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移和旋转》教学,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教学内容:
苏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26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体验、感悟、认识物体的平移和旋转现象,进而认识平面图形的平移和旋转。
2.在观察比较、操作体验、归纳概括、合作交流、探究发现等活动中学会学习,在学习中感受成功。
3.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认识平移和旋转
1.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场吗?今天老师带你们去游乐场看一看,你们愿意吗?(多媒体播放游乐场场景图)
师:你们喜欢玩什么?仔细观察它是怎样运动的?
师:你们能不能把它们按不同的运动特点进行分类呢?(重点说一说压跷跷板和滑滑梯)
[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爱说爱玩的天性,让学生在充分观察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游乐场的游乐项目按不同的运动特点进行分类,在分类过程中,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
2.概括平移和旋转。
(1)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下图,小火车,滑滑梯是怎样运动的?(学生模仿教师用动作表示它们的运动方式,引导学生发现小火车、滑滑梯是沿着直线运动的)
师:摩天轮、风车、压跷跷板、荡秋千是怎样运动的?
(引导学生发现它们都是绕着一个固定的点转动的)
(2)根据学生汇报师概括并板书平移和旋转的概念:
像小火车、滑滑梯的运动是直直的、平平的不改变运动方向,这样的运动是平移。
像摩天轮、风车的运动是绕着一个轴心,不断改变运动方向,这样的运动是旋转。
(3)出示课题:平移和旋转。
二、体验平移和旋转
1.多媒体出示不同物体的运动路线,请同学们判断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2.师:请同学们说一说生活中常见的平移和旋转现象。
3.师:用你手中的物体做个平移和旋转动作。
4.师:你能用手势表示平移和旋转吗?
[设计意图:调动学生用肢体语言进一步感知和表达两种运动的特点,以动作的准确性来弥补语言表达的不足。]
三、借助方格,认识平移
1.创设情境,数平移距离。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在游乐场玩得开心吗?在回家的路上我们遇见小熊和青蛙正在划船,当船从湖的这一头划到另一头时,它们俩开始争吵了,你们想听听它们争什么吗?
(多媒体演示一条行驶中的小船,船头停着一只青蛙,船尾停着一只小熊)
师:小船向前行驶做的是什么运动?
师:当小船划到湖的另一头时,小熊说“我在船尾,我走的远。”青蛙说:“我在船头我走的远。”为此,它们争得面红耳赤,你们认为它们谁说得有道理呢?
小组讨论并汇报。
多媒体出示格子图,利用动画效果演示青蛙、小熊以及小船的平移过程。通过学生观察发现,青蛙、小熊、船上每个点或边以及小船都平移了6格,从而概括出:要数小船平移几格,只需数出小船上某个点或某条线平移了几格。
[设计意图:通过创设情境,再次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并借助多媒体演示降低了教学难度,便于学生突破难点。]
2.及时巩固,确定图形的平移方向与距离。(根据多媒体演示填空)
(1)小飞机向()平移了()格。
(2)小房子向()平移了()格。
(3)说说分别向什么方向平移了几格?
3.迁移运用,学画平移后的图形。
(多媒体出示金鱼图)
师:要把金鱼图向左平移7格,该怎样画?
小组讨论并汇报。
(结合多媒体演示引导学生概括出:要画平移后的图形分三步)
(1)在原图中找关键点。
(2)按要求平移关键点。
(3)按原图把平移后的点连起来,
即:找点——移点——连线。
四、实践应用,深化知识
师:小熊和青蛙在大家的帮助下学会了有关平移的知识,它们还利用所学到的平移知识把迷路的小兔送回了家。你知道它们是怎样把小兔子送回家的吗?
小组讨论并汇报。
(多媒体演示小兔子回家的3条线路)
第1条:先向左平移6格,再向上平移5格。
第2条:先向上平移5格,再向左平移6格。
第3条:沿着斜线向左上方平移。
师:青蛙和小熊把小兔子送回家,小兔子非常高兴。希望同学们向青蛙和小熊学习,乐于助人。
[设计意图:通过送小兔子回家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让学生明白平移可以是横着平移,也可以是竖着平移,还可以斜着平移。并且通过练习,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好品质。]
五、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上得愉快吗?有什么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标签:旋转图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