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洲
(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南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甘肃庆阳745100)
[摘要]目的:对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方法进行分析探讨,观察中医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血压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观察组采用单纯中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治疗有效率为71.1%,观察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使用中医辨证方法治疗高血压具有很好的临床效果。中医治疗高血压疾病是通过正确的辨证论治,有效控制疾病发展,改善全身循环状态,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中医治疗高血压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研究和推广使用。
[关键词]高血压;中医治疗;临床效果;体会;分析
高血压在现代社会中变得越来越常见,多发病于中老年人,而且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病因至今仍不清楚。高血压是常见的一种心血管疾病,这种疾病主要是以血压升高为主的全身性的疾病。长期的高血压就会导致心、脑、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性障碍。虽然人们对高血压的研究已经有了很大的提高,治疗方法和手段也在不断的进步,但是心血管疾病的死亡主要原因还是高血压。影响因素与生活压力、生活习惯及年龄的改变有关[1]。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方式多是采用西医治疗,应用利尿剂、扩管剂、B受体阻断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类药物来联合降压,每种治疗方式均会产生一定的不良反应,甚至直接伤害肾脏。西药在短时间内确实能快速降压,但并不能减慢疾病的进程,也不能减少对重要脏器的损害,长期使用还会增加患者的耐药性,导致治疗时药物剂量不好控制而延误病情。我们于2015年2月--2018年5月对来自我院使用中医治疗的80例高血压患者进行了治疗和观察,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80例患者经均经过诊断全部为高血压患者,所有的患者都为门诊患者。男42例,女38例,年龄35—70岁,平均 (45±2.5)岁。体重45~90Kg,平均体重72Kg ;血压(180±30)mmHg/(95±22)mmHg,病程在2~10年,平均6.5年。
纳入标准:①有良好的依从性,能正常沟通,无精神障碍。②连续7d未用任何中西医降压药且血压平稳。③没有其他脏器严重损害情况 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具有可比性。
1.2诊断依据:在非药物状态对患者连续进行3次非同日静息状态下的高血压水平范围达到或者超过140/90mmHg,排除有症状性高血压。对患者的高血压按照舒张压分为轻度、中度和高度三种类型。轻度为140~159mmHg/90-99mmHg,中度为 160~178 mmHg/100—109mmHg,重度为≥180mmHg/110mmHg以上者。
1.3治疗方法:1.3.1 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单纯西医治疗,将利尿、扩管方法联合运用来降压,本组患者选择口服硝苯地平缓释片20mg,1次/d,清晨空腹服用一次。血压不能控制平稳时联合其他方法降压。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3.2 观察组:观察组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将高血压进行分型,主要分为肝阳上亢证、肝肾阴虚证、阴阳两虚证进行对症治疗,随时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并随症变化方药。
肝肾阴虚型患者出现晕耳鸣、五心烦热、目花、腰膝酸软、舌红少苔、足跟疼痛、脉细弦。可以通过滋阴潜阳治疗。基本的处方为珍珠母25g、天冬10g、桑寄生25g、枸杞子15g、生地黄30g、杜仲15g、牡丹皮15g、坏牛膝15g、生牡蛎30g。
对肝阳上亢型的患者会出现头痛且胀、少寐多梦、大便秘结、面红日赤、小便短赤、眩晕耳鸣、口苦,脉弦数等。治疗主要以平肝潜阳,滋养肝肾。基本的处方为生石明决25g、白芍25 g、双钩藤30g、夏枯草25g、黄岑10g、牡丹皮30g、羚羊角粉0.5g、。患者每日两次煎服.
阴阳两虚型者头晕耳鸣、怕冷肢麻、阳痿早泄、腰酸乏力、舌红、脉沉细或者结代。通过滋阴温阳治疗。基本的处方为:杜仲25g、枸杞子l0g、肉桂3g、制首乌10g、甜苁蓉15g、丹参30g、熟附块5g、巴戟肉10g、党参15g、淫羊藿15g、白术15g、熟地黄25g、龙骨25g、生牡蛎30g。
1.4 疗效观察:根据患者治疗后的血压稳定情况和主要临床表现,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有效、无效。痊愈患者血压控制平稳,全身症状得到明显改善。有效:患者血压控制相对平稳,偶有波动,全身症状也有改善。无效:患者血压不能控制在标准范围内,全身症状无改善,甚至病情加重。
1.5统计学方法:应用 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x 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生活方式不断改变,高血压发病人数迅速增长,引起人们的重视。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特征,可伴有心脑血管、肾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的全身疾病。随着现代基础医学和循证医学的进展,证明了降压治疗主要在于血压降低的本身和保护心脑肾等免受损害[2]。多数患者需要联合使用两种或更多不同类型抗高血压药物。长期服用中医降压药,仍是目前防治高血压病的主要措施之一。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患者总有效率为71.1%。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中医药不仅在治疗疾病方面有独特的疗效,在预防疾病方面也有显著的效果。我们在使用中医治疗高血压是根据中医辨证施治理论的指导,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实行辨证施治,对患者合理的用药,能够较快的消除临床上的症状,从而达到降低血压的目的[3]。中医治疗针对性比较强,能够充分的照顾到每个患者的差异,而且降压比较平稳,效果显著。总之,使用中医辨证分治疗高血压具有很好的治疗效果,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 王振涛,韩丽华 中医治疗高血压病若干思考,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23( 9).
[2]宋捍东.中医治疗高血压病临床体会.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4, (1 2) .
[3]胨松梅,72例中医治疗高血压的分析与体会.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 0,1 9( 1 2) .
论文作者:马小洲
论文发表刊物:《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9
标签:患者论文; 高血压论文; 中医论文; 血压论文; 治疗高血压论文; 对照组论文; 疾病论文; 《医师在线》2018年第14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