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假想的翅膀放在孩子身上_心理健康论文

把假想的翅膀放在孩子身上_心理健康论文

为孩子插上想象的翅膀,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插上论文,翅膀论文,孩子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江泽民同志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中国要赶超发达国家,必须提高国民整体的创新素质和能力,而创新素质和能力的提高又与家庭教育有着密切的关系。

家庭是孩子步入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的气氛,父母的言行,特别是家庭的教育方式及父母的示范作用,潜移默化地熏陶和影响着孩子的思维方式、实践能力的形成和发展。我们的家庭教育应当努力培育孩子的创新素质,要为孩子们插上想象的翅膀。

要培养孩子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必须摒弃一些陈旧的观念。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许多家长把自己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孩子的文化学习成绩上。21世纪人才竞争会愈演愈烈,创新型人才是最具竞争力的人才。如果不注重孩子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高分低能,没有创新素质,那就很难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需要。

有的家长往往把比较淘气、顽皮、爱提问题、爱动手、不大服管束的孩子看作是不听话、不懂事的“坏”孩子,这种认识忽略了孩子的差异性、人才多样性的特点,是片面的。这种孩子可能是创新潜质很好的孩子,积极加以引导就能够成为创新型人才。当然家长的认识也有合理成分,比如怕孩子的行为有破坏性,对人对己都不利;怕孩子太贪玩耽误学业,成绩不好没出息;怕不合群、破常规的孩子不正常。受认识的局限,这些家长对这种孩子干预过多、过严,结果孩子的创新潜质被泯灭了。实际上,这些问题只要加以正确引导是不难解决的。

这里,首要的是要为培育孩子的创新素质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这种家庭环境应包括:(1)理解和沟通。和谐的家庭环境, 经常性的交谈、协商,易使孩子形成良好的心态,可促进和调动孩子创新潜能系统的发挥,也会使家长的教育更有效。(2)民主和宽容。 要尊重孩子,把他看作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具有独立的人格。在一些事情上,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给孩子更多的独立思考、自作主张的机会。(3 )充满探讨问题的兴趣。家长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质,与孩子共同探讨一些问题,不给孩子现成的答案,留有想象的空间,以激发孩子的思考兴趣。(4)适合孩子个性良好发展的氛围。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个性,比起成年人,这些个性更强、更直率。这很可贵,是创新素质的基础之一。要保护孩子个性发展,因材施教,根据孩子的心理、生理特点,使优势得到充分发挥。不顾孩子的特点,硬性安排孩子学这学那,会扼杀孩子某种创新潜能的发展。

根据创新素质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家长应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培养创新性格品质

创新性格品质包括:(1)创新动机和欲望,好奇、冒险精神、 创新的愉悦等;(2)创新能力,创新动机的具体化、毅力、恒心、 专一及实践能力等;(3)创新的自信心。

家长在培养孩子创新性格品质方面:(1)要善于发现、 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兴趣点、探索性冒险行为,认真回答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家长不懂的可找专家解答。(2)鼓励、 赞赏孩子提出的创新性方案(小制作、小发明、小节目、小作文、小主意等),并提供实现方案的具体条件,如必要的物质基础、知识背景、参考书目,参加有关的辅导班、兴趣小组。(3)必要时协助孩子完成方案。 尤其是孩子的头几次创新活动,这种协助非常必要,它关系到方案的成功和孩子创新自信心的获得。在协助中注意鼓励孩子经受挫折失败的考验,这对培养孩子的毅力、恒心非常重要。(4)帮助孩子使成功的方案得到社会承认。 如投稿、参加学校或社会上的有关评选活动等,意在强化孩子对创新活动的自我满足感、成就感和愉悦感,增强自信心。(5 )敦促孩子进行每次创新活动的总结。

二、培养创新思维品质

创新思维品质包括:(1)批判性思维,大胆怀疑一切, 不迷信权威,不囿于以往的结论,敢于提出质疑,有独立见解,不人云亦云。(2)立体性思维,从事物各种联系和发展中把握事物及其运动规律, 能从多角度考虑问题并从中找出可供选择的思路和方法。(3 )非理性思维,灵感、直觉、顿悟、梦境等。(4)灵活性思维,联想、类比、 想象等思维技巧。

家长在培养孩子创新思维品质方面:(1)要尊重孩子。 特别要关注孩子提出的与众不同的想法,恰当地给予鼓励;即使是片面的、不符合科学规律的观点,也要先对他能够产生别人没有的想法这一点表示赞赏,挖掘他想法中合理的成分,然后再从事实和道理上引导他摒弃不正确的思想。切忌对孩子的想法当头棒喝,一听他的想法有问题,就立即堵回去。这一堵,很可能就堵住了孩子再创新的源泉。(2 )创造尽可能丰富多彩的家庭文化氛围。通过家庭藏书、图书馆借阅、参观旅游、电视广播、参加课外兴趣小组等方法,让孩子接触社会,接触自然,接受各种知识信息,丰富孩子的精神生活。(3 )开展家庭讨论和思维游戏活动。经常性地就一些话题进行讨论,家长要有意识地从不同角度来议论某一话题,启发、鼓励孩子参与,在潜移默化中促使孩子形成多角度、立体化的思维方法。(4)注重灵感培养。 灵感属于人的非理性思维。一般认为,灵感是人们对一个问题的思考和解决不是按常规的思维逻辑,而是受某种机遇或潜意识的触发,使大脑中各种信息重组,突然获得一种新颖的思想和方法时的精神状态。通过灵感,人们产生与众不同的思想,可以在无意间迅速解决百思不解的难题。可见,灵感是非常可贵的创新思维品质。灵感的产生在人在己都无重复性,并且来无影去无踪,稍纵即逝。孩子的经验有限,见识也不多,他们的灵感培养主要侧重于为灵感的出现积累知识、信息,增强思维能力。但孩子也会出现类似灵感的现象。我们常发现这种情况:对某件事情,孩子一直是被动地在做,疲疲沓沓,或对某问题总也想不通,突然在某一时刻来了情绪,不用你催,他就能专心、愉快地去做,问题也想通了。可过了这一时刻,他又恢复了原状。我们经常说他这是忽冷忽热,其实这很可能就是孩子式的灵感出现。我们不应嘲讽孩子的忽冷忽热,应在他“热”时鼓励他,“冷”时也不催促他,顺其自然,使他能愉快地体验灵感,加强对灵感产生的自信心,这对以后灵感的产生和捕捉可能大有好处。如果我们对孩子“冷”嘲“热”讽,很可能就压制了孩子的灵感发展。

三、培养创新价值品质

创新价值品质指一个人对创新价值的理解,从创新活动的角度反映出一个人的人生观。家长在培养孩子创新价值品质方面:(1 )要培养孩子的同情心和爱心。要让孩子爱动物、爱大自然、爱他人、爱祖国。只有充满爱心的人,才能把自己的所能无私地贡献给祖国和人类。 (2)要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要让孩子从小树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强烈民族意识,树立中华民族要在知识创新、科技创新等方面赶超发达国家的雄心壮志。经常向孩子灌输创新对国家、对人类发展的强大作用,唤起孩子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动机。

四、培养良好心理品质

在对孩子进行创新素质培养中,我们切不可忽视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心理学研究表明,心理健康是触发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内在动力,是创新的基础和保证。具有独特思维的孩子是我们的培养目标。但这样的孩子又容易形成片面、极端、怪癖、孤傲、不合群等心理特点。这些不良心理倾向如得不到及时纠正而固化,成人后他们往往难以接受别人的意见,待人不宽容,不容易与人合作。这不仅不利于现代社会创新成果的研究和发明(现代社会中大的发明创新都不是单枪匹马可以做到的,需要众人的合作),也不利于个人的成长。因此,在家庭教育中除了要关注孩子个性的发展外,还要注意培养孩子的群体意识和合作精神,教会他们与人和睦相处和沟通,培养他们宽容大度的心态。只有心理健康的人才能充分发挥其聪明才智,才能成就一番大事业。

标签:;  ;  

把假想的翅膀放在孩子身上_心理健康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