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经济”及其对现代社会休闲体育业的影响,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浅谈论文,现代社会论文,其对论文,新经济论文,体育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新经济”概念的提出及发展
美国宏观经济运行进入90年代后,出现了战后长达110个月的繁荣,与经济高增长并存的是 低失业和低通胀,使传统的菲力普斯曲线成为过去,同时,道-琼斯指数从1995年到1999年 ,仅用了4年时间,便穿破了万点大关。正是在这四大经济变量(经济增长率、失业率、通胀 率和股价指数)发生新变化的大前提下提出的,随即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使用和传播。
21世纪伊始,先是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上“新经济”成为大会的主题,引起与会各 国人士的热烈讨论。继而在日本举行的八国集团首脑会议通过了有关信息技术的冲绳宪章。 此举意味着发达国家已经正式扛起了新经济的大旗。此时,新经济的内涵、外延已开始大大 超越了发端于“新经济”理论,使新经济不再是一种局部的现象,而成为一种新的经济模式 。我们可以把新经济理解为:以高科技及其槐蚕业为支撑,以知识经济、信息经济、网络经 济为主要内容,以经济全球化和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经济。
2 “新经济”对体闲体育的影响
2.1 现代社会休闲体育业发展简述
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的消费方式和消费领域正在转型,在基本生活的消费 得到满足后,许多人已把消费目标转向文体消费上。休闲一词已成为社会时尚。休闲体育企 业是为了获取利润而向大众提供体育资源的经营体,以使人们从中获得愉悦的体验。这里的 体育资源一般包括参与性和观赏性的体育项目,如:戏水、健身操、射箭、竞技性的足球赛 和篮球赛等等。按照休闲体育企业投入产业的结果不同,可以分为两大类:竞赛型和非竞赛 型企业。竞赛型企业是指围绕竞技活动来实现企业或部门利润的实体,如奥委会、NBA的所 有俱乐部、职业足球俱乐部以及经营单一竟赛活动的各种体育经营推广公司;非竞赛型企业 是指经营主体和竞赛型体育活动无关的企业,这类企业的规模、数量上都无法和竞赛型企业 相提并论,如保龄球馆、飞镖俱乐部、水上游乐中心等。
2.2 休闲体育的网络化经营趋势
信息网络业的高速发展,极大的弥补了人们所面临的“信息失衡”现象。由于网络的飞速 发展(网络所具有的最重要的特征:各种信息极为丰富且交易成本极低),为经营休闲体育的 企业提供了机遇和挑战。网络对经营观赏性和参与性体育项目的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使人们更容易、更廉价的获得其所需的娱乐对象和信息,使企业在经营规划和宣传媒介的 选择上有了更大空间。但同时,也给经营休闲体育的企业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如何在各种休 闲信息日益丰富的情况下争夺潜在的消费者,即能占据消费者的“注意力中心”,使大众更 关注休闲体育,已成为其从业者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但是,中国当前现状却表明,休闲体育 实体并没有广泛和充分利用网络技术来发展自己。这固然和物质条件有关,但是,这也和此 类从业者以网络的认识有关。他们并没有认识到网络作为信息的媒介所具有的传播信息强大 功能,而这种功能又能让现实的消费者和潜在的消费者参与或注意休闲体育。如国内的足球 甲级职业联赛中的俱乐部把网络作为宣传工具的几乎没有或涉猎很少,而国外的俱乐部,如 西班牙的皇家马德里、意大利的国际米兰、英国的曼联等经营体,都充分利用了自己网站宣 传该俱乐部所提供的商品——足球比赛以及和足球相关的人和物,从而达到让现实消费者或 潜在消费者关注、了解该商品,进而让其消费定向或产生消费冲动。
2.3 休闲体育的个性化消费特征
在“新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有区别生产和有个性的消费这一社会、经济新现象,将对休闲 体 育企业的投入、产出产生重大影响。由于在“新经济”条件下出现的有区别生产和有个性的 消费,所以企业在投入上的难度将更大。据统计,经营非竞赛类的场馆,如保龄球馆、射箭 俱乐部、水上世界等都在短短的几年内经历了从高峰到低谷发展历程。例如:北京市80年代 中期的保龄球道仅有40条左右,而到了1997年底,保龄球道就达到1000条,现在保龄球面对 众口难调的消费者已不再具有魅力。随着“个性”在当今社会日见突兀和物质文化急剧膨胀 ,消费者的消费动机、观念变化频繁,休闲体育企业除了巩固现实消费群体和培育新消费者 外,还应善于捕捉潜在的商机。个性化的到来对休闲体育企业不但带来了挑战,而且也带来 了机遇,特别是对于小企业,因为小企业更能迅速地适应市场的变化。
2.4 休闲体育业的可持续发展
休闲体育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类,是和经济的发展密不可分的。只有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的 程度时,才能为大众的休闲体育参与者提供坚实的基础。休闲体育的发展离不开两个方面, 即:个人的可支配收入的多少和闲暇时间的长短。我国1990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15 10.2元,而1998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5425.1元。一周两休及一年三次大假,这为 国内城镇居民旅游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也为休闲体育的发展提供了空前的契机。具统计19 98年国内城镇居民境内游总人数是2.5亿人次,年人均花费为607元;而休闲体育业的全面统 计相当少,从1997年才开始统计的城镇居民家庭平均每百户耐用消费品年底拥有量中的健身 器材是2.28,1998年是3.26,绝对百分比增幅是42.925%。有关资料表明,1995年底全国已 有高尔夫球场约47个,投资53亿人民币。从这些统计可以了解该产业在我国有着十分广阔的 前景。
3 结论
社会以工业经济为主的社会向以知识经济为主的社会的转变,为休闲体育业的发展提供了 广阔 的空间。据有关部门预测,在2015年之前的这段时间,新技术和其他一些趋势可以让人们把 生命中超过50%的时间用以休闲,休闲型企业在2015年后不久将占美国国民总产值的50%。聪 明的投资者已将企业转向休闲企业,我国领导人对此也有明确的认识。1999年朱镕基在9届全国人大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将“积极引导居民参加文化、娱乐、体育健身和旅 游消费,拓宽服务性消费领域。”列为国家“继续扩大内需和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的措施 之一。
通过以上的分析,休闲体育在“新经济”的条件下不但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而且也有许多 的 发展困难。休闲体育实体应充分认识到有个性的买方市场的特点、信息化的社会现状,适应 市场的变化,使本身得到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