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终身学习机制的探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机制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中图分类号:G72 文献标识码:A
当今国际化、信息化、知识经济时代的发展和国际科技、经济竞争的加剧,导致教育系统发生了深刻变革,教育将始终处于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许多国家政府都把教育作为面向新世纪的基本国策,建立终身学习体系已成为世界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共同趋势。要建立终身学习体系,首先应该建立终身学习机制,使终身学习成为全社会每一个成员自觉的意识和行动。然而,什么是终身学习机制、建立终身学习机制有什么意义、怎样才能建立终身学习机制等等问题并未引起教育界的足够重视。本文就此做些探讨。
一、终身学习机制的内涵
关于“终身学习”的概念,目前还没有一个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定义,但比较统一的看法是:所谓终身学习是指贯穿人生全程的学习历程,此历程包含正规、非正规及非正式的学习活动,旨在配合人生各阶段的社会角色与发展,以达成发展个人潜能、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发展的目标。终身学习有这么几个重要特征:一是在本质上,终身学习主张学习活动是个人终其一生的责任,个人有权也有责任从事终身学习活动;二是在历程上,终身学习强调学习活动是个人终其一生的历程,学习活动与生命历程共长久;三是在范围上,终身学习活动包括正规教育、非正规教育及非正式教育在内,强调教育机会的全面性与统整性;四是在制度上,终身学习强调教育制度的多元性和学习渠道的开放性,使人们有足够的选择性,能自主决定通过何种途径学习;五是在做法上,终身学习强调教育机会要有“纵的连贯”,也有“横的交流”,使学习者可以在人生的各个阶段,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时间、地点和方法,进行连续的学习活动。
终身学习也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和过程,因此,终身学习机制就表现为终身学习这个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即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就是终身学习这个系统的组织结构和运行方式;另一方面,就是由该组织结构在运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具有某种必然趋势的机能,有什么样的组织结构,就必然产生什么样的倾向和机能。那么,终身学习机制的内容包括哪些呢?按组织体的划分方式,可以把它分为个人终身学习机制和社会终身教育机制。社会终身教育机制是一系列外在因素的作用方式,以供求关系为其导向,发现学习需求,提供学习手段;而个人终身学习机制则是内在因素的作用方式,以需求为其导向,依赖于学习者的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它强调的是学习者自身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没有学习者自身的进取和努力,终身教育是无法实现的。所以,没有个人终身学习机制,也就无法形成社会终身教育机制,两者在本质上对人类发展的促进作用方面是一致的。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划分法,可以把终身学习机制分为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这就是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我的约束力。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是人们一生积极主动自觉学习的源泉,它的功能是不断激发学习者的兴趣,坚定学习者的信心;与内在动力相对应的另一方面是自我约束力,这种“自我约束力”,主要是指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要受外部各种社会条件的限制和各种情况的诱惑。面对这些限制和诱惑,学习者能够做到“合理决策”,对各种限制能做出灵敏反应,适时调整学习策略;对各种诱惑能经得住考验,克服各种惰性和负面影响,始终保持学习的兴趣。总之,学习者靠自我约束的力量保证自己终身学习的目标不偏离,决心不动摇,意志不松懈。终身学习的内在动力和自我约束力两者既对立又统一。其对立表现为自我约束力对学习者盲目冲动的制约,使动力不是脱缰野马;其统一则表现为二者的本质是一致的:动力是为了不断激发学习者的兴趣,约束力是为了保持学习者的兴趣,都是为了使终身学习的目标不偏离,只不过是前者往往表现为“趋利”,后者表现为“避害”而已。
二、建立终身学习机制的意义
一个思想观念的兴起和付诸实践,不仅需要社会的物质基础,而且还需要一定的制度来推动和保证。终身学习思潮的兴起,固然有它的社会需求,但没有制度来推动,终身学习的思想和观念很难由社会意识变为社会存在。中国古代社会早就有“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古希腊的荷马、梭伦、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斯多德的教育思想中已存在终身教育观念,但当时并未流行和广泛实践,原因就在这里。从历史的经验可以得出,要推动终身学习实践,应该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信息瞬息万变,知识更新加快,竞争更加激烈,社会对人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终身学习机制成为时代发展的需要。
一是建立终身学习机制,促使人类迈向学习化社会。所谓学习化社会,“也许就是任何时候不只提供定时制的成人教育,而且以学习、成就、人格形成为目的而成功地实现着价值的转换,以便实现一切制度所追求的目标的社会。”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的报告中进一步指出:“如果学习包括一个人的整个一生,而且也包括全部社会,那么,我们还要继续前进,达到一个学习化社会的境界。”到了20世纪90年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更加明确指出:“学习是人类的内在宝库”,指出未来的社会形态是一种学习的社会。他们认为,随着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将来的学习就很难再区分校内校外、小学中学、职业教育和传统教育,从而提出要建立无边界的教育制度。要使人类迈向学习化社会,必须建立终身学习机制。一方面,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可以使全民普遍形成主动学习的意识。学习将从过去那种被动状态转向更为主动的状态,学习已经不是以学完一次就能应付终身的简单功利行为,而是学习者贯穿整个人生,追求在变化的环境中能够胜出的内驱行动。学习不仅是外在的要求,而且还是人的生存和生活的条件,有计划地接受教育和学习是一生中任何阶段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拒绝学习就意味着自动放弃生存和生活的权利;另一方面,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可以使全民养成创造性学习的习惯。在农业经济、工业经济时代,学习意味着接受原先已确立的观点、方法和原则,用以对付已知的或重复发生的情况。这种学习总是不断地落在事件的后面,从而难以对付和处理信息时代出现的问题与挑战。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可以使学习者根据变化的环境不断地调整学习策略,不仅获取知识,而且还不断更新知识,掌握学习方法,进行创造性的学习。
二是建立终身学习机制,保障公民终身学习的权利。我国政府在保障公民终身学习的问题上十分重视。《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强调:“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终身教育体系。”“国家鼓励学校和其他教育机构、社会组织采取措施,为公民接受终身教育创造条件。”“国家鼓励发展多种形式的成人教育,使公民接受适当形式的政治、经济、文化、科学、技术、业务教育和终身教育。”《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不仅用法律形式确定了终身教育、终身学习在我国教育发展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而且还以法律形式规定了公民终身学习的权利和义务。建立终身学习机制,也是为了贯彻落实这些法律条文,保障公民终身学习的权利。
三是建立终身学习机制,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形成了信息和知识的爆炸式膨胀,人类通过一次性的学校教育即可受用终身的观点和实践已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要求人人学会学习、终身学习。建立终身学习机制的首要目标就在于养成个人终身学习的态度、动机与方法,使他懂得“学会如何学习”,在人生的各个阶段均能随时随地不断进行学习活动而发展自我,全面提高自己的素质。也就是说,建立终身学习机制,一项主要目标就是培养个人“自我导向学习”的能力,使其了解如何自己设定学习目标,自己拟定学习策略,自己选择教育资源,自己安排学习活动,甚至自己进行学习评价。只有当一个人拥有充分的自我导向学习能力,他才能在离开学校之后的人生任何阶段,随时随地吸取新知,改善自我,发展自我。
三、建立终身学习机制的建议
终身学习机制的建立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有在终身学习的思想和实践发展到一定时期才可以建立终身学习机制。它需要社会和学习者的双向互动,需要家庭、社会、教育机构、企业等部门的密切配合。要建立终身学习机制,笔者建议采取以下几项措施:
一是加大终身学习宣传力度,形成终身学习的氛围。终身教育思潮的兴起,不仅对传统的教育观念形成冲击,而且已形成一个新的教育典范,在世界各国教育改革的进程中成为主要的指导原则和动力。美国、日本、韩国、欧洲共同体的成员国等国家不仅制定了“终身学习法”,而且还有专门机构负责推动、推广终身学习运动,使终身学习的意识深入每一个公民的心中。相比之下,我国虽然在1995年就确立了终身学习作为整体教育体制的目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也以法律形式确定了终身学习的作用和地位,但对终身学习的宣传推广力度仍然不够,熟悉、了解并遵守《教育法》的人不多。在相当一部分公民中,传统的一次教育终身受用的观念仍然根深蒂固,大部分人仍然把人的一生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主要是受教育,后部分主要是就业,实施所谓“儿童期—教育期—劳动期—退休期”这种单向的线性的生活周期。有的地方不用说终身学习,就是学校教育都很难保证,学习不是一种基本的需要,而是成了一种负担。因此,在我国推广终身学习、终身教育任重道远,这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和共同行动。加大终身学习的宣传推广力度,破除传统的教育观念,在全社会普遍形成终身学习的氛围,使终身学习思想深入每一个公民的心中,并成为每一个公民自觉的意识和行动。
二是加快教育体制改革步伐,形成终身学习的体系。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为我国的教育发展发挥过巨大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发展,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传统教育体制的弊端越来越明显,越来越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改革教育体制的呼声越来越强。然而,教育体制的改革不能在传统的教育观念、学习观念指导下进行,应该适应学习化社会和知识经济的需要,以终身学习的观念作为教育改革的指导原则,以建立终身教育体系为目标。在教育目的上,以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为目的;在教育内容上,致力于人的完善,使人格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智力、体力、情感、伦理保持平衡,协调发展,把教育作为人的成长的手段,强调人的自我学习、自我革新、自我开发、自我发展;在教育主体方面,应该尊重个人的主体性和独立性,强调学习的自觉、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和自我约束,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在教育领域方面,不能只局限于学校教育,应该包括一切和人的实际生活有关的各个领域,如职业培训、实用技术培训、社会文化生活教育、家政教育等等;在教育对象方面,不能只局限于在校青少年的教育,而应该包括社会所有成员,强调为一切人的教育,在人的一生的各个阶段都能根据个人要求得到学习机会;在各类教育关系方面,要把各类教育(学前教育、学校教育、职业教育、在职培训、补充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等等)联系和统一起来,并把各种教育资源作为整体充分加以运用。在建立终身教育体系的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生力军作用,充分利用各种远程开放教育的模式,为全社会的所有成员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使他们自主选择学习。
三是建立终身学习成果的评价制度,形成终身学习的导向。评价历来是促进学习的重要杠杆。对终身学习的成果给予何种评价,是决定终身学习能否被人们普遍接受和得到健康发展的重要问题,它和提供多样化的学习机会一样,应该成为建立终身学习机制要考虑的核心问题之一。可以说,没有合理的评价制度,终身学习机制很难建立起来。在这个问题上,要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体系,建立多元化的学习评价体系;要改变传统的偏重形式上的学历评价状况,而对各种学习活动的成果都要给予适当的评价。要正确解决学分认可和学位问题,如果这些问题解决得好,可以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在这方面,日本的情况值得借鉴。日本文部省规定,对社会成员在社会上参加的学习可以作为在学校学习的学分。比如在专修学校学习和经文部省认定技能审查合格,其学习成果达到一定水准以上的情况下,可以作为大学学习的学分给予认可:在专修学校高等课程进行的研习和符合文部省认定技能审查的学习成果,可以作为增加的学分获得高中的认可;听讲者作为科目研修生在大学公开讲座中参加的学时,可以算作相应的学分等等。我国也可以制定相关的政策,实行跨院校、跨行业、跨部门的学分制,鼓励社会成员参加各类培训和学习。评价往往还与人们升学和就业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还应该改变传统的以学历取人的观念,使评价尺度趋向多元化。在终身学习体系里,学历只证明你曾经在学校学习过,但并不能证明你掌握的知识有多少,更不能证明你的能力就一定比别人强。在学习化社会,在终身学习体系里,学习者的态度、动机和过程比文凭学历更重要。
标签:终身教育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论文; 公民权利论文; 社会教育论文; 社会观念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