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3
关键词:老年患者;支气管哮喘;心理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因过敏原或其它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但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抗病能力相对减弱和心理适应能力下降,会产生一些特有的心理反应或问题需予以重视和恰当护理。
1临床资料
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笔者共观察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60例。年龄为57到88岁,女18例约占30%,男42例约占70%,病史为3到37年。均有多次住院史。在治疗期间心理状态基本正常者20人,有心理问题40人约占66%。经治疗好转出院59人,因本病过重及合并症死亡1人。
2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护理原则
2.1恐惧心理 多见于起病年龄大且有合并症的老年男性病人。表现常内感不适,并流露出惊恐、焦虑的情绪,多伴有睡眠、食欲障碍,发病睡喘持续状态较他人为久。
对此类病人,我们采用解释,指导和适度保证的方法,引导病人摆脱负性心理的缠绕,强化其期待心理和与疾病斗争的意志。同时提醒亲属不要在病人面前表现出过分紧张和关心,以免对病人造成不良的暗示性影响。发作期,以同情、亲切、诚恳的态度安慰和鼓励患者,选择安静舒适病房,使老人感到被尊重,让其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多巡视观察患者的病情,包括氧疗效果、气雾吸入效果、用药后反应。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病情再发展。让患者感到病情会马上得到有效控制。病情未得到控制时,往往需要很多辅助检查。而且患者身上管道又多,加上取端坐卧位,这就要求我们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过硬的护理操作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向患者讲解进行治疗的同时,态度和蔼,解释耐心,动作轻柔,操作熟练,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让患者在治疗上看到希望。
例男,71岁,反复咳喘7年。初来住院时寝食不安,尤其恐惧黑夜。常自语:“我要死了!”针对病人心理状况,我们一方面如实向其说明病情,指出其病症“三分在身,七分在心”;一方面指导病人做放松训练,早晚各一次,并有意将其常规液体改在夜间执行。病人哮喘状态明显改善。
2.2抑郁多发生在病情反复迁延或病史长、体质弱的病人,其中以脑力劳动者和家庭妇女多见。此类病人性格内向,自身经历,生存环境比较复杂。由于疾病的折磨和环境的长期刺激,情绪低落,常有无用感,被隔离感,明显表现出更年期或神经官能症症状。
对此类病人,我们以宣泄疏导的方法为主,与病人多接触,多交谈,鼓励病人打破自我封闭,通过诉说来排解心中的积郁,增强积极情绪的体验。在缓解期,主动热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家属多陪同,共同关心体贴患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对待自己的疾病。
例女,59岁,家庭妇女,咳喘30余年,伴呼衰Ⅱ。入院后一直双眉紧锁,寡言少语,哮喘发作频繁。经了解,病人常感一生诸事不顺,近年老伴去世,子女大多离家单过,愈发觉得生活中没有乐趣。据此,我们每天都到床边问候,主动和她聊些轻松的话题,并热情向他介绍病友,引导她多与病友交谈。我们还启发子女多关心老人,探视时多陪坐一会儿。并以称赞其子女的方式增强病人生活中的成就感,并与家属一起了解长期用药的目的、药理作用,正确吸入药物的方法和治疗方案,直至患者表示听懂并能亲自正确使用气雾剂,让患者掌握自我护理、自我预防、自我急救。一段时间后,病人情绪大有好转。
2.3依赖心理有长年住院史,家庭条件较好,以自我为中心者,易产生这种心理倾向。男性多于女性。表现为习惯于病人角色,过分依赖医护人员和亲属的照顾,且多有挑剔。凡事都希望有人提醒,有家属亲人陪伴,对药物的依赖性强。失去对气雾的了解和信赖,使用正确率低,导致反复发作。平时卧床多,主诉多,但主观体验与客观体征不符。少数病人有人格衰退趋向和“返童”现象。
对此类病人,我们在尊重其人格,细心做好日常护理的基础上,争取亲属配合,共同引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相互关系,矫正角色意识上的偏差。必要时采取行为疗法,帮助病人进行行为塑造或重建。
例男,76岁,离休干部。咳喘、咯痰40余年。生活能自理,但病人常卧床不起,且好裸身。若动员其适当下床活动,就非要护士帮着穿衣。平时常打信号灯,稍不如意便大喊大叫。我们一方面给予宽容、体谅,耐心细致地做好日常护理;一方面和亲属一道引导他逐步矫正不良习惯取得良好效果。
2.4偏执、多疑心理 多发生在有感知和思维障碍且敏感、自负的病人。因反复住院认为哮喘是不能治愈,时常猜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感,不合作,自制力差,激惹性高,常因无端猜疑或某种刺激进入激情状态,导致发病。
对此类病人,我们除施以传统的支持疗法外,着重在护患之间增进了解,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措施,尽力使病人处于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
3 小结
总之,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既要遵循医学护理原则,又要用心型过程和个人心理特点的心理学规律来指导工作,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事而异。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出院后根据患者资料回访,电话了解;根据长期用气雾剂、激素类及预防用药者,进行电话访问,了解用药的安全性和效果,使年老患者排除心中顾虑,理解在家也能熟悉掌握哮喘知识,c于玲玲
郑州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 450003
关键词:老年患者;支气管哮喘;心理护理体会
支气管哮喘是因过敏原或其它过敏因素引起的一种支气管反应性过度增高的变态反应性疾病,可见于任何年龄段,但老年患者由于机体的抗病能力相对减弱和心理适应能力下降,会产生一些特有的心理反应或问题需予以重视和恰当护理。
1临床资料
自2014年2月至2015年2月间,笔者共观察老年支气管哮喘病人60例。年龄为57到88岁,女18例约占30%,男42例约占70%,病史为3到37年。均有多次住院史。在治疗期间心理状态基本正常者20人,有心理问题40人约占66%。经治疗好转出院59人,因本病过重及合并症死亡1人。
2常见的心理问题和护理原则
2.1恐惧心理 多见于起病年龄大且有合并症的老年男性病人。表现常内感不适,并流露出惊恐、焦虑的情绪,多伴有睡眠、食欲障碍,发病睡喘持续状态较他人为久。
对此类病人,我们采用解释,指导和适度保证的方法,引导病人摆脱负性心理的缠绕,强化其期待心理和与疾病斗争的意志。同时提醒亲属不要在病人面前表现出过分紧张和关心,以免对病人造成不良的暗示性影响。发作期,以同情、亲切、诚恳的态度安慰和鼓励患者,选择安静舒适病房,使老人感到被尊重,让其心理上产生安全感。多巡视观察患者的病情,包括氧疗效果、气雾吸入效果、用药后反应。发现问题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防止病情再发展。让患者感到病情会马上得到有效控制。病情未得到控制时,往往需要很多辅助检查。而且患者身上管道又多,加上取端坐卧位,这就要求我们有丰富的临床经验,过硬的护理操作水平,扎实的理论基础。在向患者讲解进行治疗的同时,态度和蔼,解释耐心,动作轻柔,操作熟练,提高一针见血的成功率,让患者在治疗上看到希望。
例男,71岁,反复咳喘7年。初来住院时寝食不安,尤其恐惧黑夜。常自语:“我要死了!”针对病人心理状况,我们一方面如实向其说明病情,指出其病症“三分在身,七分在心”;一方面指导病人做放松训练,早晚各一次,并有意将其常规液体改在夜间执行。病人哮喘状态明显改善。
2.2抑郁多发生在病情反复迁延或病史长、体质弱的病人,其中以脑力劳动者和家庭妇女多见。此类病人性格内向,自身经历,生存环境比较复杂。由于疾病的折磨和环境的长期刺激,情绪低落,常有无用感,被隔离感,明显表现出更年期或神经官能症症状。
对此类病人,我们以宣泄疏导的方法为主,与病人多接触,多交谈,鼓励病人打破自我封闭,通过诉说来排解心中的积郁,增强积极情绪的体验。在缓解期,主动热情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家属多陪同,共同关心体贴患者,帮助他们正确认识对待自己的疾病。
例女,59岁,家庭妇女,咳喘30余年,伴呼衰Ⅱ。入院后一直双眉紧锁,寡言少语,哮喘发作频繁。经了解,病人常感一生诸事不顺,近年老伴去世,子女大多离家单过,愈发觉得生活中没有乐趣。据此,我们每天都到床边问候,主动和她聊些轻松的话题,并热情向他介绍病友,引导她多与病友交谈。我们还启发子女多关心老人,探视时多陪坐一会儿。并以称赞其子女的方式增强病人生活中的成就感,并与家属一起了解长期用药的目的、药理作用,正确吸入药物的方法和治疗方案,直至患者表示听懂并能亲自正确使用气雾剂,让患者掌握自我护理、自我预防、自我急救。一段时间后,病人情绪大有好转。
2.3依赖心理有长年住院史,家庭条件较好,以自我为中心者,易产生这种心理倾向。男性多于女性。表现为习惯于病人角色,过分依赖医护人员和亲属的照顾,且多有挑剔。凡事都希望有人提醒,有家属亲人陪伴,对药物的依赖性强。失去对气雾的了解和信赖,使用正确率低,导致反复发作。平时卧床多,主诉多,但主观体验与客观体征不符。少数病人有人格衰退趋向和“返童”现象。
对此类病人,我们在尊重其人格,细心做好日常护理的基础上,争取亲属配合,共同引导病人正确对待疾病,正确认识自己与他人的相互关系,矫正角色意识上的偏差。必要时采取行为疗法,帮助病人进行行为塑造或重建。
例男,76岁,离休干部。咳喘、咯痰40余年。生活能自理,但病人常卧床不起,且好裸身。若动员其适当下床活动,就非要护士帮着穿衣。平时常打信号灯,稍不如意便大喊大叫。我们一方面给予宽容、体谅,耐心细致地做好日常护理;一方面和亲属一道引导他逐步矫正不良习惯取得良好效果。
2.4偏执、多疑心理 多发生在有感知和思维障碍且敏感、自负的病人。因反复住院认为哮喘是不能治愈,时常猜疑自己患了不治之症,对医务人员缺乏信任感,不合作,自制力差,激惹性高,常因无端猜疑或某种刺激进入激情状态,导致发病。
对此类病人,我们除施以传统的支持疗法外,着重在护患之间增进了解,沟通感情,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同时采取一定的保护性措施,尽力使病人处于一个相对平静的环境。
3 小结
总之,对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既要遵循医学护理原则,又要用心型过程和个人心理特点的心理学规律来指导工作,要因人而异,因病而异,因事而异。做好老年患者的心理护理,能起到药物所起不到的作用。出院后根据患者资料回访,电话了解;根据长期用气雾剂、激素类及预防用药者,进行电话访问,了解用药的安全性和效果,使年老患者排除心中顾虑,理解在家也能熟悉掌握哮喘知识,在家也能轻松病积极主动地参与治疗和护理,大大减少哮喘发作次数,提高了疗效,可促进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参考文献:
[1]蒋中香.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困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4):3122—3123参考文献:
[1]蒋中香.神经内科患者护理安全困素分析及干预措施[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9,30(24):3122—3123
论文作者:于玲玲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
论文发表时间:2016/4/13
标签:病人论文; 患者论文; 心理论文; 咳喘论文; 此类论文; 病情论文; 老年论文; 《健康世界》2015年17期供稿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