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电力系统日益复杂,这就对其运行和维护提出更高的要求。本文主要以“常白班”模式为主,探讨了其具体的应用和实施效果,旨在说明实施该值班模式后,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实现人力资源的高效利用。
关键词:变电运维;值班模式;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1 电力系统中的变电运维技术特点
电力系统运行对技术的依赖性越来越强,电力系统运行周期内,需要全面做好运行维护与保养,确保实现高质高效目标。变电运维是电力系统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电力运维主要是对变电设备而言,在电力系统运行中,设备的不稳定、损坏等均会造成停电问题,为了保证持续稳定供电,则需要在日常运行中,针对电力系统中各变电设备情况进行维护与保养,针对设备在日常停送电操作或倒换电操作中出现的问题,全面按照国家电力安全规程及管理规范要求,对变电站(开关站)进行变电设备及对变电站(开关站)内设施设备的日常维护与管理,确保设备能够正常运行。变电运维是电力企业重要的技术,没有运维技术,则无法完成整个电力运行。通过良好的变运维能够给电力企业提供良好的保障,变电运维实质上就是检和修。变电运维涉及到的内容较为复杂,根据专业内容看,主要面对的是高压、低压、输电、配电等。变电运维有着自身的工作特点,主要体现如下:一是检修范围广。所涉及到的设备种类较多,需要全面对各种设备进行检修,保证设备能够良好运行。二是检修环境复杂。电力系统设备所处的环境空间复杂,不同的环境对设备的影响不同,检修起来较为麻烦,运维工作难度大且工作乏味。三是变电设备故障频率大,一些设备分布不均,检修移动范围大,增加了检修的难度,问题出现的不集中,使运维管理更加不便。四是技术标准高。电力运行过程中,对维护管理的技术专业要求高,需要专业技术人员才能快速判断出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避免出现更大的安全隐患,保证电力系统稳定运行。
2加强变电运行的重要性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迅猛发展与城市化工业化进程的显著加快,国家社会的各个领域对电能的需求量也与日俱增,电能的使用被广泛地应用到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变电运行作为电能传输的中间节点,其每一个阶段都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电力系统具有系统性强、涉及面广泛与不易操控的特点,必须通过稳定的变电运行方式来满足社会工业经济、人民群众生活的电能供给,从而稳定的发展进步。另外,变电操作在电力系统日常运行中或多或少的都会存在故障问题,如果不对其进行及时有效的纠正,对电力设备及运维人员生命财产都是严重隐患,因此必须要认真仔细地对变电运行线路及设备进行定期的认真检查与维护。
3“常白班”模式
“常白班”模式是一种常见的变电运维值班方式。值班班组主要是8小时、24小时和非工作日的应急值班相结合方式。“常白班”模式可以减少劳动力和工作强度,提高值班效率,有效维护电力系统正常运行。
3.1“常白班”模式操作
推行“常白班”值班模式,主要是根据值班班组所在的位置和车程进行设置。如果班组在市内和郊区,成员的工作时间主要集中在工作日和夜间,还有非工作日期间。根据班组驻地与变电站的距离合理安排夜间与非工作日的值班人员,在“常白班”值班模式下,部分运维人员在非工作日或者夜间期间随时待命;如果班组在市内,会随机安排两名人员在非工作日和夜间值班,后两者的值班可以不必每次均要到达现场,但需随时待岗;如果班组路程比较远,可以启动应急处置方案,一部分人员可按照“常白班”值班方式到岗;另一部分人员需采取原来的倒班值班方式。
3.2工作日白班方式
在白班期间,可以将工作人员有效分组,使人力资源得到有效分配的同时,各项工作也可以得到高效处理。由于白班人员充足,还能够应对大量的工作,所以可以将一些重要的工作在白班期间处理完毕,在非工作日期间设置应急值班人员,实现人力资源优化。
3.3非工作日班与工作日夜班方式
要确保这两个时间内的值班方式有明确的制度,要明确值班目的,做好相应的应急预案,相关人员随时待命,听候调遣。非工作日值班与夜间值班时,承担的工作多为临时性,一般会有主要值班人员和后备值班人员。主要备班人员会在办公室承担值班工作,一般为两名以上,后备值班人员主要在家里待命。
3.4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的意识
基于电力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是社会发展对电力输送的要求,针对变电运维人员的的综合素质提升,首先需要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的异常事故处理意识。变电部门应当针对变电运维人员的一场事故处理意识,定期不定期组织培训,不断提升变电运维人员的素质。变电人员的意识提升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是具有基本的职业素质,着重从思想上进行教育和指导,提升事故处理的重要度和紧迫感;二是对待变电运维异常事故时,如何积极、高效处理异常事故,通过制定和展示事故处理的流程图,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变电部门强化变电运维人员的危机意识,不断提高变电运维人员的供电服务意识,既能有效预防变电运维过程中异常事故的发生,又能保障在变电运维发生异常事故时变电运维人员能第一时间、积极高效解决问题,保证设备和电网的安全运行。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5加强变电运维团队建设
提高变电运维人员异常事故处理能力,需要加强变电运维团队建设,加强团队协作,构建专业性的变电运维团队,提高异常事故处理能力。在构建专业性变电运维团队时,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
3.5.1变电站站长或值班长应按照事故异常处理环节的内容将变电运维人员以小组形式划分,负责不同的事故异常处理的任务,实现变电运维管理中异常事故信息共享,通过建设变电运维团队,进行分工协作,提高对异常事故的辨识度,提高异常事故处理效率。
3.5.2变电站站长或值班长对各小组进行任务分配,一般分为信息报送小组、设备检查小组、异常事故操作小组等,变电站站长或值班长作为事故处理的指挥,根据异常事故发生的范围和现象,初步判断故障情况及影响范围,及时根据调度及现场规程隔离故障,恢复非故障设备的运行,降低电网的运行风险。当设备损坏无法自行处理,应立即向变电部门汇报,待检修专业班组处理。
3.5.3变电站站长或值班长对各小组需要保持信息的通畅,及时了解系统的运行方式和一二次设备的状况。在许多情况下,设备的事故或异常具有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因此在进行异常事故过程,指挥人员需要时刻保持清醒,必须冷静面对各种突发情况,互相提醒小组人员的安全事项和防护措施,确保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4“2+N”值班模式存在问题及探索
“2+N”值班模式运行中,发现在某些时段外出离岗运维人员集中,应急人员安排也有捉襟见肘的情况。满员的 2+10变成了 2+4,甚至 2+3,无法满足第二轮应急响应的要求。建议上级部门考虑运维工作的特殊性,合理安排培训、会议及其他离岗性的工作。运维班青工培训尽量安排在岗培训,跟师实操学习。
4.1应急响应人员通讯应保持通畅
初期只要求应急梯队人员保持手机通讯通畅。比如应急人员手机短时通讯不畅,拨打家中固定电话发现已停机,造成无法联系。当事人事后反映手机程序更新重启,现已要求应急人员登记通畅的第二联系方法。在跃新变(主站)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中,调度固定电话接听可能存在延误,告知调度紧急联系电话(工作手机 2 部)。运维班紧急联系电话(工作手机 2 部)均保证 24 h 畅通。在非主站紧急突发事件处置时,为了达到处置响应时效最优化,建议运行班(主站)人员可以立即赶往事发变电所,待应急梯队人员到达接替后,再返回主站。期间主站调度电话接听参照上述第 3 点执行。
4.2提高工作计划执行刚性
各部门均制订了月、周计划,但存在计划改变未提前通知,强插计划的现象。在“2+N”值班模式下,运维班提前制订了每周最优运维计划,运维效率提升,运维工作节奏加快。但非计划事件会打乱原有节奏,存在人员、设备隐患。
4.3增强生产计划的合理性
各部门尽量平衡运维班的生产计划,考虑运维人员的承载力。比如,2017-09-21 的运维班工作中,偶发事件可以承受,经常性发生会造成运维人员体力、精力不足等问题。轮班过程中,会出现运行班 2 位正值人员值班,存在分工不明确、技术水平欠缺、经验不足问题。现阶段思路中,我们从绩效激励及培训方面着手,明确在 2 位正值当值时,一位为当值值长,相应提高当值期间绩效考核分值。对相应只承担副值工作的正值,降低绩效考核分值。对青工和当值期间负责的正值加强技术培训,鼓励参加值长资格考试。
4.4操作班成员交接班问题
由于计划安排紧凑,操作班成员经常由双山变出发到其他站工作,未到主站参加运行交接班。目前,运维班要求操作班成员通过查看 PMS 运行记录、OA 通知、手机短信、运维班微信群、电话询问等方式获取信息,个别人员责任心不够,不主动,造成一部分工作开展不顺利。现阶段采用抽查考问等形式,引入奖惩,促进运维人员积极主动了解工作内容,设备状态。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进一步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与维护水平,需要不断创新运维值班模式。采用“常白班”模式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使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得到有效保障,满足用户用电需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
参考文献
[1] 戴劲峰 . 创新变电运维值班模式提升电力系统运维效率 [J]. 电子测试 ,2016(20):157+155.
[2] 李月梅 .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与视频监控系统一体化平台的设计研究 [D]. 甘肃 : 兰州理工大学 ,2017.
[3] 楼华辉 . 浙江电网调控一体化运行管理模式研究 [D]. 北京 : 华北电力大学 ,2014.
[4]管鑫. 变电事故分析与处理[J]. 机 电 信 息,2011(27):41.
[5]张劲松.现阶段如何提高变电运维人员异常事故处理能力[J].山东工业技术,2014(14):5.
论文作者:黄艳青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6
标签:人员论文; 白班论文; 设备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异常论文; 工作论文; 工作日论文; 《电力设备》2018年第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