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麻醉科 浙江 杭州 310016)
【摘要】目的:观察并探讨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应用于临床麻醉与术后疼痛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16例于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来我院治疗并采用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的手术患者,按患者就诊顺序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8例,所有患者均给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与术后镇痛,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分别为0.25%与0.20%,对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进行评价与对比。结果:实验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均显著较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结果比较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麻醉与术后疼痛治疗中应用罗哌卡因具有确切效果,其中0.20%的罗哌卡因效果更好,副反应更少,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疼痛治疗;临床麻醉;罗哌卡因;不同浓度;临床效果
【中图分类号】R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0-0046-02
在临床麻醉中罗哌卡因是常用药物,其与布比卡因具有相似结构,属于酰胺类长效局部麻醉药物,但罗哌卡因具有更好的麻醉效果与更长的药物持续时间,且不会对患者中枢神经系统与循环系统造成较大影响,因此在神经阻滞与硬膜外麻醉中得到较为广泛的应用[1]。罗哌卡因具有较高代谢率和较短半衰期,因此多次注射不会出现积蓄现象,用药安全性较高,但是不同浓度的罗哌卡因在镇痛以及麻醉效果上存在一定差异[2]。本研究中所有患者均给予罗哌卡因进行麻醉与术后镇痛,对照组与实验组患者罗哌卡因的使用浓度分别为0.25%与0.20%,对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评价与对比。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116例于2016年12月-2018年10月来我院治疗并采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麻醉方式的手术患者,对照组中女性与男性患者人数比例为28:30,年龄最小为34岁,最大为79岁,平均年龄58.32±4.36岁;实验组中女性与男性患者人数比例为27:31,年龄最小为37岁,最大为82岁,平均年龄60.32±4.98岁。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比较上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静脉通道建立后予以0.02mg/kg咪唑安定或1ug/kg的右美托咪定(15分钟内泵入),患者取侧卧位,以L2~3为穿刺点行硬膜外穿刺,穿刺成功后予以利多卡因3ml,对患者是否存在全脊麻及局麻药中毒反应进行观察,若未发生反应,予以硬膜外置管。应用0.4μg/kg舒芬太尼、2mg/kg丙泊酚、0.16mg/kg顺式阿曲库铵进行全麻诱导后行气管插管。对照组患者硬膜外注入8~10mL0.25%罗哌卡因进行术中镇痛,实验组患者注入8~10ml 0.20%罗哌卡因进行疼痛治疗,两组患者术中均以丙泊酚及瑞芬太尼泵注维持合适的麻醉深度,手术结束前15分钟两组患者分别予以相应浓度的罗哌卡因5ml作为术后镇痛,手术结束前10分钟停止丙泊酚及瑞芬太尼输注,观察患者具体情况进行拔管。
1.3 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38.17±5.64)min、(15.47±3.24)min,实验组患者术后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分别为(23.45±4.51)min、(10.41±2.5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分别为(3.12±1.25)分、(2.51±1.27)分、(1.87±1.04)分,实验组患者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分别为(2.79±1.16)分、(2.38±0.96)分、(1.74±0.7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对照组患者手术后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人数分别为1例(1.72%)、2例(3.45%)、2例(3.45%),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8.62%,实验组患者手术后出现呼吸抑制、恶心呕吐、皮肤瘙痒人数分别为1例(1.72%)、2例(3.45%)、1例(1.72%),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89%,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患者术后疼痛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术中操作牵拉和手术切口对周围神经末梢的刺激作用造成的,切口周围组织敏感性增强,P物质表达增加,切口周围血管通透性增强,从而引发组织水肿,进一步造成炎症因子的大量释放,诱发患者的痛感[3]。作为一种左旋体长效酰胺类局部麻醉药物,罗哌卡因耐受性较高,主要在术后镇痛、外科手术区域阻滞以及分娩镇痛等方面应用。该药物具有较长的持续时间,患者手术中应用能够起到良好的镇痛效果,同时术后应用于自控镇痛也能够产生较好的效果[4]。但因该药物应用时存在感觉运动分离现象,且其大剂量应用会产生严重的毒副反应,从而对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和术后恢复产生影响,因此不同浓度罗哌卡因的应用安全性还存在一定争议,现阶段临床常用浓度为0.25%与0.20%[5-6]。小剂量用药具有安全性高、血流动力学稳定等特征,用于术中维持麻醉更为合适[7]。本研究中实验组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术后4h、8h、12h的VAS评分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均具有显著优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术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并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临床麻醉与术后疼痛治疗中应用罗哌卡因具有确切疗效,安全性较高,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其中0.20%浓度的罗哌卡因效果更好,能够显著缩短患者术后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谭栎,葛佳,樊雅玲,黄斌,罗倩苏.罗哌卡因切口浸润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肝癌肝切除术患者术后疼痛及早期康复的影响[J].解放军医药杂志,2018,30(07):97-100.
[2]曹青刚,范永飞,张林香,汪春风,包倪荣.肩袖修补术后关节内注射倍他米松联合罗哌卡因和倍他米松的临床疗效对比[J/OL].医学研究生学报,2018(12):1175-1178.
[3]李军仕.罗哌卡因复合舒芬太尼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骨水泥型人工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8,38(10):41-43.
[4]曹丽燕,刘庆仁,杨俊华.全麻联合罗哌卡因腹横肌平面阻滞对腹腔镜阑尾炎手术镇痛效果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8,29(17):2696-2698.
[5]颜克华,杨军.超声引导下罗哌卡因复合右美托咪定胸椎旁神经阻滞对胸科手术患者围术期应激反应的影响[J].临床医学工程,2018,25(10):1291-1292.
[6]张维峰,殷国平,王佳,仲艳玲,陈慧.不同浓度罗哌卡因局部浸润对肝炎肝硬化患者术后切口疼痛及康复的影响[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8,34(08):764-767.
[7]杨旭刚,冯昌盛.右美托咪定联合罗哌卡因连续股神经阻滞用于全膝关节置换术的镇痛效果分析[J].重庆医学,2018,47(22):2978-2980.
论文作者:刘冉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5/28
标签:术后论文; 患者论文; 卡因论文; 实验组论文; 时间论文; 统计学论文; 浓度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