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物理教学中理想化方法研究,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学物理论文,方法论文,教学中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物理学的研究对象包罗万象,大到宇宙天体,小到基本粒子,无奇不有,无所不在。面对复杂的事物,要通过研究揭示其运动规律,科学家创建了许多科学方法,其中理想化方法是最基本也是极为重要的一种科学方法。可以说,没有理想化方法也就不可能有今天的物理学体系,因此,理想化方法的掌握对于学习物理者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通过有效教学,使学生逐步接受和掌握这种方法,使学生站在较高的角度看待和应用理想化方法? 本文结合课题研究过程中的一些做法,谈一谈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总结和感悟,供各位同仁参考。 一、充分显化稀释,在物理概念建立过程中引导学生领悟理想化方法 理想化方法,就是借助于抽象概括虚构出一些与问题相关的方面同现实物体相合,但又不是现实物体的其他各种复杂性的理想物体,并以它们来近似代替现实物体进行研究的科学方法。说白了,理想化方法就是一种简单化、粗糙化和近似化的方法。用理想化的模型代替实际事物,虽然失去了真实,但它却更反映了事物的本质,它使我们近似地在理想化条件下较为方便地研究客观世界,获得物理规律。 中学物理中,无论是作为研究对象的物体、物体所处的外部条件、物体运动的过程,还是定量描述或理想实验,都是以某种理想化的形态出现(表1)。理想化方法是物理学研究中最普遍、最重要的科学方法。 概念教学中如何开展科学方法教育呢?我们在教学实践中总结得出,一是要充分显化物理科学方法,使学生在有意识的状态下进行学习;二是要多举通俗化的事例,稀释和降低理解难度。当概念教学中出现理想化方法时,教师要明确告诉学生,它是哪一种理想化模型,这种理想化模型,保留了哪些属性,忽略了哪些属性,在什么条件下可以看成理想化模型。同时可以进一步告诉学生,物理学研究的自然世界极其复杂,但对于特定问题,影响事物的诸多特性中,有的属于本质特性,有的属于非本质特性,有的属于主要因素,有的属于次要或偶然因素,为了方便研究,我们忽略或舍弃一些非本质特性或次要因素,用简化的模型近似代替真实的客观事物。科学是否允许有这样的“漏洞”?实际上,在许多情况下,通过理想化处理而获得的结果,可以很好地近似代替实际事物,而不会出现多大偏差,这是经过人们实践检验了的。 这种显性传授理想化方法的过程,使学生处于有意识的学习状态中,必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重视。相反,理想化方法的教育若含而不露、点而不透,势必造成学生学习中的困难。 例如“自由落体运动概念”,它是一种理想化的模型。当一个物体由静止开始下落,影响物体运动的力有地球引力和空气阻力,而且地球引力随着物体的高度变小而增大,空气阻力随下落速度的增大也增大,它们都不是恒力,物体运动的相关因素十分复杂,我们很难对它进行研究。但短距离的下落引力变化很小,我们可以忽略不计;同理,空气阻力相对物体重力也很小,我们也可以忽略不计。这样,物体由静止下落的运动就理想化为“自由落体运动”了。教师还有必要让学生明确它的实际意义:实践证明,理想化了的“自由落体运动”非常接近实际当中的落体运动。 理想化方法是科学抽象的结果,它本质上也属于抽象的概念。不仅本身抽象,而且体系庞大,每一种方法不尽相同,因此每一种新的科学方法伴随着物理概念的出现,都会对学生造成认知挑战。为了帮助学生形象化、具体化地理解理想化方法,教师可以举一些通俗化、生活化的事例,这些事例或许不是很“科学”,但它确实能起到稀释、化解难度的作用。例如,我们吃完一个馒头后,不可避免漏掉几粒馒头粒,我们肯定不会纠缠几粒馒头粒而说没吃全一个馒头;我们向缸内倒进一桶水,不可避免的有几滴水滴溅到了外面,还有一些水沾在桶壁上,我们也不会计较这些而说向缸内没有倒够一桶水。又如,在建立数值关系时,99可以近似等于100,甚或在要求不太高的情况下,95也可以近似等于100。研究问题时,忽略或不计像馒头粒这些“细枝末节”,这种方法就是理想化方法。 二、坚持启发探究,在物理规律发现过程中帮助学生探寻理想化方法 物理规律都是反映在理想化状态下,物理过程中各物理量之间的变化规律。正因为是理想状态下得出的结论,因此物理规律必然是有成立条件或适用范围的。实际当中,一些学生在学习中往往只关注物理规律的最终结果,忽视规律的建立过程,反映在他们解决问题时,表现为似是而非、乱套公式的现象。这就是人们常说的“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 宋朝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中有两句绝世名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大意是,学问只是从书本上获得终究感到肤浅,必须身体力行,亲自实践,才能显出真知。学生学习的过程何尝不是如此。学生只有亲自参与探究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和建立过程,才能深刻领会物理规律的“来龙去脉”,才能清楚物理规律成立的理想化条件。教学中,我们应该清楚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我们只需搭好“脚手架”,启发助推学生完成探究任务,促成知识生成,学生的学习才能富有成效。 例如,在“机械能守恒定律”的教学中,我们设计了3个递进方案让学生进行探究,如下页表2所示。 3个探究环节,层层递进,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学生主动探究,有效地促进了知识的自主构建,突出了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目的就是要学生明确机械能守恒定律的适用条件(只有重力做功)是在理想状态下得出的,不具有实用性。实际当中的一些运动过程,如自由落体运动、各种抛体运动等,空气阻力参与了做功,严格讲机械能不守恒,但事实上在这些运动过程中阻力做功相对很小,因此可以不计,也就是说,这些运动过程通常可以建立为机械能守恒的理想化模型。如果阻力做功影响较大,就不能错误地也建立为机械能守恒的理想化模型。 三、倡导体验参与,在物理实验设计过程中指导学生明确理想化方法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的基础。脱离了实验的物理教学将演化为空洞说教,那将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物理学习活动。常规地演示实验或应试式地讲实验,学生并没有理解实验中包含的原理、步骤、注意事项以及科学方法,教师重复了一遍又一遍,学生最终还是遗忘了,教学总是达不到令人满意的效果。常言道“眼里过千遍,不如手里过一遍”,这是我们倡导学生尽可能参与实验、动手操作的理论依据。因此物理实验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造条件,提供机会,尽可能全面地让学生参与到实验的设计、操作、数据采集和分析处理过程中,通过直观观察和操作,发现实验中操作的要领细节,体会实验中隐含的科学方法。 实验中蕴藏的理想化方法,由于其隐蔽性可能不易被学生发现,教师应予以适时指导,并且要求学生重新体会考量实验中包含的物理科学方法,直到完全明确。学生只有亲历实验过程,才能对知识、技能,尤其是我们这里讨论的物理科学方法理解透彻,印象深刻。 例如,探究功和物体速度的关系实验,学生在设计实验方案时,就会发现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拉力并不等于物体的重力。即使学生没有发现,教师做适当提示,学生很快会清楚。为什么呢?因为在《物理·必修2》“探究质量一定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实验中,学生就已经分析、研究了小车运动时所受拉力其实不等于重物重力,只是当时还没有学习牛顿第二定律,因此仅做了定性思考。这时教师进一步提出问题:小车运动时所受拉力到底等于多少?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积极思考、合作讨论,最终运用牛顿第二定律知识能够得出小车运动时所受的拉力<mg,实践证明得出公式后,让学生自己发现,当m<中学物理教学理想化方法研究_物理论文
中学物理教学理想化方法研究_物理论文
下载Doc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