取,而是一次付费后终身可发表,另外Peer J Preprints为免费提交且不限篇数。作者如投稿Peer J Preprints,递交的论文除了基本的质量审核外不经过任何同行评议,递交论文后作者可以在线征求反馈并据此修改其论文,每一版本的修改稿都有对应的doi号。当论文完善后,作者可以选择将其投至Peer J或者其他的同行评议期刊。Peer J提倡审稿人在递交审稿意见时公开身份,作者也可以选择将所有的同行评议历史记录或者Preprints中的评论等随终稿公开。同时,为了缓解寻求同行评审越来越困难这一现状,Peer J 要求每位作者每年至少提供一次“评议”,但对“评议”的定义相对宽松,可以是对Peer J Preprints中论文的疑问或评论,也可以是对Peer J已发表论文的疑问或评论,当然也包含正式的同行评议意见书。Peer J上出版的所有内容为开放获取,且采用CC-BY协议(知识共享署名许可协议)。Peer J的审稿流程其实基本涵盖了笔者之前提到的四种公开同行评议模式,算是目前比较典型的公开同行评议的开放获取期刊。 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大气化学与物理,ACP)是Copernicus出版集团旗下的开放获取数字期刊。ACP的稿件处理流程被称为两段式审稿。第一阶段,稿件通过快速同行评议后立即发布到Atmospheric Chemistry and Physics Discussion(ACPD)论坛,交互式的公开讨论即可开始,来自评议人的署名或未署名的评议意见、其他科研人员提出的评论以及作者的答复等都会在ACPD上公开。而通过公开同行评议被接收的研究成果将进入第二阶段,即发表在ACP刊物上。而ACPD和ACP上的论文都有各自的ISSN号,可以被永久保存和完整引用。这种两段式的同行评议模式克服了传统同行评议和网络公开审稿的不足,且优势互补[13]。 Biology Direct是2006年创刊的BioMed Central(英国生物医学中心,BMC)出版机构旗下的一本生物学方向的数字期刊。同BMC其他系列期刊类似,Biology Direct通过网络为科研人员提供同行评议的生物医学领域研究论文的免费开放获取,并附有每一篇文章的发表前记录。Biology Direct在公开同行评议流程中的创新之处主要是在选择审稿人的方面,期刊将选择审稿人的权利交给了作者,作者可以在期刊编委会中推荐3位合适的审稿人。唯一的限制是相同的作者和审稿人组合一年发表的论文不能超过4篇,且完全相同的3位审稿人审阅的论文一年不能发表超过2篇。 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BBS)是剑桥大学出版集团旗下的一本著名的行为学和脑科医学期刊,它的出版模式也很独特,称为“公开同行评论(Open Peer Commentary)”。一般一期BBS期刊只有2篇目标论文,而每篇目标论文相应的有20多篇公开署名的同行评论书以及作者对评论的回复。目标论文在达到既定标准有资格参与公开同行评论后,编辑通过网络对潜在的同行评议人(从BBS期刊会员和全球生物行为科学届的其他研究人员中筛选)进行邀请。接受邀请的同行评议人需要对目标论文进行实质性的评议、阐释,以及提供任何有关的补充材料等。BBS对评议书的格式等有细致的规定,要求包含题目、四段式摘要、正文、参考文献等,因此可以说审稿人不是在简单地审稿,而是在根据目标论文的内容另行撰写一篇相关的报告。而最终会有类似的二十几篇报告同时刊出进行比较,这对审稿人的学术水平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3.2 公开同行评议标准流程建立的主要指标 以上这些学术期刊的公开同行评议模式可谓各有千秋,虽然大多数学术期刊乐于表现各自的特性,但是笔者仍期待能有出版集团或学术期刊对标准化的公开同行评议模式进行尝试。标准化的公开同行评议模式必须汲取已有形式的优点,并充分考虑公开审稿可能出现的无序性和审稿过程的可操作性。笔者认为具体需要考虑以下几方面。 (1)论文提交后的快速审查标准。由于目前很多公开同行评议的期刊可以接受尚不完善但想提前公布的研究成果,同意作者不断进行修改,这个过程就对审稿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预印本数据库是一种解决途径,通过crossRef等服务也能一定程度上杜绝论文剽窃等现象,但是仍然需有一定的提交前的审查标准和质控指标以保障后续审稿的顺利进行。 (2)审稿人的选择或自荐标准。这主要考察审稿人是否具有该研究领域基本的审稿能力、如何对审稿人的审稿过程进行提示以及当编辑无法联系到合适的审稿人时如何选择自荐的审稿人等。建立庞大的编委会和审稿人库,并由作者在这其中选择至少3位,或者必须由编委会成员推荐相关审稿人(借鉴Biology Direct的做法)可能是一种可行的标准模式。 (3)审稿意见书的标准。虽然笔者认为Behavioral and Brain Sciences对评议书进行严格要求这样的做法是严谨且可取的,可真正将这一方法推广并作为标准可能难度太大。审稿意见格式不宜完全随意,至少应区分审稿人正式评议、短评、编辑评议以及读者点评等,并对各种意见有基本的格式和要素的规定,便于审稿意见公开时的组织与呈现。 (4)审稿时限的标准。公开同行评议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让研究结果能尽快公开,如果一直得不到足够的或者有价值的同行评议意见就可能延误论文的发表。建议根据已有论文的发表周期给出提交论文到发表的平均时间,并通过不断改进以缩短出版时间。目前Peer J和eLife等期刊都有这样的出版平均时间数据,并不断在统计更新。如果审稿时间比传统同行评议的期刊还长,那就无法吸引作者参与到公开同行评议中来。因此期刊需要对每个审稿阶段有时限要求,并通过目前发达的社交网络平台对作者、审稿人甚至读者等定期发送提示,如超时无法完成也要有备用方案以保障审稿程序的完整性。 (5)论文接收的标准。提倡公开同行评议的办刊人是希望使论文发表的过程成为一个作者、审者、编者、读者互动的过程,并且认为论文发表并不是最终状态,作者还能不断完善其研究结果。这就涉及到研究论文可被接收并作为正式出版物的标准。这部分的标准和传统同行评议过程应该基本类似,但是笔者认为由于考虑到论文通常是数字优先出版且还能继续完善,可以对论文的格式以及一些细节要求稍放低些,目的是让研究成果能更快地得到传播。 4 结语 我们必须清晰地意识到国内学术期刊的评审模式已经很大程度上落后于国外期刊。而目前我国面临出版体制改革的大背景,众多出版人热衷于研讨如何提高影响因子,如何加入SCI,如何获取经济效益等。但如果能有更多的目光聚焦在期刊出版质量建设、出版公平性等研究上,从长远看,或许更能提高我国的学术期刊的竞争力。 可以预见,网络公开同行评议将会成为今后一段时间开放性评审的潮流,并且会吸引越来越多的青年学者的积极参与。笔者认为应多鼓励年轻学者加入到公开同行评议的行列中,因为在科研一线工作的青年学者往往会更加敏锐地发现研究论文中的细节问题,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中肯意见。 笔者认为在学术期刊审稿过程中,需创新观念,大胆实践,并通过网络技术载体实现作者、审稿人、编者、读者之间的互动,使同行评议程序更加合理、公开,使同行评议专家成为真正值得信赖的学术质量“守门人”,以共同推进科学共同体的进化。 作者贡献声明: 郑辛甜:论文选题、总体设计和撰写,查阅文献,提出论文研究中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张斯龙:对有代表性期刊的评审流程、审稿方式等进行搜集和对比、论文修改和校对。学术期刊公共同行评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论文发表论文
学术期刊公共同行评审的现状与发展趋势_论文发表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